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业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调控方向

2020-10-27 05:50关翠玲
山西农经 2020年17期
关键词:财政政策农业经济调控

关翠玲

摘 要:利用财政政策支持农业经济发展对整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当下正处于社会经济新常态时期,农业经济逐渐出现发展乏力问题。通过研究财政政策对农业经济的重要性及当前财政政策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对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均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财政政策;农业经济;调控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17-0020-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812        文献标志码:A

近年来,由于农业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与财政资金间存在较大缺口,导致当下利用财政政策寻求发展的实效与预期目标间的差距不断扩大[1]。因此,为实现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需对当前的财政支农相关政策展开研究并进行调整。

1  财政政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1.1  通过财政政策获取大量资金

随着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农业经济发展问题广受关注。各级政府为有效促进农业经济发展,选择以财政政策为主要手段,通过加大对农业经济税收优惠政策的力度来实现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截至目前,财政资金支持仍然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主要的资金来源。如果没有财政资金支持,就会限制农业经济发展。

1.2  通过财政补贴提高资金利用率

经过多年的优化调整,通过财政政策支持农业经济发展不仅在投入资金、补贴范围及补贴力度方面有了较大的提升,同时已逐步向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此外,为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农效果,各地政府正依据当地发展实情对相关政策进行调整,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财政支农补贴体系。在财政部门的监管下,支农资金的用途及用量逐步实现透明化,财政政策的实用性不断提升,用于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的资金利用率不断提高[2]。

1.3  推进农业经济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随着财政政策的不断改进及深入,农业经济也不断发展。其中,农业现代化水准及农民收入水平显著提升,推动了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通过财政政策的支持,可使农业经济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状态。除此之外,农业经济发展有助于维持社会稳定与高速发展。我国应借助财政政策的杠杆作用,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农民收入,大力推进新农村经济建设。

2  财政支农政策存在的问题

2.1  投入的财政资金总量不足

通过对多地财政政策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的实例进行分析发现,尽管大部分地区用于发展农业经济的财政优惠手段及资金帮扶力度正逐年扩大,但财政支农支出占总体财政支出的比例处于逐年下降的趋势。随着农业经济发展对资金需求的不断上涨,资金方面的供需矛盾不断加深。导致上述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在当前的市场机制下,国有企业面临的竞争不断加剧,影响其稳定运营的不良因素不断增多,因而需要的财政支持不断上涨。当农业经济与国有企业同样面临资金短缺问题时,各地政府普遍选择优先向国有企业提供财政支持,以确保国有企业的正常运营[3]。

2.2  财政支农体系仍有待完善

除财政资金的供给不足外,针对农业实施的税收优惠政策力度也有待提高。我国自2006年起废止了农业税,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但依然存在多种间接的农业相关税负,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及农民收入水平增长远无法缓解税收带来的压力。

当前,部分地区已经开始通过财政手段减免部分农业相关增值税收,但此类政策在实行过程中面临诸多难题。例如随着部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产品价格相应提高,但农民所需负担的税费并未下调,因此农民的收入虽有所增长但幅度较小,收入增长较为明显的主要是各级经销商及农业生产资料持有者。

此外,按照当下的税收管理制度,如果农民持有生产资料,则相应的赋税需农民自行支付,政府并未出台相应的减税政策。正是由于当前财政政策中针对农民的税收优惠政策结构及机制不完善,在较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2.3  其他问题

除上述两方面主要问题外,利用财政政策扶持农业经济发展同时面临著以下问题。

首先,政府部门尚未完全发挥财政方面的职能,针对农业经济发展提供的财政服务不到位。

其次,针对农业类的财政保险政策缺失,一旦发生旱灾、水灾等灾害,将导致巨大的农业经济损失。

再次,对于激励农民从事农业相关活动的财政鼓励政策缺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降低了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

最后,未针对贫困农户制定相应的财政补贴政策,即便部分地区已开展相应补贴,但仍缺乏规范化的财政补贴标准[4]。

3  农业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调控方向分析

3.1  加大财政政策倾斜力度

为了有效促进农业经济发展,除加大财政资金对农业的投放力度外,可通过构建财政支农资金支出的法律监管制度、拓宽财政支农资金的融资渠道等多种配套措施,间接确保资金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实用性。

