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医院医联体医共体建设思路与方案

2020-10-28 01:32苏沛华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医联体建设思路

苏沛华

【摘 要】医疗卫生服务是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卫生事业自然会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新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医院医联体作为医疗改革的重要内容也在进一步开展建设,医联体医共体建设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构建分级医疗。在推进二级医院医联体医共体建设中难免会遇到一系列困境和出现相关问题,如相关的补贴扶持政策、共享机制以及医疗卫生机构本身存在的专业技术能力、管理水平等方面的不足。这就需要根据当前二级医院医联体医共体建设面临的实际问题,结合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来深化改进相应的建设,以推动医联体的建成,整合医疗资源,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服务水平。本文对二级医院医联体医共体建设提出相关的思路与方案,以期为实际提供参考。

【关键词】二级医院;医联体;医共体;建设思路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10-30--01

当前随着医疗体系改革的深入推进,医院资源的整合和协同利用成为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和目的,为促进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加强分级医疗机制的建设,加快二级医院医联体医共体的建设,提高整体医疗服务水平。通过医联体建设的实践表明,相关的政策和共享机制配套还很不完善,医疗卫生机构的能力以及功能还不足,医疗信息化的建设水平还有待提高。基于此,要加强对二级医院医联体建设的研究,在建设过程中充分遵循相关文件和意见的指示,结合医改和医院实际以及考虑社会的需求,科学地构建二级医院医联体,不断推进和完善医疗体系改革和分级医疗机制的建设,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一 政策背景

国务院办公厅《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重点工作安排》提出以托管方式来促进县级医院的管理服務水平的提升。2012年卫生部《关于深化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进一步提高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的通知》再次提出,通过建立医联体、医院集团、托管等形式,推动医院联合体和责任共同体的形成。这为医疗机构向医联体方向发展提供了政策导向。2013年3月,原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明确指出:医改下一步重点是建立“医联体”。2016年《国务院深化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推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若意见》提出组建医疗联合体,优化城乡医疗资源配置。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2017年6月底前各省(区、市)都要明确医联体建设的方案,10月底前所有三级公立医院都要启动医联体建设工作。到2020年,所有二级公立医院和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参与医联体。

由此可见,二级医院医联体医共体的建设是医疗体制改革的一个重点,深受国家和社会各界的重视,这也是整合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政策支持和保障。

二 二级医院医联体模式探索

首先是医院集团模式,医院集团模式是一种紧密型发展模式,其中又包括科室共建和医院全托管两种重要模式,目的是为了实现医院之间的医疗资源共享和分工协作,展开合作的方向和方式主要有医联体内的人才共享、技术分享交流以及处方和服务之间的流动。

其次是协作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属于一种松散型的合作发展模式,目标在于实现医疗技术、人才以及信息之间的资源共享,而实现的方式通常以重点项目的培训建设为主,加之利用远程会议和进修的共享方式。在这种模式的建设发展中需要明确地缘性的优势医院定位,将在各方面都最具实力的优势资源医院作为中心,以此来展开对其他医院的辐射,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

最后是重点帮扶模式,这种模式带有很强的公益性,其中帮扶的方式主要包括医疗技术的支持、巡回医疗以及公益性的捐赠,这主要是提升二级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最终的目标是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确保医疗安全,加强医疗管理,减少医患之间的矛盾,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三 二级医院医联体医共体运行

1 多种医联体模式的合作运行

要加强二级医院医联体建设,就要加快构建多种模式的合作运行平台。在合作模式的构建运行中,要以紧密型的医院集团共建为重点,注重科室共建与全托管共建的模式运行,以此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提高国有资产的价值,在模式合作运行的过程中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提升。同时,要将协作发展的模式作为建设的创新点,提高医院对协作医院的协作帮助力度。

2 双向转诊机制

双向转诊机制是在合作医院内为危重和疑难患者转诊治疗的机制,通过这一机制患者可以实现在合作医院内的连续治疗,接受到连续的医疗服务,这也是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重要表现。如对于危重或是遇难杂症患者缺乏医疗费用支持的情况,可以优先安排其向下层合作医疗机构的转移,但是转移后仍能享受到高一级医院的专家会诊或是查房等多种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而且还能减少医疗的费用。医联体的建设以及双向转诊机制的建立,充分地带动了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水平上升,同时患者在基层医院就能享受到二级或是三级医院的医疗技术医疗服务,这明显有利于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

