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名方中白芷的本草考证△

2020-10-28 02:23王艺涵赵佳琛翁倩倩金艳张卫彭华胜蔡秋杰李兵杨洪军张华敏詹志来
中国现代中药 2020年8期
关键词:白芷本草栽培

王艺涵,赵佳琛,翁倩倩,2,金艳,张卫,彭华胜,蔡秋杰,李兵,杨洪军,张华敏,詹志来*

1.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资源中心,北京 100700;2.江西中医药大学 院士工作站,江西 南昌 330004;3.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研究所,北京 100700;4.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12;5.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700;6.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700;7.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 100700

白芷为临床常用中药,也是《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收录的药食同源药材,日常饮食中常作为香料。其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等功效,在治疗外感、妇科、五官等领域应用广泛。201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并公布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包含白芷的经典名方有5首,其中宋代药方1首,“辛夷散”出自严用和的《严氏济生方》;金代药方1首,“大秦艽汤”出自刘完素的《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以“吴白芷”表述;明代药方2首,“托里消毒散”出自陈实功的《外科正宗》,“清上蠲痛汤”出自龚廷贤的《寿世保元》;清代药方1首,“散偏汤”出自陈士铎的《辨证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规定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白芷Angelicadahurica(Fisch. ex Hoffm.) Benth. et Hook. f.或杭白芷A.dahurica(Fisch. ex Hoffm.) Benth. et Hook. f. var.formosana(Boiss.) Shan et Yuan的干燥根。”[1]109

白芷历史上基原并不复杂,但对白芷A.dahurica的近缘野生品及各地栽培变种间的关系略有争论,且白芷功效有一个扩增到删减的过程,因此有众多学者对白芷进行过考证。谢宗万[2]385考证认为,当前药用白芷均为栽培品,杭白芷、川白芷、祁白芷、禹白芷、毫白芷基原均为杭白芷A.dahuricacv.‘Hangbaizhi’,《滇南本草》的滇白芷原植物为糙叶独活HeracleumscabridumFranch.,为云南地区习惯用药[2]386。谢成科等[3]288-292考察后认为,我国白芷主产四川、河南、河北三省,原植物均为白芷A.dahurica,杭白芷A.dahericacv.‘Hangbaizhi’只在当地使用。王年鹤等[4-5]鉴定白芷原植物及栽培历史,认为中药白芷的基原应是台湾白芷A.dahuricavar.formosana;建议将雾灵独活处理为白芷的变种,定名为A.dahuricavar.porphyrocaulis;对川(杭)白芷和祁(禹)白芷不应作分类学上的区分。王梦月等[6]考证历代本草记载的白芷来源主要是当归属白芷A.dahurica,或与白芷极为相近的植物,但清代及其以后独活属糙叶独活H.scabridum的根也作白芷用。白芷历史上曾有焙、炒、蒸等多种加工炮制方法,但目前已很少使用。牛倩等[7]考证白芷道地产区及种质的沿革与变迁后认为,白芷种质资源经历了“野生品——野生品和栽培品——栽培品”的变迁过程,道地产区随着栽培成功逐步从山西扩大至江浙、四川,后形成了杭白芷、川白芷、禹白芷的分布格局。金洁等[8]归纳古代白芷不同的炮制方法并比较现代炮制研究,发现古代白芷炮制方法多样,但沿用至今的只有生白芷。现代又多出硫磺熏制来防腐、防蛀、调色,然硫熏法极大破坏白芷有效成分且导致生药重金属超标,现已不再使用。以上学者虽都对白芷进行过考证,但各家对白芷基原说法不一,植物学名也略有争议,且专门针对经典名方中白芷和吴白芷的系统考证尚未见报道。基于各家对白芷的讨论侧重不同,有必要重新从经典名方开发的角度重新梳理历代本草中白芷的运用情况。本研究将对白芷名称、基原、产地、药用部位、采收加工及炮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变迁进行详细、全面的考证,厘清各代白芷间演变划分,对该类药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1 释名

