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20-10-27 05:32
辽宁医学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切术分值息肉

辛 郑

沈丘县人民医院(河南 周口 466300)

结肠息肉为临床常见胃肠道息肉类型,手术切除为本病主要治疗方式,近年来,无痛内镜的应用逐渐广泛,在降低术中损伤、改善手术效果及预后方面具有具有明显优势,已逐渐取代传统手术[1-2]。无痛肠镜下氩离子凝固术为目前常用手术方法,利用氩离子流冲击靶组织,促使病灶凝固,具有治疗效果,但可能引起穿孔等并发症,且对直径较大息肉难以进行高效处理[3-4]。高频电凝电切术是一种利用高频电路热效应进行病灶切除的手术方法,手术效果不受息肉形状、大小等限制,已在胃息肉治疗中得到推广应用[5-6]。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94例结肠息肉患者,分组探究无痛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选取我院94例结肠息肉患者(2018年1月-2018年10月),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7例,女18例,男29例;年龄33~70岁,平均(54.26±7.85)岁;单发息肉22例,多发息肉25例;体质量46~87kg,平均(63.54±8.59)kg;息肉直径0.5~3.5cm,平均(2.23±0.62)cm;合并症:10例高血压,6例高血脂,8例冠心病。研究组47例,女20例,男27例;年龄31~70岁,平均(53.41±8.13)岁;单发息肉20例,多发息肉27例;体质量45~85kg,平均(62.39±8.68)kg;息肉直径0.8~3.9cm,平均(2.41±071)cm;合并症:12例高血压,7例高血脂,6例冠心病。两组一般资料(息肉发生情况、息肉直径、体质量、年龄、性别、合并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选例标准

1.2.1 纳入 (1)经无痛肠镜检查诊断为结肠息肉;(2)首次发病;(3)无腹部手术史;(4)接受手术治疗;(5)患者知晓本研究,已签署同意书。

1.2.2 排除 (1)血液系统疾病患者;(2)感染性疾病患者;(3)合并其他消化系统疾病患者;(4)恶性肿瘤及严重心脑肝肾功能障碍者;(5)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患者;(6)精神疾病患者;(7)不能配合完成研究者。

1.3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无痛肠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术前完善肠道清洁,全麻,常规置入无痛肠镜后明确内部情况,确定息肉位置、大小等情况后进行换气,随后置入氩离子凝管导管至息肉上侧,行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氩气流量2L/min,功率为50W,电凝指数A40~60,根据息肉具体情况确定凝固次数,随后采用高频电刀切除凝固息肉。

1.3.2 研究组 采用无痛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术前完善肠道清洁,全麻,常规置入无痛肠镜后明确内部情况,确定息肉位置、大小等情况,常规置入圈套器,圈套器将息肉基底部套住后缓慢抬起,随后采用高频电凝电切刀进行电凝处理,电凝后切除,分多次对多发息肉进行切除,无痛内镜下观察息肉完全切除,且无穿孔、出血发生后取出息肉。两组术后均行抗感染干预、饮食指导。

1.4观察指标 (1)两组治疗效果,评定标准:结肠息肉完全切除,无残留,术后6个月复查无新发肉芽产生为治愈;结肠息肉切除不完全,有残留,术后6个月复查有新发肉芽覆盖为无效[7]。(2)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包括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术后1d疼痛程度、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8]评估疼痛程度,分值范围0~10分,0分表示无疼痛感,10分表示剧烈疼痛,分值越高疼痛感越重。(3)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热灼伤、延迟出血、肠道穿孔、腹痛、腹胀。(4)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采用简明健康状况量表(The Short-Form 36 Health Survey Scale,SF-36)评估,从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健康状况、情感职能4个维度评估,分值范围0~100分,分值越高越好。

2 结果

2.1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愈率(97.87%)较对照组(82.98%)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对比n(%)

2.2术后恢复情况 两组下床活动时间、术后1d VAS评分、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对比,研究组较对照组短(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对比

2.3并发症 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8.51%)较对照组(25.53%)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2.4生活质量 研究组术前SF-36分值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SF-36分值均较术前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4。

表4 两组手术前后SF-36分值对比

3 讨论

结肠息肉的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炎症、饮食习惯等因素相关,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便秘、便血,甚至有恶性病变风险,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一旦确诊需尽早进行切除[9-10]。

既往多采用开放式手术进行息肉切除,虽疗效良好,但创伤性大、术后并发症多,已逐渐被近年来飞速发展的微创手术取代[11]。无痛肠镜下氩离子凝固术作为目前胃肠道息肉常用治疗方法,属于一种非接触性凝固术式,临床应用广泛,但其整体治疗效果不尽理想[12]。近年来,无痛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逐渐应用于胃肠道息肉治疗中,戴欢[13]研究指出,无痛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胃息肉的治愈率高达97.8%,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本研究将无痛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应用于研究组结肠息肉患者,结果发现,研究组治愈率高达97.87%,高于对照组82.98%,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采用无痛肠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结肠息肉的疗效良好,而采用无痛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能显著提高疗效,同时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其原因在于:氩离子凝固术首先对息肉组织进行破坏性凝固,后进行切除,兼具止血作用,但扁平、宽息肉采用该术式易引起出血、穿孔,且对于直径超过2 cm的息肉难以进行高效处理,进而影响治疗效果,而高频电凝电切术利用高频电流发生器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利用高温进行切除,同样具有止血效果,且将息肉基底部采用圈套器将套住、抬起后进行切除,可有效减少残留,且能尽量避免损伤正常组织,从而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率[14-15]。此外,本研究中研究组下床活动时间、术后1 d VAS评分、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术后6个月SF-36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采用无痛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能有效降低术后疼痛程度,缩短结肠息肉患者术后恢复进程,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可知,采用无痛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患者的疗效显著,且能有效降低术后疼痛程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切术分值息肉
一起来看看交通违法记分分值有什么变化
宫腔镜下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芍梅化阴汤对干燥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刨削系统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肛裂缝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疗效观察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按病种(病组)分值结算:现状、做法和评价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