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组合作促进德育渗透

2020-10-26 06:44曾伟彬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36期
关键词:德育渗透小组合作

曾伟彬

摘  要: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教学理念不断更新,各类教学模式层出不穷,教育领域“百花齐放”,教学改革也随之进入了发展的红利期,创新的教学观点和方式促进了教学发展的全面性。当前,德育正是教学当中教师们讨论的热点话题,如何将德育与学科科学地融合促进学科的德育渗透也成为教师们探索实践的内容之一。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这是与德育发展紧密联系的学科,更应注重其中德育的融合,此时,适当的教学手段即成为了必要途径。本文将从小组合作方面对初中道德与法治中的德育渗透做具体讨论。

关键词:小组合作;德育渗透;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

在党关于教育的相关决策中,指出了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知识能力与思想品德的双重培养,是综合生成“做学与做人”的过程。与以往知识为中心的教学状况不同,在教学中实行德育教学则注重对学生情感品质、道德规范以及价值标准的要求,促进学生对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形成正确的认知,促进自我价值的实现。

小组合作学习是知识性学习过程中有效的教学形式,它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体现,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成为了课堂中的主人,成为能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人。它是在平等观念的基础上,打造学生之间合作式的交流形式,发挥同学间的鼓励和启发作用,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小组合作形式本身就包含了集体与个人利益的相互交叉,正是这个特点,成为了发展德育教学的可选形式之一。可以说,小学合作学习在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竞争意识和社交技能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下内容,本文会先从德育发展的现状出发阐述德育渗透教学的重要性,随即对小组教学模式促进德育教学做具体阐述。

一、德育渗透教学发展的现状

(一)教师认知狭隘化

近年来随着对德育教学的深入发展,一些教师对德育教育工作具有一种狭隘的认知,且与传统教学形式一样,对德育教学形成了一种固有的认知,建立了一个固有的模式。在德育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们热衷于生搬硬套的形式,将固有的模式套用在每一位学生身上,却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殊不知,德育教学作为一项教学任务,其本质本就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涉及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任务,并非是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二)德育形式单一化

受传统教学形式的影响,一些教师在进行德育教学实践时,将德育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融合起来,把德育课上的干瘪无味,只讲理论,没有教学资源及设备的补充,将教学目标表达得“津津有味”,教学的实际效果却不容乐观,教学形式单一化严重,缺少实践活动,这种教学形式就等同于纸上谈兵。

二、小组合作教学与德育渗透的融合探究

(一)设定形式,确定小组合作实现路径

以小组合作教学形式促进德育的渗透,首先要完善目标的实现形式,即构建学习小组。在数量上,教师须将学生分为4-6人的小组形式;在座位分布上,要与传统的秧田式座位区别开来,适当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围坐在一起,方便组员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在形式上,组员之间组成学习小组,是班级体内的又一细分组织,教师要引导学生设置自己的组长、组名、口号或者规矩,形成独立的管理小组;在目的上,学生们需要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学科的教学任务。

小组形式将班级内原本分散的个体集结为一个个小的整体,是对学生情感品质的锻炼,而良好的情感品质可以为学生带来和谐人际关系的反馈,是学生德育发展的方向之一。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情绪的管理》为例,教师可以改变原有的授课方式,引导学生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整个教学过程,如小组合作讲解授课,将课本内容分成“情绪表达”和“情绪调节”两个部分,并选取两个小组对这两组内容分别进行讲解。课下时,学生们需要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备课,这时学生就会自发地产生自己的应对措施。而通过教师在学生之间建立小组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了集体的存在,这将是学生迈入情感认知、集体感知和利益共享的门槛,也是学生进入德育教学的开始。

(二)融合目标,确定个体小组共同利益

学习小组是由多个学生个体组成的,若在学生个体之间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下,势必会出现小组利益与个体利益之间的冲突,影响小组之间效率的提高,这也是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常态。处理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引导学生认识到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集体利益是高于个体利益之上的,而小组合作的存在是为了更高效地解决学习问题,所以学生不能因自己所产生的矛盾而影响整个组。在小组一起准备《情绪的管理》的备课时,学生个人须确定自己目标,即积极地在组內进行讨论,找到自己价值定位,而小组也需要有目标,即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由此看来,小组目标的实现必须要建立在个人目标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个体的共同利益。这是学生在小组合作教学中须学习和理解的关键一步,是学生自己处理与组内他人之间关系的着力点,也是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教学。

(三)划分层次,促进个体小组一同进步

小组合作为解决问题和促进学生进步而存在。小组的构成遵循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每个组中学生的层次都不同,这样做并不是将学生划分等级,而是要以优秀人的进步感化和带动差等生的进步,实现个人价值的升华,最终实现整个小组以至全班的进步。在《情绪的管理》备课时,需调动组内全体人员的力量,完成任务,无论是优等生、中等生还是差等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言权,而且都决定着任务完成的质量,由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感受到“荣辱共存”的现象,要将小组真正地看做一个整体,发自内心地为它而努力,这是对集体荣辱感的深刻体现。

总体来看,小组合作教学集中表现为对学生集体感的认知,引导学生在小集体的环境内学会如何与他们和谐相处、如何与他们一起分工解决问题及如何以个人的力量提高集体的力量,这些都与德育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也是学生未来处事的重要方式,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意义极大,因此,应用小组合作推动德育渗透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李民.谈初中德育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J].华夏教师,2020(20):44-45.

[2]贾向林.新课改下初中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摭谈[J].课程教育研究,2020(18):76.

[3]杜运巧.探讨德育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贯彻[J].中国校外教育,2020(11):29-30.

猜你喜欢
德育渗透小组合作
德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思路初探
如何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小议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作文评改“五步曲”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