白芷之名最早出现于屈原《离骚》:“菉蘋齐叶兮,白芷生”,历代本草均以“白芷”作为药材正名,然而白芷自古别名众多,仅《楚辞》一书中便有“白芷”“芳芷”“茝(zhǐ)”“辟芷”“药芷”“芳虈(xiāo)”等多种称呼[9]。又如许慎[10]38《说文解字》言:“楚谓之蓠,晋谓之虈,齐谓之茝”,不同地区对白芷的称谓也不同。《本草纲目》收录的白芷别名最为齐全,“白茝”(音止,又昌海切)、“芳香”(本经)、“泽芬”(别录)、“苻蓠”(别录)、“虈”(许骄切)、“莞”(音官)、“叶名蒚麻”(音力)、“药”(音约)”[11]587。

李时珍又记载:“芬芳与兰同德,故骚人以兰茝为咏,而本草有芬香、泽芬之名,古人谓之香白芷云。”可见芳香、泽芬等名是因于白芷气芳香而取,故后世方书中又有香白芷之名。

蓠、苻蓠、虈、莞等名也是先秦两汉时期对白芷的称谓,如《说文》中记载:“莞,夫蓠也……茝,虈也……楚谓之蓠,晋谓之虈,齐谓之茝。”[10]38《广韵》载:“虈,白芷别名”。段玉裁[14]36《说文解字注》曰:“此一物而方俗异名也”,可见蓠、虈、莞是不同地区对白芷的特称。然《说文》又载:“蓠,江蓠,蘼芜”,蓠又可指蘼芜。《尔雅》曰:“蕲茝,蘼芜”[15]137。段玉裁对此记载:“而《说文》以蘪芜释江蓠,且以江蓠卽楚人谓茝者,但楚谓茝为蓠,不云谓茝为江蓠也,盖因释草有‘蕲茝,蘪芜’之文而合之,茝与蕲茝又未必一物也。”[14]36解释了蓠并非指“江蓠”,而是“茝”。《吴氏本草》曰:“蘼芜,一名芎穷”[16],齐云等[17]已考汉代以后的蘼芜为伞形科川芎LigusticumchuanxiongHort.的苗叶,其香似白芷,故又称江蓠、蕲茝。因此白芷又称苻蓠,以区别蘼芜。谢成科等[3]287又考证发现,当时的另一种植物白蒲也名苻蓠,楚谓之莞,岂蒲茝相似,而《名医》误合为一乎[12]335、旧作芷用,所以当时存在同物异名和同名异物的问题。

蒚麻、药均是指白芷的茎叶部分,前者出自《尔雅·释草》:“莞,苻蘺,其上蒚。”郭璞注曰:“今西方人呼蒲为莞蒲;蒚谓其头臺首也。今江东谓之苻蘺。西方亦名蒲。中茎为蒚,用之为席。”[15]137《名医别录》曰:“白芷,叶名蒚麻。”[18]138可见蒚麻单指白芷的地上部分。东方朔《七谏·怨世》:“弃捐药芷与杜衡兮,余柰世之不知芳何?”药在古籍中有白芷之义,最早约出自《山海经·西山经》:“号山,其草多药。”郭璞注曰:“药,白芷也,一名香草也。”而后也《广雅》言:“白芷,叶谓之药。”

综上,白芷作为香草时别名众多,且有同名异物的现象,但取根入药后均以白芷作为正名。

2 基原考证

中药白芷现主要有4个栽培品种(川白芷、杭白芷、禹白芷、祁白芷)和3种近缘野生植物(兴安白芷、台湾白芷、雾灵独活)。

兴安白芷A.dahurica即白芷原变种。花瓣白色;茎紫色,有光泽;叶开张宽阔,末回裂片多为长圆形、卵形。产我国东北及华北地区,根在东北各省有些地区称“大活”或“独活”,并未作白芷入药,在当地也没有栽培的习惯。

雾灵独活A.porphyrocaulisNakai et Kitagawa,又称紫茎独活、雾灵当归、雾灵白芷,谢宗万[2]387考证其于山西当地又被称作山白芷或山独活,认为本品根的气味近独活,应属于独活类型。主根粗大有分支;茎紫色但常带有绿色条纹;叶较窄,末回裂片多为披针形至长圆形。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华北和中原地区(山西、河北、河南等省),以及邻近的西北、东北的省区(陕西、宁夏、辽宁、内蒙古)。有文献建议将雾灵独活处理为兴安白芷的变种,定名为A.dahuricavar.porphyrocaulis[5]。《中国植物志》认为此植物与兴安白芷同为一种,将其归为A.dahurica的异名[19]。本研究以《中国植物志》为准,将兴安白芷、雾灵独活统称白芷A.dahurica。

