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垃圾分类首都工会“妙招儿”多

2020-10-23 08:54
工会博览 2020年25期
关键词:劳模总工会垃圾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今年《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全市各级工会组织通过多种生动有趣的方式把垃圾分类知识传递给每一位职工。东城区总工会开展“做时传祥式的奋斗者”主题教育,将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与劳模精神宣传相结合,用“绣花”功夫打造“精致”东城;海淀区总工会从教育、环卫、旅游、环保等七大行业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劳动模范和先进职工,制作“垃圾分类劳模宣传海报”进行展示等。

7月31日,北京市工会系统召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向全市工会发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动员令。连日来,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全方位行动起来,通过开展主题活动,引导职工生活垃圾分类成为自觉行动;开展志愿服务,将绿色生活理念植入人心;发挥党员干部、劳动模范的带头作用,引导广大职工成为垃圾分类的宣传者、引导者、践行者和推动者。

区总工会:全区域“总动员”持续发力推进垃圾分类

开展垃圾分类主题宣传、知识竞赛、微视频征集展等活动;推广垃圾分类“养成记”,以打卡的方式推动职工养成垃圾分类习惯;开展志愿服务,使职工志愿者成为垃圾分类行动先锋……北京市总工会《关于在全市职工中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社会动员工作的通知》下发后,全市各区总工会积极行动,各种妙招儿频出。

制定专项方案,有力有序助力垃圾分类

自今年《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全市各区总工会便迅速行动起来。东城区总工会开展了“做时传祥式的奋斗者”主题教育,将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与劳模精神宣传相结合,用“绣花”功夫打造“精致”东城;西城区总工会向职工发布垃圾分类倡议书,全媒体宣传推广;海淀区总工会从教育、环卫、旅游、环保等七大行业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劳动模范和先进职工,制作“垃圾分类劳模宣传海报”进行展示;丰台区总工会坚持党建引领,将垃圾分类与疫情防控结合起来,做好“桶前值守”。

8月初,各区总工会再次行动起来,纷纷制定了以推进垃圾分类为主要内容的行动方案或相关通知。朝阳区总工会制定《朝阳区总工会生活垃圾分类社会动员发动任务专项工作方案》,将组织职工开展垃圾分类主题实践、知识竞赛、微视频征集展示等活动,动员、号召广大职工本人并带动家人亲友参与垃圾分类,主动签署承诺书,践行垃圾分类行动。怀柔区总工会推出的《怀柔区总工会生活垃圾分类社会动员发动专项工作方案》中提出,将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与第三方社会组织开展合作,培养一支具备垃圾分类一线宣传动员、业务指导、操作等专业素养的骨干队伍;建立一支由“劳模工匠+工会干部+一线职工”组成的宣讲团,深入基层开展以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宣讲“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工地”为主题的“五进”活动,宣传垃圾分类知识、指导基层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根据垃圾分类开展情况,组织开展垃圾分类“最美职工”和“最靓职工志愿服务队”等评选活动,树立一批示范典型。密云区总工会下发《关于开展“垃圾分类职工先行”系列活动——“我做垃圾分类好职工”的通知》,积极组织开展垃圾分类承诺活动,通过一句话、一个视频、签订一份承诺书等形式,在工作群、朋友圈等进行分享;征集广大职工在垃圾分类中的好做法、变废为宝小物件、垃圾分类小发明等和广大职工在参与垃圾分类中的所得所感及问题建议,调动职工群众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让垃圾分类工作深入人心,变成职工群众的自觉行动。

开展主题活动,让垃圾分类成为自觉行动

“加油!加油!大骨头属于其他垃圾,千万别弄错呀!”前不久,通州区总工会在国防教育广场上举行了以“垃圾分类我先行共建美好副中心”为主题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当天,通州区各街乡工会代表领取了垃圾分类工具包,并签署了“垃圾分类承诺书”。而现场的游戏环节,更是深受广大职工欢迎,“垃圾大冒险”“垃圾丢丢丢”“垃圾猜猜猜”等游戏让职工们在娱乐的同时收获了垃圾分类相关的知识。参与游戏的职工表示:“我在现场学到了很多垃圾分类的知识,也了解到自己平时生活中垃圾分类的误区,回去以后我也会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带给身边的人。”

