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一例

2020-10-24 04:21渠莉田方意红苏惠春程波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0年9期
关键词:血细胞皮疹白细胞

渠莉田 方意红 苏惠春 程波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福州350004

患儿女,4 岁,因全身泛发红斑、水疱伴发热3 d,于2018 年4 月3 日至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就诊。患儿入院前3天因上呼吸道感染服用氨酚伪麻那敏口服液,退热后,躯干、颈部、耳后出现少许瘙痒性红斑,伴反复高热,最高体温42 ℃,皮损逐渐蔓延全身,面颈部、躯干红斑基础上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部分水疱及口腔黏膜破溃成糜烂面。无乙型肝炎、结核病史,既往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体检:体温38.5 ℃,心率120次,呼吸29次,体重18 kg。神志清楚,急性病容,咽部充血,口腔黏膜见多处片状糜烂面,浅表淋巴结及肝脾未触及肿大。皮肤科检查:全身泛发大小不等的紫红至暗红色斑片,分布基本对称,部分红斑上可见绿豆至鸽蛋大小水疱,疱壁松弛,疱液清,尼氏征阳性,散在片状糜烂面。皮损约累及体表面积80%。见图1A ~1C。

实验室检查:2018 年4 月4 日入院血常规示白细胞1.39×109/L,中性粒细胞0.79×109/L,淋巴细胞0.49×109/L,血小板69×109/L,红细胞3.75×1012/L,血红蛋白109 g/L,嗜酸性粒细胞0.01×109/L(参考值0.02×109/L~0.52×109/L,下同);凝血全套: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8.8 s(21.1~36.5 s),凝血酶时间22.0 s(14.1~20.1 s),纤维蛋白原定量1.41 g/L(1.8~3.5 g/L);生化全套:白蛋白31.2 g/L(40.0~55.0 g/L),丙氨酸转氨酶46 U/L(7~40 U/L),天冬氨酸转氨酶143 U/L(13~35 U/L),高密度脂蛋白0.67 mmol/L(> 1.04 mmol/L),乳酸脱氢酶1 729 U/L(120~250 U/L);D-二聚体定量> 35.20 mg/L(0~0.55 mg/L);C 反应蛋白30.05 mg/L(0.00~8.00 mg/L);降钙素原1.57 μg/L(0~0.09 μg/L)。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和核心抗体均阴性。免疫球蛋白IgA、IgG、IgM、IgE 和抗溶血性链球菌素O、尿常规、粪常规、粪隐血、红细胞沉降率检查均正常。彩色多普勒超声、胸部X线片、心电图检查未见明显异常。4 月7 日复查血常规:白细胞2.57×109/L,中性粒细胞0.24×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0.093(0.400~0.750),红细胞4.19×1012/L,血红蛋白97 g/L,血小板81×109/L,嗜酸性粒细胞0.02×109/L,D-二聚体定量0.57 mg/L;肝功能检查:白蛋白29.0 g/L,丙氨酸转氨酶50 U/L,天冬氨酸转氨酶73 U/L,乳酸脱氢酶756 U/L。4 月8 日检查示:EB 病毒壳抗原IgG 抗体> 750 U/ml(< 20 U/ml),核心抗原IgG 抗体>600 U/ml(<5 U/ml),EB 病毒DNA 和IgA 抗体均阴性。4 月10 日簇分化抗原检查显示:外周血总T 细胞60.8%(65.0%~80.0%),辅助/诱导记忆T 细胞32.8%(34.0%~52.0%),T4/T8 比值1.28(1.3~2.0),自然杀伤(NK)细胞2.9%(10.0%~20.0%),B 细胞37.8%(9.0%~14.1%);血清铁蛋白588.2 μg/L(13~150 μg/L);补体C3 1 300 mg/L(760~1 700 mg/L),补体C4 270 mg/L(110~320 mg/L);抗核抗体谱:抗Ro⁃52抗体弱阳性,抗核抗体和抗dsDNA抗体阴性。

诊治经过:患儿皮疹发作突然,病情进展迅速,伴有瘙痒,发疹前3 d 有服药病史,反复高热,肝功能异常,因此考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药物性肝炎。予甲泼尼龙60 mg/d静脉滴注共3 d,人免疫球蛋白400 mg·kg-1·d-1静脉滴注5 d,还原型谷胱甘肽1.2 g/d 静脉滴注,布洛芬混悬液5 ml,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糜烂渗出处用依沙吖啶溶液湿敷,外用莫匹罗星乳膏。甲泼尼龙60 mg/d连续3 d后,皮疹色泽转暗,渗液减少,尼氏征阴性,无新发皮疹出现,故减量1/3。入院第4天患儿中性粒细胞出现危急值,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减少,纤维蛋白原降低,NK细胞减少,血清铁蛋白升高,发热超过1周,诊断噬血细胞综合征(HPS)。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75 μg每日1次皮下注射3 d。入院5 d患儿体温降至正常,使用肝素钠0.125万U静脉滴注4 d后D-二聚体降至正常;入院第14 天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14.92×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8.72 × 109/L,淋巴细胞计数4.87 × 109/L,血小板521×109/L,血红蛋白103 g/L;凝血全套未见异常。生化检查示:白蛋白37.3 g/L,天冬氨酸转氨酶38 U/L,乳酸脱氢酶333 U/L。患儿皮损明显好转,改为口服甲泼尼龙片10 mg每日1 次,病情稳定后家属要求出院。出院后口服醋酸泼尼松片5 mg 每日1次,7日后病情稳定停用口服药物。出院1个月后复查,C3、C4、肝功能、抗RO⁃52抗体均正常。出院后2个月复诊,患儿皮疹无复发(图1D ~1F),血常规正常。

