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重在“育”

2020-10-22 10:22杨斌
教育·教学科研 2020年6期
关键词:领导力指标班级

杨斌

現在的学校教育,不管是高等教育或是基础教育,观察起来,学校在“教”上下的功夫多,得法不得法先不评价,但是肯定是——资源投入集中、评价最为看重,抓手多指标细。而在“育”上,实事求是地看,学校之间、校长与校长之间,不同老师之间,差别就相当大了。

人们要么总是习惯于把育放到特色指标中去,而不是评价学校、老师和教育成就的主流的决定性指标。对育的投入,则总是爱说,这是个良心活,或是个无底洞。归根结底,育的衡量评价,不是那么有办法,育的投入和产出之间,成果不够显性,因与果之间大多要长期才看得到,过程还很错综复杂。

教,常有计划;育,却靠发挥。人们回忆起自己求学时,说遇上了一个好老师,或赶上了一个好班级,不只是说他课教得好,班中学生都是优中择优,往往说的是这个老师改变了自己,这个班级影响了自己,靠的是,育。好的发挥,即兴中见水平,看似自然而然其实透着火候阅历老道。发挥,因人而异、因势利导,这是育的重要特点。

再比如:体育不是育体。学校在体育上下功夫大,千万别误解为只是为了学生把身体练得棒棒的,事实上,体育、运动,不同集体之间进行的很花时间的比赛(看看那些安排稠密让人让人咋舌的赛季),育在成人和成群上的功效远比运动技能、身体素质来得重要得多,关于这一点,清华马约翰先生在1926年写的硕士论文《体育的迁移价值》值得认真读,读懂弄通还要真心去做。

有我的老师辈儿的老师跟我提,大学里头现在能做些什么,让男生更血性,血气方刚一些呢?我没敢说,这要真是被高度重视起来,按照刚才描述的这种重教轻育的路子,估计得想办法开一门课,有学分的课。君不见,希望加强领导力、沟通本领、批判性思维能力,就都开出了一门门直奔主题的课来。

我把这叫做学分化、课程化,是竖井化和知识化的解法,我们要的结果是发生在价值观、品格、能力、素养上,不能靠着学了十六章的领导力和沟通的知识、理论,那都是些游泳书、菜谱,以及冠军运动员的新闻报道。动辄设课,是误解了教与育的关系和区别。当然,也凸显出在育上的少招无措。

沿这角度捋到此处,如果看未来教育的希望,我认为,教与育的这个状态,可能会,也应该发生重要的变化,带来教育在过程与结果上的积极变化,当然也会给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们带来挑战与机遇。是什么呢?简单地说,教重育轻、重教轻育的格局,也许该走向教与育更加平衡,并以育作为要领。教与育更平衡,但,育会成为要领。

(作者系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本文摘自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略有删减)

猜你喜欢
领导力指标班级
班级“无课日”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领导力21法则》
《领导力21法则》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领导力的名与实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