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抒逸趣,笔墨写禅心

2020-10-26 02:17王万胜
名家名作 2020年6期
关键词:禅心鱼眼游鱼

王万胜

自古以来,写意花鸟一直是文人雅士抒发胸中逸气的重要艺术。马永明先生的花鸟作品亦然:其中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情状千姿百态,充分体现了中国画“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气韵特点与“墨分五色”的技法特点,彰显出他不可遏止的逸趣禅心。

马永明先生出身科班,是学者型画家,因而有着学者型画家师古创新的绘画理念。通观马永明先生的花鸟画,我们不难发现,不少作品虽然简约,却不简单,不仅能够看到溢出纸面的那股灵动与洒脱,还能看到他物我两忘的禅心。他画鱼,构图简洁,笔墨纯净,有几分八大山人的韵味,却不全然相同。以《游鱼图》为例细谈。在这一作品中,两条鱼相对而游,鱼嘴微张,似在交流。但如何更加生动地体现这一情状呢?马永明先生选择了八大山人惯用的鱼眼偏移之法。不同之处在于,八大山人用此法,以鱼眼上翻,表现其愤世嫉俗之情;而马永明先生所画之鱼,鱼眼则是往左右方向偏移,不但不合消极情绪,反而用这种拟人之法凸显了两条游鱼的憨态可掬,达到了两鱼相对而视的表达效果。除此之外,整幅作品便只剩一珊瑚、一水草而已,并有大量留白,简洁明了。画面虽简,读者却不会感到单薄与寂寞:相较于微张的鱼嘴,这两条鱼的眼睛里显然藏着更多话语,他们到底在说什么?我们不得而知,实属耐人寻味。

除此之外,《游鱼图》中的布局结构也很值得留意。一方面,马永明先生充分利用空白,计白当黑,以此来平衡画面;另一方面,他充分调动了题跋、署款、印章在作品布局中的均衡、对称作用。创作这种布局的作品之前,总体规划设想必是已经成竹于胸,否则,待作品完成后,再寻找恰当位置题款和押印,便难以达到这种效果。在八大山人的一首题画诗中,有“墨点无多泪点多”之句,言简意赅地说出了他的绘画艺术特色和所寄寓的思想情感。马永明先生的作品亦是如此。我们很难再于此作中添加一草一石、一笔一墨,何也?禅心乃单纯朴素之心,倘若多加补充,便如画蛇添足,有弄巧成拙之嫌,马永明先生深谙此理。

提及布局,有一点不得不提。马永明先生还善于用线来分割空白画面,形成不同形状的几何图形,其中物象占边的多少十分讲究。《残荷》这一作品便是用一枝残荷实现了对画面的分割,并顺理成章地占据了画面一边,起到了极好的平衡效果。

当然,在《残荷》这一作品中,值得称道的不仅是布局,画中气韵亦是别具一格。此作中的残荷只露出了少许部分,给读者的感受是藏而不露,属于一种十分含蓄的表达方式。但马永明先生想要向读者展示的,绝非是残荷的低调之态。在此作中,那块苍劲雄奇的假山石是一个有力的参照,在石头之下、之侧、之上,均有一枝残荷。荷梗是一笔画成的,但这一笔有丰富的变化,有浓淡、虚实、粗细的交替,虽然已经枯萎,但仍富有动感与生命力。特别是上方独据画面一侧的那枝,垂头睥睨,尤显孤傲不群,与金刚之躯的假山石形成鲜明对比,彰显着残荷不屈不挠的精神状态。

马永明先生对中国画“墨分五色”的技法也有着独到的见解。其水墨花乌作品用墨浓淡相宜,刚柔并济,笔力到处,焦、浓、重、淡、清等多种墨色因势而出,层次感十足,因而其作品常有洒脱不拘、超然物外之感。《那年花开》便是这样一幅墨色运用变化丰富的作品。在该作品中,马永明先生以浓墨来绘制假山石,石勢愈向上,墨色愈凝重,及至石尖,已然渐变为焦墨。如此一来,这块充当背景的石头便有了头重脚轻、几欲倾倒的动感之态。是石头在动吗?当然不是。风吹花动,花枝招展之处,自然光影斑驳陆离,倒像是其后的石头在动。马永明先生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力与匠心独具的艺术表现力由此可见一斑。对于这幅作品中的主角——花,马永明先生则是以淡墨勾其枝,以重墨绘其叶,以清墨渲其瓣,以此凸显枝条柔嫩之姿与花红叶绿之态。以水墨绘制假山花草这一复杂的色彩组合本属不易,又能凸显其动态,着实难得。

在马永明先生的作品中,我们能看到传统花鸟画的文化隐喻向生活寓意的转化。在他的小品画中,他常常以果蔬为主题,白菜主题的作品尤多。这些作品不仅蕴含着清新的意境,彰显着一身清白的为人品格,而且具有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体现着马永明先生对日常生活的无限喜爱。

在物欲日渐膨胀的今日,马永明先生并不为之所动。他立足校园,严谨治学,向莘莘学子源源不断地输出着他的绘画技法与艺术理念,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美术新人。校园之外,他追求笔墨禅心,抒写胸中意趣,在精心打造的书画世界中怡然自乐。行文至此,笔者又想起他笔下的游鱼,那或许就是马永明先生在艺海中自由遨游的生动写照吧。

马永明,1974年生于陕西西安,1999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任教于西安文理学院艺术学院,同时为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安中国画院画家、西安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陕西教育书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作品曾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等机构举办的大型展览及各类学术性展览并被一些专业机构收藏。近年来创作了大量书画作品并撰写了多篇专业论文发表于各类期刊。

猜你喜欢
禅心鱼眼游鱼
无题(3)
闲题
个性时代的个性影像
飞鸟和游鱼
鱼眼明目鱼头补脑是真的吗?
飞鸟和游鱼
囊括宇内
鱼眼里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