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诊治体会

2020-10-21 01:00晁华毛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诊治新生儿

晁华毛

【摘 要】目的:研究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诊治体会。 方法:将我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期间治疗的23例血小板减少患儿纳入研究,分析所有患儿诊治情况。 结果:23例患儿,其中感染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11例(47.83%),宫内感染2例(8.70%),有窒息史患儿5例(21.74%),早产儿静脉营养2例(8.70%),免疫性血小板2例(8.70%),红细胞增多患儿1例(4.35%)。所有患儿出血症状均消失,治愈22例(95.65%),1例患儿出现死亡。 结论:对于新生儿血小板减少,需要及时进行诊断,基础治疗上补充血小板与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疗效较为明显。

【关键词】新生儿;血小板减少;诊治

【中图分类号】R7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4-0091-01

血小板减少症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在1-8岁中的小儿中较为多发,其中大部分患儿具有病毒感染史,病理机制主要在于病毒感染,导致血小板被吞噬细胞破坏[1]。在危重新生儿中发病率较高,发病较急且病因较为复杂,需要早期发现病因,并积极进行治疗[2]。但患儿在临床中表现不够明显,会出现漏诊误诊的情况,需要早期诊断,本文通过分析所有患儿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3例我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时期治疗的血小板减少患儿进行研究。纳入标准:①在入院后24h进行静脉血常规检查,获得确诊;②家属均知情本文研究项目且愿意参加。排除标准:①已经进行免疫治疗者;②家属无法积极配合研究者。男12例,女11例,足月儿15例,早产儿8例;剖宫产8例,吸引产或产钳2例,顺产13例;出生体重为800-2800g,平均体重为(2154.85±258.47)g。

1.2 方法

使用血常规检测仪进行检测,取新生儿指末梢血作为样本,其中血小板减少诊断:血小板计数在100×109/L以下,排除新生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其中检测在100-150×109/L为可疑异常,需要进一步实施动态检测。

在确诊后,均进行对症治疗,其中严重的患儿,使用地塞米松治疗,初次药物剂量为每日1-2mg·kg-1,起效后将药物剂量改为每日5mg·kg-1,并根据其实际情况逐渐减量,治疗4-6周后停止给药。对出现严重出血的患儿,输入10-15ml的全血,每日1次,连续治疗2天;并给予静脉丙种治疗,一天使用400mg/kg,连续治疗3-5d[3]。

1.3 观察指标

治疗后,患儿血小板计数在100×109/L为治愈标准[4]。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本文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发病原因

23例患儿,其中感染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11例(47.83%),宫内感染2例(8.70%),有窒息史患儿5例(21.74%),早产儿静脉营养2例(8.70%),免疫性血小板2例(8.70%),红细胞增多患儿1例(4.35%)。

2.2所有患儿治疗相关情况

血小板上升到正常时间:7.42±1.25天,血小板止血时间:3.75±1.03天,血小板达峰时间:5.52±1.08天,住院时间:10.02±1.10天,血红蛋白:136.42±11.87g/L,血小板计数:150.42±10.47(×109/L)。

2.3 所有患儿预后情况

所有患儿出血症状均消失,治愈22例(95.65%),1例患儿出现死亡,死因为肺出血。

3 讨论

血小板减少症属于临床常见的出血性血液疾病,患者一般无明显外源病因,导致血小板减少,临床表现为血小板寿命缩短,骨髓巨细胞增多[5]。其中急性型一般常见儿童,发病前少数患儿会出现呼吸道及其他病毒感染史,多出现在秋冬季节,伴随畏寒、发热的情况。由于急性患儿通常发病急,病情会出现较快的发展,大出血会导致患儿内脏出现严重出血,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会威胁患儿生命安全。

本文通过分析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的诊治情况,结果显示:23例患儿,其中感染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11例(47.83%),宫内感染2例(8.70%),有窒息史患兒5例(21.74%),早产儿静脉营养2例(8.70%),免疫性血小板2例(8.70%),红细胞增多患儿1例(4.35%)。所有患儿出血症状均消失,治愈22例(95.65%),1例患儿出现死亡。能够看出患儿主要的病因是感染,主要是细菌产物的结合,再与血小板产生结合,并引发血管内凝血,使得血小板减少[6]。且在细菌对血小板造成损伤后,会继发血小板黏着,导致血小板消耗增加。在输注血小板后,能够明显改善患儿血小板恢复正常,但由于治疗不同,使得预后也会出现不同。但总体患儿发病原因是重要脏器出血,需要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因此需要早期诊断治疗。

综上所述,对于新生儿血小板减少,需要积极诊断并开展治疗,改善血小板减少情况,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任燕,陶剑芳,侯燕等.人类疱疹病毒感染对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的影响及其护理对策[J].血栓与止血学,2017,23(4):667-669.

严春华.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以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对母儿结局影响的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9):44-47.

杨玉瑶,韩娟,林鸣等.槐杞黄颗粒联合经典方案治疗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16,21(3):122-126.

王娴静,邹湘,赵晓武等.大剂量短疗程泼尼松治疗儿童急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13,18(1):19-22.

卢伟伟,王晓宁,王震等.微柱凝胶免疫分析技术检测新生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自身抗体的效果[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4):852-855.

卫晓慧,王静,白媛等.某医院2014-2016年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8,36(1):97-99,102.

猜你喜欢
诊治新生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防城港市2016—2021年新生儿死亡原因分析
新生儿需要睡枕头吗?
新生儿出生后该怎样进行护理?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诊治新进展
研究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诊治中的临床效果
16例妊娠期合并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
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的诊治
细辨新生儿的“异常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