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班主任角度看待农村寄宿制学校“手机进校园”现象

2020-10-26 06:44李方方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36期
关键词:手机班主任

李方方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化的推进,网络已经进入千家万户,手机更是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强大的通话、交友、资讯、娱乐、移动支付等功能,让人们欲罢不能。当手机悄然风靡校园时,人们对“带手机进校园现象”褒贬不一。

关键词:班主任;农村寄宿制学校;手机

那么,今天我们就从班主任角度来分析一下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的现象。

一、手机出现在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原因

(一)方便亲子沟通联系的作用

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生源大部分离校远,加上父母因为生计原因常年在外打工,为了更好地与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就选择了为孩子配备一部手机的做法,既可以方便沟通又能够拉近亲子关系,何乐而不为。

放假了视频一下,放学后打个电话,发个短信联系一下,甚是温馨,甚是方便。

(二)查阅资料、辅助教学式学习工具的作用

由于手机上开发了“汉语词典”、“百度百科”、“有道词典”、“英语流利说”等实用性工具,在查找资料上更加方便、快捷、全面。比起翻阅字典、词典来说效率更高。

手机上的“作业帮直播课”、“新东方”、“环球教育”、“学而思”等网课直播APP有针对中小学、高中类的直播课,通过观看授课视频确实能起到辅助学习的作用。感觉一部手机就拥有查阅资料、辅助教学式学习工具的功能,感觉很超值。

(三)家长补偿心理的体现

农村寄宿制学校80%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孩子由爷爷奶奶辈监管或寄宿在亲戚家中,一年到头也就春节几天能够相聚。正因如此,为了补偿不能陪伴子女身边的缺憾而做出的补偿性行为(孩子小小的一个买手机的愿望怎么能不满足呢?)

(四)优越感存在感的体现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每家每户经济上都宽裕起来了。在农村攀比之风更浓,你没有我有,优越感存在感瞬间就得到了体现。我家宽裕,条件好,自然应该配手机。你配的是国产手机我就要用进口手机,手机张扬着我的个性,彰显着身份,满足着小小的成就感。

二、手机进校园的弊端

归纳了手机进校园的四大原因,那么从管理者的角度分析一下手机进校园的弊端。

(一)从手机在校园的使用状态看,手机无益

学生在学校时间监管:上课听讲,下课写作业,饭点吃饭,进寝休息……鲜有手机发挥功能的空间和时间。

1.带手机进课堂,上课分心提心吊胆

手机带在身边,为的是接收信息图个方便。课堂上老师正在授课你还关注着是否有消息、是否有未接来电。自控力差的学生往往偷偷摸摸进行网上漫游,为了敷衍老师还需装作学习状,提心吊胆防止老师知晓和搜查,既影响学习又影响视力,更不利习惯的培养。

2.下课手机在身,麻烦不断

课后好不容易有点活动时间和广阔空间,但由于手机在身,不仅要防摔防丢,还要防老师检查,更招架不住朋友们软磨硬泡的攻势。好不容易盼来的课间十分钟,被这些琐事纏绕无法解脱。

3.手机放在寝室,操不完的心

(1)为了犒劳一下自己,就会在手机上遨游一番。成人都控制不住自己何况是自制力更差的未成年的孩子,自然会影响睡眠,从而让第二天的校园学习生活大打折扣。

(2)入寝室后通话、短信、微信、视频聊天……不仅影响寝室就寝秩序,更是对室友的一种打扰和折磨,还要想着如何维系好室友的关系。

(二)从家庭消费支出来看,多一项额外支出

1.即使家中有淘汰下来的手机,孩子也会软磨硬泡要求购买最新的智能手机,这对农村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笔动则千元的开支。

2.每月通话费、流量费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有可能还会有扫码支付、游戏充值、购买会员、打赏主播等其他费用,这无疑是个无底洞。

(三)从人际交往来看,不利于同学关系

你有他无,同学问你借,碍于朋友关系,又不得不借。长此以往,朋友间生出怨气出现间隙。他有你无,自然生出嫉妒之心,易形成攀比之风。

一群学生围着手机转自然会形成一个圈子,要么融入圈子,要么排斥在圈子之外。无论圈内圈外,都不是我们想要的?

如果发生损坏,遗失或产生额外费用,自然会引发同学间的隔阂,不利于良好关系的培养。

(四)从学校管理来看,不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1.从寝室管理角度看:“手机进寝室”影响寝室就寝纪律和学生睡眠质量,导致第二天的学习效率低下和学习质量不高,影响寝室管理。

2.从课堂管理角度看:“手机进课堂”不仅不利于教学秩序的组织,而且使课堂教学效率低,影响极坏。

3.从安全管理角度看:“手机进校园”往往会蔓延到校园欺凌、网恋、色情、暴力事件……很多校园暴力都与手机(网上猎奇)脱不了关系。

4.从班级管理角度看:“手机进校园”影响班集体良好班风、学风的建设,容易形成攀比之风,激化生生、师生矛盾。

三、解决方案,疏堵结合抓源头

以疏导为主,以堵为辅,疏堵结合从源头杜绝“手机进校园”。

(一)从思想观念疏导。学校通过班会、团队会、展牌图片宣传手机的危害,借助“感恩教育”、“抵制手机进校园签名活动”等形式让学生懂得感恩、拒绝诱惑,远离手机。

(二)落实学校《信息技术与健康》课程,通过信息教师上微机课让学生更广泛地接触网络,形成绿色上网、文明上网的意思,远离不良诱惑,摆脱对手机的沉迷和依赖。

(三)从学生精力疏导。学校通过丰富校园生活、多彩的校园活动,转移学生注意力和释放充余的精力,从而削弱手机对学生的诱惑和影响。

(四)从家校合作疏导。班主任通过召开家长会、家长委员会达成共识——“不支持学生买手机,不让学生过度依赖手机,不允许学生带手机进校园。”

(五)学校采取违禁物品排查和收缴行动,及时发现没收违禁物品。一旦发现“手机进校园”随时与家长取得联系,疏堵结合,从源头杜源“手机进校园”。

孩子教育成长无小事,让我们努力营造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和社会氛围,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对“手机进校园”说不!

参考文献:

[1]何树刚.学生手机进校园的“导”、“管”、“督”——由“手机风波”引发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9,6(43):206-207+211.

[2]黄耿东.中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的负效应及对策[J].教书育人,2016(35):30-31.

[3]李青山.校园内手机管理问题之我见[J].辽宁教育,2016(24):59-60.

猜你喜欢
手机班主任
我的“自画像”
我的班主任①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智能手机时代隐私权的保护
苹果手机黑产案件侦查与法律适用研究
关于高校体育课堂“手机”现象的思考
手机锂离子电池充电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我们的班主任等
我的班主任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