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探究CTA与DSA对肝动脉解剖变异的检验价值

2020-10-24 08:38广东省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523560葛永丽陈文林焕西谢强汪盛参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5期
关键词:肠系膜符合率造影

广东省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523560)葛永丽 陈文 林焕西 谢强 汪盛参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肝动脉解剖变异常用的检查方法,并将其视为“金标准”,虽然能帮助患者确诊,但是检查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创伤性,导致患者诊断依从性、耐受性较差。计算机断层成像血管造影(CTA)是一种利用CT技术进行血管造影检查,能探及全身所有动脉、静脉血管,但是在肝动脉解剖变异患者中的诊断效果研究较少[1][2]。因此,本文将以肝动脉解剖变异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研究探讨在肝动脉解剖变异中采用CTA与DSA的诊断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治疗的肝动脉解剖变异患者35例作为对象,男21例,女14例,年龄22~83岁,平均(46.84±7.91)岁;病程1~8月,平均(4.12±0.98)月。疾病类型:原发性肝癌18例,肝占位待查7例,消化道出血5例,胰腺癌3例,肝血管瘤2例。纳入标准:①均为疑似肝动脉解剖变异患者,并经DSA检查最终确诊;②符合CTA检查适应证,且患者均能耐受;③意识清楚,能与医生进行沟通、交流。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经DSA检查确诊(金标准)。采用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造影技术,行局部麻醉,采用Seldinger技术送入导管鞘,并在导管鞘下送入造影导管,在透视下选插腹腔肝,对于出现“冒烟”者视为插管成功。利用高压注射器经导管注入非离子型对比剂(对比剂剂量根据靶血管粗细而定),完成DSA检查。对于疑似存在肝动脉解剖变异或已经确诊存在一种变异患者,选择肠系膜主动脉、胃左动脉、脾动脉等靶血管开口,尽可能观察到肝动脉解剖变异情况。保证所获得的DSA图像均清晰,对比度良好,无运动伪影,能清晰的显示肝动脉的起源、分支与分布[3]。DSA检查前患者完成CTA检查。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检查过程中先完成上腹部平扫,选择欧乃派克对比剂完成多期增强扫描,剂量为350mg/mL,利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团注,注射速率为3.5mL/s,并且在肝动脉期、门脉期、平衡期完成容积扫描,部分患者可在3~5min后完成延迟扫描,并将获得的数据、图像完成容积再现(VR)重建,将CTA检查结果与DSA检查结果进行比较。

1.3 观察指标 ①显像评价。参考文献肝动脉血管图像质量评价标准对动脉显像情况分为四级。I级:可清晰显示肝动脉三级以上分支;II级:可清晰显示肝动脉二级以上分支;III级:可清晰显示肝动脉一级以上分支;IV:未能显示肝动脉[4]。②检出率。观察CTA检查与DSA检查肝动脉解剖变异检出率。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A检查与DSA检查显像评价分级比较CTA检查与DSA检查显像IV级例数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TA检查显像中I级病例数,低于DSA检查(P<0.05);CTA检查II级、III级病例数,高于DSA检查(P<0.05),见附表。

附表 CTA检查与DSA检查显像评价分级比较[n(%)]

2.2 CTA检查与DSA检查肝动脉解剖变异检出率比较 35例患者经DSA检查最终确诊32例,确诊率为91.43%;确诊前患者均完成CTA检查,最终确诊31例,与DSA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6.88%(P>0.05)。

CTA检查观察到副肝右动脉起自膈动脉1例,但是DSA未能观察到,可能由于DSA操作时导管置入过深,错过膈动脉开口;DSA检查可见副肝右动脉、副肝主动脉源于肠系膜上动脉1例,但是副肝左动脉相对较细,CTA检查未能显示,见附图。

附图 典型病例CTA、DSA检查结果。A图为DSA显示来自腹腔干的标准肝右动脉(箭头1所示)与肝左动脉(箭头2所示);B图为副肝右动脉(弧线箭头所示)与副肝左动脉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C图为CTA图像VR图像

3 讨论

DSA检查是肝动脉解剖变异首选方法,并将其视为“金标准”,能帮助患者确诊,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和参考。但是,DSA检查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创伤性,该方法获得的图像为二维重叠影响,对于血管走形方向及血管间空间对应关系不足,难以准确的反应患者发病情况[5]。本研究中,CTA检查与DSA检查显像IV级例数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TA检查显像中I级病例数,低于DSA检查(P<0.05);CTA检查II级、III级病例数,高于DSA检查(P<0.05),说明DSA检查与CTA检查均能获得良好的图像,但是DSA图像清晰度更好。近年来,CTA在肝动脉解剖变异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本研究中,35例患者经DSA检查最终确诊32例,确诊率为91.43%;患者确诊前均完成CTA检查,最终有31例确诊,与DSA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6.88%(P>0.05),说明CTA检查用于肝动脉解剖变异中能获得与DSA检查较高的诊断符合率。CTA检查是一种微创检查方法,能联合使用容积重建与最大密度投影技术,可清晰显示腹腔干三支、肠系膜上动脉,亦可显示部分肝中动脉、胆囊动脉、左右膈下动脉,能确定部分肝动脉解剖变异,实现多角度观察各血管间的位置关系。因此,临床上对于疑似肝动脉解剖变异患者应先完成CTA检查,对于CTA检查无法确诊者可联合DSA检查,发挥不同检查方法优势,帮助患者早期确诊。

总之,肝动脉解剖变异类型较多,DSA检查虽然是其金标准,但是检查存在创伤性、风险性;而CTA检查用于肝动脉解剖变异患者中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具有无创特点,能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肠系膜符合率造影
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胆囊壁弥漫增厚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共沉淀法制备YOF:Yb3+,Er3+造影颗粒的发光性能及正交优化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多层螺旋CT与MRI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