记者了解到,为了能够让垃圾分类贯彻到每一名职工的行动中,全市各级工会纷纷开展了相关的主题活动。大兴区总工会联合团区委、区妇联共同举办了大兴区垃圾分类“百千万”主题活动。“扇贝壳属于厨余垃圾吗”“修正液、热水胆属于有害垃圾吗”“洁厕灵瓶、香水瓶属于可回收垃圾吗”……在活动现场,“我最博学书房”展示活动最受欢迎。从“环游世界的垃圾事”,到“垃圾都去哪儿了”以及“垃圾的危害”“垃圾宣传语”,这种图文并茂直观的科普方式,让参与者可以轻松掌握垃圾分类知识。此外,垃圾分类“养成记”则通过书签设计,让更多的人以打卡的方式养成垃圾分类习惯。密云区总工会也启动了以“我做垃圾分类好职工”为主题的“垃圾分类,职工先行”系列活动,并向全区5.5万名职工发出倡议:“从我做起,做垃圾分类的 ‘先行者’;人人动手,做垃圾分类的 ‘推动者’;积极参与,做垃圾分类的 ‘宣讲者’;向我看齐,做垃圾分类的 ‘实践者’;义不容辞,做垃圾分类的 ‘监督员’。”

开展志愿服务,将绿色生活理念植入人心

调动职工志愿者积极参加垃圾分类行动,也是全市各级工会的妙招儿之一。8月7日,昌平区总工会副主席王亚茹来到城南街道总工会,与城南街道总工会干部和职工志愿者们一起穿上工会特色“蓝马甲”,参与社区的垃圾分类指导活动。“蓝马甲”们变身“守桶人”,在社区放置的分类垃圾桶前,一对一指导居民垃圾分类投放。此外,昌平区总工会之前组织职工志愿服务队开展的“青少年垃圾分类游戏”活动,更是颇受社区居民好评。朝阳区各级工会组织发动各级职工志愿服务队,开展了职工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宣传垃圾分类重要性,拓宽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的覆盖面。同时,引导特色志愿服务队发挥特长开展特色活动或发明创造等,普及垃圾分类知识,丰富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的层次。通州区各基层工会深入乡镇街道,组织职工志愿者开展垃圾分类进社区、进农村等宣传推广活动,传播垃圾分类知识、传授垃圾分类方法、传递绿色生活理念,让垃圾分类和低碳环保成为副中心新的时尚和潮流。

企业工会:从身边做起,落实垃圾分类全覆盖

分类知识有盲区,有宣传短片可以看;有无人员监督分类效果迥异,加派分类指导员桶前值守;“小教员”“桶长”让垃圾分类走进公司员工……连日来,为深入贯彻落实北京市总工会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精神,全市各企业工会多措并举,动员职工广泛参与,切实提高广大职工垃圾分类意识,将垃圾分类工作抓实抓细。

“线上+线下”,宣传垃圾分类不停歇

各企业工会通过企业内部报纸、刊物、网络媒体等阵地,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地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的常识与重要意义,同时积极安排开展“线上+线下”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大家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成为垃圾分类工作的实践者、宣传者、倡导者和推广者。

北汽集团工会在加大对生活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宣传推广力度的同时,围绕提升职工知晓率,开展了以“五个一”为主要内容的宣传工作:通过“北汽职工+”直播间开展一次直播活动,通过幸福北汽APP开展一次知识竞赛,发布一份垃圾分类倡议书,编撰一本《北汽集团职工生活垃圾分类指导手册》,开展一次“我分类,我承诺”主题宣传活动,力争实现全体职工生活垃圾分类参与度100%。

相对于“线上”宣传,“线下”体验活动更能加深参与者的亲身感受。“手表是可回收物还是有害垃圾啊?”“真好,我抽到的题都会!”在世东国际大厦东广场,北京住总科贸公司工会与朝阳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王四营执法大队、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联合开展了“垃圾分类我们一起来”主题楼宇活动。通过“线下”答题的方式,向每一名职工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引导职工从自身做起。

“指导员”“桶长”“小教员”,多重身份齐助力

北京二商怡和阳光物业公司服务的这座大厦位于东直门附近,有7万平方米,入驻企业60多家,企业类型各不相同。“想要在这种写字楼里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并不容易。”公司工会主席黄慧英说,从张贴宣传海报,到召开培训会议,他们每一步都是踏踏实实做过来的。尤为重要的是,他们还建立了一支58人的“投放管理员”队伍。“这只队伍里除了保洁人员,还有20多位职工代表。之所以这样安排,就是希望我们这些职工能在日常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无独有偶,首发集团交通工程公司“桶长”武艳艳也在垃圾分类的“战线”上发挥着自己的指导、监督作用。“每天都要不定时巡查,重点核实一下垃圾分类是否正确,职工投放是否规范。”武艳艳一边检查公司驻地分类垃圾桶一边说。

