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与双侧开颅术治疗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临床疗效对比

2020-10-24 08:38河南省漯河市中心医院462000王群涛杨恬甜桂志勇赵晓生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5期
关键词:挫裂伤额叶开颅

河南省漯河市中心医院(462000)王群涛 杨恬甜 桂志勇 赵晓生

双侧额叶脑挫裂伤是一种严重的颅脑损伤,患者多合并有脑血肿,致死、致残率极高,及时有效的治疗是挽救双侧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生命的关键,而临床治疗重点在于及时清除颅内血肿[1]。外科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双侧额叶脑挫裂伤的常用手段,但关于入路方式目前仍无明确定论,此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76例双侧额叶脑挫裂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了单侧与双侧开颅术治疗临床疗效的差异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76例双侧额叶脑挫裂伤患者分为A、B两组(A=38,B=38),其中A组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龄27~58岁,平均年龄(42.59±3.81)岁。B组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龄25~61岁,平均年龄(42.45±4.02)岁。两组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已获得院伦理委员会许可。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手术方法 A组行双侧开颅术,患者取冠状切口,去除双侧额部骨瓣,常规开颅,清除血肿及病变组织后常规止血,完成手术。B组行单侧开颅术,选择血肿量较多的一侧入路,若两侧无明显差异则选择右侧入路,去除骨瓣常规开颅,清除开颅侧血肿后在大脑镰上作2cm左右的切口,切除对侧血肿、病变组织,彻底止血,完成手术。两组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3个月时使用GOS评分评估患者预后,5分为优,4分为良,3分为中,低于3分为差,统计两组手术预后优良率;统计两组精神障碍、嗅觉障碍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Excel进行数据分析,定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定性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B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A组(P<0.05),详见附表。

2.2 两组预后优良率比较 B组预后优良率为86.84%,高于A组的63.15%(P<0.05)。

2.3 两组精神障碍和嗅觉障碍发生率比较B组精神障碍和嗅觉障碍发生率分别为7.89%、7.89%,均低于A组的26.32%、28.95%(P<0.05)。

附表 两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s)

附表 两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h) 住院时间(d)A组 38 4.73±0.53 32.19±3.46 B组 38 3.58±0.58 25.98±3.17 t 9.023 8.158 P 0.000 0.000

3 讨论

双侧额叶脑挫裂伤是一种因暴力冲击引发的重度颅脑损伤,具有病情进展快、预后差等特点,一旦错失最佳治疗时机极易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双侧额叶脑挫裂伤的关键在于及时清除颅内血肿和病变组织,由于保守治疗起效慢、疗效不佳,故临床多采用外科手术进行治疗[2]。传统手术方案为双侧开颅术,其可在两侧同时清除血肿和病变组织,故血肿清除效率较高,但其对患者创伤较大,不仅会延长患者术后康复速度,也会增加双侧额叶表面正常组织和神经损伤风险[3]。而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微创理念的不断升级,外科医生和患者越来越希望在降低手术创伤的同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单侧开颅术就是在这一理念下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手术方式,其在单侧入路,而通过切开大脑镰清除对侧血肿和病变组织,有效降低了手术操作对颅脑结构的破坏,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4]。此次研究结果显示接受单侧手术的B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接受传统双侧手术的A组,且B组术后精神障碍和嗅觉障碍发生率较低,但其预后优良率较高。这表明单侧开颅术治疗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神经损伤发生风险,且能加快患者术后康复。

猜你喜欢
挫裂伤额叶开颅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
脑挫裂伤合并脑疝患者开颅术后30 d预后不良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与评估
320例脑挫裂伤患者电解质变化与术后死亡的相关性
浅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评价
针对双额脑挫裂伤的治疗策略的研究
大脑何时登上巅峰
“机器人医生”,手速比人类医生快50倍
比记忆力更重要的脑力是什么?
大脑的巅峰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