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艺术设计院校本科学制研究

2020-10-28 08:42俞晓菁
设计 2020年19期
关键词:学制专业设置课程体系

俞晓菁

摘要:本文通过梳理美国帕森斯学院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师资队伍,介绍美国艺术设计类高等学校的学制、教学模式与特点,分析其课程设置所反映的教学理念,为中国艺术设计教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学制;藝术设计;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专业设置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0)10-0113-03

Abstract:This paper sorts out the major setting,curricula,teaching models and faculty of Parsons School of Design.Introduces the academic system,teaching mod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merican art and design colleges,and analyzes the teaching philosophy re?ected in their curricula,in order to providereference for art and design college in China.

Keywords:Academic system Art design Curricula Teaching models Major setting

引言

艺术设计是目前中国高校非常热门的学科,国内也有一定数量专门设置的艺术设计高等院校,二者每年招收大量的学生。但艺术设计仅仅从20世纪80年代初才成为现代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独立的学科,其学科内涵及教育教学体系的理论研究长时间落后于实践,人才培养的目标偏重适应市场需要,课程体系中既有相当比例套用纯美术学科的,也有三大构成等技术课程占比过高,实践课程数量不足、课程内容缺乏创新性、技术性等很多问题,师资队伍有的来自美术学科,缺乏设计实操的经验与积累,也缺少跨学科的知识储备,教学模式上往往采用教师满堂灌的形式,学生缺少积极性与参与度,这些问题已经有很多学者做过分析。

美国艺术设计不论人才数量还是设计成果在当今全球艺术设计界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与美国众多优秀的高等艺术设计类院校及先进的教学模式关系密切,笔者以其中翘楚帕森斯设计学院Parsons School of Design(以下简称帕森斯学院)为例,通过分析帕森斯学院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配备等方面的做法,展示美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特点,以供国内的艺术设计院校参考借鉴。

一、帕森斯学院简介

帕森斯设计学院创立于1896年,其历史上代表性人物弗兰克·阿尔瓦·帕森斯在1904年之后推出了开创性的科目:时装设计、室内设计、广告和平面设计,通过设计教育及其成果,他对美国人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学校因此在1941年采用帕森斯作为校名,1970年帕森斯学院正式与纽约的New School合并,从此开始稳定地成长为全美最大的艺术设计高校,百年来培养了众多优秀的艺术设计人才,其知名校友在美国艺术设计界特别是服装界拥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力(如山本耀司、Tom Ford、Marc Jacobs等),因此近年来帕森斯学院无可争议的占据全美艺术与设计学院排名首位。

帕森斯学院下设五个二级学院,对外招收本科与研究生,学校实行学分制,为各类入学者提供多种就读模式,包括副学士、学士、研究生学位,本科学位主要为BFA(Bachelor of Fine Arts),艺术设计类本科设有十个专业。

二、帕森斯学院本科课程设置情况

帕森斯学院为其本科学生设计了系统进阶的课程结构,下面以学校官网[1]上显示的本科设计与科技专业为例,分析其课程结构。

由表1可见,设计与科技专业本科课程为四个学年,完成120学分即可获得学位,通常一门课可获得3个学分。

我们可以用专业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实践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来归纳帕森斯学院的五类本科专业课程,并可从其课程设置与理念中看到学校的核心价值观——课程创新、协作方法、开拓技术与实验的应用、挑战现状的愿望以及学生的社会参与。

首先,帕森斯学院是以“大设计”这一概念来打造学生的设计理念基础,从2013年起,学校要求所有专业的本科学生第一年都学习相同的课程,称为The First-year Curriculum,可以视为专业通识课程。很多艺术设计高校中,同一学科的学生会有一些相同的课程,如美术史、设计史、设计概论等,但类似帕森斯学院这一课程设置方式在美国乃至全世界都可谓绝无仅有。一年级课程内容包括广义上的设计理念、工具和方法——2D和3D加工、绘画、数字设计以及艺术研讨会,帕森斯学院以这几个主题为线索,将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史、设计史等知识体系重新打散汇编,学生通过一整年的课程,能充分沉浸在艺术、设计理念、技能和批评实践中,从而超越学科的局限,奠定一个相对宽广而深厚的艺术知识体系的基础。