在首发交通工程公司工会的大力普及下,“生活垃圾四分法”“全员参与”和“志愿精神”正在一点一滴地渗透到职工的生活垃圾分类实践之中。与此同时,建立垃圾分类“桶长制”,由各部室负责人担任“桶长”,负责检查、督促本部室的生活垃圾分类,切实发挥好指导、监督的职责,确保把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我们日常工作中的主要垃圾是办公用纸和废旧硒鼓,过去公司也会对垃圾进行分类,但细化程度不够。现在推行垃圾分类,既降低了成本又节省了人工,真是一举两得。”武艳艳说。

与“指导员”“桶长”不同,北京公交集团通过选拔“小教员”等方式,对车厢垃圾桶统一回收再分类,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台账,并实行“零废弃办公”。“能卖钱的蓝桶桶,易腐烂的绿桶桶,有毒有害红桶桶,没人要的灰桶桶……”公交保修分公司四厂一车间“环保达人”杨丽颖现场教授的垃圾分类口诀,言简意赅,通俗易懂,让职工印象深刻。

“分”亦有道,垃圾分类妙招多

“我们在集团工会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积极配合、动员组织,把落实垃圾分类当作了物业人的新时尚,还搞出了不少小发明、小创造。”北京金隅大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刘保军说。

金隅大成物业公司主要服务住宅小区,目前在京共有39个项目部,分布于9个城区。“推行垃圾分类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居民都习惯在垃圾桶上套塑料袋,扔垃圾的时候将塑料袋一起扔掉。如果装的是其他垃圾还好,如果装的是厨余垃圾,一起扔掉就不符合要求了。”刘保军说,昌平项目部的职工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制作了“破袋神器”。“破袋神器”听起来神奇,实际上很简单,就是将木棍、竹竿的顶端固定上钩子、角铁、钉子等尖锐物品。这个工具可以很轻松地将塑料袋划开,把垃圾倾倒进厨余垃圾桶内,然后再把塑料袋挑进其他垃圾桶里。

其实,像“破袋神器”这样的神奇工具还有很多,每个企业都有各自的绝活。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后,丰台区妇幼保健院食堂配置了专业级“厨余垃圾处理池”,并巧妙搭配沥水篮,一个月的厨余垃圾总量减少了36.55%。

在丰台区妇幼保健院厨房内,工作人员将一盆鸡蛋壳、油菜叶倒入厨余垃圾处理池,水池下方的“大胃王”——厨余垃圾粉碎机开始工作,经过“大胃王”“消化”的厨余垃圾变得细碎,出口却不是下水道,而是沥水篮。“我们也有过顾虑,如果直接把粉碎后的厨余残渣排放到下水道,会不会造成堵塞?后来我们和厂家协商,增加了沥水篮设备,将处理后剩下的厨余垃圾单独收集。”丰台区妇幼保健院副院长谢彧洋说。

与物业和医院不同,餐饮行业更是肩负着垃圾分类和减量两方面的重任。位于崇文门商圈的京福跃泉水火锅店将厨余垃圾进行二次干湿分离,既减轻了垃圾重量,又更容易运输。除了不提供一次性餐具和提倡“光盘行动”外,还想出了一些“小妙招”,比如把萝卜皮、西兰花头等蔬菜的边角料做成开胃小菜,免费提供给客人,不仅从源头上减少了垃圾量,还提高了客人的满意度。

劳动模范:引领垃圾分类新时尚

垃圾分类是一种新时尚,劳模引领垃圾分类,更是时尚中的时尚。他们在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强化职工群众垃圾分类意识和分类常识的同时,还传递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引导职工群众加强自律,倡导健康、文明、绿色的生活方式。正如全国劳动模范、怀柔区国资房管局职工张国权所说:“垃圾分类是环境所需,是时代所驱。作为劳模,我更要率先行动起来,做好新表率,带动家庭成员、亲朋好友、街坊邻居共同参与垃圾分类。”

劳模代言,助力垃圾分类行动

为让垃圾分类理念更深入人心,广大劳动模范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垃圾分类的“战场”上发挥着榜样作用。劳模引领垃圾分类工作,营造了全民共建共管共享生活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

五一期间,教育、环卫等七大行业的海淀劳模,结合垃圾分类、减塑、宣传等七大环节,针对性地制作了“垃圾分类劳模宣传海报”,引导教育海淀职工群众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

北京市先进工作者、首师大附小教师郭丽萍的口号是:“垃圾分类,培育未来我代言!”她认为,对于垃圾分类,要从学生开始,“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会”。

