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构建与落实
——以《故都的秋》为例

2020-10-26 05:15◎张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故都的秋郁达夫意境

◎张 捷

2017年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推进语文课程全面改革。高中语文教学的很多新的理念和策略已在新课程标准的引导下在课堂中得到逐步落实。任务教学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教学策略。

任务教学往往以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其旨在帮助学生从根本上转变对于语文课程学习方法的认识,以引导、驱动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内容的兴趣。所以说任务教学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在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全面构建和落实任务教学是切实也是必要的。

2019-11-28 笔者参加了由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组织的“2019年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研讨会”,就“深度学习视野下的高中语文学习任务设计”这一主题在上海复兴高级中学开设了一节公开示范课《故都的秋》(部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对任务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建构与落实进一步做了尝试。本文将把理论与课堂实践案例结合,谈谈任务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构建与落实。

一、任务教学源起与内涵

任务教学是以任务为核心单位计划和组织语言教学的方法[1]。这种教学理念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印度语言学家珀拉胡的“班加罗尔项目”。该项目强调“在做中学习”,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活动性和创造性。这一教学理念很快在语言教学界得到广泛认可,一时成为语言教学研究的热点[2]。90 代,任务教学日益成熟,我国外语教学领域首先把任务教学理念引入国内。近几年,在中学语文教学领域,任务教学逐渐被认识和接受。

不同于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任务教学是以意义为主的语言运用、学习和交流活动。其更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学习经验和学习情境,有具体的活动任务布置,并且活动结果是评价任务完成与否的判断标准[3]。任务教学从学生的基本心理需求出发,在教学目标上注重突出教学的情意功能,追求学生在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上的均衡达成。它强调课堂教学只有创造条件,通过一系列任务的完成,满足学生的归属感和影响力,他们才会感到学习是有意义的,才会愿意学,才会学得好。正如珀拉胡所认为的学习者只有将注意力集中在任务的完成上,学习才是有效的。

英国教法学专家威利斯在《任务型学习模式》中提出组织任务教学的三个阶段:前任务(pre-task)、任务环(the task cycle)和语言焦点(language focus)[4]。这一概念的提出,对任务教学在课堂落实实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前任务”阶段,教师介绍话题并布置任务,帮助学生理解任务的主题、要求和目标。在语文教学中,既可以是让学生预习课文,也可以是教师介绍文章写作背景等。“任务环”阶段则是任务教学的核心环节。其由三个小环节组成,即任务、计划和交流。“任务”即学生单独或结对分组,对任务进行研究,学习和交流。“计划”环节则是在学生为向同学或老师汇报任务完成情况做准备;“汇报”则是指向全班简要汇报自己任务完成情况。语言焦点阶段,往往基于让任务环节的“汇报”,对同学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基于学生任务完成的特点和问题,教师可以抓住某些焦点问题进行难点的分析和讲解。

在这一模式下,教师往往会围绕所授课程中特定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创造真实的语言体验或审美体验情境。以引导、鼓励学生通过自我表达、讨论沟通、相互交涉或者交流解释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来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活动任务。而这样以“自主学习”“合作共同”完成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模式,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在学科任务中的学习潜能。

二、任务的类型和任务教学的特点

在任务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学的需求可以把任务划分为列举型任务、整理型任务、比较型任务、辨析论述型任务、解决问题型任务、分享个人经验型任务、项目型任务六种类型[5]。这六种任务类型在教学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

“整理型任务”往往是对有一定积累的基础知识点进行归纳梳理、概括整合的任务;比较型任务则是对事物或理论进行比较辨析,分清特点,找到异同的任务;而辨析论述型任务则是基于以上两种任务,对事物、现象或者理论进行概括整理、比较分析、判断推理,最后进行论证阐述的任务。这三个类型的任务主要依托学生筛选、概括、辨析和论述的能力,属于基础型任务。

“解决问题型任务”主要针对阅读中的问题、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或者学习中的问题,运用自己已有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进行研究解决的任务。分享个人经验型任务,主要是学生凭借个人生活体验所形成的经验,对学习中的问题或者案例进行分析,用自己独特的情感态度、审美判断和价值观来解决任务。“项目型任务”主要以专题项目形式呈现,结合某种现实情境,综合运用学习知识和技能,对项目进行实践操作。这三个类型的任务主要依托学生知识综合运用、实践操作、审美判断、创新的能力,属于实践型任务。

