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县地质灾害机理分析与对策建议

2020-10-27 07:15盛勇白桥郝树曦唐伟陶耐
安徽地质 2020年3期
关键词:滑坡隐患

盛勇,白桥,郝树曦,唐伟,陶耐

(1.安徽省勘查技术院,安徽合肥230031;2.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合肥230001)

0 引言

每年我国地质灾害直接造成巨额的损失[1],多种类的地质灾害长期多发[2],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2019 年贵州水城突发“7·23”特大山体滑坡灾害[3],造成几十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9 亿元。宿松县境内也存在多处地质灾害隐患,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防治地质灾害,本文通过全面、深入的调查,摸清了宿松县现有的地质灾害隐患,取得了丰富详实的资料,初步分析了宿松县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理,提出了一些灾害防治对策,为地方政府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 宿松县地质灾害的类型和数量

宿松县隶属安徽省安庆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地理坐标范围东经115°52′~116°35′,北纬29°47′~30°26′,总面积2393.53km2,户籍人口87.04 万。根据《安徽省宿松县2019年地质灾害隐患全面深入排查总结报告》[4],宿松县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61处,其中滑坡33 处,崩塌28 处。滑坡和崩塌隐患点数量大致相等,这两者往往成因上互相联系,相伴而生[5],灾害发生时也可互相转化[6]。宿松县地质灾害隐患点在各乡镇的分布情况见表1。由表中可见绝大部分位于北部6 个乡镇:隘口乡、北浴乡、陈汉乡、二郎镇、柳坪乡和趾凤乡,共57处,占比高达93.4%,中部的孚玉镇和佐坝乡共3 处,而南部复兴镇仅1 处。地质灾害危险等级除了位于柳坪乡长溪山村李冲组的1 处滑坡为中型,其他均为小型。全县有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人工切坡建房点452户,均可能发生小型滑坡或崩塌。上述地质灾害隐患共威胁739户2589人,潜在经济损失高达10033万元。

表1 宿松县地质灾害地域分布统计表Table 1. Statistics of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geological hazards in Susong County

2 宿松县地质灾害的机理分析

地质灾害通常是在各类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7]。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地貌、大气降水、地质条件等。人为因素主要是人类工程和经济活动,包括修建铁路、公路、水利工程,开发能源和矿产资源等。

2.1 地质灾害与地形地貌的关系

宿松县地形从北西向南东逐渐降低,大致可分为三阶(图1)。西北部为大别山余脉,山地地貌,标高380~600m,4km2范围最大高差200~1000m,坡度25°~40°,少数60°以上,发育尖形山顶、冲沟及“V”型谷。中部为丘陵地貌,标高50~400m,4km2范围最大高差30~200m,丘坡平缓,坡度10°~40°,发育圆形丘顶、平顶和“U”型谷。南部为波状平原和河谷平原,标高20~50m,部分低于20m,4km2范围最大高差不足20m,地势平坦,坡度约5°。

宿松县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几乎全部位于西北山区,中部和南部仅4 处(图1)。郭芳芳等[8]对鄂尔多斯及其周缘地区的研究表明,较大的地形起伏和坡度都促进滑坡发生。山地发育流水下切作用形成的深沟,表现高地形落差和高坡度,使高坡上的岩块、土体等获得高势能和向下运动的空间,诱发地质灾害。地势平缓的丘陵和平原地区则不易发生地质灾害。

图1 宿松县地貌与地质灾害分布叠加图Figure 1. Map of landform and geological hazard distribution and superposition in Susong County

2.2 地质灾害与大气降水的关系

前人研究表明滑坡明显受降雨控制[9]。降雨强度、持续时间、降雨量多少都决定地质灾害的发生几率[10]。雨水对岩石和土体发生浸泡和下渗,使其增重而失稳,积水渗入裂缝起润滑作用,利于灾害发生。宿松县春夏多雨而秋冬少雨,多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曾在春夏季监测到动态变化。例如二郎镇三冲村马岭组2019 年7 月15 日发生1 处剥脱性滑坡,滑坡量约10m3。而位于柳坪乡长溪山村李冲组的1处滑坡,坡体上部是透水性良好的残坡积层,下部是透水性差的基岩(云英片麻岩)。在降水影响下,残坡积层沿基岩面发生蠕滑,在残坡积层与基岩的接触带形成了张裂缝。2018 年5 月该裂缝宽度由10cm 扩大至20cm 左右。位于趾凤乡月丹村月丹组的1 处崩塌,最早于2017年4月出现岩体坠落,此后每逢降水都有坠落现象。陈汉乡白鹤村力乱组2016年7月发生1处滑坡,滑坡量约100m3,砸坏房屋1间。

