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安县林业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

2020-10-30 01:54卢元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16期
关键词:台安县林业产业问题

摘要:该文介绍了台安县林业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大人才支撑、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发展对策,为台安县林业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林业产业;问题;对策;台安县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16-0118-02

台安县位于鞍山市西北部,辽河平原腹地,处于沈阳、辽阳、鞍山、营口、盘锦、锦州等大中城市“一小时经济圈”之中,境内有京沈高速公路、秦沈电气化铁路,对于链接沿海经济和华北各地区起到重要的纽带作用。台安县流域面积1388km2,辖14个镇(场、街道)154个行政村、9个社区,总人口38万人;境内无山多水,有辽河、浑河、绕阳河3条外河和小柳河等11条中小河流,耕地面积10.07万hm2,林地1.6万hm2,湿地7200hm2;现有油气井近1000眼,原油年开采量40万t,天然气年开采量超7000万m3,是辽河油田重要采区之一;农业基础坚实,粮食产量常年稳定在5亿kg以上,县城建成区面积12.7km2,城镇常住人口9万人。2019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43.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4.69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75元。

1 台安县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1.1 第一产业 发展良好,总产值2.87亿元,水果种植1.44亿元,花卉植物种植1.11亿元,营造林0.17亿元,木材和竹材采运0.09亿元,林木育苗0.06亿元。其中,木材和竹材产品中商品材年产量1.33万m3,全部为人工林;水果80%以上为苹果,年种植面积约5000hm2,年产量5.8万t;花卉产业种植面积533hm2,切花切叶产量1800万支,花卉企业21个(其中大中型企业7个),花农380户,从业人员190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20人)。

1.2 第二产业 主要是人造板制造业,以木质纤维板为主,年产量15万m3,总产值1.34亿元。其中,锯材加工企业9家,木片加工企业2家,单板加工企业8家,其他企业3家。

1.3 第三产业 台安县林业第三产业起步较晚,尚处于规划阶段,发达程度不高,产业规模小,产品附加值较低,第三产业收入主要是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年旅游人次4.2万人,总产值120万元,人均29元。

2 林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发展程度不高 林业产业是新兴产业,台安县林业产业发展无论在规模、效益、科技含量还是管理水平等方面都与发达地区差距很大[1],缺乏龙头企业,专业化、集约化程度不高,难以形成规模效益,深加工企业少、初级产品多、附加值低。台安县共有木材生产企业22家,年产值50万元以上的4家,其他大部分为乡镇小型企业。政府部门对林业产业重视不够、指导不足、协调不够、管理不严,发展目标不明确。另外,一些追求短期效益忽略生态效益的现象普遍存在,致使林业产业发展乏力。

2.2 宣传不到位 林业是公益事业也是基础产业,与生态环境建设息息相关。近年来,台安县对于林业产业的宣传不到位,没有结合县域特点,林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措施也未能有效传达到广大群众。

2.3 投资结构不理想 台安县的林业经营主要依赖政府投入,没有从根本上建立起以经营者为投资主体的多元投资体系[3]。另外台安县林产加工企业自身规模小、效益差,导致商业贷款闲难,难以投资基地建设;社会投资乂顾虑于林木生产周期长、见效慢。

3 林业产业发展建议

3.1 強化人才支撑 建立台安县人才支撑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人才不足的问题。体系构建后,拓宽培训人才的渠道,完善激励制度,培养能够适应台安县林业产业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

3.2 优化投资环境 一是加大对特色经济林、林下种养等基地建设的资金投入[2]。二是改善投资环境,保证工程招投标、专项资金等方面公开透明,鼓励个体、私营、非公有制经济主体以独资、合资等多种形式参与林业产业项目,逐步实现林业产权主体多元化。三是加大金融信贷政策性支持,放宽贷款条件,适当延长林业贷款期限,简化手续。

3.3 加大政策扶持 林业产业发展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调结构、增资源、补短板、创效益为主攻方向,以调整优化树种、林种和产业结构为突破口,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调协、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3],保证林农合法权益。

3.4 加大宣传 充分探索多途径宣传,利用网络资源,微信、微博、公众号、直播平台等营造良好氛围,注重典型宣传,立足县域特色优势林产品,培育龙头企业及品牌效益。

3.5 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重点扶持以木材加工、林副产品深加工和森林生态旅游为主的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充分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对于手续齐全、管理良好的合作社要适当给予政策倾斜。引导散户向专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积极探索种、养、销、游一体化的产业经营模式[4]。

3.6 加强科技支撑 推进选育乡土树种,加大推广应用。注重推广科技成果,构建新型林业技术服务体系[5]。支持科研单位、个人技术创新,鼓励参与基地建设。定期举办基层科技培训班,邀请省级专家为基层林业职工和林农讲授最新前沿科技。合理有效开发林业资源,引进髙科技产品,努力提高林产品附加值。

参考文献

[1]孙建.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和政策取向[J].林业经济,2008(1):48-49.

[2]姜微.湖南省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及调整对策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

[3]宋超智.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9.

[4]翟印礼.辽宁省林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建议[J].新农业,2009(10:6-7.

[5]文明,余小晏,胡尚贤,等.成都市林业产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四川林业科技,2013,34(5):90-91.(责编:徐世红)

作者简介:卢元(1989-),男,辽宁朝阳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湿地调查规划。 收稿日期:2020-07-28

猜你喜欢
台安县林业产业问题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如何做好林业产业管理分析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台安县不同利用类型耕地土壤肥力现状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