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沥液处理系统后评价的探讨

2020-10-21 08:42李俊先
科学与财富 2020年10期
关键词:评价体系探究

李俊先

摘 要: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沥液处理系统后评价是系统化的过程,其中囊括的关键性的评价部分有项目概况、评价依据、运行效果评价、工艺选择评价、可持续评价和项目目标、责任主体的分析评价、风险分析的评价、项目后评价结论以及相对应的应对策略等,本文将从以上内容展开探究,希望所述评价内容都能够为科学的对垃圾渗沥液处理后评价提供有力的保障,以使得该评价体系的结果具有较强的参考性。

关键词: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沥液处理系统;评价体系;探究

渗滤液处理设施在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建设是必要的,填埋场的整个运行过程产生的渗滤液必须经过处理后,符合一定的指标才能够拥有排放资格。只有渗滤液处理系统保证了平稳运行,填埋场生活垃圾的处理运行的稳定性才能够得到保证。我国现行的渗滤液处理系统不是很完善,一些常見的小问题会经常影响运行中的处理系统。

从现行的渗滤液处理系统的运行情况来看,将后评价和诊断分析系统运用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当中是极为有必要的,首先,评价整个处理系统;其次,寻找系统中的大概率问题,并且针对性的提出建议及应对方案,以便以后在遇见相似的情况能够及时应对;再者,建立起可靠的参考信息,为以后全局的运行管理系统做准备。根据我国大多城市建设中对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沥液处理系统后评价的相关研究结果,总结其工艺路线所具有的特性,然后再将后评价报告的相关分析方法、评价方式、内容等深入探究,最终构建符合国内垃圾填埋场渗沥液处理系统后评价报告。

现行的评价报告涉及的内容包含项目概况、评价依据、运行效果评价、工艺选择评价、可持续评价和项目目标、项目后评价建议以及结论。本文通过演绎一套真实的评价过程,展现过程中的多个方面,得到最终的后评价与简易,为项目的建设和运行提供建设性的帮助。

1评价依据

(1)主要目的:客观分析可能产生的影响因素,揭露问题,找出症结,阐明职责,指定解决方案,将技术依据交给后续运行。

(2)主要意义:通过多个角度来分析和评价运行的处理系统,责任清晰;通过分析及评价先期的处理系统运行过程,使得后续运行能够顺利上马;通过分析及评价运行过程的管理,使得后续管理体系的完善更具保障性。

(3)主要依据:地方政策、行业的法律法规、相关部门、项目有关的政府、文件、渗沥液处理系统资料、专业标准规范等。

(4)主要范围:涉及到渗沥液全过程相关的环境、技术、效益、经济等方面的整体评价。

(5)主要内容:项目概况、评价依据、决策评价、项目工艺技术选择、项目目标和可持续性评价、项目运行效果评价、责任主体的分析评价、风险分析及评价、项目后评价最为重要的结论以及建议方面。

(6)主要程序:以项目实际情况为出发点,遵循项目内容来评定具体的工作方案、成立评价机构、实地调研、寻找相关材料及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对结论进行评价、呈现评价报告、高级审核和最终的完善更正,最终报告书的完成。

2项目概况

其中囊括有项目业主运行方和滥管方的概况,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情况、建设情况以及运行情况。上述的建设情况又可分为收集设施、调节池还有最后的处理设施的设计;运行的设施要有污泥浓缩液的产生量、进出水水质运行记录还有具体处理处置方式、设备的相关相关参数及配置等。

3工艺选择评价

进水水质分析主要包括利用主要污染物指标变化曲线,结合水质可生化性、氨氮变化规律及碳源等量化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工艺按照现状工艺流程进行各处理单元工艺原理和运行控制等方面分析。

处理工艺总体评价可按照工艺成熟性、先进性和管控性等方面评价,可按照生物处理单元、膜处理单元、污泥及浓缩液处理单元等分别考虑,评价方式按照有利和不利因素2方面评价。

其中生物处理单元有利因素包括出水水质稳定、余污泥产生量,可去除氨氮及难降解有机物能力,操作管理控制等方面;不利因素包括处理工艺外供措施及对不利因素适应能力,反应控制过程及运行中出现问题的频率,处理工艺对不利因素的冗余性等。