局部地形对降水量有影响[11],高地形对降水有一定的增强机制[12]。 宿松县多年平均降雨量1397.0mm,山区(钓鱼台代表站)多年平均降雨量1524.6mm,丘陵区(王屋代表站)多年平均降雨量1382.9mm,平原地区(下仓埠代表站)多年平均降雨量1236.7mm。统计3 个代表站平均月降雨量(图2),都有丘陵地区降雨量略高于平原,而山区略高于丘陵。宿松县北部的高地形和高降水量都是地质灾害发生的前提条件。

图2 宿松县各代表站平均月降雨量Figure 2. Average monthly rainfall in representative stations in Susong County

2.3 地质灾害与地质条件的关系

宿松县北高南低的三阶地貌是在构造运动控制下形成的。自晚第三纪以来,本区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间歇性的缓慢升降,断裂活动和上升拱曲。老的深大断裂活化与发展,使老的隆起区继续隆起,凹陷区继续下沉,即由北西向南东的掀斜运动。流水作用形成的山区河谷狭窄,强烈下切,多处见跌水现象;平原区的湖群北岸仍受侵蚀,南岸淤积,发育成目前宽广的湖滩地形。

宿松县西北山区主要出露造山带核部变质岩,为太古界和元古界的片岩、片麻岩等。岩石经历多期构造运动,发育断层、节理裂隙,大多破碎揉皱,强烈风化。少部分新鲜岩石硬度大,片理密布。总体上变质岩中发育不同方向的强、弱相间变形带。中部丘陵地区主要出露寒武纪—三叠纪的海相沉积地层和中、新生代的陆相沉积地层,地层明显褶皱,岩性多样,表现弱到中等风化,部分强风化,可见节理裂隙、断层等。南部平原覆盖大面积第四系沉积,土体力学性质较好。北东向的郯庐深大断裂带从宿松县横穿而过,表现为两支,即池(河)—太(湖)断裂带以及嘉(山)—庐(江)断裂带。其余区域级的主干断裂及次生断裂,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中部,较大的1条为张家冲—余家屋断裂,呈北西向展布在西北山区中,出露长度13km。地质灾害一般与地层岩性和构造密切相关[13]。若地层岩性软弱,或软硬相间,则容易沿软弱带发生地质灾害。断层等构造控制区也可视为软弱带[14]。

小孤山风景区位于宿松县东南部,长江岸边,是1处位于平原地区的崩塌隐患点。山体地层主要为二叠系栖霞组灰岩。边坡多是灰岩中构造裂隙面,产状陡倾(直立、甚至反倾),因为重力卸荷及风化作用,次生裂隙发育,形成了不少存在崩塌危险的危岩体。在暴雨天气,经常发生小型的岩块崩塌,威胁游客安全。在柳坪乡长溪山村折河组路边存在1处崩塌隐患点,边坡岩性为云母石英片岩、云母斜长片麻岩。附近有1 条大竹冲逆断层通过,岩石被4 组节理切成碎片,产状分别为330°∠20°、190°∠55°、320°∠75°、275°∠90°。第2组节理即为大竹冲逆断层断层面,岩石碎块沿着该面滑落崩塌。柳坪乡长溪山村江冲组也存在1处崩塌隐患点。该处岩性为白云石大理岩、白云石英片岩。其附近有张家冲—余家屋断裂和小岗断裂穿过,两条断裂将岩石切割成碎块。2004年发生过1 次滚石坠落,砸坏房屋两间。目前仍有3 块1m×1.5m的巨石叠摞在村民房屋后面的山坡上,随时有坠落可能。

2.4 地质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原有的地质环境平衡,诱发地质灾害[15]。宿松县北部山区需切坡修路,边坡防护不完善的路段存在一定的地质灾害隐患。柳坪乡长溪山村老屋组附近X065 县道有1处,2016年至今发生两次滑坡。隘口乡风河村邓岭组附近,切坡修建山路,也出现崩塌现象。北部中低山区中修建了一些中小型水库,例如钓鱼台水库,兴修水库需筑坝、挖渠、取土石等,破坏了地质环境。切坡修建的水渠、水库等,受到水的长时间浸润软化,也容易产生隐患。宿松县露天开采的矿山,容易形成高且陡的不稳定边坡,采矿废石堆积过高过陡,存在灾害风险。北浴乡甘田地区滑石矿有一废石堆,高20~30m,坡度达到60°左右;北浴乡正茂大理石矿和廖河大理石矿交界处,有一开采废石形成的滑坡体。地下开采的矿山,多处引发了采空塌陷,如二郎镇铜铃村至三冲村一带形成的地面塌陷。

