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视障生音乐团体活动的实验探索

2020-10-30 08:25李桂枝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0年9期
关键词:视障评量总分

李桂枝

(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学工部,杭州310012)

0 引 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办好特殊教育,这是对发展特殊教育的庄严承诺。全国特殊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于2014 年1 月27 日在北京召开,研究部署十八大以来新形势下的特殊教育工作,启动实施国务院批准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 年)》。为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办好特殊教育的要求,2017年7 月教育部等7 个部门印发《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 年)》的通知(教基〔2017 〕6 号)。李克强总理等领导同志就有关特殊教育作出重要批示和讲话,对特殊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音乐是一种声音,它能净化内心、体验愉悦;音乐是一种语言,它能沟通心灵、描绘心绪;音乐是一种力量,它能启发精神,激扬思想[1]。随着人们对音乐与心理关系的不断深入的研究,在特殊教育领域[2]引起了关注,通过音乐活动,有目的地利用音乐的功能,实现残疾学生身心健康的调试和改变,促进他们学习、情绪、社会功能等方面的发展。高职视障生教育是特殊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务院、教育部对特殊教育的指示精神,针对视障生身心特点,设计相应的音乐团体活动方案,使音乐为高职视障生服务,通过音乐团体活动使他们积压在内心的压力得到释放,情绪得到宣泄,促进参与者在音乐团体活动中获得成长,融入集体,陶醉在音乐里,消除自卑、远离孤独,建立自信心,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走上社会。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来自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康复治疗(推拿)专业的两个视障生班级,采用自愿报名的方式,最后确定38 名视障学生作为研究被试对象,其中女生10 人,男生28 人,年龄在18 ~40 岁之间。

1.2 研究工具

1.2.1 心理自评量表

(1)SCL-90 症状自评量表。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评定心理健康的常用量表之一,采用5 级评分法,共90 个条目,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妄想、精神病性9 个因子,被试者在量表上的得分越高,说明其心理健康状况越差[3]。

(2)SAS焦虑自评量表。本量表含有20 个反映焦虑主观感受的项目,每个项目按症状的出现频度分为4 级评分,可以评定焦虑症状的轻重程度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SAS 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 分,其中50~59 分为轻度焦虑,60 ~69 为中度焦虑,69 分以上为重度焦虑[4]。

(3)SDS抑郁自评量表。本量表含有20 个反映抑郁主观感受的项目,每个项目按症状的出现频度分为4 级评分,可以评定抑郁症状的轻重程度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SDS 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3 分,其中53~62 分为轻度抑郁,63 ~72 为中度抑郁,72 分以上为重度抑郁[5]。

1.2.2 音乐团体活动[6]

运用音乐团体活动研究,包括鼓圈[7](2 次)、音乐聆听与想象[8](2 次)、音乐游戏(2 次)、音乐表演(2次)。之所以选择音乐团体活动,①考虑视障生较喜欢音乐,听觉敏锐,以音乐为载体的团体活动对他们更为适宜;②由于视力缺陷,相对较自我封闭[9],独来独往,结合补偿教育理念采用团体活动的形式较为合理;③目前高职院校视障生来自不同省份、不同区域、不同教育背景,对视障生的音乐教育相对健全生来说要弱些,38 名被试者音乐知识、技能基础突出的没有,因此,音乐团体活动更能保证全体被试效果的一致性。

为了保证研究的信效度,在本研究的二个半月时间里,为了避免无关变量的干扰,研究者对被试对象所在的2 个班级的班主任、辅导员和任课老师作了相关的要求,即不要有影响学生心理情绪波动比较大的言行,同时在前测和后测开始前,对38 名被试者进行是否对其心理情绪有影响的人、事的发生的调查。并保证前测、后测基本在1 周中相同的时间段内进行,使得被试对象的身体活动量和学习生活在同一情景里。

1.3 研究过程

(1)前测。开展音乐团体活动前一周采用SCL-90 量表、SDS 抑郁自评量表、SAS 焦虑自评量表对38名被试进行心理健康测试,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2)实施。音乐团体活动每周1 次,每次共40 分钟,共计8 次。每次音乐团体活动结束让参与者分享体验感受,获得第一手资料。