3 人才培养机制

为提高二级医院医联体医共体的医疗队伍水平,提高医院之间的合作水平,高一级医院可以通过派遣专家定期开展讲座和医疗指导的方式来促进医院帮扶协作的发展,促进合作医院的医疗水平、服务水平以及学科科研水平和人才素养水平的提升,进一步实现合作医院的人才培养,统筹合作医院的医疗资源和人力资源。

四 二级医院医联体医共体建设方案重点

1 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政府在二级医院医联体医共体建设中起着一个主导作用,对于与建设相关的财政等配套政策应当加以完善,提高政策保障力度,促进医联体医共体的建设与运行。首先是要加强对建设的财政补贴支持,在相关医疗合作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上要提高政府财政支持的力度,明确单靠医联体牵头医院的自身资金投入是远远不足的。其次是要加强对医院改革方面的财政支持,公立医院虽然是公益性服务组织,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有利益需求,为了避免医院因利益而影响医疗服务水平,减少医院的逐利行为,同时又要确保医院的正常运转,这就需要政府给予相关的财政支持,尤其是对于医院的改革。最后,对于基层医疗机构要加大财政的支持,保障基层医疗人员的收入合理性和增长的合理性,同时对于投入医疗的财政支持资金要加强监管,提高其使用的合理性和效益性。

2 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

首先是要提高二级医院医联体人才建设和医疗学科建设的水平。一是提高带头医院的薪资水平,留住人才,才有利于带动其他合作医院的人才建设,二是要开展医联体内与外部大型知名医院的人才建设合作,学习先进的经验,通过人才资源的共享、项目的合作以及进修等方式加强人才的培养。二是加强医院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服务水平对于提高整个联合体的医疗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引进为基层医疗机构引进人才,培养基层全科医生,并优化薪酬制度,为基层医院培养发展人才,到2017年以全科医生培养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人才建设得到加强,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医院的整体效益,但还需要继续加强,另一方面加强基层设施设备的建设,重点投入短缺医疗设备的购置,增强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

3 加强医共体内的分工与协作

二级医院医共体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在这一联合体内的各级医疗机构都应当明确自身的职责,以便为群众提供一个整体的连续的医疗服务。首先是要明确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的功能,制定相应的医共体规范,基层医院要承担基本疾病的诊治,这样才能提高上级医院的资源利用效率,从而提高整个医共体的资源优化配置。其次要明确医共体内的分工和协作,明确分工的领域和实际操作程序的界定,制定完善的规范细则,如医共体内的双向转诊机制,则需要制定明确的操作规范,利于运行参照,同时所制定的规范要具有实际可操作性,达到上级医院和下级医疗机构一个敢转一个敢承的状态,使患者得到连续性的医疗服务,降低医疗负担。

4 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

2012年,国务院印发《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目前我国“卫生事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存在”,信息化建设尤其是远程医疗系统的建设是调整医疗资源分布失衡,促进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途径。首先是要构建信息系统平台,完善预约平台、分级诊疗平台和远程会诊等平台的建设,加强各诊断中心的信息互动与交流,保障治疗的及时、连续和安全性。其次,加强对医疗服务人员的信息化水平的培养,增强其信息化意识以及信息化操作水平,定期开展信息化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从而推动医共体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升。

结束语

总之,二级医院医联体建设是医疗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推进医疗资源的共享,促进医疗机构的分工与协作,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应当加强对其的研究,根据实际的需要来提高其建设水平促进医疗卫生事业道德发展。

参考文献

郭华,陈卫平,朱华淳,等.某市医院医联体的构建及实施成效[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7(5):12-15.

贺俊霖,易利华.无锡市探索医联体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8,34(3):189-191.

蒋萌,何水红,鲁超,等.医联体双向转诊制度的實施与思考-以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为例[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1-2.

喻亮辉.创新推进医共体,提高群众就医满意度[J].中国农村卫生,2018,(6):69.

猜你喜欢
医联体建设思路
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图书馆建设研究
医联体—家庭签约服务制家庭式慢病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分析
新常态下南京港生态型干散货码头建设思路与发展对策研究
浅析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对医院经济的影响
大学英语教材数字化出版建设思路
区镇一体化紧密型医联体运行效果分析
浅议我国管理会计现状及建设思路
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思路及体系
松散“医联体”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