可见任务教学中的任务类型不是单一、平级的,而是多元、层进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任务来引导学生活动,针对不同的学习材料,可以使用不同类型的任务。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也可以适时地调整不同类型的任务。所以在布置教学任务时,需遵循以下几个特点:

1.符合教学目标

任务教学应始终服务于教学目标,无论是“前任务”还是“任务环”和“语言焦点”。所有任务的布置和实施的目标都应该是完成教学目标。

2.符合学科特性

任务教学设计要能符合学科的特点,比如语文学科的任务就应该主要基于语言文字的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和提升、审美鉴赏与创新、文化理解与传承这四个方面⑥。其中语言文字是语文学科基础和学习的起点,所以在教学任务设计上也应符合这一特点。

3.符合学生认知水平

任务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任务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难度应适中,要保证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完成任务。过难或者过易的任务都会让学生产生懈怠的情绪,对任务完成产生抗拒心理。同时也无法通过任务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学任务达成的目标是促进学生发展,教学中的任务应该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综合水平有一定差距,但又在学生可发展的范围内。通过教师布置的任务和一些有效的学习支架,学生能缩短甚至弥补这段差距。

三、任务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落实,以《故都的秋》课堂教学为例

任务教学在现阶段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落实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任务教学性质特点进行分析、探究、细化、实践,使其与高中语文教学相接轨,开展多模式、多渠道的任务教学尝试。使得学生在完成各项任务后,积累语文学科知识、提升语文学习技能,提高语文核心素养能力。在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举办的活动中,笔者以“深度学习视野下的高中语文学习任务设计”为主题,以任务教学设计理念构建了郁达夫经典散文《故都的秋》的课堂教学。

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是:①体验《故都的秋》中景物描写带来的审美特点和审美心理。②了解文章所蕴含的民族审美特点。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教学重难点分别是:引导学生品味《故都的秋》景物的特点和郁达夫笔下景物的整体意境,教学中贯彻中国传统审美的整体观。

根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在这堂课中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品味郁达夫笔下故都秋景的特点、意境,然后理解这些景物和意境背后的审美特点,最后还要认识到这种审美特点的民族性和美学价值。显然,教师很难在一堂课上,既实现深度学习,又能带领学生实现所有的教学目标。这时候任务教学的价值凸显出来了。在这堂课上我通过任务准备(前任务)、任务实施(任务环)、任务评价交流(语言聚焦)三个环节的实践,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的所有任务。

1.任务准备

任务准备是教学的起点。为了能很好的实现课堂教学,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也会布置学生完成预习作业。但和传统的预习作业不同,虽然都是在课前完成,但任务教学中的任务准备更具有整体性和针对性。任务准备阶段所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是为任务环完成做铺垫,是任务教学中的起始阶段。在《故都的秋》课前我给学生提供了两个任务准备要求:①通过阅读资料了解作者郁达夫生平和创作阶段与创作特点。②认真朗读几遍课文,初步感知《故都的秋》的景物、意境和语言的特点。

这些任务准备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能初步了解这篇散文的基本特点、了解作者郁达夫个人生平和这篇散文关系。在准备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发现郁达夫在日本有很长的一段留学经历,他个人深受日本“物哀”“静寂”审美观的影响。作者创作此文正值日军侵华之际,北平局势危在旦夕等信息。这些准备都能为学生进一步理解郁达夫和他的作品,完成学习任务打好了良好的基础。

2.核心任务布置与实施

《故都的秋》课堂教学最大的难点就是引导学生体会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的意境和审美情趣。在《故都的秋》中郁达夫把“悲”当作审美的对象,把大自然融入人的精神世界,这种审美情趣和文人雅趣是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东方古典文化所特有的审美特点。但是生活在新时期现代文化语境下的年轻学生很难理解这样一种以“凋零”“死亡”“悲伤”为美的情趣。如何让学生深入体会、感知、表达这种情趣就成为了这堂课的关键。因此我把核心任务设计为:

请阅读课文,①想一想故都的秋的特点是什么?

