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 绿水人家 燕儿谷

2020-10-29 05:47潘尚李欢林沃
党员生活 2020年8期
关键词:燕儿燕窝工匠

潘尚 李欢 林沃

从沪武高速罗田口驶出,沿着向南的道路驱车10多公里,就到了罗田县骆驼坳镇燕窝垸村,这座村子还有一个动听的名字——燕儿谷。

在游客服务中心的农家小屋前,驻村第一书记徐志新正招呼着游客坐到树荫下,品尝村民自己种的西瓜和葡萄。

曾经的燕窝垸村,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村干部年龄普遍偏大,思想观念保守,市场意识不强,工作激情减退。村集体负债近百万元,人均收入不足1000元,是全县出了名的重点贫困村。村里的支书几乎年年换,最多的一年换了4个,大家将燕窝垸戏称为“厌人垸”。

如今的燕窝垸村是湖北省宜居村庄、湖北省文明单位、全国旅游扶贫试点村、首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单位、湖北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村、湖北旅游名村、国家3A级旅游景区,实现整村脱贫出列。穷了几代人的燕窝垸村民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青山绿水

这里冬天茶梅盛开

大别山的秋天和冬天没有鲜花盛开,燕儿谷种植了100多万株茶梅,建成了里国内最大的茶梅基地,填补了大别山秋冬赏花游的空白。

从每年的11月到第二年的5月,是茶梅盛开的季节,周边县市和来自武汉等地的游客都慕名而来,平均每天有6000人次,最高峰时达到1.2万人。

燕儿谷将景区规划、村庄规划和产业规划有机结合起来,打造美丽乡村整体规划,不拆迁一户民居,将花园建在村民家门口,实现了“村在景中、景在村里”,让农户成为景区的一部分,并从中获益。2015至2017年,全村新建农家旅馆12家,新开农家乐45家,联片六个行政村实现了村村联合发展。

2016年,常年在外打工的村民王松枝回到家乡。眼看着家门口越来越热闹,她决定不走了,也挣挣农家钱。2017年,她在自家房子开辟出5间客房,开了一家民宿“谷金农家乐”,在路边老远就能看见招牌。

因为房子处在黄金位置,站在楼顶就能赏花,她家常常住得满满当当,每年能靠着民宿增收三四千块钱。因为疫情,今年没有客人入住,她盼望年底茶梅园能重新焕发生机。

“很多游客来到燕儿谷不仅是为了看风景,更为的是体验农村生活,住农家屋、吃农家饭。”村党支部书记郭海平说。

2019年,燕儿谷开始规划森林康养产业,建成了康养中心。春节期间,武汉游客陈建宏一家因为疫情滞留在燕儿谷,生活不仅没有受到影响,而且比在家里还方便:“这里的人很淳朴,把我们照顾得也很周到。”曾经常生病的女儿,吃着原生态的食材,身体一直保持健康。回到家后没几天,他又再次带着一家人回到燕儿谷。暑假来了,一家人第3次来到燕儿谷长住。陈建宏说,“这里就像另一个家。”

耕读传承

这里开办工匠学校

走进燕儿谷深处的一座回字形的院落,篾匠、酒匠、陶匠、画匠,这些正在逐渐消失的“九佬十八匠”们各自占据着一间小屋,精心打磨着自己的作品。

一个个编织精致的筲箕,一双双色彩艳丽的绣花鞋垫,一只只栩栩如生的竹蜻蜓,一下子勾起了游客童年的记忆。

乡村文化是乡村的灵魂,工匠们正是让乡村文化活过来的点睛之人。为了让乡村文化得到传承,燕儿谷向全黄冈市发出招募令,邀请老手艺人,创建了这所工匠学校。

今年69岁的篾匠屈君成,14岁学艺,29岁时就担任罗田县八迪河篾器厂厂长。曾经,厂子的产品打入欧美市场,让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红遍全国。