(3)后测。音乐团体活动后1 周再一次采用SCL-90 量表、SDS 抑郁自评量表、SAS 焦虑自评量表对这38 名被试对象进行心理健康测试,进而获得数据和前测数据进行比对分析。

1.4 数据处理

研究采用SPSS17.0 对数据进行录入和分析工作。

2 研究结果

2.1 SCL-90 症状自评量表前后测数据结果

2.1.1 SCL-90 总分前后测描述分析

SCL-90 症状自评量表一般认为总分在160 分以上需要进步检查,在此研究中,前测时总分160 分以下有33 人,心理健康率为86.8%,后测时总分160 分以下的有35 人,心理健康率为92.1%。心理健康率上升。从表1 可以看出,前测时总分平均值为120.8 分,后测时平均值为115.8 分,平均分明显降低。

表1 SCL-90 总分前后测描述统计

2.1.2 SCL-90 前后测配对样本t检验

对两次测试的总均分进行配对样本t 检验,从表2、表3 可看出,视障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音乐团体活动有着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89(p <0.05)。对前后测的总均分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两次总均分的差异显著,即t =2.39(p <0.05),即通过音乐团体活动,视障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有着显著的提高。

表2 总均分前后测配对样本相关性

表3 总均分前后测配对样本t检验

2.2 SAS焦虑自评量表前后测数据结果

2.2.1 SAS前后测得分情况

SAS焦虑自评量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 分,通过SAS焦虑自评量前后测,前测时无症状(得分50 分以下)31 人,轻度焦虑(得分50 ~59)6 人,中度焦虑(得分60 ~59)0 人,重度焦虑(得分70 分以上)有1 人;后测时无症状(得分50 分以下)34 人,轻度焦虑(得分50 ~59)有3 人,中度焦虑(得分60-69)0 人,重度焦虑(得分70 分以上)有1 人。其中无症状(得分50 分以下)人数增加3 人,重度焦虑这一学生的总分由原来的78 分下降至70 分。

2.2.2 SAS前后测配对样本检验

通过对SAS 前后测分数进行配对样本检验,可以看出,后测分数平均值明显低于前测,即焦虑程度更轻(见表4);音乐团体活动与焦虑程度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95(p <0.01)(见表5);音乐团体活动对焦虑程度的减轻有着显著的效果,T =3. 544(p<0.01)(见表6)。

表4 SAS配对样本统计

表5 SAS配对样本相关性

表6 SAS 配对样本检验

2.3 SDS抑郁自评量表前后测数据结果

2.3.1 SDS前后测得分情况

SDS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3 分,通过对视障生进行前后测,前测时无症状(得分53 以下)25 人,轻度抑郁(得分53 ~62)有6 人,中度抑郁(得分63 ~72)有7 人,重度抑郁(得分72 以上)0 人;后测时无症状(得分53 分以下)28 人,轻度抑郁(得分53 ~62)有8 人,中度抑郁(得分63 ~72)有2 人,重度抑郁(得分72 以上)0 人,其中无症状(53 分以下)增加3 人,中度抑郁的人数减少5 人。

2.3.2 SDS前后测配对样本检验

通过对SDS 前后测分数进行配对样本检验,可以看出,后测分数平均值明显低于前测,即抑郁程度更轻(见表7);音乐团体活动与抑郁程度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32(p <0.01)(见表8);音乐团体活动对抑郁程度的减轻有着显著的效果,T =2. 889(p<0.01)(见表9)。

表7 SDS配对样本统计

表8 SDS配对样本相关性

3 研究结论

3.1 有助于提高视障生心理健康水平[10]

从两次SCL-90 量表测试总分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和两次测试总均分的配对样本t 检验结果来看,通过音乐团体活动,视障生的心理健康率显著提高,SLS-90的总分也明显下降,音乐团体活动与视障生的心理健康有着显著的正相关,且音乐团体活动对应视障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效果显著。