4运行效果评价

运行效果评价应包括水量控制、调节池、生物处理单元、膜处理单元、污泥及浓缩液处理单元的运行效果评价,能耗评价,主要效益评价等。

水量控制效果评价主要包括垃圾填埋场截洪沟断面尺寸复核,评价雨水流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现状有利于和不利于减少渗沥液产生量措施;运行效果评价。

调节池运行效果评价主要包括调节过程分析,有利于后续稳定进水措施分析;不稳定因素分析包括渗沥液产生量规律性变化对处理工艺的影响,“覆膜”调节池水力停留时间对水质变化的影响等;运行效果评价。

生物处理单元运行效果评价包括设计参数与现状运行参数的比较,处理单元生物脱氮存在的普遍问题和具体问题,进水、出水水质对工艺路线设计符合性评价,外界被动干预条件配合性评价,处理单元内部优势菌群对外界所提供的控制条件变化适应性评价,处理单元内部对外界不利影响因子积累程度应对性评价,设计参数整体协调性评价,处理设施布局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评价,实际运行中处理量减少与处理单元影响因素对应性评价等。

膜处理单元运行效果评价包括设计参数与现状运行参数的比较,主要问题分析,处理单元与前续处理工艺适应性评价,膜污染控制对处理单元产水量影响评价,源头控制膜污染的措施评价,运行过程中产水率综合分析等。

污泥及浓缩液处理单元运行效果评价包括主要问题分析,现状处理方式对渗沥液处理工艺间接影响等。

能耗评价主要包括能耗分析,按照“综合评分法”对处理系统各耗能指标进行分值评价并判定耗能类型。

主要效益评价主要包括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分析评价。

5项目目标和可持续评价

项目目标评价主要包括控制目标(处理规模、达标出水量、浓缩液产量、污泥产量、出水标准、出水回用率等,目标问题分析及评价。

可持续性评价主要包括处理系统运行所消耗原料使用情况,处理系统运营产生的废弃物处理和利用情况,处理系统可改造性鼓术可能性、经济可能性等。

6风险分析及评价

风险分析及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主要风险因素(fi源风险、技术风险、工程风险、管理风险、外部协作条件风险等,风险分析(灾难性、嚴重、较大、一般等4层次分神,风险评价及防范对策等。

7责任主体的分析评价

项目若由业主、监管方和运营方组成,应进行责任主体的分析及评价。项目业主责任分析评价主要包括考核目标体系建立、相关管理制度、职能分工、应对突发事件掌控能力、垃圾处理费收取及对现场运营方补贴费拨付、对项目监管方的考核、不存在影响垃圾处理场正常运行的因素等方面。

监管方责任分析评价主要包括协助业主完善各项制度、提供相关支持、主动化解运行管理中的矛盾和冲突、公布运营情况及数据、安全工作例会制度等。

运营方责任主体分析评价主要包括管理制度和设备配套、管理人员配备、管理技术方法和手段、针对问题解决方式等。

8项目后评价结论

主要包括项目成功度评价股计评价、处理工艺选择评价、可管控性评价、维护性评价等,项目后评价结论(处理技术选择与管控体系协调性、现状运营管理能力与整体管控协调性、生物体系内部优势菌群对不利环境适应性、处理系统副产物处理处置、处理系统设计目标值实现、处理系统可持续与环境效益协i}。

9项目后评价建议

主要包括相关问题处理措施(前端水量及水质控制及管理措施、处理系统控制及管理措施),建议鼓术改造处理规模核算、处理技术路线难点问题、垃圾渗沥液处理基础理论研究进展和行业动态、技术改造处理工艺选择。

10结论

目前国内渗沥液处理设施在运行中出现一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在针对问题解决方式欠缺的情况下,处理设施长期运行出现处理能力不足,处理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等情况,直至需对现有处理设施技术改造。因此,需建立相关的后评价体系对垃圾渗沥液处理系统进行全面分析及评价,为后续处理系统的运行提供较好的参考依据。

公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沥液后评价体系尚不完善,本研究结合工程项目,具有一定代表性,为垃圾渗沥液后评价报告编制和体系完善提供一定借鉴。

参考文献:

[1]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0-2008)

[2]熊向阳,蔡辉,陈刚,等.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后评价报告

编制内容的探讨「月.环境卫生工程,2016, 24(3): 64-65, 68.

猜你喜欢
评价体系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下神峪村“由乱到治”之路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UG NX机械产品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改革研究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