2018年,屈君成受邀于燕儿谷乡村工匠学校担任篾器组组长。在他的手上,竹编产品花样百出,游客们赞不绝口。他还带了两个徒弟,想在燕儿谷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除了老匠人,工匠学校还有年轻的力量。今年31岁的小伙儿王晓东毕业于黄冈市通用技术学校,毕业后在杭州学习陶艺作品创作和设计。2018年10月,回到家乡的他,得知燕儿谷建成工匠学校,果断选择留下来。现在,他在家门口就能工作,一边组织游客参与陶艺体验项目,一边继续着他的创作。

2019年7月,燕儿谷乡村工匠学校获得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成为全省第一家具备招生资格的工匠学校。学校先后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驻村专家工作站,黄冈师范学院、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的第二教学课堂,每年有5000-6000学生到校研习,有效盘活了乡村农业产业的发展。

如今,做竹筲箕、刺绣、酿酒,这些令农村人充满回忆的手艺,正在燕儿谷重新焕发生机,吸引着年轻人前来传承。

人收逾万

这里脱贫致富道路宽

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变成远近闻名的旅游村,离不开村里的名人——燕窝垸村驻村第一书记、燕儿谷联合党委书记徐志新。

曾经一头黑发的青年,如今已是满头白发。20年前,徐志新离开家乡到北京、深圳闯荡;10年前,他回到家乡建设燕儿谷。他说:“走出去和回来都是为了改变,走出去是为了改变自己,回来是为了改变家乡。”

徐志新成立了燕儿谷生态观光农业有限公司,支持村委会和农户以各种方式投资入股公司。村委会以荒废的橘子园、村小学荒地入股燕儿谷公司,持股10%,创新“保底收益与按股分红相结合”的利润分配方式。部分村民以承包经营权作价入股,并参与就业,实现了从农民到员工、从员工到股东的转变。

10年间,燕窝垸村成立了各类市场主体100多个,流转土地面积6700亩,总投资1.7亿元,产业扶贫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8年,燕儿谷实现带动农民就业和务工500余人,支付農民务工工资646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已达10630元,较2010年翻了10倍以上。同时,带动了农民工返乡创业与就业,仅燕窝垸村返乡农民工就有147人,提供了固定员工和临时工岗位200多个,结对帮扶了66户农村贫困户,带动262名农村贫困人口脱贫。

公司产品服务部部长张涛就是返乡农民工之一。2016年,张涛回到村里。父亲患病、母亲年迈,两个女儿年幼,家里的情况让他不忍心再离家闯荡。曾经当过厨师的他,在家开了一家农家乐,但淡季生意就会差很多。公司得知他有手艺,主动找他来帮忙。从厨师到部长助理,再到部长,几年间,张涛越来越上手,成为公司重要的管理人员。

“曾经故乡容不下肉身,现在下班五六分钟就能到家。”张涛说,现在的生活让他看到了希望,心里也希望燕儿谷越来越好、越来越壮大。

2017年,燕儿谷连片六个村成立了联合党委,徐志新担任党委书记,他在复制燕窝垸村的村企联建模式的同时,还创新了“联组织、联规划、联资源、联产业、联文化”的村村联合机制,实现了抓党建促脱贫,把党组织建在产业上。

10年间,燕窝垸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夏秋山花烂漫、硕果飘香,冬春千亩茶梅漫山遍野,人与自然和谐相融,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到2016年,燕窝垸村实现了“户脱贫、村出列”,村民吃上了旅游饭。2016年8月,燕儿谷公司被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旅游扶贫公司+农户示范项目”荣誉称号;2020年7月,燕窝垸村入选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湖北旅游名村”名单。

猜你喜欢
燕儿燕窝工匠
《京燕儿》APP界面设计
90后大工匠
小仙炖鲜炖燕窝北京旗舰店
工匠风采
嫦娥奔月
工匠神形
当妈了,到底要不要吃燕窝?
工匠赞
金龟子配音有妙招
一周新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