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加强德育为导向的高校资助育人热点研究
——基于共词分析的视角

2020-10-23 09:53张玉梅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精准

刘 东,张玉梅

(喀什大学 a.学生工作部;b.研究生处, 新疆 喀什 84400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高等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要求,在高校资助育人过程中,在实施经济资助的同时,要把育人始终贯穿资助工作中[1]。党的十九大强调高校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这都充分说明立德树人的重要性。

一、样本选取与研究方法

(一)样本选取

本文选取了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总库(CNKI)中标明为“高校资助育人”的相关期刊论文作为本次研究的数据来源和样本分析内容。首先,笔者采用模糊检索方式,检索到2015年1月到2019年10月近五年中国知网中以“高校资助育人”为关键词的期刊论文,共有822篇。剔除无关的20篇,最终确定有效研究样本为802篇。

(二)研究方法与程序

研究采用文献计量法,运用两类研究软件支撑全文架构。坚持整体与部分、客观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从研究问题出发,确定研究步骤:1.利用社会网络共词分析软件Ucinte6.0,读取分析文献数据库中的书目信息,如作者、单位、年、数据来源、标题、关键词等,生成词篇矩阵与共现矩阵,形成基本文献数据。并用其对发文时间、作者、数据来源、关键词进行词频统计,生成关键词共词矩阵(即词篇矩阵)以分别反映该领域研究主题结构、单位合作结构知识发展脉络等;2.抽取频数≥10的38个关键词作为高频关键词,建立高频关键词的共现矩阵;3.综合验证共词分析结论并确定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二、样本计量分析步骤与结果统计

高校资助育人的研究依托共词分析和系统统计进行样本计量分析,以时间、研究单位、期刊为研究起点,全面了解高校资助育人的基本状况,继而结合高校资助育人关键词予以系统、全方位分析,充分展示高校资助育人研究现状。

(一)高频关键词的抽取与加工处理

分析高校资助育人在2015到2019年5年内的发文量,使用COOC1.7软件提取802篇文章的不重复的关键词1538个,出现频次1次的数值有1470个,制作频次表P表,数据频次从高到低排序,利用GIGO1.1软件进行数据清洗,将出现频次低于10次的关键词进行清洗,并将出现含义相同或相近的关键词进行合并,如:将贫困生、高校贫困生和贫困大学生合并为贫困大学生等。确定最终统计到的高频关键词,词频总和1543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高频关键词统计

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多,表明被研究的次数和频率越高,该关键词所指示的问题为本领域研究热点。笔者选取了38个表意性较强的关键词作为核心关键词。通过高频关键词统计表可以看出:资助育人出现频次最高(377次),高校(223次),贫困大学生(96次),资助(85次),精准资助(83次),育人(79次)、资助工作(44次)、精准扶贫(43次)……38个关键词出现的总频次为1543个,占总频次4597次的43.05%。这表明我国高校资助育人问题研究集中在高校资助、精准扶贫、高校资助育人与精准育人等相关问题研究上。

(二)构建关键词共现矩阵

整理和清洗高频关键词,然后创建共词矩阵,将关键词进行两两配对,出现次数越多说明研究的热度越高。通过关键词分析处理构建关键81*81的共现矩阵,表2中的行和列分别代表了81个关键词及其出现的频次。

表2 关键词共现矩阵(部分)

从表2可以看出,出现频次较高的词分别有:高校和资助育人116次;资助和育人建设44次;精准育人和资助育人35次;高校和资助31次;高校和育人28次;精准扶贫和资助育人20次。通过分析,可以得出:我国高校资助育人问题研究所阐述热点问题有三个主要问题:一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问题研究,二是高校资助育人与精准育人的相关问题研究,三是资助育人和精准扶贫的研究。

三、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热点梳理

(一)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研究

1.我国高校资助体系。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经历了从“无偿资助”到“以奖代助”再到“奖助结合”的渐进式发展过程。目前已经构建了 “奖、勤、贷、助、免、减”辅之以其他形式奖助学金的高校资助体系。

2.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国高校资助体系在不断发展进步,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其中,专业资助管理人员的匮乏和评价体系不够合理的问题最为突出。

(1)专业资助管理人员的匮乏。目前,高校资助工作人员数量不足,专业化程度偏低,资助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专业资助管理人员的匮乏成为深层次的资助育人工作难以开展的重要因素,学校配备资助管理人员仅能满足日常资助业务开展需求,资助管理人员难以开展深层次的资助育人工作。