其次,帕森斯学院设置了三种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历史(History)、专业入门(Introduction)和进阶研究型研讨课(Advanced ResearchSeminar),这三门课偏重于专业史与理论,并与一年级课程特别是“物品的历史”和“综合研讨会2”贯通,提供历史背景及与本专业相关的研究方法,通过研究和写作项目指导学生,同时也为第四年的毕业论文或项目锻炼学生的研究和写作技能。

第三,在灌输给学生专业理论、训练其写作基础的同时,帕森斯学院也非常重视核心技能的训练,在第二、第三学年,学生将花费大量时间学习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实践课程(见表1核心课部分),帕森斯学院一般每一学期设置一门专业技能课程与一门专业实践课程,二者内容相互匹配,就设计与科技专业而言,因其专业特性,第二学年在核心工作室(CORE STUDIO)、核心实验课(CORE LAB)外,还有一门代码课程(CODE),以游戏方向为例,CORESTUDIO介绍游戏的概念、媒介和技术以及游戏设计的理论方法,而CORE LAB提供生产技能和流程,从硬件设计的角度探讨游戏设计与游戏对象,学生可以构建简单的电子游戏与使用现代微控制器的数字游戏界面,学习基本的电子、编程和交互性的设计,与此同时CODE介绍编程模块在创意技术和游戏制作上的应用。通过四个学期层层进阶的理论+实践课程学习,学生可获得较为坚实的专业知识与概念,并且在实际操作层面上得到大量的练习。在最后一学年,学生大部分时间都用于论文和毕业设计项目,通过概念化、研究、设计、原型制作和编写文档,进入项目的生产制作,最后拥有一个完整而精心打磨的毕业设计项目。

第四,帕森斯学院设置了部分专业选修课程,前述的专业核心课程中不包括基础软件类课程,学生需要通过Lynda或Digital Tutor等网络教学平台自学应用软件,这一技术类课程就是专业选修课,用以辅助核心课程及后期的毕业设计,每门选修课每周都有一整天的时间循环授课4-5次,以适应不同专业学生的上课时间。

第五,除了与专业相关的课程,帕森斯学院还设置一些文科选修课程,这些课程是由Eugene Lang College尤金朗学院开设的,该学院和帕森斯学院同属于合并后的New School,提供文学士学位,帕森斯学院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要介入社会,对于艺术设计外的学科也要有所了解,而尤金朗学院提供的文科选修课程,内容包括社会科学(心理学、经济学)、艺术与人文学科的跨学科方法(历史、哲学思想、当前政治问题、文学作品、技术变革、艺术作品和实践等),从而使学生能够分析和积极参与讨论种族、阶级、性别、环境、政治权力和社会公正等问题,同时培养科学素养和定量推理的基本技能。

三、帕森斯学院教学模式

人才培养理念的落实,除了课程结构,每门课程的授课方式也非常重要。

帕森斯学院的课堂形式主要为:工作室(Studio)、研讨会(Seminar)和讲座(Lecture)。专业基础课及文科选修课是以研讨会和讲座/问答形式上课,讲座每次的前一半课时以几十到上百人的大班形式上课,后一半由教师(上百人的大班课有几名助教)指导学生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开展教学,除此之外的其他的所有课程都是以十几人的形式小班教学。

在小班教学(包括工作室、研讨会和讲座后半段的分组讨论)的授课中,帕森斯学院极其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与启发,学生在课堂上会针对每次课的主题互相讨论、做主旨发言或是公开展示作品并阐释设计理念。这是许多美国大学都比较常见的课堂授课模式,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非常高,与课堂上的发言相结合的课后作业量非常大,专业课上課时所有学生作品都要在课堂亮相,接受老师和同学点评,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也非常严格。