台湾白芷A.dahuricavar.formosana,又称台湾独活,本变种与A.dahurica的不同在于果实和种子有毛,但分枝下部的子房和果实无毛或有很少的毛。现特产于我国台湾北部。可见白芷的近缘野生品可根据地域分布来区分。

杭白芷原被《中国药典》命名为A.dahuricavar.formosana或A.formosana,视为白芷A.dahurica的变种,后考证杭白芷为原变种长期栽培演化而得。修订版《中国植物志》及近代文献将其重新定名为A.dahericacv.‘Hangbaizhi’ Yuan et Shan,即白芷A.dahurica的栽培变种,然据王年鹤等[4]对野生白芷的研究,认为从形态、解剖学特征来看杭白芷更偏向于是台湾白芷A.dahuricavar.formosana的栽培变种。浙江杭州栽培品通称杭白芷,四川南川自杭州引种栽培者称川白芷,云南昆明栽培者称吴白芷[2]386,此仅为当地习称,与方书中所载“吴白芷”不同。植物形态与白芷A.dahurica极相似,很难区别。据宋万志等[20]考证白芷茎及叶鞘通常紫色;小总苞片略长;花白色,花瓣多倒卵形。而杭白芷茎及叶鞘多为黄绿色;小总苞片略短;花黄绿色,花瓣多窄卵形。且杭白芷植株高1~1.5 m,矮于白芷的1~2.5 m。且《中国植物志》载其根长圆锥形,上部近方形,表面灰棕色,有多数较大的皮孔样横向突起,略排列成数纵行,质硬较重,断面白色,粉性大。

谢宗万[2]386原将河北所产祁白芷、河南所产禹白芷、安徽亳县所产亳白芷、四川崇庆所产老川白芷,均视作A.dahurica。而《中国植物志》将其处理为野生原变种A.dahurica的栽培变种,命名为A.dahuricacv.‘Qibaizhi’ Yuan et Shan。本种的植物形态与杭白芷一致,根圆锥形,表面灰黄色至黄棕色,皮孔样的横向突起散生,断面灰白色,粉性略差,油性较大。

2.1 汉、唐时期

白芷最早出自屈原《离骚》:“菉蘋齐叶兮,白芷生……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然而书中白芷仅作香草,而未注明是否有药用,具体为何种植物也无从考察。

最早记载白芷药用的是约成书于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其中曾载:“白芷、白衡、菌桂、枯畺(姜)、薪(新)雉,凡五物等……”[21]首次提出用白芷治痈,并沿用至今,至少有2170余年的药用历史。

汉代《神农本草经》记载白芷:“味辛,温。主女人漏下赤白,血闭,阴肿,寒热,风头侵目泪出。长肌肤,润泽,可作面脂。一名芳香。生川谷。”[12]335正式记载了白芷的功效主治,有祛风、止血、美容的作用,至今临床沿用的功效基本与此相同。

魏晋《名医别录》记载白芷:“无毒。风邪,久渴,吐呕,两胁满,风痛,头眩目痒。可作膏药、面脂,润颜色。一名白茝,一名虈,一名莞,一名苻蓠,一名泽芬。叶名蒚麻,可作浴汤。生河东(今山西省西南部)下泽。二月、八月採根,暴干。”[18]138增添了白芷的功效与别名。按白芷的资源分布来看,当时生山西者应是野生的白芷A.dahurica。

南北朝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记载:“今出近道,处处有,近下湿地,东间甚多。叶亦可作浴汤,道家以此香浴去尸虫,又用合香也。”[22]294此处东间应是相对陶弘景所在的江苏南京而言,即江、浙一带。可见该时期浙江一带已成为白芷主产地区,如今长江流域所种白芷大多为杭白芷A.dahericacv.‘Hangbaizhi’,其对应的野生近缘种应是台湾白芷A.dahuricavar.formosana,由此推测陶弘景在东间所见应是此种。

《雷公炮炙论》记载:“凡采得后,勿用四条作一处生者,此名丧公藤。兼勿用马蔺,并不入药中。”[23]61说明当时有用丧公藤和马蔺充做白芷售卖的现象,李时珍将马蔺改作马兰根,亦勿用。至于丧公藤一物,历代本草均未记载,可能是雷敩用来特指侧根过大的白芷根,有可能是有同属他种植物混淆入药。

