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育人 立德树人

2020-10-23 09:14张静
读与写·中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语文课堂

摘要:教育是塑造灵魂的事业,“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语文教材里包含大量传统、当代优秀文本,这些内嵌“德育功能”的教材,通过允许学生“表达自我”,在“思维过程中提升”,最终达到在潜移默化中“立德树人”的效果。本文通过分析语文课堂中《边城》的整本书阅读过程来探索“立德树人”的落实,尝试总结语文课堂与“当代文化参与”融合的有效方法,力求讓语文核心素养“思维提升与发展”“文化传承与理解”,任务群“整本书阅读”“文学阅读与创作”有载体的同时,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

关键词:立德树人;语文课堂;整本书阅;读思维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14-0031-01

基于“碎片化、浅层次”阅读现状,语文学科提出了“整本书阅读”任务群,旨在培养学生深度阅读的习惯。本文以《边城》选文学习,开展了整本书阅读,尝试探索“立德树人”落实的新形式。

1.加强研究,将文本转化为“德育”材料

《边城》中的“湘西世界”“淳朴人物”“质朴语言”都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到美,无论是自然之美还是人文之美,都离不开“美德”的生成,所以这些用文学语言创造出来的故事可以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得到“熏陶”。

自己在备课中,除了关注,“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悲剧,还格外选取了几个容易与当下语境契合的选文,旨在完成有目的性的“立德树人”。一是爷爷和顺顺对金钱的态度。爷爷作为清贫的代表,虽生活艰难,但“君子不爱财,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而顺顺作为家底殷实的代表,尽力帮助每个人。这两人的处事态度在当下有启发意义,因为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许多人在金钱中迷失了自我,也牺牲了自己的快乐。

“《边城》中与众不同的妓女”。传统意义上,提到“妓女”,不免带有些轻视的色彩,但这里却是敢爱敢恨又豪放又忠贞的妇女,即使与“杜十娘”相比,也有不同之处,认识他们可以完善学生的价值体系,客观地看待身边人和事,这也是一种品德。

2.阅读文本,创设情境

以《边城》选段为“德育”素材,下面以对“爷爷质朴”选文的学习为例呈现“德育方法”。

2.1 阅读文本。

渡头为公家所有,故过渡人不必出钱。有人心中不安,抓了一把钱掷到船板上时,管渡船的必一一拾起,依然塞到那人手心里去,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了口量,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这个!”

但不成,凡事求个心安理得,出气力不受酬谁好意思,不管如何还是有人把钱的。管船人却情不过,也为了心安起见,便把这些钱托人到茶峒去买茶叶和草烟,将茶峒出产的上等草烟,一扎一扎挂在自己腰带边,过渡的谁需要这东西必慷慨奉赠。

2.2 问题引导。

(1)这段文字描写了什么事情?

(2)为什么爷爷不要钱?为什么渡河的人非要给钱?

(3)当下许多人为什么没有“我有了口量,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这个!”这种想法呢?

(4)如果你是“撑船的人”,你会怎么做呢?或者说你是“渡河的人”,你会怎么做呢?

2.3 大胆想象。

如果“撑船人”和“渡河人”做了和现在完全相反的行为,“边城”会变成什么样子呢?你喜欢怎样的世界?

2.4 总结。

学生:能总结出老人善良、淡泊的品性,但有些难以相信。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到“涉及的双方”,他们都是换位思考,互相体谅,就避免了矛盾。

学生:反观当下语境,指出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很多人会为利益不惜走在灰色地带得利。

教师:引导,如果每个人只为“利”没有底线和换位思考,市场经济秩序将会乱作一团,我们不能“饮鸩止渴”,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这种美德的重要性。

3.时评写作,洞悉学生“价值观”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在完成片段分析之后,我布置了一篇时评写作,主要分析“爷爷的金钱观对我们的启示意义”,可以分析自己曾经见过的经济纠纷。这一作业的布置,主要是为了在写作中观察学生的价值观。比如“不重视金钱不利于社会进步,只有对金钱的渴望才能促使其奋斗,如果每个人都像爷爷一样,可能中国会越来越穷”。

看到这样的作业,我对其进行了引导。“爷爷不重视金钱是在自己的工资能满足自己生活的前提下,不谋取不属于自己的金钱,甚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主动帮助别人。我们不否定对金钱的渴望,我们学习的是爷爷对金钱的正确态度,即在金钱面前坚持底线,如果每个人征利坏了规矩,也会阻碍社会进步。”

最后我们结论的得出是师生讨论的结果,而非灌输,结果也就比较受学生认可。

4.两全其美:落实“立德树人”,提升思维能力

从课堂呈现的效果来看,学生认同了《边城》中塑造的“美”,他们赞赏爷爷的“质朴”,顺顺的“仗义”,甚至在“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悲剧之外,还观察到了傩送助人为乐的品质。我想,这就是我们的“育人目的”。而这结果的获得不是通过说教,而是师生在当下语境下的共同论辩,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落实了我们“立德树人”的任务。

总之,我们应更多地创设情境,让学生独立思考,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这样使我们的语文育人,潜移默化,立德树人。

参考文献:

[1] 沈从文《边城》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1.

作者简介:张静,大学本科,中教一级;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语文课堂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追求快乐的语文课堂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课堂中的“现代”与“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