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中的作用和效果

2020-10-28 01:32张苏晋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不良事件护理风险管理

张苏晋

【摘 要】目的: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在靜脉输液治疗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65例静脉输液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83例、对照组82例,分别予以护理风险管理、常规管理,观察管理效果。结果:实验组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02%、对照组为24.39%,实验组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静脉输液治疗患者予以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有利于提升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患者不适,值得推广。

【关键词】留置针;静脉输液治疗;护理风险管理;不良事件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10-30--01

静脉输液治疗为临床起效较快的给药方式,能迅速缓解患者症状,减轻患者痛苦[1~2]。但值得注意的为,为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时,其易发生回血、针头脱落等风险事件,一定程度上增大护患纠纷。因此,在静脉输液治疗中,采取必要的风险和安全管理措施,对维持护患关系和谐,减轻患者痛苦有积极作用[3]。本次研究,即对我院部分患者应用到护理风险管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1月我院165例静脉输液治疗应用留置针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83例、对照组82例。实验组,男49例,女34例,年龄35~70岁,平均(47.76±2.09)岁,疾病类型,急性脑梗死36例,短暂性脑缺血TIA38例,脑梗死伴肺部感染9例;对照组,男50例,女32例,年龄36~70岁,平均(47.79±2.06)岁,疾病类型,急性脑梗死33例,短暂性脑缺血TIA34例,脑梗死伴肺部感染15例。两组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管理。主要内容为谨遵医嘱给予患者药物输注、把控好输注速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患者输液期间观察等常规管理。

实验组护理风险管理,内容如下。(1)(于静脉治疗专科组成立的前提下)建立科室护理安全管理小组。由科室静脉治疗专科小组成员、护士长、科室护理人员组成护理安全管理小组。遂对组内进行护理风险安全意识、静脉输液治疗理论知识等培训,指导其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学习。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安全意识,强化护理人员职业特殊性,提升护理人员风险防范能力,使其意识到自身担任的责任,使其在为患者输液过程中,能严格按规章制度进行,提供给患者规范化的护理服务,避免因专业技能(药物外渗、反复穿刺失败)导致的不良事件发生,增大护患纠纷。(2)全面评估了解患者病情情况。护理人员为患者进行输液前,应先对患者病情程度、外周血管,皮肤情况、心理情况、使用药物情况进行评估与了解,有利于依据评估结果,选择适宜的穿刺部位,保障穿刺成功,保障输液工作顺利进行,保障治疗效果。(3)加强与患者交流沟通。为患者输液前,护理人员依据不同患者情况,加强对其交流,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保障输液工作顺利开展。针对年老易动且自理能力差(评分Barthel≤60分的患者)责任护士对其患者本人做强化沟通,并与家属交流强调陪侍人与护士共同配合的重要性,改善患者心理面貌同时,提升输液依从性,减少因患者肢体行为所致的针头脱落。(4)提升护理人员穿刺能力。避免反复穿刺、针头脱落、回血等并发症发生,应加强护理人员穿刺技能的培训,可邀请科室静脉治疗小组成员或穿刺经验丰富高年资的护理人员,对低年资龄护理人员进行一对一穿刺技能操作培训,要求护理人员穿刺时能达到一针见血效果。(5)完善规范制度。依据本院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规章制度,赏罚分明,针对护理差错少的护理人员给予其奖金等奖励,提升工作积极性,针对护理差错较多者,鼓励其积极学习,减少差错发生。使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能自觉性的严格执行医嘱工作,认真观察患者病情,减少因护理人员护理不当所致的不良事件发生,同时鼓励护理人员提出意见与建议,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不断完善制度,提高护理质量。(6)加强特殊药物巡视。针对化疗治疗等对皮肤刺激性较大的药物,护理人员应加强对其巡视,避免静脉炎等不良事件发生。同时,定期进行特殊药物配置学习,了解特殊药物输液治疗过程中易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提升护理人员风险防范能力,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1.3 疗效判定/观察指标

观察输液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观察静脉输液纠纷、反复穿刺、针头脱落、回血、漏药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计算不良事件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软件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计数资料t检验、X2对比,P<0.05差异显著。

2 结果

实验组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02%、对照组为24.39%,实验组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输液治疗为治疗患者重要手段,能快速减轻患者痛苦,改善患者症状[4]。值得注意的为,输液治疗为创伤性治疗方式,需对患者进行穿刺,患者本身会出现诸多不适反应,若护理人员护理技术不到位、责任心不强等,更易增大患者烦躁感、增大不良事故发生风险,增大护患纠纷。因此,加强对输液治疗护理管理,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意义重大[5]。

本次研究,即对我院实验组应用到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常规管理,观察护理效果,实验组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护理风险管理有利于降低输液治疗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综上,对静脉输液治疗患者予以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有利于提升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患者不适,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彭孟聃.分析精神病患者静脉输液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案[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2):214-214.

龚蕾,朱春燕,刘莉娜.环节质量控制用于小儿静脉输液治疗的效果观察[J].安徽医药,2019,23(8):1563-1565.

陈立娥,申玉珍,苏莹.PDA在静脉输液风险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7):67-68.

谭红梅.静脉留置针在对患儿进行输液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21):268-270.

梁惠芬.护理干预在门诊输液患者药物不良反应中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8,24(9):1451-1453.

猜你喜欢
不良事件护理风险管理
早期颅骨修补治疗脑外伤的临床应用优势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胸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我院125例住院患者使用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的安全性分析
护理风险管理对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皮肤损伤的影响
护理风险管理对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皮肤损伤的影响
产妇产后出血护理风险管理效果分析
内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
不良事件报告体系在大型综合医院的应用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