表9 SDS配对样本检验

3.2 有利于释放视障生不良情绪,缓解焦虑、抑郁

从SDS与SAS 量表的测试总分的频数结果和两次测试总分的配对样本t 检验结果来看,音乐团体活动与视障生的焦虑、抑郁状况的改善有着显著的正相关,效果显著。可能原因是,在进行音乐团体活动(如鼓圈)实践时,跟随着教师的引导,各种大小、高低、形状不同的鼓,在被试的敲击中发出不同的声音,并且强弱不同的敲击过程中,视障生既可尽兴发泄,又能适当控制。随着肢体动作一次次的操作实践,他们平时积累的各种情绪都得到了释放,在鼓声中,心灵获得打开,笑容得到回归。

而每次活动的分析环节可知:“每次活动都让学生感到一种很好的减压方式,在轻松与快乐中度过了美好的下午”;在“音乐聆听与想象”的活动中,学生说“音乐作品中大自然的声音让我感觉到内心的宁静,不再浮躁,享受这个过程”。

3.3 有助于培养视障生社会交往能力[11]

通过研究,SCL-90 中“人际关系敏感”因子获得较好体现。这说明被试通过音乐团体活动,社会交往关系水平得到了提升。原因可能是,本研究提供的4 项音乐团体活动,均需在团队中进行,要求相互交流的技术难度不大。如在鼓圈活动中,要求被试者操作一段时间后互相换鼓;在“音乐游戏”项目中,通过规定的游戏角色间的互动进行交流等。这使得视障生相互交往容易实现,进而增加了他们的交往信心,获得交往能力的提升。“这个活动让我体会到,缺少哪个人都不行,团结就是力量,因为我们的团结,敲出了最美的节奏”;“在演奏过程中,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要学会倾听,才能奏出美妙的音乐”这是来自视障学生的分享,在音乐团体活动他们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体会到了人是社会的人,是在群体中生活与学习,需要跟人交往与沟通,不能自我封闭,要主动融入社会中,就像学生分享中讲到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音乐团体活动中潜移默化提高了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3.4 音乐团体活动有助于树立视障学生自信心

被试者中任何人都能很好完成击鼓动作,不需要高深的打击乐专业技能。视障学生由于视力缺陷,往往较自卑[12],通过音乐团体活动,让他们在同学面前更加自信,如有器乐、声乐特长的学生在同学面前表演,听到同学们的赞赏与掌声,特别开心与兴奋。在鼓圈活动中,他们分享道“这是我从未有过的音乐体验,我与同学们共同演奏了从未有过,举世无双的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交响乐!”“没想到我也能演奏这么好听的音乐……”。在此过程中,让视障生完成了他们自己觉得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让他们明白只要通过努力,一切都有可能,从而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

通过研究,建议教师要真正平等对待视障生,同时对视障生要多进行关注心理健康情绪引导的艺术团体活动,同时,针对他们的团体心理健康情绪的引导活动应持续进行。

4 结 语

为期2 个月的实践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对视障生心理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学生参与音乐团活动后的分享环节,视障生畅所欲言,分享音乐团体活动带给他们的愉悦感与自信心。与此同时,研究团队也发现,之所以研究能取得较好的效果,首先源自研究团队成员长期从事视障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熟悉视障生的心理特点,从学生心理健康视角出发,贴近学生实际需求,设计了具有针对性音乐团体活动,它有助于日常的音乐课程,目前音乐课程主要是提高学生音乐基本素养,学习相关音乐知识与技能为主。两者的关注点与落脚点不同。其次,研究所用到的3 个心理自评量表主要测试的是学生1 周内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因素是多方面的,虽然此次研究取得有效性,并不代表视障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一直不变。最后视障生进入职业教育阶段,在重视视障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积极、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主动融入社会,与人交往的能力。我们通过此次研究为视障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辟了一条新路径,为特殊教育(视障生)同行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视障评量总分
基于成果导向的实作评量工具开发与应用
TOUCHING ENJOY——适用于视障儿童的趣味积木玩教具
叙事疗法在视障学生思想品德融合课程中的运用
台湾地区素养导向的语文评量研究及其启示
大数据时代基于OBE的线上会计基础培训评价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基于“成果导向”教学理念下《动物微生物及免疫》课程评量方法的开发与设计
视障儿童功能性视力软件化训练研究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