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的四重价值探析

2020-10-23 09:12肖唤元郑晶晶
中共石家庄市党委党校学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意识形态工作价值意蕴新时代

肖唤元 郑晶晶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论断,这一重要论述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从理论创新维度来看,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提供了意识形态研究的科学指南;从党的事业发展维度来看,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开创了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新境界;从国家的意识形态建设维度来看,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打开了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新局面;从世界影响的维度来看,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具有鲜明的世界意蕴。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价值意蕴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69(2020)07-0004-06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153。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总结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经验,顺应新的时代发展要求,全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现实问题的基础上而逐步形成的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的思想理论体系,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作为系统化、理论化的意识形态思想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对于人们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性质、地位、作用具有重要意义。”[2]24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具有四重突出的价值意蕴。

一、理论创新维度:提供意识形态研究科学指南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在新时代为了加强和改善党的意识形态工作而形成的重要思想理论,在理论创新层面上提供了今后意识形态研究的新指南,即它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着力点、拓宽了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研究的新视界。

(一)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为了加强与改进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全面系统部署意识形态重点领域的工作,先后主持召开一系列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意识形态工作会议,这一系列重要讲话极大地丰富了党的意识形态理论,是指导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的科学指南,我们必须牢牢坚持并认真贯彻落实。从宏观的意识形态工作层面来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能否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直接关系到能否巩固和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要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明确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六个阶段;提出“两个不能否定”;首次明确提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等。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结合新的时代发展要求,提出的一系列关于意识形态重要论述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具体的意识形态工作层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以“两个巩固”为核心的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突出强调了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正面宣传为主的重要原则;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提出宣传思想工作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任务;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等一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明确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原则、方针、任务、方法,为指导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工作指明了方向,这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着力点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阐释和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前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所在,并对如何宣传和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重要部署,这些重要论述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点和着力点。在宣传与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个讲清楚”要求,为宣传和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了努力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工作者必须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采取有说服力、客观的形式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和独特性,尤其是要在“讲清楚”“说明白”上下功夫,从而不断激发人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激情和信心。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語就要挨骂。形象地讲,长期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就是要不断解决‘挨打、‘挨饿、‘挨骂这三大问题。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前两个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挨骂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1]153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创新打破西方的话语霸权,构建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战略任务,最终实现让更多的人了解、理解、认同中国的目的。为了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将世界各国形象地表述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这一思想一经提出便迅速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回应,并致力于实现这一目标。

(三)拓宽了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研究的新视界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明者应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以此来激励广大意识形态工作者必须“因时”“随事”来开展意识形态工作,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从而拓宽了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研究的新视界。当前意识形态理论研究首先要契合时代发展需要,随时代特征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一味照搬原来的宣传教育方式机械地灌输,不但不能收到预期的宣传教育效果,反而会造成主流意识形态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心理藩篱,产生消极影响,因此,要契合时代需要,采取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宣传与阐释主流意识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注重理论创新和手段创新,以创新来推动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意识形态工作者必须在理论上实现突破,创新宣传教育方式方法,树立契合时代需要的工作理念和研究方向,进行重点攻关和突破。近年来,传统的宣传教育方式在有些方面和有些人群中已经难以发挥其作用和效果,因此可以尝试采取网络等新兴传媒手段来宣传阐释主流意识形态,如通过微博、微信、客户端、微电影、公益广告等方式拉近主流意识形态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让主流意识形态在润物无声中走进人们心中,使人们自觉接受和认同主流意识形态。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思路突破了主流意识形态的研究视野,在新形势下加强与改进意识形态工作要以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重要论述为指导,拓宽意识形态的研究视野,找准意识形态工作的努力方向,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奠定坚实的研究基础。

二、实践结果维度:开创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新境界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对加强和改进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在这一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开展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引领复杂多变的舆论走向,最根本的是巩固了党执政的精神基础和执政根基。

(一)增强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在发挥主流意识形态凝聚社会共识、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进而增强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首先,以中国梦作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中国梦作为“最大公约数”有效凝聚了人们为之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集聚了人们实现美好愿望的强大正能量,因此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在全社会形成了广泛认同。其次,坚定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信心。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一个共产党员如果缺乏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在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共产党人必须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否则就会导致消极腐败、信仰缺失、道德滑坡等现实问题。坚定对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能够增强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将自己的行动同未来的远大理想结合起来,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再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着力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明确了不同价值主体的价值准则,形成了广泛的价值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一项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能够巩固党和人民的共同思想基础,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进而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强大的正能量。

