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用于冠心病介入治疗护理中的效果研究

2020-10-26 11:55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100088卢英荣王承竹李燕彭子娟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9期
关键词:有效率冠心病评分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100088)卢英荣 王承竹 李燕 彭子娟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择从2018年7月~2019年6月于我院中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06例,按照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分为53例分析组与53例对应组,前者男女分别是33例、20例,年纪介于50~75岁之间,平均年龄(66.16±10.25)岁;后者男女分别是32例、21例,年纪介于51~76岁之间,平均年龄(67.56±9.41)岁。两组患者皆签署了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实验,且满足临床诊疗要求,基本资料并无明显不同,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应组应用常规护理路径,常规检查,告诉患者注意事项。分析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具体有:术前,患者初入院,先安置好患者,做自我介绍,询问其基本信息,如年龄、姓名等;之后,同患者和家属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对其进行对应的心理护理,告知患者治疗流程,叮嘱其做好准备[1]。术中,在进到手术室之前,同患者沟通,缓解其紧张的情绪,进入手术室后,护理患者穿刺部位,并进行舒适护理,同时,全面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术后,动态监测患者各项指标,如果有问题及时上报给医生,做好术后问题预防工作。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遵照医嘱用药,另外进行住院指导。出院后,定期随访,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全面掌握患者预后状况,并督促其定期到院复查[2]。

1.3 评定标准 对比分析组与对应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应用自制的评分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对比分析组与对应组的有效率,有效率为有效人数除以总人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并进行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分析组与对应组的生活质量评分 分析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应组,两组相比,分析组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更甚,且两组数据相差很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附表 分析组与对应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附表 分析组与对应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

2.2 对比分析组与对应组的有效率 分析组的无效人数为3例,有效率为94.34%,对应组的无效人数为9例,有效率为83.02%,相比来讲,前者的有效率更高,且两组数据相差很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临床上,冠心病为一种常见病,高发于中老年人。发病因素有饮食不当、高血糖、遗传、高血脂、肥胖、高血压等。介入治疗是治疗此病的常用方法,其是通过穿刺针对患者浅动静脉穿刺,在造影术引导下应用导管注射对比剂,将病灶的位置显示出来,且在血管中治疗,操作简单,且创伤小[3]。有资料显示,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给予临床路径护理,既能保证患者生活质量,又能提升临床疗效[4]。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分析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应组,两组相比,分析组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更甚,且两组数据相差很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的无效人数为3例,有效率为94.34%,对应组的无效人数为9例,有效率为83.02%,相比来讲,前者的有效率更高,且两组数据相差很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临床护理路径用于冠心病介入治疗护理中的效果更甚,既能增强患者生活质量,又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值得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有效率冠心病评分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我给爸爸评分
Castleman disease in the hepatic-gastric space: A case report
很有效率
My Fa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