讨论 TEN是一种严重的急性皮肤疾病。药物、感染、恶性肿瘤是该病的主要病因[1]。TEN的病理学机制比较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大量证据表明,TEN与CD8+T细胞为主、少量单核/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角质形成细胞凋亡有关[2]。本例患儿发疹前3 d 服用氨酚伪麻那敏口服液,皮疹发作突然且全身泛发,伴瘙痒,体检示全身表皮坏死面积超过50%,辅助检查示肝功能异常,因此TEN型药疹诊断明确。追问病史,患儿既往未发现药物过敏史,出疹前3 d口服过氨酚伪麻那敏,故考虑此药物为过敏药物可能性较大。目前为止,由氨酚伪麻那敏引起的TEN 型药疹的报道很少,但国内报道过1 例由该药引起的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3]。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是一种以发热、皮疹、多脏器受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1.5×109/L)、白细胞升高(>11×109/L)、异形淋巴细胞>5%等为特征的药物不良反应。该患儿虽有发热、肝功能受损,但结合皮疹主要表现为大面积表皮坏死且皮疹面积超过50%、白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下降、未见异形淋巴细胞等,可以排除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诊断。另外,TEN还需与大疱性红斑狼疮、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等疾病鉴别。Descamps 等[4]报道1 例与EB病毒活化相关的别嘌呤醇诱导的超敏反应综合征,认为在某些情况下,EB病毒的重新激活可能会促进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的发生。本文患儿入院后EB 病毒DNA 和IgA 抗体阴性,壳抗原IgG 抗体> 750 U/ml,核心抗原IgG 抗体>600 U/ml,提示既往或近期感染。推测该患儿的发病可能是由于发疹前EB病毒重新激活,从而引发CD8+细胞毒性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TEN 尚无普遍认可的最佳治疗方案。早期诊断、立即停用致敏药物及支持治疗是治疗的基础。目前通常采用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环孢素、生物制剂等综合治疗。

HPS 是多种诱因使体内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异常增生、活化,分泌大量炎症细胞因子引起的一种严重的过度炎症反应。临床表现以持续高热为主,并伴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和凝血功能障碍[4]。临床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后者可由感染、血液系统肿瘤、药物、免疫介导性疾病等引起[5]。根据2004 版HPS 诊断指南[6],本例患儿符合诊断标准中8 项指标中的5 项,即①发热>7 d,持续高热,热峰>38.5 ℃;②血细胞3系减少(外周血红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③低纤维蛋白原血症;④自然杀伤细胞减少;⑤血清铁蛋白≥500 μg/L,故诊断“噬血综合征”。根据患儿入院前无三系减少,入院经治疗后白细胞和血小板明显升高,排除肿瘤及免疫缺陷等诱因,患儿发病前无明显诱因高热,呼吸道病毒及EB 病毒DNA 等检查正常,无细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证据,因此排除感染,最后考虑药物引起的HPS。关于药物反应性HPS,目前报道的并不多。Sniderman 等[7]报道1 例TEN 合并HPS,认为TEN 是由于细胞毒性T 细胞的异常激活诱导角质形成细胞凋亡所致,而HPS 也具有同样的通路缺陷,异常激活的细胞毒性T 细胞因功能失调而无法清除巨噬细胞,从而出现不可控制的吞噬反应。

轻症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通过确定病因、糖皮质激素及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后可康复,该重症药疹患儿入院SCORTEN 评分达3 分(心率> 120 次、碳酸氢盐<20 mmol/L、表皮剥脱面积>10%体表面积,每项1分),且合并有药物性肝损害,预期死亡率达35%,病情危重。患儿入院后立刻予人免疫球蛋白400 mg·kg-1·d-1联合甲泼尼龙60 mg/d 治疗。治疗过程中,患儿全血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出现危急值,临时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75 μg每日1次皮下注射3 d,白细胞恢复正常。TEN和HPS都有很高的死亡率,两者同时发生时尤其危险。Wolf 等[8]报告TEN/Stevens⁃Jonnson 综合征(SJS)患者死亡的不良预后因素与HPS诊断标准(严重的细胞减少症和多器官受累)重叠,这提示HPS 的发生率可能被低估。此外,Fan 等[9]认为SJS 中全血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很低,可以作为SJS 合并HPS 的早期诊断指标,从而做出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本病例提示,临床医生应该对不明原因发热和血细胞减少的TEN/SJS患者保持高度警惕,尽早做出正确判断从而及时挽救患者生命。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血细胞皮疹白细胞
18例艾滋病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特点分析
临床检验中血细胞形态学观察与分析
社区管理精神病人全血细胞分析
白细胞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全血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分析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白细胞减少是免疫力降低了吗?
以肛周扁平湿疣为皮肤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
A Doctor’s Vis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