(二)引领复杂多变的舆论生态良性发展

舆论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思想文化状态,进而关涉到社会的稳定和党的执政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对一些重大思想理论问题作出旗帜鲜明的表态,目的在于澄清是非,教育和引导广大民众,引领思想舆论走向。针对一些人以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来否定改革开放前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将今天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归因于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试图否定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这两种错误论调严重干扰了人们的思想,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思想混乱。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支流和主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在这个基础上把党和人民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2]24针对以虚假捏造、裁剪历史的伎俩大肆抹黑、丑化国家的历史和党史,尤其是对党的领袖以及革命英烈进行毫无底线的侮辱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英雄人物、党的领袖、重大历史事件都作出了旗帜鲜明的表态,强调要坚决维护革命英雄形象,坚决抵制和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一些影响恶劣的人和事件要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党和英雄的名誉。针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为了颠覆党的领导、颠覆社会主义制度大肆传播的“普世价值”“宪政民主”“新自由主义”等错误思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任何国家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都要适合本国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不好要看中国人民的选择,中国有能力有信心提供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中国方案”。

(三)巩固了党执政的精神基础和执政根基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于帮助广大民众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全社会培育良好道德风尚,进而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最终实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目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思想文化观念也随之进入我国,加之市场经济的逐利性导向,社会上出现了一系列“一切向钱看”、道德滑坡、信仰缺失、价值观偏差等错误思想倾向。国外敌对势力为了颠覆党的领导,加紧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极力推行“普世价值”“宪政民主”“新自由主义”等错误社会思潮来扰乱人们的思想,破坏和谐稳定的舆论生态环境。这些问题对人们思想、信仰、价值观的侵蚀和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会在一定程度上动摇社会的稳定性和党的执政根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果断制止。为有效解决意识形态领域的突出问题,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进一步澄清错误认识,不断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素养,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方针原则、战略对策和加强工作的重点领域,从根本上巩固了党执政的精神基础。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習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加强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创造出更多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且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产品,坚决抵制和批判一切腐朽落寞的文化行为和产品。为了加强和改善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明确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领域,这是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并实现突破的重要举措。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的形成极大地改变了当前思想文化领域的乱象,教育了广大人民群众,澄清了扰乱人们思想的错误认识,净化了舆论生态环境,为我们党的执政奠定坚实的精神基础,巩固党执政的精神根基。

三、未来指引维度:打开国家意识形态建设新局面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在国家意识形态建设层面深化了对意识形态建设发展规律的认识、明确了意识形态建设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维护了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

(一)深化了意识形态建设发展规律的认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把握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复杂形势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化了对意识形态建设发展规律的认识。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对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战略地位,作出了明确的概括,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工作,必须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面对纷繁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了意识形态工作的职责使命,提出了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战略任务,从根本上找准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努力方向。在事关意识形态工作成败的原则方针方面,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释了坚持意识形态工作的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思想,同时提出了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与开展舆论斗争的重要性,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并且要把握好宣传思想工作的“时、度、效”等问题,为指导具体的意识形态工作指明了方向。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重要论述进一步发展了长期以来所延续的“党管意识形态”的工作原则,明确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了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和落实。这些重要的思想和理论深化了对意识形态建设发展规律的认识,为新形势下如何开展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

(二)明确了意识形态建设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

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能否为意识形态工作制定科学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关系到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成败。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在纷繁复杂的舆论生态环境下,面对国内外各种挑战,对意识形态建设作出全面系统的部署,为指导意识形态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顶层设计角度来看,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召开意识形态领域的一系列重要工作会议,从国家层面整体把脉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科学全面的制度安排。2013年8月19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召开,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战略地位、党的中心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的关系,如何开展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工作作出了全面深刻的回答,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次重要讲话为指导新时期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纲领性文件,为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工作作出了顶层设计,明确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和努力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全国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性、开展工作的方针原则、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等问题作出深刻阐释。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又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着重探讨网络舆论问题,对如何发挥网络引导舆论、反映民意,建设网络生态等问题作出部署,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网络安全观,对维护网络信息安全进而维护国家安全作出重要指示。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召开规模空前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指导地位,对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以及加强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领导等重要问题作出新的重大安排和部署。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召开具有全国意义的意识形态工作重点领域的工作会议,从国家层面对具体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方针原则、战略任务、工作策略等问题作出科学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为开展意识形态工作指明了奋斗方向,为发挥意识形态工作的实效性发挥重要作用。

