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医院医务社会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2020-10-28 01:32谢谨马云红李海雯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实践

谢谨 马云红 李海雯

【摘 要】以传染病医院医务社会工作的实践与探索为例,解析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成熟的实践经验确立服务新模式,探索将传染病医院医务社会工作作用发挥到最大化,以提升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的医疗效果,缓解医患关系的紧张,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要。

【关键词】传染病医院;医务社会工作;实践

【中图分类号】R5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10-30--02

传染病医院医务社会工作是跨越传染病预防控制和社会工作的专业实践,传染病医院医务社会工作是有双重领域的专门职业,既是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分支,又是社会工作专业活动中的一环。

一 传染病医院医务社会工作的重要意义

到传染病医院就诊的患者中,有一半以上的患者属于身、心疾病患者。传染病患者的健康状况不仅与身体所患疾病息息相关,更与自身的情绪与精神状况有关。传染病医院开展医务社会工作不仅可以用医学专业知识协助管理传染源,还可以对隔离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协助传染病患者及其家属解决心理问题。同时,还可通过医务社会工作开放活动日,进行医护患互动体验,传播预防控制传染性疾病的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保护易感人群,形成一座无形的沟通桥梁,让患者正确看待自己的病情,更加积极地配合医院的治疗,提升医疗效果,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要。

二 以实践确立传染病医院医务社会工作的新模式

传染病医院要以患者及其家属需求为导向,引导医务社会工作服务能够及时发现和回应患者的需求。

(一)以服务为引领推进医务社会工作

按照传染病传播途径以及病原体排出的方式、时间等,在院隔离患者可以分为呼吸道隔离、消化道隔离、接触隔离,不同的传染病患者隔离期并不完全相同,短期可以有5天,长期的可长达数月。传染病医院医务社会工作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要求开展各种服务活动。例如:可以根据传染病患者的特需安排人性化和弹性化的服务;帮助预约特需门诊;开展住院患者的身体、心理及社会状况的评估;协调各科人员和关系;参与查房;协助进行预防接种;复杂病例个案处理;社会生活的复原等等特色健康服务。打造特色健康品牌,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

(二)以需求为导向营造健康氛围

通过及时深入临床,开展系统科学的走访调研,全面掌握临床科室、患者及其家属的需求。利用综合资源,设计健康服务项目,建立现代化传染病医院健康服务体系,开展饮食调节、病情控制、修身养性、营养膳食等健康教育活动,在传染病患者群内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相互鼓励配合治疗的健康氛围。

(三)以专业为支撑开展个案工作

从服务理念和工作模式的建立,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和能力提升,各类医疗健康项目的规范化服务和运作,志愿团队的组建和管理等方面找准传染病医院医务社会工作的定位与职责开展个案工作。与临床科室亲密合作,主动介入,定期探访,对隔离患者及其家属提供视频交流、家庭会议等,帮助排除患者及家属心里因素的困扰,积极应对隔离,配合治疗,强化身体康复和预防疾病复发的信心,促进医患关系的稳定。

三、以健康为主导探索医务社会工作的作用最大化

根据患者预防、治疗和康复的主要地点为医院、家庭和社区,要充分发挥好医务社会工作疾病的诊断评估、咨询辅导、整合资源、协调帮助、临终关怀等作用。

(一)做好宣传倡导服务工作

探索医务社会工作者向进院患者宣传医院以及各科室医疗服务内容的新方式,例如:具有亲和力动画的介绍视频,让患者尽快熟悉了解医院特色治疗服务和所能提供的帮助,便于后续开展卫生健康服务;在院治疗期為患者提供住院和出院计划;开展针对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减压活动;开展轻松音乐治疗、舒缓减压理疗、打太极练八段锦、中医预防保健等等特色服务;为绝症患者提供临终关怀,进行悲伤辅导,满足临终患者生理和心理需求,探索建设舒适方便抢救的临终病房,帮助减缓临终传染病患者对死亡的痛苦和过度的恐惧。

(二)连接家庭和社区卫生服务

不仅要提升传染病医院医务社会工作者个案管理的能力,还要提升专业学科整合的能力、跨部门团队协调的能力、跨学科健康照顾的能力、跨医患关系沟通的能力。探索建立传染病医院医务社会工作者与社区、公卫部门、疾控中心的合作关系,争取政策支持,从人力、物力、财力争取对医务社会工作的支持力度。探索建立贫困患者救济基金,在为医院树立良好形象的同时,搭建起医院与社区居民、家庭之间的合作关系,加强与出院患者及其家属、社区卫生所、社区心理卫生中心的联络,以便于开展外展服务。以医务社会工作的服务保证传染病患者及其家属随时可以获得社区医疗照顾,提高社会群众对传染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等方面的健康意识,为专业医务社工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三)拓展寻求社会资源

传染病医院医务社会工作者作为社会资源的联系者和转介者,需要积极探索在政府的社会福利部门为患者及其家属寻求社会资源帮助的便捷新途径,保证家属在接纳出院传染病患者的同时,保持原有生活的平稳,不给家属造成长期的精神压力。在维护患者及家属利益的同时,弥补医院临床医疗服务时空上的局限性,形成立体连续、交叉的服务体系。在提高同理他人、生命感悟、健康促进能力的同时,积极进行社会政策倡导,提高医务社会工作的影响力,以促进社会资源参与医疗救治和福利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曾茂祯.医院从业人员对医务社会工作态度之研究[D].台湾:东吴大学,1989:87.

李小林.漫谈医务社会工作[J].社会导进,1979(5):56-58.

刘继同.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医务社会工作的历史回顾、状与前瞻[J].社会工作,2012(1):19-25.

刘斌志.论社区社会工作者的核心能力及培养策略[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81-88.

郑玥.医务社会工作嵌入初期的“绞溢”现象研究[D].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2:45-46.

张安玉.健康促进的理论和模式[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0(02):52-54.

王卫平,肖慧欣.医务社会工作专业教学课程设置探讨[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1):12-16.

猜你喜欢
实践
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探究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