(2)评价体系不够合理。资助工作不只是单纯的物质和金钱的帮扶,其中蕴含着理想信念、价值观教育、教育理念等深刻内涵,高校作为国家资助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具体制定评价指标体系,但是制定的评价指标主要衡量学生显性因素,重量化考核,轻定性分析,考核指标倾向于学生学业成绩、科研成果与取得的荣誉,对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品德和心理难于衡量而轻描淡写,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太理想。

(二)高校资助与精准育人研究

新时期,党和国家要求将“精准扶贫”理念深入到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不断提高资助品质,帮助大学生实现自我成长。助学金以无偿形式发放,这种“输血式”资助可以解除贫困学生学习的后顾之忧,激励学生轻装上阵,但是育人作用和能力培养无法很好地得到发挥,发展性资助进程缓慢,奖助学金发放后缺乏后期的跟踪反馈,资助工作内涵被弱化,传统资助模式的教育性一直遭到诟病。

1.重资助轻育人,资助与育人脱节。从现有的资助评价结果可以看出,现有的资助评价机制人文关怀少,学生精神成长慢,还有部分学生误解资助的本质,学校对学生资助后学生道德品行是否得到提升不明确,资助后续教育问题突出。

2.直接的、无偿的经济资助导致学生诚信意识缺失,感恩意识缺失。有的学生将补助视为理所应当,滋生不劳而获的心理,助长了学生“等、靠、要、争”的思想,学生意志逐渐消沉,逐渐失去挑战困难和面对挫折的信心和勇气,有的学生认为助学金就是用来作为生活费用帮助完成学业的;有些学生获得资助后,意志消沉,玩物丧志,不思进取,有的学生拖欠学费和住宿费,寄希望于将奖助学金发放后抵扣学费住宿费,发放后很快挥霍;部分学生、缺乏诚信意识弄虚作假骗取资助资格,助学金并没有真正发挥助学的作用。

(三)高校资助与精准扶贫研究

现在精准认定贫困生是困扰资助工作者的一道难题。贫困学生的认定工作一般安排在新生入学时。此时,新生入校时间短,教师对学生情况不熟悉,贫困生认定材料来源单一,部分贫困学生碍于自尊心,虽贫困但是不申请贫困补助;一些学生功利主义心理作祟,不贫困反而申请,存在伪贫困生现象。贫困生材料认定过程有部分主观因素,这些因素导致贫困生认定无法做到精准,也影响到资助工作的公平性。

四、思考探索与研究展望

陈秉公先生说,提升学生资助效果是国家和个人的双重利益追求[2]。2018 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指出:“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重视培养受助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励志教育、诚信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着力构建包括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等方面的长效机制。[3]而“扶困、扶志、扶智、扶德”这四个方面都需要资助工作者对学生的积极关注和帮扶才能实现。

(一)全方位构建良好的资助育人环境

1.加强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要从“建章立制、资金管控、程序规范、信息透明、人员配备、监督监管”上狠抓规范,通过制度化建设推动学生资助工作有章可依,合理配置资源、规范三级评议程序、搭建好资助工作班子,及时跟踪反馈,增强人文关怀和生命观照,构建良好的资助育人的客观环境。

2.配齐配强资助工作队伍。选派一支专业化的、道德操守较高的专职资助教师队伍,组建兼职的资助团队,开展资助管理工作,深化三级管理制度,加强勤工助学和三助岗的管理,将有偿资助与无偿资助相结合,使其真正发挥帮困济贫和资助育人的双重目的。

3.利用大数据和新媒体打造多元育人平台。建立大数据档案,利用大数据提升资助工作的科学性,在统筹大量资助数据的基础上,挖掘数据中的隐含信息,动态管理跟踪,实时更新资助数据,获取更加丰富的信息源,克服评议过程中的主观感情因素,保障资助程序的公正性和有效性。虽然“互联网+”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它却并非是两者的简单相加。“互联网+”促进了一系列神奇的“化学反应”[4]。“互联网 + ”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带来新机遇,创造了资助育人的多元育人平台。使得评选过程更加人性化、更有温度、更接地气,让德育与日常生活水乳交融,让德育精神点点滴滴地融入学生的生活,产生化育的作用。

