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开放下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研究

2020-10-28 07:56汪雪凌
市场周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产业结构升级高质量

汪雪凌

(南京财经大学,江苏南京210023)

一、 引言

金融开放自提出以来一直都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焦点,各国也都在积极推进金融开放的进程,促进市场资本流动,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 从发达国家实体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来看,在金融开放大环境下,积极地转变发展方式以更好地适应金融开放的需求和程度,对国家而言是有利的。以美国为例,1919 年美国深入推进金融体系创新,进一步扩大金融市场开放,在实体经济的调控中以市场机制创新为主导,实现了美国经济向更为高级的阶段迈进,为之后其成为世界第一大自由市场经济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经济目前处于快速增长的换挡期,需要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发展和需求,产业结构的优化转型升级更是其中的应有之义,因此有必要立足于我国国情和当前我国金融开放的实际发展背景,探究优化产业结构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和影响。

论文立足我国国情,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分析了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且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模型的推导更为直观地表现出这一影响过程以及影响的大小,后续运用门槛回归模型验证金融开放下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高质量增长之间是否存在合适的取值范围,使得在金融开放下获取最大的经济增长效益。 理论分析结合实际数据论证取得的结果有利于丰富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内容,填补以往学者对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理论方面的空缺。

当前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并且金融市场的开放也逐步迎来了一个新时代,在新的外部环境和历史背景下,积极响应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政策的转变显得尤为重要,转变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方式、优化现代产业结构、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必然成为重要的推动力。 论文从这一立足点出发,剖析了新一轮产业结构的优化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直接影响,分析得出结论有助于促进我国政府准确把握新一轮社会主义经济转型的趋势和方向,对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及如何充分利用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从开放中获取最大的红利,提供了现实指导意义。

二、 产业结构优化相关理论

在金融开放的背景下,优化产业结构成为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快速发展的动力和必然趋势,根据马克思关于利润结构平均化的理论可知,资本资源在部门间加速流动,会推动整个经济社会生产劳动效率的提高,以此更好地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转型升级,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浪潮极大地加速了我国利润结构平均化这一重要进程。

国外有学者率先提出关于产业结构的相关论断,最早的记载可追溯到17 世纪,英国的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发现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居民收入水平也各不相同,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生产中心由以农业生产为主转向以工业为主,再由工业移动到服务业。 20 世纪30年代,克拉克在威廉·配第的基础上研究了劳动力数量在三大产业结构的移动变化过程,得出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劳动力由较为传统的基础产业向更为高级的第三产业移动,这便是著名的配第-克拉克定律。 1954 年美国首席产业经济学家刘易斯将研究对象拓展到发展中国家,通过二元结构模型,将经济划分为两个部门:农业部门和现代部门,并假设劳动供给无限且工资水平保持稳定,最终得出要想使得发展中国家实现产业升级,必须使农业部门逐步向城市现代部门转换。 1974 年库兹涅茨将国民经济部门分为农业、工业和服务业,随着时间推移,由于农产品对收入敏感性较低并且农业的技术进步相比于工业比较困难,使得农业部门在国民收入中占比逐渐下降,而工业和服务业的占比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随后他又将三次产业产值和劳动力变化规律相结合,通过统计回归分析,不仅证实了配第-克拉克定律,还得到了二、三产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值不断增加,农业比重不断减少的结论。

国内学者在前人基础上,从动态角度、内在因素阐述了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和内在机理。 姜泽华和白艳认为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并且有别于产业升级,分析了不同层级间在这一优化过程中的经济联系,包括产业结构规模的扩大,社会分工更加专业、合理,产业结构水平提高加快现代化进程,产业间联系也日趋紧密,并且受到社会总需求、科技进步、制度安排以及资源禀赋的影响。 李子伦认为产业结构升级内在表现为要素使用效率提升,外在表现为生成品价值提升以及国际竞争加强,提出了衡量产业结构优化的标准包括:科技创新能力、人力资本积累水平与人力资源有效综合利用率,并且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自己的评价指标体系。 吴宣恭、吴昊和李子琴三位学者结合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思想,论述了衡量产业结构优化转型的机理:他们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化受价值规律和利润率平均化共同影响,不仅客观地反映了社会经济再生产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也反映了不同产业部门的经济利益互动关系,并指出应以发展科技创新提升技术水平为主,劳动密集服务业为辅,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 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

