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化时代高校德育教育的创新发展思路

2020-10-21 07:27马浩哲
青年生活 2020年1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信息化大学生

马浩哲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让社会信息充分整合,形成了庞大的信息资源库,它时刻冲击着当代大学生尚未完全形成的道德体系,对高校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道德思想,道德信仰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本文作者主要分析了信息化时代对高校道德教育的具体影响形式,进而探索高校道德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以及创新发展思路。

关键词:信息化;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發展;

前言:

信息技术的进步,让高校大学生摆脱了千百年来被局限在象牙塔中的境遇,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以积极、开放、自由的心态了解和探索社会,获取学习和生活的各种信息资源。这种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对促进大学生思想解放,思维创新提供了的条件。但是,外界复杂的信息也带给很多思想尚未成熟的学生许多问题,高校道德教育也面临的巨大的挑战。

一、信息化为高校道德教育带来的机遇

1、信息化高校学生道德行为统计、监控与分析

进入信息化时代之后,学生的行为往往全部被收集整理为数据信息,借助专业的大数据处理软件分类储存,进行精准的分析,对于学生的各种行为中所包含的道德因素拆解分析,可以最大化的利用数据分析出学生的道德状况。通过数据信息技术,可以模拟校园道德教育的全过程,推算道德教育结果数据,及时为道德教育提供修正建议,有助于高校学生道德行为统计、监控与分析。

2、满足高校道德学习的个性化需求

信息化时代,逐渐迎来了高校道德教育课程个性化设计的曙光。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对学生不同层次、不同现状、不同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和考核评价计划。信息化技术对学生道德现状和道德行为积极性进行划分,从而精准推送有助于道德教育的辅助性新闻,提供道德教育社会活动的参与渠道,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学校通过数据网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控,掌握学生的兴趣特点,制定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计划。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并减少了道德教育的教学成本和管理成本。

3、为高校道德教育改革提供数据、内容载体

信息化时代,人们在接收数据信息的渠道不断扩展,行为的数据化属性也在不断增加,学生在校园内的一举一动都能够被统计并分解为不同类型的数据,对学生大量的共性道德行为(无论对错)进行统计分析。这些数据在数据模型的计算下,可以作为道德教育中内容改革、方法创新、机制完善的重要依据。信息化时代的信息技术,也可以作为道德教育的渠道和终端载体,弥补传统道德教育内容形式单调,扩展性、针对性差的弱点。

二、信息化时代高校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

1、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难度提升带来的挑战

近十年来,高校大学生的信仰、道德意识、道德认同和行为方式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化时代,网络数据带来了海量的数据信息,导致各种道德价值观被“倾泻”进大学生的意识里,并占据了一定较大的比例。在这种情况下,高校道德教育仅靠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需求,教育的重复性和深入度与原先相比都有了进一步的深入,道德教育的难度被社会环境带来的影响不断被拔高。

2、高校道德教育中数据收集、使用带来的挑战

信息化时代,数据的作用是相互的。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获取大量的信息,学校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收集学生的行为数据。学校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学生的购物行为,阅读偏好行为,价值观倾向,具体行动等。然后构建一个整合多个预测变量的数据模型,进而讨论学生的不道德行为,预测道德风险,制定学习计划和有针对性的学习重点等。以上这些内容虽然可以对高校的道德教育提供帮助,但是也让高校面临着数据收集、分析和使用的挑战。

3、高校道德教育对教育人员更高能力的要求

信息化时代,高校道德教育者需要具备的能力也有着更高的要求。除了要具备传统的高校道德教育者所具备的能力之外,还需要结合信息化时代的特点与时俱进。教育者需要掌握一定的数据挖掘能力,能够通过云计算对数据进行处理,剔除无用数据,利用关键数据,掌握学生的道德行为。为高效德育教育提供技术帮助和信息支持。

三、信息化时代高校道德教育措施创新措施

1、把握信息化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特点

在大学生道德层次的教学中,需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认知,突出信息化时代的道德教学现状,把握道德教育的三大特点。

第一,教育者必须把握信息化时代大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的特点。针对大学生对道德认知的特点分析其道德行为。第二,教育者的道德教育必须把握信息化的时代特点。通过数据信息技术,把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分析整理,再利用数据网络,把我国几千年来传统的优秀的道德文化价值观传授出去。第三教育者需要掌握好大学生自身成长的特点。教育者一方面要适应大学生的思维意识,采用相对平等的思维方式去交流,同时还应当注重帮助他们解决道德认知中的心理压力,疏导心理问题。

2、建立信息化的教育模式

学校需要建立依托互联网、生活数据收集中心等数据收集网络,解决信息化的第一步,解决数据的非结构化问题。然后学校通过云计算或第三方平台对数据进行处理,利用数学模型分析隐藏在这些普通数据背后的道德行为。最重要的,学校需要创新信息化背景下的道德教育形式,采用针对性较强的个性化教育,对学生道德层次进行分层教育,形成信息化的教育模式。

3、完善道德教育的评价机制

信息化时代,教育者需要创新评价形式,补充评价内容。新时期,学生的道德水平主要体现在道德知识的学习态度,道德知识的学习成绩,道德行为的日常体现等方面。高校可以通过校园数据网络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打分,将收集到的日常行为进行科学的量化评价,以信息的形式定期发给学生,督促学生学习并提供相应的行为指导和道德评价解读。

结束语

信息化时代,高校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已经不在局限在小小的课堂之中,而是扩散到大学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信息技术为道德教育插上了创新的翅膀,提供了创新的源泉,是高校道德教育实现科学化、规范化、个性化、精准化的重要武器。

参考文献

[1]谷照亮. 个性化学习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

[2]王婧. 大数据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5.

[3]赵敏. 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大学,2012.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信息化大学生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