帕森斯学院也将课内课外学时与学分认定挂钩:一门课一般持续时间为15周,每一个学分所对应的课堂授课时间+课外学习时间为每周3小时,要获得一个学分,总的学习时间不得低于45小时,其中一般研讨会与讲座是课堂1学时+课外2学时,而核心课Studio的课堂与课外学时则根据课程需要安排,如一门3个学分的课程课堂与课外学时可能是3小时/6小时,也可能是6小时/3小时。

如果按照课堂课时量来计算(所有课程均按1学分对应15小时),则120学分共计1800小时课时108000分钟,与国内相比并不算多,如国内某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三年课程计划为2700节课,每节课40分钟,总课时量亦是108000分钟,但如上文所示,帕森斯学院在课堂之外还规定了课外双倍的学时,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当大。

帕森斯学院采用了学分制的修习模式,规定本科学士学位最长可用十年时间修习完成,在2018-2019年的招生简章[2]里,学校介绍了课业完成率,其中2011年入学的四年制学生共1033名,在四年即完成所有课业的是541人,五年完成的是656人,六年完成的是691人,用六年时间全部完成的学生也只占当年入学人数的67%,可见其课业数量之大、难度之高。综上可见,帕森斯学院的艺术设计专业本科课程,学制的一般年限为四年,学分为120分,学分修习的最长年限为十年,修满学分即可获得学位,所有艺术设计专业采用同一个课程体系,如表2。

四、帕森斯学院课程共享体系与师资队伍

帕森斯学院本着其“课程创新”的理念,为每个本科专业搭建了完全相同的课程结构,同时通过一年级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的全面和部分共享,在专业内部构筑了四通八达的课程体系。

下表左列为帕森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所有的专业基础课程,下方横向为五个二级学院所开设的本科及研究生专业,从表3可见,在五个二级学院中,同一学院的几个专业可以修习同一门专业基础课,如视觉学院的五个专业都有“视觉文化”的进阶研究型研讨课,建筑环境学院则是“建筑环境”,同时在入门型专业基础课(专业历史、专业入门)上,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学生也可以修习同一门课程,因其在大设计概念上属于同源,如工业设计专业和设计与科技、通信设计及插画专业都修习“设计入门”,同时前三个专业都修习“设计史”。其中时尚设计课程相对独立,三门基础课都仅针对时尚专业本身,而集成设计则由于专业特点,学生可以修习其他专业的基础课并将学分转移到本专业。

为了实现这一授课方式,帕森斯学院除了专业核心课,其他所有的课程都采用了滚动式的开课方式。

以图1的“设计史”为例,这门课是面向本科生且不限专业的课程,在2020年的秋天每周开设AB两次(周三和周四),采用大课的讲座和小班的问答模式,大课的两次课分别可以接受300名和125名学生上课,小班的问答每个班仅有25人,因此滚动开设了17个班,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选择,讲座加问答共获得3分学分,而面对所有一年级学生的The First-year Curriculum,采用小班教学(10人-17人不等),一门课每周开设最多可达70 次,且有两门课是秋季春季交叉滚动开设,以便满足所有专业学生的排课需求。在这些公共课程中,每一门课的同学都来自不同专业,除了课程内容本身包含了大专业大设计的理念,学生在讨论中也会了解其他专业的想法,帕森斯学院强调“今天的同学是明天的同事”,这种互动的授课形式会帮助学生在今后的职场上拓展人脉。由此帕森斯学院打造了极其复杂的综合课程体系,而图中的所有专业基础课以及全部的一年级课程都由并无本科专业的艺术与设计史论学院开设,从而在五个学院内实现了资源的共享与理念的共通。

这种授课模式对于师资的要求也相应很高,帕森斯学院有超过4000名学生、约160名全职教师和近1000名兼职教师,大多数兼职教师都是艺术家、设计师和来自行业一线公司的专业技术人才[3],学生由此得以了解业界前沿的信息与技术,同时行业公司也可在帕森斯学院的学生中挑选人才,甚至教师及其所属公司间也可以通过帕森斯学院这一平台实现合作。