(二)强化立德树人的精准育人内涵,挖掘资助工作的隐性教育功能

大学生资助领域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教育瑰宝。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培养青年学生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品质[5]。

1.建立以育人实效为目标的考评体系。作为资助政策的具体执行者,高校应建立良好的考核评价体系,应该加强育人功能的考核,加强从资料收集、评定程序、受助者学业和能力、学习规划学业能力成就、道德品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综合考评。

2.加强品行修养,助力精神扶志。引导学生参加各类义工活动,开展各类“扶志”和“扶智”项目,激发学生正向的道德认同和道德情感,发展学生正性情感,注重学生品行修养,增强学生成功体验。扶志最终目标是达到精神育人的目的,在资助过程中渗透扶志的内涵传递,提升学生自主抵抗困难挫折的抗压能力,激发学生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使困难学生由被动济困变为主动脱贫[6]。

3.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积善成德。高校应该对学生实施自强教育、感恩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并鼓励学生付诸实践,用实际行动浇灌学生的内心世界、情感世界、行动世界,加强学生诚信教育、感恩教育、荣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通过主题团日、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德育教育,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在活动中感受善的力量,净化灵魂。通过实践服务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求其学会感恩,并将感恩付诸行动[7],塑造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厚植学生内生动力,挖掘资助工作的隐性教育功能,达到“扶德”目的,让学生将外化的社会规则化为自律准则,做社会良知的守望者、传播者和践行者。

(三)以生为本,精准资助

精准资助为实现教育公平提供了重要保障。时下,正值脱贫攻坚的关键期,高校作为教育扶贫的主体,实施大学生“精准资助”是将“精准扶贫”思想的理念渗透到资助工作中,能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是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的有效途径。高校可以通过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管理三个环节来将实现精神资助。

1.做好贫困生精准认定工作。可以考虑调整贫困生认定的时间,待新生入校后,教师全面掌握学生基本情况后再开始认定。严格审核学生贫困材料,准确评估困难学生的家庭收入及消费、固定资产等情况,综合全面考评学生贫困状况,建立客观的评价机制,提高贫困生认定的精准度。

2.做好精准帮扶工作。在对贫困生精准认定的基础上,资助部门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精准资助育人方案,对于现在的贫困学生,物质帮扶仅仅是基础性的资助,就业技能、实践技能、生涯规划、心理疏导、能力培养等方面的诉求较为迫切,资助部门应与就业部门、心理咨询部门等机构协调开展精准帮扶工作,建立联动机制,变保障型资助为发展型资助。

3.做好资助对象的精准管理工作。在资助育人工作中,要以生为本。学校要加强调查研究,摸清不同区域、不同学生的受助需求,制定个性化资助帮扶方案,分档资助,确保最困难的学生得到最高资助,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成才[8]。

(四)更新思想政治教学的教育理念,构建大思政教育课程体系

资助育人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一部分,但是,我们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保持先进的资助教育理念有助于架构更加合理和科学的资助体系。

1.依托思政课程和思政读物做好学生德育工作。习近平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9],肯定了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思政课是课程育人的重要载体,应着力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而思政类出版物是文化育人的重要载体,筛选质量较高的思政类读物是提升育人效果的重要手段,高校资助育人,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载体和资源,达到“他助—自助—助人”的育人效果,高校教师要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手段。

2.构建思政课、通识课、专业课三位一体的大思政教育课程体系。树立三全育人理念,将学生德育贯穿于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学校各级需要高度重视,构建思政课、通识课、专业课三位一体的大思政教育课程体系,以传统文化的传承为动力,构建和优化多维思想政治课程的育人环境。

3.更新教学手段,与时俱进。时下,微信、微博、微电影、微课等工具层出不穷,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时空限制,极大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扩大了传播范围,发挥了最大的传播效力,“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成为现实。教师要发挥导向作用,正确引导学生开展各类积极向上的微活动,完成一个又一个小资助,最终实现大资助目标的实现。

五、结语

“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10],扶贫不忘扶志,助困重在育人。要打赢教育扶贫这场攻坚战,离不开对高校精准资助工作,只有将资助与德育并举、助学与育人并重,将资助和育人有效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实现从显性教育到显性与隐性教育并重的转变。逐步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做到精准资助,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教育脱贫,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猜你喜欢
贫困生资助精准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遭车祸仍信守资助承诺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