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统计分析软件应用》课程的优化探索

2020-10-27 09:50杨英英
现代商贸工业 2020年32期
关键词:课程优化大数据

杨英英

摘 要:大数据背景下,统计思想、方法等均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对高校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是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统计学专业核心课《统计分析软件应用》为例,在授课过程中整理出当下课程教学模式中有待改进的地方,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课程考核体系三方面提出了统计分析软件应用课程优化的具体措施,为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课程的改革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统计分析软件应用》;课程优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32.062

《统计分析软件应用》是以计算机为基础,以统计学理论和方法为指导,使用统计分析软件系统的对社会经济现象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应用等综合技能相融合的一门实践性课程。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统计分析软件应用的课程发展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机遇在于:大数据分析是以统计学的分析方法为基础,而统计分析软件又是统计分析方法中的核心课;挑战在于:当下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难以满足企业对大数据时代从业者数据分析技能的深层次要求。因此,切实掌握软件分析大数据的能力,是当下高校培养应用型统计人才的定位方向。

1 统计分析与软件用当下课程教学模式

1.1 教材选用情况

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选用的教材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由薛薇编著的《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第五版。多年来学校一直使用“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系列教材。该教材主要面对经济类统计学专业,并且强调与计算机的结合,广泛吸收国内外优秀教材的成果,注重结合大量的实际数据和实例说明统计方法的特点及应用条件,适合不同院校的学生学习,但该教材也有其缺陷,不能完全满足独立院校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的需要。

(1)实际案例和理论知识的衔接性不足。虽然每个知识点的引入都是从实际案例出发,但是案例过于简单,在大数据盛行的当下,如何将贴近生活的大数据案例融入课程实践显得更为重要;另一方面案例的种类不够丰富,案例之间不具有连贯性,未能够全面综合的串联课程实践全过程。

(2)知识点的安排有待调整。有些知识点的位置有待调整,比如4.4.3中频数分析的扩展功能和4.2的基本描述统计量是重复的,完全可以放在一起;4.4多选项分析中涉及多选题的选项拆分、数据录入、多选题卡方检验问题,而全书并未涉及该部分实践;一些专业的核心知识点此教材尚未涉及,比如非常重要的信效度检验、逻辑回归等模型。

1.2 教学方式情况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一节理论知识+一节实践操作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快速着手进入实操环节。但存在的问题是学生总感觉实践时间不充足,在有限的时间内能掌握到的只是各个独立的知识点,而不能通过完整的时间段和连贯的综合案例来全方位的体验一个数据分析项目的全过程。因而,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导致学生实践能力未能达到预期要求。同时,教师在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讲课中,尚未结合不同专业的特色,进行案例区别化、授课方式多样化对待,从而使得实践操作与专业特色的紧密结合度有所欠缺。所以,当下的课程教学方式并未完全达到课程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真正要求。

1.3 课程考核情况

(1)课程考核体系构成。课程的考核是对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真实反馈,“统计分析与软件应用”的课程考核体系一方面取决于学校对所有课程的整体考核安排,以“30%平时成绩+70%期末成绩”为大方向;另一方面取決于授课教师对课程性质和考核目标实质性的把握程度,具体来说,该课程的平时成绩由“50%实验上机实验+30%考勤+20%课堂实操表现”组成,期末成绩由机考试题决定。一般机考试题包含3套试题,学生按照学号随机分配为3组,分别完成不同试题同类题型的期末考试。

(2)课程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当下的课程考核方式由来已久,但是在大数据盛行的当下,更为灵活的考核方式才能培养出与企业需求相接轨的人才。①对于实践应用课程来说,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的“三七”分值分配不合理,以期末机考为主的考核体系并不能全面体现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②如何解决实验报告的雷同问题是考核中很关键的环节。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课后完成的实验报告质量不高且雷同率较高,且课后书面的报告不能准确的评价学生的分析能力;③期末考试的方式不够全面化。对于一门实践课程来说,单纯的通过机考做题并不能全面综合的体现学生理论和实践的综合应用能力。

2 课程的优化与探索

实践教学课程的本质是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无论从课堂教学、实践方式、课程考核评价上均应以“实践”二字为中心,全方位的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扬长避短,向社会大数据人才需求的方向迈进。

2.1 课堂教学的优化

课堂教学的优化探索是整个课程人才培养的方向标。其一方面体现在对现有教学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另一方面体现在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以及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对学生的全方位引导性作用。

(1)选择与时俱进的教材。教材中尽可能多的涉及大数据相关的案例集以及建模方法。如果所选教材众口难调,不能全方位的满足所需,教师应根据学时及时调整课程安排,通过课外理论知识的补充,从应用的角度重点给学生讲解如何通过软件去实践理论,以及如何检验和解读分析结果。