唐代本草对白芷未有增改[24]206,此后《药性论》和《日华子本草》增添了白芷的功效主治[25],但至此仍未有原植物形态记载。

可见,汉代以前白芷多是作为香草被世人所知,后发现其根可入药,且山西、江浙一带野生品较多。然宋代以前本草均仅记载白芷的性味功效,未有原植物的描述,仅从其所述产地的分布结合功效看,与今白芷类植物基本一致。

2.2 宋、金、元时期

北宋苏颂[26]168在《本草图经》中记载白芷:“生河东川谷下泽,今所在有之,吴地尤多。根长尺余,白色,粗细不等,枝秆去地五寸以上。春生叶,相对婆娑,紫色,阔三指许。花白微黄。入伏后结子,立秋后苗枯。二月、八月采根曝干。以黄泽者为佳,楚人谓之药。〈九歌〉云:辛夷楣兮药房。王逸注云:药,白芷是也。”吴地即江苏、浙江、安徽、江西交界一带,可见白芷在宋代江浙地区的野生资源十分丰富。并附泽州(今山西晋城)白芷图(见图1A),从图可看出,白芷有一粗长主根,茎直立,1~2回三出复叶,复伞形花序。从《本草图经》的附图和文字描述并结合《中国植物志》看,应是伞形科当归属植物,加上“入伏后结子,立秋后苗枯”这一生物学特征,可确定是当归属植物白芷A.dahurica或其近缘植物[5],《中国植物志》记载白芷A.dahurica:“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2.5 m。根圆柱形,长7~25 cm,时有少数侧根,亦上粗下细,外表皮黄褐色至褐色,断面白色,有浓烈气味。基生叶一回羽状分裂,有长柄;茎上部叶2~3回羽状分裂,叶片轮廓为卵形至三角形;茎及叶鞘通常紫色。花瓣白色。花期7—8月,果期8—9月。”[2,19]可见《本草图经》描述的白芷应是A.dahurica,然而按白芷的资源分布来看,A.dahurica仅产我国东北及华北地区,即泽州白芷,而“吴地尤多”的吴白芷显然不在A.dahurica的分布区间。按白芷的资源分布看,江浙一带采收的白芷应是野生的台湾白芷A.dahuricavar.formosana及其对应的栽培变种杭白芷A.dahericacv.‘Hangbaizhi’。两者植物形态大体与白芷A.dahurica同,然台湾白芷与杭白芷植株较小,茎及叶鞘多为黄绿色,花瓣黄绿色,根表面灰棕色(为浙江地区在加工时用石灰处理所致),有多数较大的皮孔样横向突起,略排列成数纵行[20]。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24]206引寇宗奭《本草衍义》载:“白芷,菹是也。出吴地者良。〈经〉曰:能蚀脓。今人用治带下,肠有败脓,淋露不已,腥秽殊甚,遂至脐腹更增冷痛。此盖为败脓血所致。卒无已期,须以此排脓。”至北宋末年,江浙等地所产出的白芷已经较为知名,后世本草多数奉杭白芷为道地药材。且寇宗奭着重强调了白芷消肿排脓的作用,至今仍为白芷的主要功效。

自陶弘景言白芷“东间甚多”,到寇宗奭言“出吴地者良”,宋代医家逐渐推崇吴地所产,并冠以“吴白芷”之名以示其品质佳,此名最早约出自北宋方书《太平圣惠方》(978—992年)[27],“揩齿去风、辟口气、令白净,升麻散方:川升麻(三分)、吴白芷、藁木、细辛、沉香、石膏、贝齿、麝香(各一分)、寒水石(一两)。”而川白芷一名至南宋方书《妇人良方大全》(1237年)中亦已出现,可能是以当时四川野生分布的白芷A.dahurica入药,但后世又有记载川白芷是从杭白芷引种发展而成。这也许是两地野生市场资源下降,不能满足当时市场所需,因此浙江等知名产区率先开始了人工栽培,四川也紧随其后,并从杭州等地引种回去。

金、元时期本草开始着重讨论白芷的功效:“白芷疗风通用,其气芳香,能通九窍,表汗不可缺也”[11]587;“同辛夷、细辛用治鼻病,入内托散用长肌肉,则入阳明可知矣”[28];“治手阳明头痛,中风寒热,解利药也”[29]54。李东垣《用药法象》首次提出白芷有通窍作用,且治风寒风热,后被李时珍转载。