这种理念得到了海淀教职工们的认可,为此大家尝试了多种方式——组织趣味知识竞赛,举办教育活动、专题讲座,发起倡议、设计测试、鼓励分享……丰富、实用又有趣的实践,让垃圾分类易懂、好上手,在校园内外刮起了一股绿色新风尚。“课堂上,绿水青山在平平仄仄的诗歌里;课堂下,青山绿水在引导孩子们认真分类的行动里。”郭丽萍说。

而对于北京市劳动模范、超市发海中店店长王爱平来说,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出同样重要。“垃圾分类,去塑源头我代言!”她表示,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不仅对生活垃圾的分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明确要求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不得使用超薄塑料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袋。

“多发一个塑料袋儿,我省事儿了,地球却事儿多了。”王爱平说,现在居民的环保意识大大加强了,前来买菜的居民,许多人自带塑料袋,更多人主动用起了环保布袋。

劳模宣讲,传递垃圾分类新理念

东城区的劳模也在发挥自身优势,将工作岗位作为传播文明的窗口,积极投身到垃圾分类的宣传中来。8月15日,北京市劳模梁丽琪来到东城区交道口街道福祥社区,她从专业的角度,为辖区职工讲解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

梁丽琪是东城环卫中心一所北京站分队职工,2001年开始从事环卫工作。19年来,她坚守在环卫一线,和伙伴们一次又一次圆满完成各项重大保障任务和天安门周边黄金周环境保障工作。

梁丽琪分享了北京市各具特色的分类经验,“在100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大家绞尽脑汁,集思广益,创新不断,真是各村有各村的高招儿。比如建国门街道、崇外街道的上门或定点回收,设置智能投放箱,还有采用撤桶撤站,定时定点流动收集等等。”

环卫一线劳模来到职工群众身边讲垃圾分类的方式和窍门,专业性更强,也更容易让职工群众接受。

为进一步倡导垃圾分类理念,北京市工人先锋号集体、圆明园游客服务中心引导游客从日常小事开始,让垃圾分类变成习惯。在这个集体看来,“每天宣讲,每一个字落下去,都是一枚走向山清水秀的脚印”。

劳模带头,引导垃圾分类投放

垃圾分类文明行,劳动模范勇当先。如今,越来越多的劳模在自己工作生活的环境里成为了垃圾分类的宣传者、引导者、践行者和推动者。

“厨余垃圾放在绿桶里,里面不可以有杂物,专门的环卫垃圾车运走处理后就能变成肥料,让资源再利用。”烈日炎炎下,劳模志愿者戴着一次性手套,拿着夹子,细心地帮居民一边分拣一边讲解。

这是石景山区劳模志愿服务队走进八角南路社区,对社区居民、居委会及物业工作人员等进行垃圾分类宣传工作的一幕。这一天,十余名劳模志愿者积极向居民朋友介绍分类知识,现场示范分类引导。

垃圾分类知识随身卡、垃圾分类提示音、崭新喷涂的垃圾清运车……自5月1日起,温莹莹所在的北京环卫集团北京机扫公司天安门环境服务中心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他们为果皮箱张贴了分类标识和分类明细,让大家很直观就可以分类投放;还为所有的作业车辆录制了推广垃圾分类的提示音,在作业过程中向游客循环播放。

作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北京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温莹莹表示,践行垃圾分类,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维护公共环境和节约资源,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她记得8月1日那天,很多小朋友来到天安门广场看升旗。升完旗之后,她在清理垃圾桶时,看到一个小姑娘拿着一个矿泉水瓶走来,就问她:“小朋友,你知道矿泉水瓶是什么垃圾么?”“阿姨,这个是可回收垃圾,我们家现在也垃圾分类呢!”温莹莹不由得向小姑娘伸出了大拇指。

放假期间,温莹莹常带6岁的女儿来到天安门广场分类垃圾。同时,她还引导游客分类投放,讲解垃圾分类的方式和窍门,特别强调日常生活中,在扔掉垃圾前应该先想一想它属于哪一种垃圾,应该扔在哪个颜色的桶里,怎样才可以让垃圾变成宝贝……“现在,很多游客也都主动地将垃圾进行分类,还有的自己把垃圾带走。从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了首都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温莹莹高兴地说。

猜你喜欢
劳模总工会垃圾
西城区总工会第三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 孙劲松当选区总工会副主席
动物“劳模”竞选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垃圾去哪了
“劳模村”里的幸福密码
安徽:省总工会启动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倒垃圾
文山州总工会:“四三二一”齐步走 贷免扶补争创优等
富民县总工会:“职工技协”谱新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