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与孔子

2020-10-28 08:39夏海
月读 2020年10期
关键词:圣人道家老子

夏海

老子是智慧大师,创立了道家学派,孔子是道德大师,创立了儒家学派。道家与儒家是中华文明的基因密码,共同绘制了中国文化的基本面貌、主要特质和深层结构。自古及今,中国人都在儒道两种不同的文化模式中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出老子道家则入孔子儒家,出孔子儒家则入老子道家。比较老子与孔子,实质是比较道家与儒家,有利于更好地认识中华文明的基因密码,更加正确地把握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内在品质。从思想渊源和演变过程分析,老子与孔子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但差异是主要的,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思想体系,建构起各具特色的思想大厦。

老子与孔子的差异是多方面的,首先是道与仁的差异。老子是道,由此形成了思辨哲学;孔子是仁,由此形成了伦理哲学。《老子》一书74次论及道的概念,老子从道出发,穷近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个体生命的本原及终极目的,进而构筑起道家思想体系。在老子那里,道无声无形,浑然一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先于天地生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第二十五章》)。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起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第四十二章》)。老子指出,道是天地万物运行的动力和规律,“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第二章》)。

《论语》一书109次论及仁的概念,孔子从仁出发,深究人世间和社会中各种关系,尤其是人与人关系的准则,进而构筑起儒家思想体系。在孔子那里,爱人是仁的首要含义,“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爱人是以孝悌为基础,从血缘亲情出发的,“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孔子认为,克己是仁的主要内容,“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孔子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克己的内容,正的方面是帮助人、关爱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意思是,仁是只要自己想站得住,便也帮助人能站得住;自己想过得好,便也帮助人能过得好。凡事能推己及人,这就是仁的方法了。反的方面是不强加意志于人,“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无为与有为的差异。老子与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期,两人都关心时政,都在为匡正时弊寻找办法,而开出的药方却大相径庭。老子依据“道法自然”原则,提出无为而治的主张,表现出超凡脱俗的人生智慧,“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子·第五十一章》)。孔子依据“仁者爱人”原则,提倡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表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具体表现在政治路径不同。老子尊自然,强调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要依据人和物自身的性质,让其独立自主、率陛而为,自己成就自己,而不要外在人为因素的无端干扰和任意审判,“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第六十四章》)。孔子贵仁政,强调人为的作用,积极推行德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同时要求建立礼制,形成等级分明的和谐秩序,“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形成统治者内部的和谐秩序,“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形成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和谐秩序,“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论语·子路》)。

圣人与君子的差异。老子与孔子都有自己的人格理想,也是他们的道德主张。老子的人格理想是圣人,孔子的人格理想是君子,两人人格理想的交集是应该由人格完善、精神高尚的人来治理国家。尽管如此,老子之圣人和孔子之君子有着很多差异,最大的差异在于圣人守道,“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君子守仁,“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具体而言,圣人愿意处下,君子勇于争先。老子认为,圣人治理天下,不张扬,不居功,“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老子·第七十七章》)。孔子则认为,君子为了崇高的理想,必须意志坚定、百折不挠,“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愿意付出重大牺牲,甚至献出生命,“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圣人凭直觉,君子靠好学。老子重视智慧,推崇理l生直觉,“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老子·第四十七章》)。孔子则重视知识,重视感性认识和经验积累,《论语》开篇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圣人纯真,君子优秀。老子注重原始纯朴的人生品质,希望人们无论在哪个年龄段都要返璞归真,保持婴儿般的心态,“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老子·第五十五章》)。孔子则强调人生品质的后天养成,最重要的品质是仁、智、勇,“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老子与孔子、道家与儒家,差异是基本的。但是,差异并不否认同一,更不意味着泾渭分明的对立。最大的同一是背景相同。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老子约长孔子二十余岁,他们生活在大动乱、大变革的春秋时代。面对同样的历史趋势,即春秋的社会形态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政治体制由君主、贵族等级分封制走向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和官僚体制,全国局势由分裂趋于统一,华夏族与周边族群以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为纽带而曰趋融合。身处同样的生存环境,一言以蔽之就是乱。西周灭亡,都城东迁,周王室衰微而愈加溃败,统治秩序曰益败坏;诸侯争霸不已,征战讨伐、攻城略地;诸侯国内部是弑君杀父、内乱不止;旧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失效了,旧的政治经济秩序瓦解了,新生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老百姓不仅朝不保夕,而且无所适从。面对春秋乱世,有识之士试图从理论上探索战乱的根源,寻求实现和平相处的社会方案;思想家进而探究人世的哲理,抒发自己的理想抱负,由此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老子与孔子是同时代出类拔萃的思想伟人,他们提出了不同的社会政治思想,却生长在同一土壤中,怀抱着同一志向。