从《本草图经》起,本草开始描述以泽州白芷为例的白芷基原植物,现山西野生白芷已基本绝迹,但据其产地及植物形态来看,宋代所用泽州白芷应是白芷A.dahurica的野生品,我国北方所产白芷均以此为主,经过驯化后形成栽培品。而结合白芷种质资源分布来看,我国南方地区早期则以台湾白芷A.dahuricavar.formosana为主,因其较早被推崇,宋代已经成为知名产区,然因资源及用量等原因,逐渐开始人工栽培,且后被引种到四川等地。

2.3 明代以后

明代兰茂[29]54在《滇南本草》中未记载白芷原植物形态,但后世《植物名实图考》称此植物为“滇白芷”,基原与《本草图经》所载不同种。

《本草品汇精要》[30]308和《本草纲目》对白芷原植物的描述均是收载前人所述,后者所载白芷功能主治、应用范围为历代本草之最。然两书所附白芷图与《本草图经》有别:《本草品汇精要》中“泽州白芷”(见图1B)明显是三出复叶;白色复伞形花序;主根粗大圆柱形。但图中叶片边缘带紫晕,应是笔者据《本草图经》“春生叶,紫色”臆断绘制。李时珍[11]22附“香白芷”图(见图1C)较为简略,但仍可看出白芷的伞形花序和羽状复叶。

陈嘉谟[31]103在《本草蒙筌》中记载白芷:“所在俱生,吴地尤胜。气甚香窜,又名芳香。根收处暑蛀无(是日收,则不蛀),色选黄泽效速。”自《本草蒙筌》起后世本草已极少提及泽州白芷,多延续前朝吴地所产,并公认吴地所产为佳,亦有可能与山西野生白芷资源逐渐绝迹有关。

李中立[32]123《本草原始》对白芷的文字描述多转载自《本草纲目》,然其最早绘制了当时所用白芷的生药图,从图1D可看出根呈圆锥形,图旁注文“色白气香者佳”,与自古强调的“黄泽者善”有别,考白芷生药性状,原产北地的A.dahurica外表黄白色或淡棕色,断面灰白色;而吴地所产杭白芷A.dahericacv.‘Hangbaizhi’表面灰棕色,断面白色,两者颜色差异除品种不同外还与当地习用加工方法有关。可见《本草原始》所绘应是杭白芷。

卢之颐[33]271《本草乘雅半偈》记载白芷:“所在有之,吴地尤多。近钱唐笕桥亦种莳矣。”可见该时期栽培的杭白芷逐渐取代北方地区的野生白芷,并成为商品主流,这与当时白芷野生资源难以满足临床所需有关,这也是白芷最早人工栽培的记录,说明到了明代晚期杭州一带的白芷因需求所促使人工驯化,在长期的人工栽培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栽培变种。

清代吴其濬[34]621《植物名实图考》记载白芷:“滇南生者,肥叶绿缕,颇似茴香,抱茎生枝,长尺有咫。对叶密挤,锯齿槎栉,龃龌翘起,涩纹深刻,梢开五瓣白花,黄蕊外涌,千百为族,间以绿苞。根肥白如大拇指,香味尤窜”(见图1E)。滇白芷虽也是伞形科植物,但观其花茎叶:羽状复叶,近二回羽状全裂;边缘有不规则的牙齿;有宽叶鞘。复伞形花序,花白色。应是独活属糙叶独活H.scabridum,又称粗糙牛尾独活、糙叶白芷、滇白芷等。产四川(木里)、云南(洱源),仅云南当地作白芷入药。

民国陈仁山[35]34《药物出产辨》载白芷:“产四川为正,味馨香。有产浙江宁波、杭州等,名杭芷,又名宁波芷,又名老头芷,味辛辣,不适用。有名会芷,产河南,如无川芷,则用会芷亦可。均夏季出新,又名芳香。”民国已有川、杭、会(禹)3大白芷栽培产区,陈仁山比较3个地区的白芷品质,认为川芷最佳,会芷亦可,杭芷不适用。然而此评价与古今评价均不同,谢宗万《中药材品种论述》曾考川白芷:“气清香浓厚而不浊,味辛微苦。川白芷气虽清香,但暴而短,不及杭白芷为佳。”且杭白芷作为宋、明、清长期推崇的道地商品,说其“不适用”略有偏颇。