在宿松县西北山区存在较多人工切坡建房。多数施工前缺乏地质工程勘察和合理规划,切坡过高过陡,坡体负荷过重,常不加防护或仅简单防护,致使坡体风化严重,产生裂隙。本次工作共统计了全县452户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切坡建房点,主要分布在6个北部乡镇(表2),共443 户,占总数的98%。坡体性质以岩质边坡为主,共437 户,土质边坡共15 户。切坡高度情况见表2,大多数为中等高度。统计坡脚和房屋最小距离,小于3m 共446 户,3~5m 之间共6 户。大部分坡体稳定性较差,存在滑坡和崩塌的可能。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切坡建房直接威胁村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表2 宿松县人工切坡建房情况统计表Table 2. Statistics of houses built on man-made cut slopes in Susong County

3 防治对策和建议

3.1 防治方案

对于已明确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应尽快治理。综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确定合适的防治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

(1)工程治理:风险程度较高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一般考虑就地进行工程治理。前提是确保能完全消除地质灾害隐患,且控制在合理预算下。应组织专家充分考察论证,委托专业技术队伍科学设计,精心施工,保证工程质量。

(2)搬迁避让:若工程治理的费用过高,甚至超过搬迁费用,或灾害风险程度很高,预计无法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的,应考虑搬迁至安全的新址居住。建议结合移民搬迁、脱贫攻坚、危房改造、新农村建设等开展工作。及时拆除搬迁后空出的旧房,防止有人返回居住。

(3)村民自行治理:对于风险程度较小的零散型地质灾害隐患,鼓励村民在专家指导下进行自治。治理手段有削坡减载、修建地表和内部排水、护坡工程(绿化、砌石或混凝土、防护网等)、对坡脚支挡支护、修建挡土墙等。

(4)群测群防:对于风险程度很小,暂不需要搬迁避让、工程治理或村民自治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应纳入地质灾害隐患监测预警体系,密切注意其动态变化,严防灾害造成损失。搬迁避让后仍可能威胁道路、行人安全的,以及部分工程治理或村民自治后,仍需后期观察的,也应加强监测。

3.2 防治建议

根据宿松县地质灾害的分布特点和产生机理,结合实际工作中的情况,提出下列防灾治灾建议:

(1)宿松县西北部大别山区,存在较多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以后主要作为自然生态发展区,重点发展商贸、旅游等占用土地资源较少的行业,减少人类工程和经济活动,维护地质环境平衡。减小山区乡镇数量和规模,限制山区村庄发展,鼓励下山脱贫,支持整村搬迁至平坦地区。

(2)地质灾害隐患点常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应十分注重监测预警。宿松县的地质灾害多发生在降雨集中的春夏季,尤其在雨季和汛期要提升监测力度。重视汛前排查、汛期巡查和汛后排查工作。充分利用气象局的专业气象预测资料,及时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若发现险情迹象,果断主动预防避让。

(3)对道路、水利、矿山等重大工程建设项目进行严格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不合格的项目予以整改甚至停止,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及时治理。加强土地管理,减少切坡建房,或派专业人士到现场指导科学切坡建房。避让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段,选择岩土性质较好的边坡,避免切坡过高过陡。

(4)加强宣传科普工作,传播有关地质灾害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使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保护生态、保护地质环境平衡的重要性,自觉维护地质环境,提高全民的防灾、减灾、抗灾意识。

(5)地质灾害防治是一项社会性公益事业,各级政府应设立地质灾害专项资金,解决地质灾害防治、监测、评价、监督管理的需要。同时也要积极探索增加经费来源的各种渠道,保障地灾防治事业。尤其对于危害大、稳定性差、社会影响大的灾害点,应多方筹措资金,尽快治理。

4 结论

本文详细调查了宿松县现存的地质灾害隐患,初步分析了地质灾害形成的自然和人为因素,提出了若干防灾治灾的具体方案和建议,得到如下几点认识:

(1)宿松县现有61处地质灾害隐患点,452户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切坡建房点。灾害类型主要为滑坡和崩塌,绝大部分位于宿松县西北部山区,中部和南部明显较少。

(2)宿松县地质灾害受多种因素综合控制。山地地貌,时间和空间上多雨,易风化破碎的岩石,地层中密布断层节理,人类活动等都是促进地质灾害产生的条件。

(3)对于已知的地质灾害隐患,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适措施及时治理。从制度建设、宣传科普、项目管理等多方面保障防灾治灾。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防患于未然。

猜你喜欢
滑坡隐患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2001~2016年香港滑坡与降雨的时序特征
防汛,就是要和隐患“对着干”
浅谈公路滑坡治理
“监管滑坡”比“渣土山”滑坡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