帕森斯学院师生比大约为1:3或1:4,这一师生比保证了小班精英化教学的模式与授课质量,也保证了大量课程在多个可选时间开出,学校可以根据学生人数、教学和师资配备,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学资源。这一课程系统代表了帕森斯学院专业的教学管理体系,同时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帕森斯的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要根据自己所选的专业、空余时间和发展需求自行安排课程表,和不同专业的同学在课堂上交流探讨。为了帮助学生,学校实行学术咨询制度,提供学术顾问、指导老师和资深的同行为学生提供指导信息,在专业方向及选课上有疑问都可以通过学术咨询来解决,从而帮助学生制订适应未来职业生涯的学术计划,其中一年级课程结束后,学生可以考虑原来所选的专业是否适合自己,在专业顾问和导师的指导下重新明确自己的目标并选择适当的学位课程。由于实行学分制,所以在校内,学生可以较为方便地实现专业转换,同时帕森斯学院在评估过课程与学分后,也可以接受外校的学生转学就读。

五、帕森斯模式對中国艺术设计高等教育的启示

帕森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学制(包括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所蕴含的特点有以下几点可供中国的艺术设计高等教育借鉴:

(一)有吸引力的人才培养理念:帕森斯学院宣称,他们的学生是设计师、艺术家和学者,学生会学习负责任地、创造性地、有目的地应用设计的变革性能力,帕森斯学院将培养他们成为灵活的思想者、有能力的制作者以及终身学习者,帕森斯的师生在设计系统和环境时,优先考虑人文和文化,以改善人类的状况。这些不只是漂亮的口号,而是贯彻在教育环节中的理念,这一人才培养的理念是尊重学生的本质,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发掘自我,通过学习设计,最后以设计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科学的课程体系:帕森斯学院的课程体系强调深厚的专业概念基础和交叉学科的技术应用,不同年级课程的设置注意前后呼应,经由这一课程设置,帕森斯学院的学生对所学专业从历史脉络到前沿动向都有广泛而深刻的了解。从表3可见,如果将专业基础课与专业通识课都看作艺术设计学科的知识体系类课程,则这一比例达到所有学分的三分之一。一位本科就读清华美院硕士研究生就读于帕森斯的学生指出,中美服装设计学科的差异“突出表现在对设计概念的认识上,比如,帕森斯学院的学生用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时间研究设计概念,欧洲的学生亦是如此。而国内的学生对其付出的时间和精力甚少”[4,虽然研究生课程与本科课程并不相同,但所反映的教学理念是一样的,她通过自身经验得出的结论和笔者通过数据分析所做的结论也基本接近。而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则常常“表现为学生的理论知识较少、对于课程学科的框架理解不够深,缺乏创新的意识与理念”[5]。帕森斯学院的课程通俗来说,是抓住了创意产业的上游,从艺术设计赖以支撑的源头——艺术理念入手,通过创新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全方位地了解学科的概念与知识,教导学生顺流而下,从理念产生形式、利用形式、革新形式,从而可以牢牢掌握行业上游的话语权、定义权。从一年级课程的设置还可以看出,帕森斯学院是通过元素提取的方式来编排艺术史、设计史等知识性概念性的通识课程,因此学生所受到的训练一开始就是跨专业、跨学科的,涵盖了艺术设计所涉及的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等多门交叉学科,为学生打下了有针对性的宽阔基础。帕森斯学院的课程中,没有中国艺术设计高校中类似素描色彩等基础技术型课程,而是通过专业选修课来解决。

