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零二三点三

2020-10-28 01:34孙希栋
伊犁河 2020年3期
关键词:山东距离老妈

?孙希栋

有人说,这个数字代表一道数学题的答案,一套楼房每平方的价格或者说是一个人的月工资数。那么,我却不以为然……此刻,我只想说:“走得再远,也不要忘记回家的路。”

躺在宿舍的床上,听着刘德华演唱的一曲《回家的路》,勾起了思乡情怀。回家的路,我感慨万千,四零二三点三,看似几个简单的数字拼凑在一起,却代表着沿途最美的风景,这么近,却又那么远!

那时候即将大学毕业的我,面临着一个严重的问题,当然也是所有应届毕业生头疼的一道难题,毕业即失业。况且山东就业压力那么大,找份适合自己的工作真是难上加难。人的一生中会经过许多的十字路口,同时也就意味着面临很多选择,选择的路不同,从而导致的结果也就不一样。恰巧在这时,忽然想到学长说的这么一句话:“既然这样,那就不如先选择西部计划,当一名志愿者,去遥远的西部呆上一年,长长见识,多吸取一些经验,况且还为西部大开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志愿者”——在学校时,曾经就是红十字会的志愿者,我还是比较感兴趣。于是从网上搜索着关于西部计划的一些文章以及新闻报道,其中这么一段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我想,这种生活就是志愿者的生活。”

人的一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坎坷也有荆棘,有挫折也有磨难,就看你以怎么样的心态来对待。有什么样的心态,就能活出什么样的人生。就在去之前,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独生子、路途遥远等一些词语映入眼帘,父母、亲戚、朋友的反对等。最终确定要去的那一天,还是在父母的半支持与半反对的情况下出发的。

四零二三点三,不是别的,而是一个公里数。它仅仅代表着山东日照农村老家到新疆伊犁我所在学校的距离。在别人的眼里看似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數字,而正是因为有了它,见证了我回家的路途之遥远。基本上可以说是横穿整个中国,从中国的最东边到最西北角,真是路途遥远须坚持,勿忘初心得始终。我这样想:用一年甚至几年的时间做一件一辈子值得回忆的事,我认为是值得的。

俗话说得好:“儿行千里母担忧。”更何况还是近万里呢?那一天出发时,老爸陪着我从乡镇坐车到县城,然后我自己再转车去济南与其他的战友会合。上了车,找好座位,打开窗户,把头轻轻地探出窗外,清晰地可以看到老爸的眼睛泛红;当车辆缓缓开走时,他连忙跟我摆手道别,用一口家乡话说道:“那边人生地不熟的,要照顾好自己,感觉不适应的话,就回来。”我没有作答,只是一个劲地点头,意思是说,我知道了,不用担心了。那一刻,我本来应该庆幸自己为可以去外面的世界闯荡一番而兴奋,可是……看着他的身影离我远去,不知怎么了,那不争气的眼泪哗哗地流了下来。回家的路,导航高德地图直线距离显示为4023.3公里,大约需要三天的路程。第一次坐火车睡的卧铺,还是中铺,认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战友,在火车上有说有笑,高兴之余,居然到达目的地时忘记给家人报平安。

还记得以前放假回家时,提前把火车票买好,总会第一时间把自己回家的日期、乘车的时间一五一十地告诉家人。结果呢?从我把电话打通的那一刻起,老爸每天就开始计算着我距离回家还有多长时间,总是在老妈的跟前叨叨着栋儿快回家了。这些细节琐事,还是有一年过年回家老妈不经意间提起,我才知道的。当然,老妈也默默地计算过。还有就是老爸的另一个举动彻底让我无地自容。以前家里挂着一张山东地图,他发现在里面找不到新疆,甚至可以说是找不到他儿子回家的路。结果呢,有一次镇上有大集,他为了能在地图上可以轻松地找到我,买了一张中国地图挂在屋里,并且闲着就瞅瞅,小声嘀咕着:原来兰州在这儿,西安在这儿,新疆这么远……说是研究中国地图,其实是在看山东到新疆的距离。每次到达火车站准备乘车时,老爸都会给我发一条短信,坐上火车了没?然后基本每到一站都会发一条,这一站到乌鲁木齐了吧、到兰州了吧、到西安了吧、到郑州了吧。老爸算计的基本到站地点和短信还算匹配,也不知道老爸是如何算出来的,我坐几天火车,他和我老妈就失眠几天。后来,我渐渐地懂事也就不告诉他们啦,省得他们睡不好觉还一直担心。

而现在的我,习惯了把凌晨一两点钟的火车跟家人说成是晚上八点多。时间一分一秒地走着,当指针快到八点的时候,给老爸发一条信息,信息的内容是:“老爸,我上火车了,放心好了,行李没有落下。”给老妈也同样来一条:“老妈,俺上火车了,行李都在,照顾好身体。”然后自己呢,去德克士或者肯德基呆着,静静地听着音乐看着书或者玩着手机来消磨打发时间。

在淡淡的回忆中,我想起了那些清晰而熟悉的往事,在悲喜交加的生活中,那生命跳动的旋律以及岁月无情地流逝。

转眼间,进疆已有6年,也渐渐地习惯和爱上了这片热土。这里有着“不到新疆不知道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道新疆之美”的美誉,还有被称之为“塞外江南”的小城伊宁。我将持续奉献在这片热土上,贡献我的青春和力量。新疆,成了我的第二故乡,四零二三点三,我会将这组数字永远刻在心里。

点评:几年前我应邀去四师可克达拉市职业技术学校讲过一次课,学校领导对我说,有位山东来的青年教师,喜欢文学,文章写得挺好,还给了我几篇他的散文。回来一看,的确不错,于是记住了孙希栋这个名字,把其中的一篇推荐给《兵团日报》“胡杨”文学副刊发表了。

后来认识了这位小伙子,果然文如其人,喜欢运动,话语不多,朴实憨厚。四师市文联组织活动,他能来参加就尽量参加。这些年,我见了不少很会来事的文学青年,经常有一种被利用的感觉,而孙希栋不是这样,也许他永远也学不会,平时不大主动与我们接触。但这正是我喜欢他的原因。

《四零二三点三》这篇散文很能代表孙希栋散文的风格。内容似乎是老生常谈,切入的角度却很新颖。现在网络技术发达,他能够通过高德地图查出“山东日照农村老家到新疆伊犁我所在学校的距离”,作者就是通过这个距离写思念。父母亲对儿子的思念,把家里原有的山东地图换成中国地图,准确地计算出儿子到达旅途中每一座城市的时间;儿子对父母亲的思念,如善意的撒谎等等。这些细节,自然给永恒的亲情赋予了新意。

孙希栋的这篇散文是很难被读者遗忘的,他的文风很正,创作的路子很正。我不由地想起路遥,孙希栋也是在用自己朴实的文字,书写着自己的“人生”,打造着自己的“平凡的世界”,愿他的散文越写越好。

(蒋晓华)

猜你喜欢
山东距离老妈
我和我的家乡
去外面吃
距离美
距离
“眼瘦了”
山东老家规 (中)
床到马桶的距离
外出就餐
傅有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