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肱骨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及焦虑抑郁评分的影响

2020-10-24 08:38广东省中山市三乡医院528463韦雅莹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5期
关键词:肱骨常规骨折

广东省中山市三乡医院(528463)韦雅莹

四肢为人类行走、活动等频繁使用的人体部位,极易受暴力创伤而发生骨折[1]。肱骨骨折为骨科常见骨折类型,发病率较高,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局部疼痛、畸形、肿胀及活动障碍等[2]。肱骨骨折若不及早治疗,病情拖延后容易导致骨不连,继而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围术期加强护理干预,能够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并可减少并发症,确保患者尽早康复[3]。基于此,本研究为了进一步探讨临床诊断肱骨骨折的有效护理模式,就本院骨科90例患者的护理过程与效果展开分组与对比研究,见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筛选出本院骨科2017年12月~2019年5月收治的90例肱骨骨折患者,按照护理模式的差异将其纳入常规组(45例)与干预组(45例)。常规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21~60岁,平均(38.9±6.7)岁;骨折部位中,左侧18例,右侧23例,双侧4例;骨折类型中,开放性骨折3例,闭合性骨折42例;致伤因素中,摔伤26例,车祸11例,砸伤5例,其他3例。干预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21~60岁,平均(39.1±6.6)岁;骨折部位中,左侧19例,右侧22例,双侧4例;骨折类型中,开放性骨折3例,闭合性骨折42例;致伤因素中,摔伤25例,车祸12例,砸伤5例,其他3例。对比常规组与干预组的一般资料,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症状、X线检查等证实,都为新鲜骨折;②临床资料完整有效;③符合手术指征;④对本研究知情且同意。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②认知功能障碍,无法正常沟通;③恶性肿瘤;④严重脏器疾病;⑤妊娠与哺乳期女性。

1.3 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即根据本院骨科针对肱骨骨折手术患者的一般护理标准实施护理措施,主要内容包括病情观察、健康宣教、心理疏导、疼痛护理等。干预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①术前护理:患者受伤后的因担心经济压力、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等导致其常存在忧虑抑郁的心理,因此应强化心理护理,全面掌握患者的基本信息及性格特点,了解其情绪变化,并实施相应的心理疏导以及必要的指导[4]。同时主动关心患者,与之多交流,以拉近护患关系。以视频、宣教册、口头宣教等方式,向患者介绍肱骨骨折及手术的相关知识,向患者介绍手术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告知术前准备、麻醉方式及注意事项等,让患者对手术有进一步的认知,并缓解其焦虑、紧张感,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协助患者术前完善各项必要的检查,综合分析其检查结果,以准确评估患者病情及手术耐受情况;同时了解患者的病史、药品过敏史,提醒患者戒烟酒,术前做好自身的清洁工作,并保持足够的睡眠。②术中护理:安排好手术室,提前调整好手术室温度与湿度,并保证手术室空气质量;陪同患者一同进入手术室,术前核对患者信息,指导并协助其取正确体位;检查各仪器、设备,确保其运行无误;对于紧张、焦虑的患者,术前多与其沟通,双手握住患者双手,以让其感受到关心,同时鼓励患者,予以加油打气;术中与医生密切配合,严格无菌操作,积极预防感染;手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注意其意识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以辅助进行处理。③术后护理:为患者营造舒适、安静的病房氛围,控制好温度与湿度,定时通风、消毒,保证室内空气清闲,卫生整洁、干净。指导患者科学进食,可多食蔬果、水果及含钙磷丰富的食物,多喝水,进食粗纤维丰富的食物,以确保大便顺通。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告知不良心理会对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并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方式舒缓压力,以消除不良情绪。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予以生命体征监测,观察切口是否有感染迹象,如红肿、热痛等,检查伤口是否渗血、渗液,敷料有无松动,有则及时予以处理。定时无菌换药,保持切口干燥,以防感染[5]。加强引流管的管理,保证引流顺畅,预防管路弯曲、受压,并详细记录引流量。强化疼痛护理,指导患者采取转移注意力等方式减轻疼痛,必要时遵医嘱予以止痛药。

1.4 观察指标 ①疼痛程度:参照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共10分,分值越高提示疼痛越明显[6]。②焦虑抑郁评分:参照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测,焦虑抑郁评分的临界分分别是50分、53分,评分越低提示心理状态越佳[7]。③护理满意度:设计问卷,内容包括服务态度、沟通技巧、护理技术、教育方法、心理支持等,评价选项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与基本满意的比例之和。

1.5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19.0系统,计数资料以%表示,行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疼痛程度对比 两组护理前的VAS评分对比[(5.6±1.3)vs(5.7±1.2)],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组护理后的VAS评分(2.2±0.6)低于常规组的(3.5±1.0),P<0.05。

2.2 焦虑抑郁评分对比 两组护理前的SAS、SDS评分对比,P>0.05;干预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见附表1。

2.3 护理满意度对比 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见附表2。

附表1 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s,分)

附表1 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SAS评分 SD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常规组 45 65.4±3.2 58.5±3.5 65.3±3.4 57.5±3.8干预组 45 65.0±3.1 47.3±3.1 64.9±3.6 46.6±3.6 P->0.05 <0.05 >0.05 <0.05

附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近几年,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交通行业的蓬勃发展,肱骨骨折的患病率不断递增。大部分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可以得到恢复,少部分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受术后疼痛、制动以及心理因素等的影响,治疗依从性差,导致预后不佳[8]。所以,对于肱骨骨折手术患者而言,应加强临床护理,尽可能的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并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以确保疗效,促进患者尽早康复[9]。

人性化护理干预是一种基于对患者生理、心理状况了解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实施的一种护理措施,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其护理知识的认知程度及治疗依从性,因此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10]。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护理后的VAS评分与SAS、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提示干预组的护理质量优于常规组,即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实施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肱骨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并减轻其焦虑抑郁情绪,且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行。

猜你喜欢
肱骨常规骨折
钢板内固定与半肩关节置换治疗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效果的meta分析
王阿姨骨折康复记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右肱骨巨大骨囊肿1例
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常规之外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别受限于常规
伤筋动骨怎么破
伤筋动骨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