王梦月等[6]曾考察4种道地白芷的栽培历史,其中杭白芷的栽培历史最为悠久,从《本草图经》中记载的吴白芷,到《本草乘雅半偈》所载“近钱唐笕桥亦种莳矣”,杭白芷A.dahericacv.‘Hangbaizhi’早已形成道地产区,成为明、清时期主流商品白芷。王年鹤等[5]根据其原植物形状及产地考证,杭白芷A.dahericacv.‘Hangbaizhi’更可能为台湾白芷A.dahuricavar.formosana的栽培选育品种,明代以后被南方多省广泛引种栽培。

虽南宋方书中已有川白芷的记载,但当时可能是本地所产野生采集。后亦因资源问题,逐步从杭州一带引种而发展成为人工栽培区,如今市场售卖的川白芷实是明清时期从杭州等地引种而得,所种亦为A.dahericacv.‘Hangbaizhi’。据《遂宁白芷志》和《遂宁县志》[36]记载:相传明朝时期遂宁出了四大家族,他们有人在外地做官,从浙江带回种籽,种植逐年扩大,以致遂宁有“白芷之乡”之称,这也证明了明代杭州一带最早开始人工栽培,与本草记载的相吻合。而最早方书中出现过的“川白芷”未有具体植物形态记载,且据《中国植物志》记载的野生白芷分布也未包含四川省,因此无法确定具体品种。然谢宗万实地考证川白芷后认为在系统种植杭白芷A.dahericacv.‘Hangbaizhi’以前,四川普遍分布在种的应是白芷A.dahurica,又被称为“老川白芷”。

禹白芷即《药物出产辨》中产于河南的会芷。王梦月等[6]据《长葛县志》[37]的记载,认为长葛县白芷是清乾隆年间乔姓药商从外地带回白芷试种,由此推测禹白芷已有200多年的栽培历史,亦有可能是从杭州等知名产区带回。然而据此后出版的《钧州志》记载,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禹州就已有白芷栽培[38],但当时是否已形成规模产区仍需考证。从长葛、禹县所种白芷品种一致来看,乔姓药商可能是从此地引种回长葛。但仅凭州志记载,无法断定当时禹白芷的具体品种,现如今河南大规模种植的禹白芷经鉴定植物形态更偏向于白芷A.dahurica,结合野生白芷资源分布看,禹白芷应是华北一带的野生A.dahurica经过驯化后形成栽培品,今被定名为A.dahuricacv.‘Qibaizhi’。

1935年《中国药学大辞典》载白芷:“拉丁名A.anomala。按白芷为3年生草本,药圃多培植之。春日抽苗,高约七八尺,叶为三出重复之叶,皆相互生。叶柄之基部,膨起为叶鞘而抱茎。小叶为披针状,则相对而生。边缘有细锯齿两对至四对,别有抱茎之叶鞘二。至夏,梢头开五瓣之小白花,相缀而为缓伞形之花序。果实为裂果。此草播种之后,经三年而开花结实,后乃枯死。本品为粗一寸至寸半之主根,有轮节或隆起,上部有鞘状之叶痕,其下多分歧之根,质柔软,外面色淡黄褐,有横纹。香气颇甚,味甘辛。”[39]396已考《中国药学大辞典》等早期文献将白芷的原植物定为A.anomala(狭叶当归)纯属误定。

同年出版的《中国药物标本图影》绘有白芷生药图(见图1F),可看出其绘制的白芷通体有皮孔样横向突起(习称“疙瘩丁”)及纵皱,且头部略呈方形[40]。杭白芷与禹白芷外形上最大区别点在于杭白芷具有多数较大的疙瘩丁,排列成近四纵行,而禹白芷皱纹较密,疙瘩丁较少,由此可见《中国药物标本图影》绘制的白芷为杭白芷A.dahericacv.‘Hangbaizhi’。

