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紫砂壶“智方提梁”的成型技巧和文化韵味

2020-10-31 09:26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9期
关键词:方器宜兴紫砂壶

朱 彬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江南文脉在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之中独树一帜,以其隽永婉约、清逸高古的风格吸引着我们。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样,不同地域的人文风情和性格特征形成的艺术形式也不尽相同,相较于北方的豪迈与粗犷,江南的小桥流水才能孕育出壶内乾坤的紫砂艺术。宜兴紫砂壶的独特之处不仅仅在于其良好的透气性和可塑性,还在于深厚的文化底蕴,可以让我们充分地感受到创作者的所思、所想和所感、所悟,引起我们的共鸣。从某种程度来看,宜兴紫砂壶已经脱离了普通器物的阶段,已经升华到一种精神层次的享受,特别是在许多的文人雅士和艺术家们把诗、书、画、印等等艺术手法都呈现在上面的时候,紫砂壶的文人气息和审美艺术达到了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成为了文化圈和收藏界都争相追捧的艺术佳品。我们最为熟悉的布衣壶宗顾景舟的紫砂壶作品在拍卖市场上屡创天价,也充分地说明了人们对于其价值的肯定。如今的紫砂艺人在前人的肩膀之上不断前行,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不断地开拓创新,运用全新的艺术理念演绎古老的传统文化,使之散发出更加绚丽耀眼的光芒。

1、紫砂壶“智方提梁”的成型技巧

紫砂作品“智方提梁壶”(见图1)在形式的表现方面采用了方器的造型艺术,但是区别于传统的方器成型手法。一般方器的成型都是镶接法,采用面块的拼接来形成整体的形态,而我在设计于制作的过程之中采用了围筑身筒拍打成型的方式,这样使得整体看起来更加的线条流畅,起承转合的过渡更加自然,没有僵化的感觉,当然其中创作的难度也更加大一些,需要多年的制作经验和一气呵成的定力才能够完成。此壶壶身四面过渡的部位以筋纹设计,棱线清晰、凹凸有力、阴阳相间,充满了张力;壶嘴的设计昂扬向上、修长隽永,出水特别的爽利;壶盖轻压于壶口之上,严丝合缝,气密性良好;上面的桥型壶钮美观大方,又把江南水乡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提梁的设计可谓是神来之笔,如同彩虹一般连接两端,转折的地方采用了心型的设计,使之更加流畅和谐,在营造了很好的空间感的同时,把紫砂艺术虚实相接、阴阳相融、刚柔相济的特点完美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从整体上来看此壶“智方提梁”,壶身非常的大气实用,提梁的设计很好地承担了壶身的重量,使得在使用过程中特别称手,同时细节的处理又非常到位,壶盖、壶颈、壶身的棱线和谐统一、气韵贯通,让人观之赏心悦目。使用此壶泡茶,在品味悠远茶香的同时,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紫砂艺术成型的不同工艺技巧和其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

2、紫砂壶“智方提梁”的文化韵味

众所周知,在紫砂壶的造型艺术之中,方器的设计和制作还是非常难的,主要在于立面的横平竖直和线条的方圆融合,不能够直上直下的生硬,而是要充满中国智慧式的圆融,这样才能和喝茶品茗时候的意境、心态不谋而合,所以紫砂方壶的设计一般都是方中寓圆、圆中带方,非常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追求。而提梁的设计则是非常古老的,现代出土的第一把紫砂壶“吴经提梁”就可以说明这一问题,因为紫砂壶从最初的烧茶器型演绎而来,用提梁的形态更加实用,在后来冲泡茶叶的风俗流行开来以后,紫砂壶才演变为端把的设计。所以,提梁的审美在紫砂艺术之中由来已久、独树一帜,成为了陶瓷艺术之中的靓丽奇葩,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情怀在其中,一直延续至今,为广大的壶友所喜爱。紫砂作品“智方提梁”就是采用了拍打泥料的形式从而形成方器的形态,充满了挑战性,但是最终呈现出来令人满意的艺术效果,可谓是匠心独运、细节满满。通过这件作品,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更多的紫砂技艺、技巧以及紫砂方器之中蕴含的文化韵味。

3、结语

在紫砂的造型艺术之中,我们最为常见的就是圆器,以其流畅的线条和实用的功能为广大的壶友入门之必选,而方器作为紫砂艺术造型之中的一大门类,充分地表现了紫砂艺人的创作态度和广大壶友的心灵呼声。方正的形态折射出刚正不阿的性格特征,摆放在茶座之上非常具有气势,令人沉醉其中,爱不释手,特别是经过长期的泡养以后,方器更加压手,其上面的装饰也可以更加丰富,如果搭配提梁的话,把玩性就更加多元化,让我们领会到紫砂茶具无穷无尽的艺术魅力。

猜你喜欢
方器宜兴紫砂壶
继往开来 大方大器
——谈紫砂方器的面面观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宜兴釉陶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浅析紫砂方器的造型
购买紫砂壶4忌
购买紫砂壶忌4
浅谈紫砂《六方虚扁壶》的艺术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