(三)维护了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

苏东剧变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将“和平演变”的矛头对准了中国,加紧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价值观输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严重挑战和威胁。敌对势力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威胁主要通过基金会、学术研究机构等民间组织,依靠一批专业的反动学者和研究人员以捏造、伪造、篡改历史事实等手段大肆丑化和妖魔化中国,宣传“普世价值”“宪政民主”“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这些错误思潮借助网络等新兴媒体得到迅速蔓延和扩散,使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念和信仰受到严重挑战,在一定程度上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出现偏差,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增加,进而危害到国家的安全。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必须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绝对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了“党管媒体、党管意识形态”的重要原则,明確了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树立“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的领导责任制,并作为考察和衡量领导干部工作能力的重要内容。为了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必须打牢意识形态安全的经济基础,这就必须明确党的中心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的辩证关系,要协调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继续加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不动摇,千方百计谋发展,打牢意识形态安全的经济基础。新闻舆论工作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确保“党管媒体”的原则落到实处,依法加强对新闻舆论工作的治理和领导,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有效抵制错误思潮蔓延,培育良好社会舆论生态环境,进而彻底打破敌对势力企图利用网络等新兴传媒颠覆我国的图谋。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包含了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内容,对于在新形势下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四、国际影响维度:彰显意识形态建设的世界意义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对于指导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和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在世界范围内对于更好地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自信、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具有突出的世界意义。

(一)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自信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二年的发展,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中国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些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探索并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随着实践和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由于历史文化以及具体国情的不同,每个国家都有选择不同发展道路的权利,并且这种选择合适不合适要由本国的人民来决定,而不是由其他国家来评判。经过四十二年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与基本制度的认识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并成功地指导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成就。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在新的时代背景和现实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思想理论体系,其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核心要旨在于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巩固和壮大主流意识形态的同时继续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就特在我们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这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之所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由“三个方面”上升到“四个方面”,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自信。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为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指明了奋斗方向,更加坚定了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自信。

(二)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话语权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意味着我们已经告别了社会生产的落后和物质匮乏的时代”[4]67。当前打造适合中国的国际话语体系,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显得格外重要,这也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所在。在提升中国国家话语权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以“中”为本、以“西”为鉴,打造中国的话语体系要立足于中国的实际,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指导,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这是打造中国话语体系的立足点和现实基础;同时,面对西方强势的话语权我们也要借鉴具有同质性和同构性的话语表达方式,进而使中国话语更具圆润性和适应性,也利于被国际社会接受和认同。当前国际秩序仍然是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他们在规则制定上具有绝对的主导权和话语权,一些发展中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且同属于发展中国家一直致力于推动国际秩序健康发展,主张采取对话和沟通的方式解决问题,构建符合各国利益的国际新秩序。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这一全新的话语表达获得大多数国家的一致好评和高度赞誉,人类命运共同体致力于打造公正的国际秩序,超越了国家、种族、文化的界限,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作为开展国际行动的出发点,通过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共同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打造中国话语体系、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提供了科学的理念、原则、方法,对于改变中国国际形象、提升国际地位、发挥负责任的大国功能起了重要作用。

(三)鼓舞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

苏东剧变导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前所未有的低潮,使得资本主义制度掌握着意识形态的绝对话语权,社会主义的力量依旧比较薄弱。“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为维护统治的合法性,必然将代表本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包装成普罗大众的根本利益之所在,从而消解工人阶级的阶级反抗”[4]72。美籍日裔学者福山曾提出“历史终结论”,意在指出资本主义制度所具有的“优越性”是社会主义无法超越的,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自2008年爆发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之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受到重创,一些国家甚至走到了崩溃的边缘,促使一些学者和政要再次思考和审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以及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社会主义中国,在全球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中国虽然也受到了经济危机的影响,但总体上经济仍然保持中高速增长、国内政局稳定、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人民对国家以及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究其原因,一些比较客观的学者或政要将中国取得的成就归因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这也促使更多的人关注中国的发展、关注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同时也极大地鼓舞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中蕴含了大量关于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等具有鲜明社会主义性质的思想精华,这些重要思想理念不仅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指导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科学指南,同时也在世界范围内坚定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的信心,为推动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用事实激励世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人们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肖唤元,郑晶晶.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研究述评与展望[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4).

[3]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全文)[J].求是,2016,(9).

[4]孙绍勇.消费主义的内在机理及其意识形态逻辑透析[J].理论学刊,2019,(4).

责任编辑:王玮玮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工作价值意蕴新时代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模式建构
当前我国民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价值意蕴析论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网络政治动员新思想阐析
建国以来高校校园流行文化变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读懂名师
意识形态工作只有进行时 没有完成时
牢牢抓住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长征时期党坚持群众路线的价值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