(三)引导性启发性的教学模式:帕森斯学院的小班教学,不论是理论课程还是实践课程,都非常注重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和学生个性的培养,采用启发引导的方式,由学生自我主导,要求学生在对学科概念与历史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训练创新思维,重视学生在表达、输出上的训练,尤其是毕业项目的设计,要求作品能反映学生在学习之后形成的设计理念与个人哲学,做出设计师水平的成型的作品。同时行业最新的想法和技术手段通过授课全程贯穿在教学中,学生还拥有许多与学校所在地区的行业企业实习实践的机会,所以无需像国内那样设置专门的创新创业课程,最终保证了一流人才的输出和在业界强大的品牌效应与影响力。

(四)强大的教学管理体系:中国的绝大部分艺术设计高校都应用了学分制的管理方式,但其实质仍然是固定的学制与课时,且学习内容有很多规定的必选项,专业学习的时长与深度受限,部分学校或专业在现有学制之外,尝试开设特色班、实验班,选择有探索意愿的教师和学生,辅以更为长学制或更加灵活的课程设置,来培养优秀的艺术设计人才。但在实践中也面临着教学管理和教育政策限制等问题,在排课及师资配置上遇到很多的操作困难,这也体现了中国当代大学的教学管理体系在成型后,面对新时代变化发展的需求,在数字化智能化配置资源上的不足。帕森斯学院的一方面是具有自主决定的权利,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招生人数,灵活开设专业班级,一方面强大的教学管理数据系统和师资储备,可以支撑课程的科学与灵活配置,学生在面对很高的课程要求,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阶段化地修习学分,为学生提供了最大程度的便利。通过帕森斯学院的教学文件可以看到,其专业内涵与课程标准经过近百年的打磨,已经相当成熟与系统化,这就保证了授课内容的相对标准化,所以尽管一门课由十几二十名教师来授课,学生仍然能获得相同水平的知识。当然这里所体现的不仅是教育管理水平的先进,还有美国领先数十年的自动化数字教学管理系统。

(五)庞大而灵活的师资团队:如前文已经介绍的,帕森斯学院是以

1:5的比例来配置全职教师和兼职教师,这一比例保证了业界的新鲜血液和理念能够源源不绝地输送到教学中,教师对于设计实操的经验也能在言传身教中传递给学生,大量的兼职师资也保障了帕森斯学院滚动式的开课模式,同时每一名教师的个人简历都能在学校网站查询,由学生挑选,这也促成了教师间的良性竞争。

对中国艺术设计院校来说,中美的国情与教育及用人体制都有所不同,价值观与人才培养目标也有差异,但对于如何围绕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来设置课程体系,将交叉学科的知识编入课程体系中,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如何培养基础牢固专业扎实且有跨界意识与能力的人才,如何尽可能地改进师资团队的构成与教学水平,帕森斯学院作为美国的艺术设计高等教育的翘楚,它的体系与理念方法都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本文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国际比较视野下的上海艺术设计教育多元学制构建研究”(项目编号:C17024)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DESIGN AND TECHNOLOGY(BFA)CURRICULUM[DB/OL].https://www.newschool.edu/parsons/bfa-design-technology/.Parsons School of Design.

[2]   2018-2019-parsons-catalog[EB/OL].https://www.newschool.edu/provost/academic-catalogs/.Parsons School of Design.

[3]   赵勃洋.科技与艺术融合下高等教育新启示——以美国Parson设计学院为例[J]. 设计,2017(18):108-109.

[4]   肖榕.美国帕森斯设计学院研究生毕业设计探究——以服装设计专业为例[J]. 装饰,2019(06):98-101.

[5]   钟彦臣“. 跨界教育”视域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研究[J]. 设计,2018(17):82-83.

[6]   张慧斌.美国设计教育对中国设计教育的启示[J]. 美术教育研究.2011(. 07):64-65.

[7]   匡双艳.论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体系的多元化发展趋势[D]. 广西师范大学.2007:1-45.

猜你喜欢
学制专业设置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教育部辟谣小学学制变5年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五行真经
学理与法理:中小学学制变革的依据
学制不缩短,那要怎么改?
关于职校生就业与学校专业设置的思考
江海联动开发与区域高职专业设置研究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