赵燏黄[41]90在《本草药品实地之观察》中记载白芷:“牧野氏以伞形科之HeraclumlanatumMichx.充之,而谓用AngelicaanomalaPall.充〈纲目〉之白芷者,尚未妥惬云。查白芷为药肆中常备之品,北平及祁州市品有二,一为自杭州来,称杭向芷;另一自河南禹州来,称禹州白芷,两者外形色昧,均甚相似。据药肆中人言,杭白芷其根头平面呈圆形,禹州白芷则呈方形,试之果然两者之原植物均同为伞形科之AngelicaanomalaPall.。”赵燏黄考察祁州一带白芷来源,有杭白芷和禹白芷2种,生药区别在于根头方圆程度,《中国植物志》载杭白芷A.dahericacv.‘Hangbaizhi’根长圆锥形,上部近方形,祁白芷A.dahuricacv.‘Qibaizhi’根圆锥形,较杭白芷细长。可见以《中国植物志》为主的现代文献对禹白芷、杭白芷的生药区分与赵燏黄所言完全相反,也许是当时商品称呼混淆了。

注:A.《本草图经》;B.《本草品汇精要》;C.《本草纲目》;D.《本草原始》;E.《植物名实图考》;F.《中国药物标本图影》。图1 不同历史时期本草中所附白芷图

祁白芷此时还未出名,而据《祁州药志》和《安国县志》的记载,祁白芷的栽培历史不早于20世纪30年代[42]。现鉴定祁白芷原植物与禹白芷同种,定名为A.dahuricacv.‘Qibaizhi’,可能是禹白芷出名后当地从邻省引种栽培而得。谢宗万考禹白芷香气虽短但不暴,而祁白芷香气短而带酸,不及禹白芷为佳。

综上,明、清以来云南出现1种以糙叶独活H.scabridum为主的滇白芷,仅云南当地作白芷入药。明代以来逐渐形成杭、川、禹3大商品白芷,所用基原为杭白芷A.dahericacv.‘Hangbaizhi’和禹白芷A.dahuricacv.‘Qibaizhi’,前者应为台湾白芷A.dahuricavar.formosana的栽培变种,后者似白芷A.dahurica的栽培变种。

综上所述,历代白芷主流基原为白芷A.dahurica和台湾白芷A.dahuricavar.formosana的野生品或其栽培品杭白芷A.dahericacv.‘Hangbaizhi’、祁白芷A.dahuricacv.‘Qibaizhi’。唐代以前多用山西、江浙等省的野生白芷,山西产者推测其基原为白芷A.dahurica。宋代以后,泽州白芷逐渐绝迹,而吴地野生的台湾白芷A.dahuricavar.formosana因资源下降,至明代形成人工栽培,并逐渐形成如今的栽培变种杭白芷A.dahericacv.‘Hangbaizhi’,并成为明清以来的主要商品白芷。四川早期亦有野生,至明代以来遂宁从浙江引种栽培,而形成川白芷另一道地产区。明中期有记载河南禹州亦为白芷的主产区之一,禹白芷A.dahuricacv.‘Qibaizhi’应是华北一带的野生白芷A.dahurica经过驯化后形成栽培品。祁白芷的栽培历史不早于20世纪3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展成新产区,所种品种鉴定后亦为A.dahuricacv.‘Qibaizhi’。现杭白芷A.dahericacv.‘Hangbaizhi’和祁白芷A.dahuricacv.‘Qibaizhi’已成为药材白芷的主流基原。

3 道地性及品质考证

由表1可知,白芷于秦汉时期多是山东、山西一带野生品,南北朝以后发现吴地白芷极多,被称为吴白芷。宋代以来推崇吴地所产,宋以后吴地的栽培的杭白芷逐步成了商品主流,并被四川引种。明清时期各地多从浙江引种栽培,至民国形成杭、川、禹3大产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安国(祁州)、亳州成为新兴产区,如果受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影响,亳州已成为白芷的主产区,而杭白芷则萎缩,应加强相关道地产区的生产规划。

