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诗百代者,品量亦百代

2020-10-30 04:10刘志坤
中学生阅读·高中·读写 2020年10期
关键词:孟郊东野黄庭坚

刘志坤

唐人李亢撰《独异志》,说南朝沈约“闻人一善,如万箭攒心”。《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三气周瑜,周瑜临死前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

《独异志》这本书多记神异之事,“闻人一善,如万箭攒心”的说法是不是可靠,很不好说。历史上的周瑜,其实气量恢宏,“雅量高致”,《三国演义》终究系小说家言,不足采信。不过,我们倒可以从上面两个故事出发,讨论一个话题——“品量”。

清代诗评家叶燮曾拈“品量”一词论诗,认为诗最见人之“品量”:“其诗百代者,品量亦百代。”如高适、岑参之才,“远逊于杜”,观杜甫赠寄之诗,“极其推崇赞叹”;孟郊、贾岛,“不及韩愈远甚”,而韩愈“叹赏推美”;苏轼对黄庭坚、秦观等人,皆“爱之如己”,极力称道。比起那些自炫其长、自矜其得,唯恐别人超出其上,甚至日日行攻击诋毁之事的人,真是一阔大,一狭隘,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醉留东野①

[唐]韩愈

昔年因读李白杜甫诗,长恨二人不相从。吾与东野生并世,如何复蹑二子踪。东野不得官,白首夸龙钟。韩子稍奸黠,自惭青蒿倚长松。低头拜东野,愿得终始如駏蛩②。东野不回头,有如寸筳撞巨钟。吾愿身为云,东野变为龙。四方上下逐东野,虽有离别无由逢。

[注]①东野:唐代诗人孟郊,字东野。②駏蛩:据《淮南子·道应训》记载,“北方有兽,其名曰蹷,鼠前而兔后,趋则顿,走则颠,当为蛩蛩駏驉取甘草以与之,蹷有患害,蛩蛩駏驉必负而走”。后以“駏蛩”形容关系密切。

在诗歌史上,李白和杜甫号称“李杜”,韩愈和孟郊并称“韩孟”。清代学者赵翼认为,诗人在这里拿“李杜”来做比较,乃是“以李、杜自相期许”。

这首诗说:我过去读李杜诗,就遗憾他们俩没有一生相随。如今和东野并世而生,如何追寻他们的遗踪呢?东野才高却难得一官,如今只能拿老态自嘲,而我呢,依仗着一点小聪明,官儿做得大一些,但在东野身边,就像小草靠着长松,只能仰望。所以啊,我心甘情愿低首俯就,希望我们永远相伴。接下来语气一转,东野掉头远去不顾,我这片心就像是小竹枝撞到大钟上,没能觸发回响。——诗人在这里当然不是批评孟东野的傲慢,而是要借玩笑来展现朋友的潇洒高致。末尾四句展开想象并点题,借《周易》中的“云从龙”表示韩、孟“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自己愿化为云,上下四方追随东野,这“神龙”一去,下次重逢在什么时候呢?

这首诗或作于贞元十四年(798),韩愈、孟郊在汴州,孟郊南行,两人宴饮,韩愈醉后以此诗相赠。孟比韩长17岁,孤芳异质,偏好苦吟。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大力鼓吹孟东野以其诗鸣唐,如同伊尹鸣殷,周公鸣周,李斯鸣秦,司马相如鸣汉。

古诗二首上苏子瞻(其二)

[宋]黄庭坚

青松出涧壑,十里闻风声。上有百尺盖,下有千岁苓。自性得久要,为人制颓龄。小草有远志,相依在平生。医和不并世,深根且固蒂。人言可医国,何用太早计。大小材则殊,气味固相似。

黄庭坚,字鲁直,苏门四学士之一,诗风奇崛瘦硬,引一代潮流,为“江西诗派”开山祖师。据《邵氏闻见后录》载,黄庭坚晚年在家中悬挂东坡画像,每日焚香行礼,肃揖甚敬。有人说,你声名和苏轼已经不相上下,为什么还要这么做?他连忙离席惊避,说:“庭坚望东坡,门弟子耳,安敢失其序哉?”

黄庭坚之所以对苏轼执礼甚恭,撇开其门弟子身份,可能更因为他还没正式拜在苏轼门下,苏轼就对其极力称道,故其一生不忘苏轼对他的知遇提点之恩。

这首诗说,青松长在谷中,数里外仍可听到松涛阵阵。(暗示苏轼才高一世,虽暂时落寞,但才名不可掩。)松冠如盖,似有百尺,下生茯苓,足有千岁。(隐喻苏轼负荫垂翼,门生众多。)“自性”两句写有追随者的倾慕,巨松足以增寿延年。(暗示苏轼历风波而不倒。)“小草”两句写小草向来志向远大(作者以小草自比,“远志”为中药名,一语双关),因此愿和青松终生相依。(暗示渴慕结交。)“医和”四句言医国之才不会并世而生,但终究会因为根深蒂固,成就声名,因此虽有失意,不必介怀。末尾两句说,我才小而君才大,但气味相投,所以大胆呈上诗作二首,表示倾服。

这首诗写于元丰元年,乃是苏、黄两人初通书信。收到诗作后,苏轼不仅次其诗韵,又写信答复说,“古风二首,托物引类,真得古诗人之风,而轼非其人也”,表示逊谢。

猜你喜欢
孟郊东野黄庭坚
东野稷驾马车
游子吟
白饭、皛饭与毳饭
东野稷败马/《庄子》
从棋品看人品
蓝鸟
东野圭吾《绑架游戏》将拍网剧
孟郊的“得意”与“失意”
黄庭坚一夜三点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