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云肩玉缨套组”的创作理念

2020-10-31 09:26左子剑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9期
关键词:壶盖泥料紫砂壶

左子剑

陶瓷制作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中国工匠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陶瓷是由陶器与瓷器共同组成的,提起瓷器人们经常想起的就是青花瓷,人们爱它的清雅,爱它的精湛。提起陶器人们想起的便是泥土,那是来自泥土的纯朴芬芳,是祖先们智慧的探索。陶与瓷之间也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诞生在江苏宜兴的紫砂壶就兼具陶之纯朴与瓷之精美,成就了中国陶瓷茶壶中的精品。

这组“云肩玉缨套组”是有着鲜明古典特色的紫砂壶套组作品,体现出紫砂壶技艺凝练与精致的特点。此壶之中融合了“云肩”与“玉缨”的元素,这两种皆出自中国传统服饰,手工艺人在壶中将之变形,赋予作品如意的内涵,使作品有了内在的传统文化做支撑,这样此壶就不仅在紫砂壶艺术创造的层面上有重要意义,更体现出中国文化兼收并蓄的特点,正是始终有文化的担当,紫砂壶才能绵延百年而愈发强健。

这套“云肩玉缨壶”由一件茶壶与两杯两碟共同构成,从造型上看明显可知,这是一套以圆形为基本载体的作品。紫砂壶在造型上直接继承了传统陶瓷茶壶,基本造型以方圆两种为主,紫砂泥性质极佳,可塑性强,也为塑造创新造型壶提供了可能。此壶是十分标致的圆器作品,壶身端正圆满,气韵极佳。整个壶身首尾相接,浑然天成,垂落的肩部平滑圆润,像是美女丰润的双肩,简单的线面结构映照出美人姿态,是为后期的云肩设计做准备。壶底部镶嵌有壶足,这一设计来源于中国青铜器“鼎”的造型,为了保证壶身造型的完整与稳定,壶足在此壶中是必须的,也使作品更加立体,增加了作品的空间感。

再向上看是精美的圆形壶盖,边缘特别作强化处理,壶盖是平面的圆,壶身是立体的圆,二者同出一“源”。壶盖中央的圆珠壶钮由底座托起,底座镶嵌在壶盖中央如盛开的花。壶钮、壶盖与壶身皆出自圆,三圆交叠如花朵盛开,完美诠释了紫砂壶圆器结构的精妙之处。

壶嘴从壶身一侧伸出再向上伸展,与壶盖的延长线保持水平,有力地保证了壶身的平衡。此壶采用了提梁装饰,这又是作品中一个极富传统兴味的地方。提梁圆润似光圈彩虹,我们亦可将之称为虹梁。提梁是一个镂空的圆,再一次丰富了圆的表现形式。两个茶杯也是两种形态的圆,与壶相得益彰,两碟造型完全一致,使作品于整齐之中包含个性。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云肩与玉缨是如何表现的。云肩是古代女子常见的衣饰,精美细腻,令人赞叹。此壶中的云肩运用了如意图样,自壶颈部一直延伸至壶足,纹样流畅且对称,凸出壶身部分的空间效果。与如意云肩纹相对应的是壶足、壶嘴以及虹梁处的如意贴片,虹梁也就变化为玉缨,也就是古代女子用来束发缨带。一位乌发飘扬,身披如意纹样云肩的端庄佳人就立于我们眼前了。

为与壶身相配合,两杯两碟上也运用了如意纹贴片装饰,实现了对壶中元素的拆分重组,既相互呼应又最大限度地避免了重复。选择云肩与玉缨从表面上看是为了作品的美感效果,选择如意纹样就具有文化上的思考了。“如意”最早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器物,后逐渐演变为代表吉祥幸福的纹样,在中国传统艺术当中经常出现,是中国人十分喜爱的一种纹样,经过了上千年的发展,如意纹样承载了中华儿女们的情感,在此壶之中运用如意纹恰恰是这种情感的反射,表现了中华儿女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正是怀揣着这种美好愿想,中华民族才能生生不息。以紫砂壶艺术形态使吉祥如意的文化得以传承,这既是此壶的“灵魂”,亦是紫砂壶艺术的使命。

此壶造型结构圆满清晰,装饰纹样精美丰富,在泥料的运用上则十分“低调”。壶的泥料于青黑之中夹带有绿光,像毫无瑕疵的精美玛瑙,尤其是表面明亮的光泽,将泥料的纹理衬托得如粼粼波光,紫砂泥卓越的品质一览无余,加上手工艺人那细致入微的做工,作品如天然形成,我们觉得它精美,感动于手工艺人的精心;又觉得它是如此自然,那是因为关于紫砂壶的美与如意纹样的美好已深入我们的内心。

结语:“云肩玉缨套组”这组紫砂壶作品运用了非常多的传统艺术元素,并十分看重文化内涵的表达。本文对此组作品的造型、装饰等进行了分析,是对作品元素“解析”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发觉了作品的如意内涵,领会了作品的创作理念,在那精美的如意云肩纹样与玉缨当中感受那份福气。

猜你喜欢
壶盖泥料紫砂壶
伪造的情书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浅谈紫砂壶手工成型中泥性的应用
购买紫砂壶4忌
购买紫砂壶忌4
制怒
一头扎进醋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