首先,在立法方面,为从多个层面缩小农业经济发展的供需差距,可针对农业制定更多的财税优惠政策。同时,需确保财政资金投入稳定增长、财政资金逐步稳定向农业相关方面倾斜、国债资金逐步稳定向农业相关方面倾斜、用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财政资金增长幅度高于其他产业、用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财政资金增长幅度高于财政资金支出的整体增长幅度。此外,需加快财政支农资金用途的相关监管法规建设,以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率,落实财政资金用途。

其次,在资金融资渠道方面,仅依靠现有的政府供给已远无法满足农业资金发展需求。因此,可通过税收优惠、政府担保、贴息等多种财政优惠政策积极寻求社会融资,提高金融机构的投资积极性,拓展多种方式并存的融资渠道。同时,对于农业类的科研机构,需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通过财政资金的投入,对农业类科研机构人员实行额外的税收优惠政策及社会保险政策等,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进而带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3.2  加快优化财政支农体系

针对当下财政支农资金分配不合理的问题,主要从以下3方面解决。

首先,增加财政在农村生产方面的投放力度。重新分配财政支农资金在农业各相关领域的资金分配比例,适当减少农业相关事业单位及行政单位工作人员的财政经费支出,将此部分资金用于农村交通设施建设、优质农产品培育等方面,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农产品流通效率,使农业经济快读发展。

其次,改制农业类事业单位,将各相关单位进行重组,人员重新分配,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向社会公开招标竞标,由主办方自负盈亏,以减轻财政负担,将更多的财政资金投放至农民创业、就业等领域,激发农业经济增长活力。为尽可能规避财政资金滥用问题,提高资金的利用率,除科学合理地配置资金外,需加强对资金流向的监管,明确各单位的职责。可不定期对财政支农资金用途及相关优惠、惩处等政策的执行状况进行抽查,以提高执法单位的公平、公正性,确保资金落到实处。

再次,建立资金申请、审批、下发、使用等全过程的信息管理系统,详细记录细节信息,主动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针对由于监管不到位导致的财政资金利用问题,除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外,监管单位需一并承担责任。

3.3  构建针对性的税收政策

为有效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应始终以减轻农民负担为宗旨,不断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首先,平衡农业生产与税收优惠政策间的关系,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升农民生产积极性。例如农业生产过程中需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可针对此类花费设立专项税收补贴政策,农民可凭购买发票到指定单位报销;可将从事农业生产的企业及个人进行分类,结合当地的生产水平,规定生产加工量达到一定数量后可享受相应的财政补贴,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其次,为了有效降低农业投资风险,减轻财政负担,需在政府部门的引导及规范下,不断完善农业投资保险制度。由于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较多,导致农业投资风险较大。对于农业类创业企业及个人,可制定更为优惠的税收及贷款优惠政策,以提高大众对农业类创业的积极性。

3.4  制定产业化的税收政策

一方面,可以增值税为改革对象,基于现有的产业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优惠力度。例如可按农产品加工程度进行分类,对农产品精加工类产品减免部分增值税,对于简单的农产品加工类产品则免征增值税。另一方面,通过制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大型企业及外资企业进军农业生产领域,当此类企业在农业领域的投资达到一定规模后,可给予适当的税收优惠。此外,对涉及进出口业务的农业企业执行适当的减税政策,并优先为此类出口企业提供退税服务。农业方面的科技创新可大幅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因此除加大對农业类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及农业科技的推广力度外,对于积极利用先进农业技术及引进高层次农业人才的企业,可施行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

4  结束语

农业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如果农业经济出现负增长或增长速度过慢等问题,将会限制经济发展。利用财政政策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扶持农业发展已成目前的主要手段之一,但用于扶持农业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并非一成不变的,应根据我国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邹卫星,房林,谢振.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J].学习与实践,2018(9):31-38.

[2]刘昆.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J].中国财政,2019(10):4-7.

[3]刘涛.实现助力农业转型升级的财政税收措施[J].经济研究参考,2018(6):39-40.

[4]张小莉.积极财政政策有效实施  助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J].中国财政,2017(4):4-5.

(编辑:周宏燕)

猜你喜欢
财政政策农业经济调控
楼市调控是否放松
如何调控困意
强化国土资源管理,调控土地交易行为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
央行不能逃避责任
基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分析经济增长的动因
萧条经济学、恶性通货膨胀和赤字研究
正确理解财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