目标趋同。诸子百家都离不开为政治服务,他们著书立说的根本缘由,就是要消除社会动乱;他们共同的政治理想和目标,就是要治国安邦,实现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老子与孔子都有入仕从政的经历,这使他们熟知统治阶级内部的各种关系,有着丰富的政治经验,又使他们对周王朝及诸侯国的典章制度,有着广博的认识。老子生于楚苦县厉乡曲仁里,成年后任周之守藏史,因“见周之衰,乃遂去”,辞官归隐;孔子曾任鲁国司空、大司寇,因不满统治者声色犬马,毅然辞鲁周游列国。两人集一生经验和学问之大成,以批判的眼光审视现实,各自提出了内容虽有差异而目标实为同一的政治主张。

老子思想表面上是无为,是柔弱虚静、谦退避世,实质却是入世的,这和孔子有了交集和同一。在老子看来,无为不是目的,只不过是实现治国安邦目标的方略;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效法天道、顺应自然,反对妄为和勉强,从而实现民化、民正、民富、民朴的治世目的。老子认为,政治统治和治国安邦是必须的,只不过要遵守无为之道和不争之德,“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第六十六章》)。孔子则毫不掩饰自己的入世精神和为政欲望,“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论语·阳货》)孔子认为,要修明政治,统治者必须做到身正,“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统治者身不正,就不能正人,“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要修明政治,必须推行德治,“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要修明政治,必须重视民生和教化,“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論语·子路》)

异中有同。令人感兴趣的是,在老子与孔子思想的最大差异之处,往往隐藏着同一性。道是老子思想的最高范畴和逻辑基础,也是区别老子与孔子思想的显著标志。然而,就在道这一范畴中,可以找到老子与孔子思想的共同因子。道是老子与孔子共同使用的主要概念,存在同一性是必然的,集中表现在道的人文内容。老子之道不仅是形而上本体,而且是人间世的基本准则,“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老子·第九章》)孔子之道就是人道,两人思想就有了同一。老子与孔子都把道看成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老子那里,道是本体、本原和规律的统一体;孔子也把道看成是事物的本质,“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意思是,笃实地信仰道,好好地学习道,誓死守卫道。老子与孔子都要求人们尊道守道、顺道而行,老子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老子·第二十—章》)孔子则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老子与孔子的政治之道都是推崇百姓安居乐业,老子依据道提出的理想社会是“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老子·第八十章》);孔子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当弟子问孔子志向时,孔子回答:“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

互补协同。老子与孔子、道家与儒家互补协同,铸造了中华民族之魂,凝聚成整体人格,使得中国人既表现出道家精神——崇尚自然、知足常乐、追求个性自由,又表现出儒家精神——重家庭、重伦理、重信义。互补协同,是阴阳互补。中国哲学的主流是阴阳哲学,老子却没有发展阳刚思想,而是崇尚阴柔,称颂水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第八章》)。孔子则不然,他崇尚“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象传》),要求君子“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论语·泰伯》)。老子尚阴,孔子重阳,一阴一阳,刚柔相济。互补协同,是隐显互补。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儒显道隐、外儒内道,道中有儒、儒中有道。道家是隐的,讲逍遥,讲道法自然,主张从容地生活,保留可进可退的灵活;儒家是显的,讲参与,讲社会责任感,主张以天下为己任,治国平天下。范文澜认为,儒家是一个显流,看得清楚,道家是一个隐流,不能小看,它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显一隐形成互补。互补协同,是虚实互补。中国理性思辨和抽象思维最发达的是老子及道家思想。老子之道是具有无限生机的宇宙之源和价值之本,它把人的精神从世俗的曰常生活解脱出来,甚至要超越社会道德,从形而上本体的高度看待自然、社会和个体生命。孔子则专注于“内圣外王”,着力阐述政治主张和伦理思想,对终极价值采取存而不论的态度,抽象思辨比较贫乏,“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冯友兰把老子与孔子的思想概括为“极高明而道中庸”,认为极高明即玄虚精神,主要来自道家,道中庸即入世精神,主要来自儒家,两者的统一便是中国哲学精神。

(选自《国学溯源》,中华书局)

猜你喜欢
圣人道家老子
非暴力
漫画道家思想
人人敬爱的圣人成为了 传说人物的原型
漫画
《庄子说》(二十五)
漫画道家思想
《庄子说》(十九)
智者老子
East–West Culture through the Eyes of a German Scholar
寻找老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