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人用人的学问

2020-10-28 08:39刘涟
月读 2020年10期
关键词:魏徵唐太宗秦国

刘涟

近期读完张国刚老师的《(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资治通鉴启示录》,收获颇多,于是想将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

一、人才,还是人才

读完这两部书后,给我很深的一个感受就是能够在打天下中脱穎而出的都是发现和任用人才的高手。

秦国本是一个边陲小国,秦君却志向远大,如秦穆公起用老翁百里奚,得以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秦孝公发布求贤令,通过商鞅变法使秦国快速崛起,为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求贤令的大意是这样的:今赢渠梁明告天下:有能出长策、奇计,而使秦国恢复穆公霸业者,居高官,领国政,与本公共治秦国,共享秦国。这样的求贤令既有不计背景、求贤若渴的态度,又有“共享秦国”的橄榄枝,还体现了秦孝公的雄心壮志,这才让孝公有机会得到商鞅。

再到后来的秦昭襄王、秦始皇等,都延续了秦穆公、秦孝公等人不拘一格用人才的传统。最后秦国不胜出,谁还能胜出呢?

可以说在战国中后期,人才在秦以外的其他国家并不怎么受重用。有能力的人到其他国家“找工作”,到最后总因能力强而被本国的王公贵族排挤。吴起在鲁国为带兵出征而杀妻,于是被鲁国人说坏话;到了魏国,又受到公叔痤的排挤。尽管如此,吴起训练的士卒后来在公孙痤手上还是帮魏国打了胜仗。

书中提到“客卿是秦国的一大亮点,是一道风景线”。“商鞅,本来什么也不是,去了秦国,封为上卿;范雎,一介平民,到了秦国,成为国相。”郑国渠事件后,由于秦国在客卿的帮助下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加上外来人才对秦国本土官员的利益有所挤压,双方矛盾逐渐尖锐。在诸多利益的驱动下,秦王赢政下达了驱逐客卿的命令。针对此令,李斯写了著名的《谏逐客书》,他认为“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李斯最后的意思就是“革命尚未成功,这样的做法不是把人才往敌国赶吗?”这篇气势宏大、有理有据的文章最终让秦王收回成命,也重新重用李斯,最终实现了一统天下。

再来看刘邦,他夺取天下也是靠人才。虽然刘邦看上去像个小混混,40多岁还一事无成,其实他有自己的人格魅力,让很多人心甘情愿地跟着他打天下。书中写道:“刘邦不是一个人在打,他是在下一盘棋,他用韩信,用彭越,用萧何,还有张良。这是刘邦一生成功的关键,也是他领导力的最高体现”,“刘邦能以隆重的仪式拜韩信为大将军,这就是他的过人之处,这种过人之处是很难学的,体现了他的判断力和决断力”。

一直跟随刘邦的萧何不但是“汉初三杰”之一,更是另一位“三杰”——韩信的举荐人。就像书中所说,“能如此坚定地推荐一个没有任何战绩、还不能证明自己有本事的人,而且把他推到大将军位上,真的不容易,何况这个人.还是从对手那边来的,这也说明了萧何的赤胆忠心”。这样看来,辗转多地最终投奔刘邦旗下的或敌方阵营的人,都能为他所用。

相比于刘邦,他的对手项羽在用人方面与他绝不是一个等级的。项羽手下的大将英布、彭越等接连投奔刘邦,连最忠诚的谋士范增最后都被陈平用一个拙劣的计策就离间了,到最后,项羽可以说是众叛亲离。再加上他怨天尤人的性格,刘邦最后夺取天下也有其必然性。

书中还提到,曹操、唐太宗也都是能够爱惜、重用人才的人。曹操被称为“谋士如云,武将如雨”,他的爱才惜才也是众所周知的。第一,他一直让周围的人帮他推荐人才,觉得此人不错便立即任用,所以麾下聚集了很多不同类型的人才。第二,他在用人方面很大度。他认为绝对不会背叛他的魏种叛逃后被抓获,依然重用他。第三,他不介意用敌方阵营的人。比如陈琳在袁绍一方时写《为袁绍檄豫州文》,里面把曹操骂得狗血淋头,后来陈琳被曹操擒获,反而为其所用。曹操只是在一次回忆旧事时说“你檄文的确写得很好,只是你骂我本人就好了,何必把家祖和家父也一起骂呢?”轻描淡写地批评了陈琳。可见,曹操非常清楚人才是他打天下的利器,所以他才能超越个人的好恶,而不拘一格地寻才用才。尽管他在世时未称帝,但他儿子曹丕建立了魏国,这与曹操打下的基础是密不可分的。

