关于员工非物质激励问题的探讨

2020-10-21 04:23任思源
青年生活 2020年12期
关键词:员工激励

任思源

摘要:在企业的运用过程中,充分发挥非物质激励的效用能够优化企业内部凝聚力。基于此,本文详细阐述了现阶段员工非物质激励中存在的过度依赖、效用不足、灵活性差、具有局限性等方面的问题以及对策,实现了对员工非物质激励的探讨,希望能够为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优化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员工激励;物质激励;激励效用

引言:

非物质激励是指企业采用除货币奖励以外的方式来激励员工的手段,能够有效满足职工心理上的激励需求,提高企业管理效果,因此,为了优化非物质激励形式的效用,企业应当深入分析当前非物质激励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提升非物质激励的落实水平,推动企业的发展。

一、非物质激励过度依赖问题及对策

一些企业在构建奖励机制时经常过度依赖于非物质激励,并认为非物质激励可以代替物质激励发挥效用,同时,秉承着计划经济主张的“精神万能”思想,采用以挂锦旗、评优秀等精神鼓励为主的方式,来进行管理,忽略了物质这一职工生存的基本需求层次,导致其工作积极性下降,也影响了公司的内部形象。此外,就目前来看,各领域人才更倾向于追求稳定的生活或自身的成长与发展,而公司这种过于依赖非物质激励的管理模式,会直接导致职工对公司的忠诚度下降,逐步失去公司集体荣誉感,因此,公司应当根据人才的就业需求,调和物质奖励和非物质奖励之间的占比,使两种方式共同发挥效用,满足职工精神、生活两个层次上的需要。在此过程中,公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工作目标,为职工们塑造一个明确的工作动机,并在达成过程中不断地在质和量两个方面进行衡量评估,使职工能够得到公司对其工作的肯定,同时,结合绩效的方式,将非物质激励与物质激励相连接,保障职工能够得到与其投入相对等的精神和物质需求,满足其在基础生活层次上的需求。在个人成长发展层次上,公司应当关注职工在资质上的成长,积极组织其参与相应的资质考核,比如注册会计师资格证、注册咨询工程师证等等,为他们的个人发展提供平台,有效缓解非物质激励过度依赖的问题。

二、非物质激励效用不足问题及对策

部分公司在构建非物质激励机制时,采用的激励手段过于单一,对职工的职业生涯影响不大,同时,有些公司又过于侧重团队性的非物质激励,忽略职工个人对公司肯定的需求,逐步形成了非物质激励效用不足的问题。此外,每个人对激励内容的需求存在差异,公司采用统一、单一的激励方式,也无法充分满足职工的激励需求,难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而且这种状态也会导致公司与职工价值观的冲突,影响工作团队的稳定性,不利于公司的发展。为此,管理者应当积极探索新的非物质激励手段,实现激励机制的多元化,使职工与企业的思想得以统一,强化企业的内部凝聚力。在非物质激励方面,企业应当重视个人激励,并在团队激励之外,专门设置个人激励机制,使职工个人的努力和投入能够及时得到公司的肯定,同时,可以将一些进修、培训机会等能力提升激励,融入到非物质激励构建中,增强非物质激励的效用,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为了解决激励需求差异的问题,公司要全面掌握职工的情况,并且给予职工选择奖励的机会,比如,昆明局构建的积分兑换奖励的激励机制,昆明局将表扬立功积分与绩效积分合并,并且还可以将同等分值记入非物质激励账户,然后职工可以使用积分兑换激励奖励,如学习机会、带薪休假机会等等,构建出了个性化的非物质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了激励的效用。

三、非物质激励灵活性差问题及对策

非物质激励诞生于西方的激励理论,其目的在于给予人们落实正确行为的动机,激发其创造性、积极性以及智能效应,将行为成绩最大化。但现阶段,部分企业在构建非物质激励的过程中,往往直接照抄照搬外界经验,导致激励机制的灵活性较差,不能很好地契合公司实际情况,而且一些企业不重视职工需求分析环节,直接参考国外研究成果,降低了非物质激励的合理性。基于此,公司应当跟上人们思想的变化,摒弃落后的思想观念,有针对性地做好需求分析调查工作,实现非物质激励的灵活运用,强化员工激励效果。在此过程中,企业要秉承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对各项激励因素及其作用进行调查,同时需求调查作为心理调查的一种,企业很容易进入先入为主的思维陷阱,降低调查结果的准确性,所以,企业应当先明确非物质激励的目的,结合工作团队和市场的变化,来适时、实时的进行调查,实现调查的与时俱进,保障非物质激励的效果。此外,要坚持先调查、后试验、再推广的顺序,构建非物质激励机制,深入优化其有效性和灵活性,为企业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1]。

四、非物质激励的局限性问题及对策

部分公司在落实非物质激励的过程中,通常将激励的对象局限在某一群优秀人才圈子内,造成了“马太效应式激励”,使他们不断地积累优势,并具有更大进步和成功的机会,这很容易导致其他职工产生心理失衡,同时,对于新加入的职工来说,他们将会很难融入到这部分人的行列,造成其积极性和工作热情的挫伤,也了员工之间的关系。为了缓解这种局限性问题带来的公司管理障碍,管理者要为全体员工创造加入到优秀团体中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奖励竞争参与度,以便于达到奖励少数人,激励多数人的非物质激励目的。在此过程中,管理者要将激励机制进行细化分解,构建认可激励机制,使职工能够在不断的努力中产生获得感,提升激励机制的落实效果。在工作中,管理者要给予新员工参与式管理激励,鼓励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即使意见未被采纳,依然会使其感受到领导的重视,产生激励效果,同时,对于在职普通员工,公司要针对高绩效成果予以评优奖励,或当客户对职工的服务表现出认可时,公司予以奖励,深化认可激励机制的落实,而且公司还要明确制定各项非物质激励授予标准,实现激励评估的公平、公正、公开,使公司与职工之间具有民主、平等的关系,打破传统非物质激励机制的局限,优化企业管理水平[2]。

结论:

综上所述,做好员工非物质激励措施的落实有助于强化内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在企业管理中,及时缓解非物質激励措施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满足职工精神和生活双方面的需求、充分发挥激励的效用、保持非物质激励的先进性、打破传统非物质激励的局限,从而提升企业管理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冯福如.分析企业与员工关于物质与非物质激励的博弈[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0(01):3.

[2]刘凡.电力企业中层管理人员非物质激励措施探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9(20):68-69.

猜你喜欢
员工激励
基于提升工作乐趣的酒店员工激励策略研究
关于企业员工激励的几点认识
如何在财务部内开展员工激励
变革型领导对员工激励的影响研究
工作丰富化实践的效果研究
阿米巴经营模式在我国企业的应用研究
构建供电企业三维立体员工激励方案探讨
肯德基员工激励问题的研究
需求层次理论在企业青年员工激励与组织引导上的应用
基于员工激励视角下电力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