关于产业结构的优化与经济快速增长的研究主要从产业结构的细分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两个角度考虑。通常将产业结构的优化分为产业合理化和产业高级化两类来进行衡量,分别考察二者在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从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上来看,认为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会直接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产业结构细化方面:干春晖、郑若谷和余典范将产业结构分为合理化和高级化,构建关于产业结构变迁和经济增长之间的计量模型,得出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合理性对于经济增长的推动力更大,在经济波动方面二者的作用也各有不一。 张永恒和薛金礼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狭义和广义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研究,发现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并不是单向影响,而是双向作用,经济增长离不开产业结构升级。 韩英和马立平从京津冀产业结构有效性角度出发,构建测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指标,分析得出产业结构调整有助于经济增长。

从产业结构优化影响因素角度:Peneder 发现在技术进步推动的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生产要素从低端的基础部门向高端部门移动,促进整个社会生产率向更高层面迈进,由此带来的产业结构优化促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刘伟从微观角度出发,将生产要素看成一个有机综合体,其中包含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得到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的积极贡献,并且发现技术进步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性。 周佰成、迟雪丹和王晗认为货币政策因素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有显著影响,为了使产业结构优化有序进行,应采取合理的宏观货币政策。

四、 金融开放与产业结构优化

从以往文献梳理来看,对于金融开放和产业结构优化间关系并没有统一定论:一方面,金融开放促进了国与国间资本流动和贸易往来,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另一方面,金融开放会削弱国家对于金融市场的管控力度,给金融市场增加不稳定因素,带来更大的经济波动,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大部分学者认为,金融开放吸引外资流入势必会促进经济建设,推进相关产业发展,但另一方面又增加了行业生产竞争,促使产业优化升级。 张楠运用Pugno 修正模型发现:金融开放加速经济结构转型,并且促使经济结构朝着边际效益增加的方向发展。 章潇萌和杨宇菲发现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不同于以往发达国家的原因在于对外开放,对外开放加速了国与国之间的联系以及资本流动,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优化。 梁榜和张建华利用1997 ~2015 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发现,对外经济开放和金融发展对制造业的结构优化起到了显著作用。

而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金融开放与产业结构间关系不明确,傅缨捷和丁一兵利用跨国面板数据实证得出资本账户开放对于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阈值效应”,即存在开放度和产业结构的最优匹配度。 鲍星将技术创新作为中介变量得出,金融开放与产业结构调整呈倒U 型关系,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金融开放存在一个最优值。 王一乔、赵鑫和杨守云认为金融集聚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作用强度与金融聚集水平成反比,即这种促进作用具有理论上的倒“U”型作用关系以及门限效应。

产业结构的研究由来已久,在国内外学者不断深入研究下,最终形成了现在较为完善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 关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方面研究,集中在产业结构不同方面对经济增长的不同作用,以及不同的影响因素在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影响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这两方面,研究方向、内容较为单一,并且没有考虑到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而对于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来说,由于各国国情以及外部干扰是不同的,经济转型必然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要想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得到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高质量增长具体影响大小和影响数值,不可以照搬别国的经验,有必要在当前金融开放和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背景下,针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增长影响进行研究。

根据以往文献来看,研究多集中于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金融开放和产业结构优化、金融开放和经济增长这三方面,所得结果由于样本自身环境、贸易开放度以及政策不同而各不相同,没有得到统一结论,并且很少有文献将三者放入一个体系中考虑,但是金融开放促使资金流动,带来更为先进的技术,营造更好的市场环境,必然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而产业结构的变化也会对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论文将产业结构、金融开放与经济增长纳入同一体系下研究,以得到一个与金融开放相匹配的产业结构优化值,使经济增长更有效率,推动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