唐太宗在玄武门之变后,任用原太子李建成的部下魏徵,成就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太宗和魏徵之间的君臣关系也为后世所乐道。唐太宗曾经说过“今所以择贤才者,盖为求安百姓也。用人但问堪否,岂以新故异情?”可见他的求贤之心。因此,无论打天下、治天下,人才的重要性都毋庸置疑。

对打天下的人来说,人才很重要。反之,对人才而言,最需要的是一个发展平台,而不希望自己的才干被埋没。这也是战国后期在自己国家没前途的能人纷纷来到秦国寻求发展的原因,也是众多能人围拢在刘邦、曹操、唐太宗等英明之人周围的原因。可以说,这是一个相互成就的过程。

二、用人的学问

把人才招至麾下之后,如何才能用好呢?书中也给出了精当的分析。

印象比较深的是对刘邦用陈平的分析。陈平原来是项羽阵营中的人,后来因受到项羽的猜疑,经魏无知推荐来投奔刘邦。刘邦从一开始就很看重他,出入跟刘邦坐在一个车上。但刘邦手下的人针对陈平提了三个问题,一个是道德问题,一个是忠诚问题,一个是贪污问题。刘邦找来魏无知对质,魏无知是这么说的,“我说的是本事,你说的是品行,当今大争之世,即使他有再好的品行,但没本事,有什么用呢?你就看他有没有本事,看他的计谋是否有利于国家就行”。一句话点醒了刘邦。陈平在重要的事上确实为刘邦出了不少计谋,包括刘邦去世后也为汉朝立了不少功勋。后来证实,他所谓“盗嫂之事”,纯属子虚乌有。

魏徵向唐太宗提出用人的策略时也是一样。有一次,唐太宗对魏徵说:“为官择人,不可造次。用一君子,则君子皆至;用一小人,则小人竞进矣。”魏徵完全认同唐太宗的看法,并进一步补充说:“天下未定,则专取其才,不考其行;丧乱既平,则非才行兼备不可用也。”这段话说得非常明白,打天下是在你死我活的阶段,可以说,谁能用到尽可能多的人才,谁才有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哪怕是“鸡鸣狗盗”的偏才。因为在乱世中,很难说哪方面的才能会用得上。所以在这种时候,能力比品行更重要。但等天下大势已定,只看能力而不看人品,则会造成上梁不正下梁歪,很有可能把江山葬送掉。太宗用人如器,各取所长,不求全责备,反映了他的明智。他说“人才有长短,不必兼通。……舍短取长,然后为美”。

这对现代企业管理有两方面的借鉴意义。

第一,根据发展阶段不同,用人策略其实是不尽相同的。组织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企业组织同人_样具有生命周期,有它的童年、青年、壮年和老年时期,也就是初始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最开始时,没有太多选择,很多创业者都是选择比较有激情也比较熟悉的小伙伴一起开创事业。初始期正处于生死攸关的阶段,为了打硬仗,也不可能过于苛求,更应该遵循“差不多”原则。成长期时,企业处于“To die or not to die”的关键期,需要核心团队的核心人员,同行业的优秀人才,将组织迅速做大做强,之后随着公司的发展及正规化,在基本组织架构及文化已经稳定的情况下,需要招聘梯队中的新鲜血液,既容易灌输企业文化,又能给组织带来活力。

第二,对于人才要人尽其用,而不是求全责备。人各有缺点,像司马光说的有才有德的是圣人,但这种人古往今来也没有几个。在这种情况下,每个组织都要想清楚用人原則。最重要的是,有些红线是不能触碰的,比如因为手上有权力就收受他人贿赂,这是绝对不行的。作为团队管理者,只在乎满足自己的权力欲,而完全不顾团队的发展,这样的人也不能用。对于才而言,也应该看到,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全才,不同的岗位侧重于不同的能力,相对于关键能力,其他能力相对弱一点,影响并不大。

所以,对于一个要用人的领导来说,一定要有原则,如果涉及重要道德品质方面的问题,就要一票否决。而灵活性同样要有,一是一定要和组织发展阶段结合起来,考虑具体的用人策略;二是要善于用人所长;三是需要用制度更好地规范人的行为。

猜你喜欢
魏徵唐太宗秦国
唐太宗慧眼识马周
五张羊皮
瞒天过海
唐太宗 善听劝谏
唐太宗何以怒砸魏徵墓碑
唐太宗何以怒砸魏徵墓碑
鸡口牛后的故事
以诚相待
唐太宗慧眼识马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