②通过品味“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这五个场景中的景物特点,体验作者构筑的审美意境。

③尝试选择五个景象中的一个配一幅插画,来表现你所理解的《故都的秋》的意境。水彩、油画、素描等不限。

④如果你不会画画,也可以找一幅画作插画,甚至一张有着相似景象和意境的照片或音乐。

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任务的要求和指向,我还设计了一个任务说明:

①请注意文本意象的刻画和表达,不要脱离文本创作。

②请在你的配图上注明是五个场景中的哪一个。当然也可以在旁边写上文章中的一些语句或者配上一些解说。

③别忘记“任务准备”要求,尽量调动各种学习资源来帮助理解。

任务说明作为任务完成的支架,能帮助和提醒学生更好的关注任务要求,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画插画、配插图”这一核心任务设计显然是基于《故都的秋》这篇课文的特点和教学实际。《故都的秋》作为经典的写景抒情散文,郁达夫非常擅长运用典型意象来构筑这篇经典散文的独特意境。想要让学生深入体会《故都的秋》独特的审美意境和情趣,就必须从意象的理解入手。但是如果用传统课堂教授的方式教学,显得费时费力,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往往不理想。因此通过“画插画、配插图”这一任务的布置,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展示自我才艺的意愿。学生绘画之前必然需要通过品读语言了解意象特点,在组合意象时,又必须体会意境特点才能很好的构建画面。所以绘画的过程,也是学生反复品读语言,思考意象选择的原因,体会意境特点的过程。这无疑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写景散文的理解。

在课前,笔者共收到42 份学生作品。有铅笔画、水墨画、油画、水彩、照片等类型。《故都的秋》中五个场景都有同学选择。因此在课前,我把这些同学的作品进行适当筛选并分组,以作为课堂讨论交流的素材。

学生任务:秋院

3.创设情境,任务评价交流

这一环节是《故都的秋》课堂教学的主要部分。在课堂上学生带着任务,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任务评价和交流。

首先教师创设情境:

编辑部要新出版郁达夫的散文集《故都的秋》,向社会征集插画,收到了同学们踊跃的投稿,请在座的各位编辑品一品郁达夫描绘的秋景秋意,听一听画者是怎么理解郁达夫笔下秋天的景物和意境的,评一评哪幅画最好地传递了故都的秋味,最适合配在这段文字旁边。

学生分成五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对“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五组插画中的一组进行评价交流。画某一幅场景学生组成的小组和评价这幅场景的学生尽量错开,以便于学生能更多的思考和理解作品。

同时,教师针对各个编辑小组的评判提出任务要求:

①请从意象选择和意境构筑的角度,不从绘画技法角度评价。并阐明这幅配图优点在哪里?而哪些地方没有“表现”出来。

②请各位编辑重点关注作品选择了哪些意象(都有怎样的特点),构筑了怎样的意境,用怎样的语言语气来表达?

发现自己的感觉,深化自己的感觉,表达自己的感觉,把感觉独特地词语化,这是郁达夫写《故都的秋》的创作之道。学生也依据这来对配图进行评价选择。

选择出最优的插图后,教师根据课文讲授的安排,引领优胜的同学顺着郁达夫的创作思路,体验交流郁达夫所营造的意境,品味其中的审美特点和情趣,以此来总结出这种东方式的审美特点。在交流和展示的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一方面通过朗读再次深入品味意象、整体感知意境。同时每位优胜的同学也被要求回答“你为什么会这样画?或者为什么会选取这张照片?”这一问题。在交流和展示的过程中,学生的创作和表达的积极性、思考和交流的活跃性都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

课堂当中,不乏学生独特的认识和见解。而这些见解的形成往往是在他们完成任务或交流的过程中产生的。有同学提出在“秋院”的创作时,他感觉到郁达夫喜欢运用“灰黑、青绿、蓝紫”等冷色调,喜欢破屋、浓茶、破壁、秋草等萧瑟、素雅的意象。这些意象勾勒出来的画面带有一种素雅、清幽、宁静,甚至淡淡悲凉的意味。这样的见解和交流贯穿了整个课堂。学生的很多独特的感受和认识令在场的专家和观摩教师连连惊呼没想到学生竟然能达到这样的审美和认识。

其实,任务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实践才刚刚开始。诸多特性决定了任务教学符合语文教学改革的大方法。如何设计更多更好的任务聚焦典型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体验语言并形成语文核心素养,从而解决真实情景中的现实问题,是任务教学法不懈探索的方向。

猜你喜欢
故都的秋郁达夫意境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贵人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郁达夫:热烈的爱倩,却不能相守一生
让人痴迷的瑰丽世界
由《故都的秋》谈高中散文教学思路
以《故都的秋》为例谈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
从《故都的秋》教学中看六步点拨教学法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