表1 不同历史时期白芷道地性及品质信息

4 药用部位考证

早期白芷作为香草被古人反复吟咏,入药则是取根用,如《范子计然》载:“以春取黄泽者善也”;《名医别录》《本草图经》《本草品汇精要》等本草均言“取根曝干”。

白芷除根外,叶可入汤浴,《名医别录》载:“叶名蒚麻,可作浴汤”,李时珍记载:“叶,浴丹毒瘾疹风瘙”。

《滇南本草》收载滇白芷,尚有用滇白芷果的记载,《中华本草》载其异名为土蛇床子:“治妇科阴肿瘙痒”[44]965。然而滇白芷果一药仅《中华本草》有载,他处未见。

5 采收加工及炮制考证

历代本草收录的白芷采收时间均集中阴历二、八月,采根曝干。炮制工艺于本草、方书中却有较大差异,见表2。

表2 不同历史时期白芷采收加工炮制方法

由表2可知,历代本草对白芷的炮制主要延续自《雷公炮炙论》和《本草纲目》,而“与黄精同蒸”的说法实用不多,李时珍言用石灰制,是为了防虫蛀并调整白芷色泽,后《本草乘雅半偈》指出石灰制白芷燥性增强,不利于白芷作用的发挥,由此可见,石灰制亦有不足之处,现代白芷用石灰埋藏,主要是为了白芷药材的快速干燥,和古代白芷的炮制目的不太相同[8]。而石灰制近代以来亦一度被硫熏所替代,其白芷色白气香而被商家所喜好,然课题组经过深入研究,发现其中部分化学成分发生改变,目前国家加强硫熏的限制,白芷使用硫熏加工逐步减少。

方书中的炮制与本草又不尽相同,炮制品多达10余种,但大体上可分为见火和不见火2类。不见火的洗、拣、锉、末、去皮,多是因为白芷的挥发性成分成分易挥发,香豆素类易被破坏,现代白芷仅用生品也是因此。见火的多是炒制,有微炒、炒黄、炒焦、炒黑,又有用醋制加强白芷的消肿、通淋作用,和盐制泻火等加辅料制法,现已较少使用。

6 结语

综上所述,白芷早期作为香草为人所知,别名众多,且有同名异物的情况,入药均以白芷作为正名。历代白芷主流基原为白芷A.dahurica和台湾白芷A.dahuricavar.formosana的野生品或其栽培品种祁白芷A.dahuricacv.‘Qibaizhi’、杭白芷A.dahericacv.‘Hangbaizhi’。唐代以前多用山西、山东等省的野生白芷,推测其基原为雾灵白芷,《中国植物志》已将雾灵白芷和兴安白芷并为一种A.dahurica。宋代以后泽州白芷逐渐绝迹,而吴地野生的台湾白芷A.dahuricavar.formosana因资源下降,至明代形成人工栽培,并逐渐形成如今的栽培变种杭白芷A.dahericacv. ‘Hangbaizhi’,成为明清以来的主要商品白芷。四川早期亦有野生,至明代以来遂宁从浙江引种栽培,而形成川白芷另一道地产区。明中期河南禹州开始有栽培白芷,禹白芷A.dahuricacv.‘Qibaizhi’应是华北一带的野生白芷A.dahurica经过驯化后形成栽培变种。祁白芷的栽培历史不早于20世纪3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展成新产区,所种品种鉴定后亦为A.dahuricacv.‘Qibaizhi’。安徽亳州正逐步代替杭白芷成为白芷的主产区,但种质资源复杂,品质也参差不齐。现杭白芷A.dahericacv.‘Hangbaizhi’和祁白芷A.dahuricacv.‘Qibaizhi’已成为药材白芷的主流基原。

白芷主要以根入药,叶亦可作汤浴,春季结子前或秋季苗枯后采根。方书中白芷的炮制可分见火的炒制(清炒或加醋、盐等辅料)和不见火的净制、切制两类,现前者已较少使用。本草中白芷用石灰制,是为了防虫蛀并调整白芷色泽,后《本草乘雅半偈》指出,石灰制白芷燥性增强,不利于白芷作用的发挥,现代白芷用石灰埋藏,则是为使白芷药材的快速干燥,现此法已被淘汰。

因此,经典名方中5首用白芷的方剂,宋代虽以野生雾灵白芷为用药主流,但更推崇吴地产者;金代药方注明用吴白芷;明清两代也以杭白芷为主流,因此宋、金、明、清5首名方中的白芷建议用杭白芷A.dahericacv. Hangbaizhi,道地产区宜选择浙江一带,炮制规格则建议均用生品。

猜你喜欢
白芷本草栽培
牵牛子的本草考证
五类栽培白芷与兴安白芷的挥发油成分及其化学亲缘关系
白芷药食同源研究进展
圣女果高产栽培六步曲
夏秋栽培番茄 要防早衰
油麦菜栽培要点
白芷善治头痛
本草,源于延续生命的渴求
本草,一场不动声色的“双面修行”
本草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