五、 理论模型

根据固定替代比生产函数构建关于产业结构优化、经济高质量增长和金融开放的理论模型。

(一)在没有外界干扰时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高质量增长影响

设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t年的产值分别为y1,t、y2,t、y3,t,总产值为yt=y1,t+y2,t+y3,t,则每个产业的产值比重分别为y1t/yt、y2t/yt、y3t/yt,三种产业的产品价格分别为p1,t、p2,t、p3,t,三种产业的产品产量分别为q1,t、q2,t、q3,t,且满足:

设三个产业每年的产出中,用于再生产的比例分别为k1、k2、k3,这是由于生产出的产品中有一部分保留下来作为下一期生产要素的存量,三个产业的生产资料存量分别为Q1,t、Q2,t、Q3,t(这里将生产资料一般化,将其看成一种抽象物品数量),那么:

最终得出:

由此可见,三个产业各自的产值与各自的生产资料相关。 在总产值中,三个产业的系数取值不同,当经济处于稳定状态未受到外界干扰时,选择相适应的产业结构,有助于经济的高质量增长。

(二)对外开放时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

在金融开放的情况下,资本加速流动,资源更为合理地配置,推动社会生产效率提高,但是也面临更高的不确定性,表现为平均价格的波动,那么此时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将有可能降低整体经济的总风险,不仅获得经济在量上的最大增长,而且实现经济在质上的飞跃。

根据以上理论分析提出关于产业结构优化、经济高质量增长以及金融开放的门槛模型。

GDPt=α1MPt+α2FPt+α3TEt+β1STt×I(FOt≤γ) +β2STt×I(FOt>γ)+εt

模型中,t表示样本时间,使用 MPt、FPt和 TEt三个控制变量,分别代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波动和技术创新,被解释变量为GDP,STt为产业结构优化变量,FOt为金融开放门槛变量,γ为金融开放的门槛值,误差项εt为具有零均值和有限方差σ2的独立同分布的随机扰动。 当β1≠β2时,说明金融开放存在门槛作用,即金融开放度不同,产业优化对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影响和作用也不相同。

六、 总结

我国经济目前处于快速增长的换挡期,需要积极转变持续快速发展的方式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发展的过渡期。 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已逐渐转变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需要继续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和质量,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和人民的需求,解决主要矛盾。 2020 年始料未及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我国经济遭遇重创,但是党中央领导,以及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让我国经济承受住了这次严峻考验。 居家办公、“云端”面试、移动产品助力“停班不停工”;人工智能助力工厂制造;无接触式采购和配送、互联网平台直播满足人们居家购物;订单共享、非接触定制等不仅加快了复工复产,而且是我国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高水准的体现,展现我国经济的巨大韧性。 不难发现在这个危与机共存的时刻,唯有优化产业就结构,砥砺前行才能化危为机,在危机中看见胜利的曙光。

针对当前全球经济下行风险,要坚定以扩大内需为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加快以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坚持将提高经济质量摆在首位,同时兼顾效率,适应人民生活新需求,助力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发展,推进5G、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建投资,加大基础设施领域投资力度,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 继续加大科技创新领域的投入,让科技引领发展,在各个领域一马当先,抓紧布局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高新产业、曙光产业,产学研合作,做到产业链和创业链紧密相连、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不断发展新模式、新技术,造福全人类,共同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0 年4 月1 日起,我国全面开放金融市场,标志我国金融开放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在此背景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优化产业结构。 关注矛盾突出领域的改革,加快取得实质性、突破性成就,要着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解决当下人民最迫切关心的就业问题,筑牢发展之基,释放发展潜力,提升发展动力。 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质量水平,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增加有效和高端供给,让供给具有灵活性,适应当今群众需求,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并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供给和需求的平衡。 要坚定地继续敞开国门,放宽市场准入,优化营商环境,以开放促发展,以深化改革稳发展。

决胜收官之年,为了实现伟大的中国梦,需要我们砥砺前行,积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猜你喜欢
产业结构升级高质量
私募股权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城镇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研究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第九章 升级!我的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