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赋能 服务的价值正在凸显

2020-10-28 06:22
中国科技财富 2020年9期
关键词:双循环贸易人工智能

文/本刊记者 陈 杰

进入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数字经济,并未如其他行业一样陷入深度衰退。疫情反而促使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将有望再度成为后疫情时代世界经济复苏的引擎。据IDC预测,到2023年数字经济产值将占到全球GDP的62%,全球将进入数字经济时代。

作为一种新经济业态,数字经济正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也成为9月4日开幕的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的高频“热词”。

为产业转型注入新动能

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带动了数字技术强势崛起,促进了产业深度融合,引领了服务、经济蓬勃发展。这是科技创新对于服务贸易乃至经济发展的意义和价值体现。

百度首席技术官王海峰表示,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正在深度驱动包括服务业在内的各行各业进入前所未有的变革期,当下“新基建”的规划与布局,也在加速前沿技术向生产力转化。如在疫情防控中,人工智能测温、智能外呼平台等技术和服务提高了防疫效率,降低了公共卫生安全风险,让公众看到人工智能对服务业的强大赋能价值。

作为第四次工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量,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呈现出很强的通用性,具备标准化、自动化和模块化的工业大生产特征,已在很多行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在加速推进各行各业的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而随着我国制造业对外开放日益成熟,服务业已成为中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的重点,服务贸易成为当今国际贸易中最具活力的部分。

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服务进出口额5.4万亿元,连续六年位居世界第二位,特别是以计算机信息服务等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占贸易总额的比重快速攀升,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

成为经济增长引擎

那么,在疫情常态化的当下,数字经济将呈现什么的发展趋势呢?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到了‘双循环’发展的新阶段。”在服贸会“数字贸易发展趋势和前沿”高峰论坛上,清华大学中国经济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表示,“双循环”本质就是以国内市场、生产要素和技术为基础,加上高质量对外开放,“两个轮子”一起转,相互协调、共同推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本届服贸会上,京东数科首提基于城市操作系统的“一核两翼”体系,意在助力构建智能城市,更高效实现“善政、兴业、惠民”,以数字经济助力内循环的战略意图十分明显。

“数字政府建设与数字经济建设不可分割,推动城市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不仅是为了追求更加安全、稳定、优质的社会治理,还能进一步推动产业增长和民生改善。而这需要从顶层设计上把产业数据、民生数据和政务数据全面打通,而不是简单的政务上云。”京东数字科技集团CEO陈生强表示,作为一家数字科技公司,京东数科将以场景、用户和数据,更多地去服务贸易的发展,包括服务产业的发展,以数字经济助力内循环,促进双循环的良性发展。

“数字贸易正在不断为世界贸易发展注入新动能、开辟新空间。科技也正在改变着贸易数字化的发展。随着服贸产业各个环节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将有效实现降本增效,促进全球贸易的不断增长。”王海峰表示,国内科技公司应加强前沿领域的技术研发与落地实践,进一步携手服务业等产业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加强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与吸引力,有效带动国内国际经济发展的“双循环”、助力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贡献力量。

数字技术崛起并与产业深度融合,为此次服贸会带来了新服务和新气象。对于数字技术而言,无论是落地到技术服务、金融服务,还是文化服务,都跟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紧密相关,其不仅对国内外经济产生深远影响,也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猜你喜欢
双循环贸易人工智能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消费升级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中国削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实现“内外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亨通集团:畅通“双循环”,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
贸易生命力
中日韩贸易数据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