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面去釉技术配合口腔正畸治疗在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病例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0-10-28 01:32钟欣宏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口腔正畸牙周病

钟欣宏

【摘 要】目的:探讨采用“邻面去釉”技术配合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导致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基础牙周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给予口腔正畸治疗,治疗中特别采用了“邻面去釉”技术。依次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出血指数为(34.2±5.3)%,牙槽骨高度为(4.9±0.2)mm,牙周袋深度为(3.7±0.3)mm,治疗显效率为100.0%,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采用“邻面去釉”技术配合口腔正畸治疗不仅能够有效缓解牙周炎症,减轻牙齿松动度,也有助于恢复其前牙的整齐美观程度,具备确切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邻面去釉技术;口腔正畸;牙周病;前牙移位

【中图分类号】R7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10-30--01

牙周病是指由于厌氧菌侵入而引发的牙部疾病,常见于牙支持组织,发病后可形成牙周出血、局部炎症及牙齿功能下降等临床表现[1],本研究主要讨论牙周炎患者在正畸治疗中使用“邻面去釉”术后的疗效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经断层片或根尖片确诊及临床牙周检查确诊,排除合并全身性疾病患者,入组患者均了解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与观察组20例,对照组中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龄24~50岁,病程1~7年;观察组中男性10例,女性10例,年龄23~51岁,病程1~8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与病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基础牙周治疗,在患者牙周部位进行有效清洁,对牙周根面开展刮治等处理,实施有效的抗菌措施,根据患者个体情况使用抗生素药物,促进牙周病变好转。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牙周治疗的同时给予口腔正畸治疗,开展自锁矫治(因自锁矫治摩擦力小,对牙周影响小)。对深覆牙合患者前牙区托槽粘贴比正常粘贴位偏龈端,后牙区粘贴托槽则在不影响咬合下偏牙合端粘贴(正常覆牙合者则在正常位粘贴,若内收后覆牙合加深影响托槽使用则移位重粘),磨牙区使用颊面管(尽量不使用带环),采用序列镍钛圆丝对移位牙进行排齐调整,用人字曲、摇椅弓或多曲唇弓等适当压低前牙(此时将双侧后牙区分别进行紧密的一字连扎,以此增加后牙支抗),再采用0.018"澳丝弯制梯形曲,利用橡皮链轻力状态下内收前牙(内收力<100g),根据实际状况合理调节其正畸力,如果某些患者使用该种细丝轻力不合适,需要调整控制转矩时,则改为0.018"×0.025"的不锈钢方丝制合适转矩继续矫治。在将原有间隙关闭后就进行分次但多牙同时进行的邻面去釉,该去釉主要是去除倒三角形的牙冠间点接触的位置,减小牙周病人特有的“黑三角”,增大两牙之间的邻面接触面积(“邻面去釉”技术操作方法就不在此累述)。当然,同时进行牙周基本护理。这一方法在观察组中采用后,根据原“黑三角”大小不同,出现两种结果,一是“黑三角”小者,在关闭间隙后基本无“黑三角”,邻面未有牙石、软垢堆积,松动度明显减轻,此类患者数8人;另一种为“黑三角”较大者,在关闭间隙后仍有较小“黑三角”,但邻面牙石、软垢堆积明显减少,松动度减轻,美观性增强,该类患者数12人。在排齐牙列,关闭完间隙,调整好上下牙之间的咬合关系后,基本上可以选择结束治疗(牙周病患者不建议过长时间的去调整覆牙合、覆盖),在完成治疗后,每三个月进行一次牙槽骨重建评估。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连续随访6个月,分别在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测定患者的出血指数、牙槽骨高度与牙周袋深度,同时在治疗后6个月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按“显效”及“微效”区分。“显效”:患者在治疗后6个月有效缓解了牙齿松动问题,基本恢复了正常的牙齿功能,牙周炎症基本消退,美观性基本满意;“微效”:在治疗后6个月仍有较明显的牙齿松动,牙齿功能与牙周炎症有一定改善,但均未达相对正常,美观未改观。

2.1 两组患者的出血指数、牙槽骨高度与牙周袋深度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出血指数、牙槽骨高度与牙周袋深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各项指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近年來,国内外口腔正畸技术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通过正畸治疗能够对移位牙齿起到排齐、内收、压入等作用,结合固定矫治技术来促进移位牙齿回位,从而保证了牙齿的整齐与美观。但牙周患者在关闭间隙,排齐扭转牙齿后常出现“黑三角”。“黑三角”的出现,导致牙齿邻面牙周健康状况更受威胁,采用“邻面去釉”技术处理后,能让牙邻面接触面加大,减少牙石、软垢堆积面积,以此减少细菌附着面积,易于洁治,减轻牙周炎,利于牙龈的附着生长。同时,去釉闭隙后,邻面接触面积加大,增强了牙之间的互相支撑力,因此有利于减小牙齿松动度。当然,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需确保良好的口腔卫生,对患者的日常摄食进行控制,以取得最可靠的疗效。在本研究观察的牙周患者正畸治疗中,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由于压低牙齿本来就易造成根尖的吸收,所以压低程度因人而异,为避免增大下前牙咀嚼力,造成牙根压入性吸收,不建议长期使用平(斜)导打开深覆牙合患者咬合,建议在实在无法粘贴下前牙托槽时,可早期且短期使用平(斜)导打开咬牙合,然后采用人字曲、摇椅弓或多曲唇弓持续打开咬合,适度压低上下前牙,同时增加双侧后牙支抗;二是“邻面去釉”技术后,必须及时涂氟化物及脱敏剂来防龋、防过敏,同时同样必须维持良好口腔卫生,不厌其烦地给患者进行口腔宣教,指导正确刷牙方法及饮食习惯。在本项研究中发现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为100.0%,出血指数为(34.2±5.3)%,牙槽骨高度为(4.9±0.2)mm,牙周袋深度为(3.7±0.3)mm,均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根据研究数据统计结果能够证实对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实施“邻面去釉”技术配合口腔正畸治疗可取得更可靠的疗效。在李笑非等[2]研究中67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也采取了口腔正畸治疗措施,经12个月的随访观察评定所有患者均矫正成功,并且治疗后的前牙覆牙合、覆盖、出血指数、牙槽骨高度、牙周袋深度均显著好于治疗前,其结论与本研究基本一致。但本研究特别提出之处是针对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黑三角”采用“邻面去釉”技术,的确有其明显优势。

综上所述,针对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采用“邻面去釉”技术配合自锁固定矫治的口腔正畸治疗方法能够明显有效缓解牙周炎症、解除咬合创伤、减小松动度、恢复其前牙的美观程度,具备确切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王小芳,贾培增.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效果[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2019,6(27):43-44.

李笑非,杨兰辉.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6):139.

猜你喜欢
口腔正畸牙周病
探讨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
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正畸干预在牙周病患者中的应用及对美观的影响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的效果探讨
每天刷三次牙 降低患糖尿病风险
循证护理对口腔正畸患儿治疗依从性及口腔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分析
喝生姜水预防牙周病
护理工作在口腔正畸中发挥的实用价值
特殊口腔正畸保持器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