(2)合理化安排课程时间段。改变以往每周2次,每次2课时的课程安排,尝试每周2-3次,每次4课时的课程任务。给学生更多连贯的时间段,使学生感受一个更为完整的社会调查过程,从而使学生连贯有效的完成数据录入、预处理,以及相关统计分析,最终形成具有说服力的调查报告。

(3)团队式课堂学习。为了避免参差不齐的学习水平影响课程进度,可以通过组建团队的课堂学习方式,课程从始至终的任务都要求以团队的方式来实现,同时团队内部要求成员之间相互帮助,保证不掉队。

2.2 实践方式的优化

(1)以赛促践,以践促学。每年一届的“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是政府支持、企业认可、高校师生积极参与、海峡两岸高度联动的统计学科实践教学平台,但综合行知学院往年的参赛经历,最终进入省赛、国赛的大多数是非统计类专业学生,所以如何引导提升统计类专业学生的参赛积极性,发挥本专业的技能特长是重中之重。教师可以尝试在课程一开始就通过组队实践的方式来模拟大赛的全部流程,从选题到最终的分析报告全过程演练,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完整的项目中由浅入深的掌握课程所有知识点,而且为调查大赛做足充分的准备工作,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数据分析技能的多方面培养。大数据时代对从业者的数据分析技能有着更高层次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输出方全方位的去了解企业对人才技能的真实需求,对学生的软件分析实践课程也不能仅限于统计分析软件。合理利用课后时间,定期给学生安排大数据相关Python、R等软件技能的培训。结合疫情期间的实际情况,一方面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线上集中的实操课程培训,通過打卡、笔记、学习成果展示等各种方式检验学生的吸收效果;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尝试使用新学到的编程技能去丰富、扩展和完善调查报告的内容,进一步提升调查报告的质量水平,为参加“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奠定夯实的基础。

2.3 课程考核体系的优化

(1)调整课程考核分配比例。摒弃以往的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分配比例,优化为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或按照二者各占50%的比例分配。同时,在平时成绩中需减少作业或实验报告的比重,避免雷同性影响课程的考核。

(2)优化期末考试方式。因课程一开始学生通过组队实践模拟调查大赛,已完成了从选题、数据处理、统计分析,到报告的全过程,期末的最终考核则可以根据调查报告的质量水平、现场汇报的表现、PPT的制作展示等来综合评价打分。同时,针对调查报告内容的评阅需要制定评分标准表,评分标准需分为选题、数据预处理、统计分析、建模、结论及建议等模块依次打分,以保证合理的分值区间。以五五比例分配为例,做优化后的课程考核体系图1所示。

3 结语

为了缓解大数据时代对传统统计学专业的冲击,本文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以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统计分析软件应用》课程为例进行优化,探索课程改革提升的新方向。其核心点在于:一方面将“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大赛”融入课堂,构建模仿比赛式课程实践教学全过程,将“学”与“用”紧扣在一起;另一方面通过调查企业所需,为学生补充拓展数据分析人才所需掌握的更多专业软件技能。切实做好高校人才输出和企业人才输入桥梁的无缝对接,最终建立起一套符合本学科资源条件和本校学生特点的实践教学新模式。

本课程的部分优化探索内容已通过两届学生的应用,从学生反馈效果、参赛积极性、学生就业方向等方面来看均取得明显的成效。为了进一步满足大数据时代对专业和人才的要求,需切实践行学校“知行合一”的文化理念,将课程改革工作推向更高水平,以培养出更多的实践型和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丽.大数据环境下统计软件课程教学改革的初探——以沧州师范学院统计学专业为例[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20,36(02):122124.

[2]陈兆荣.大数据背景下财经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方法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0,(05):4041.

[3]戴君,杜江,谢俐,等.大数据背景下研究生公共课程《数据分析与统计软件》改革探索的思考[J].高教学刊,2019,(26):133135.

[4]张润芝.“SPSS统计分析软件与应用”课程教学的困境与提升途径——以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学院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32(02):104107.

[5]郑冰思.实践导向下的统计应用软件课程改革与探索[J].高教学刊,2019,(21):126128.

[6]王瑞珍.独立学院抽样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探讨——以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0):178+188.

[7]姜忠鹤,闫杰.独立学院“SPSS软件应用”课程改革探索——以河海大学文天学院经济管理系为例[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03):345349.

[8]杨朝英,张玉容.大数据背景下“统计分析与软件应用”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优化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8,(11):5153.

猜你喜欢
课程优化大数据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维修工艺与设备课程的优化与创新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