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鸣唱 国富民安
——“凤鸣壶”创作谈

2020-10-31 09:26吴丽琴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9期
关键词:壶嘴宜兴凤凰

吴丽琴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紫者,心手也;砂者,技艺也。美丽丁蜀,大雅陶都,七千年窑火燃烧出文艺丁蜀的激荡篇章。一把小小的紫砂壶里藏着乾坤万千,涤荡着一代代紫砂人的辛勤付出和精彩足迹,那是属于紫砂人的精气神。

紫砂艺术的发展和一个时代的发展如影相随,从田间巷陌的“洋桶壶”满足实用性开始,到清华、中央等美院文化力量的注入,学院派开始磅礴向上,韩美林、王辉等教授在宜兴的齐力打造,宜兴紫砂在传承和创新的岁月流逝中,熠熠生辉地镶嵌在太湖西岸。紫砂无言,心手有爱,一块砂土是丁蜀写给世人的一封独一无二的艺术情书,茶舍木屋,荷塘芭蕉,龙窑陶缸,青砖陶墙……深沉含蓄,清朗舒雅,以稀缺性而珍贵。

从艺多年,最初学徒的时光依然历历在目,尔后融入自我创意,每一次的提升和创新都是为了紫砂艺术的延续与延伸,同样都是美好且充满积极意义的。走过人生的大江大河、野渡荒津,热爱和投入是对自己最好的成全,在寻觅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原本的美好。

1创作过程——凤鸣天下 寄情寓意

一把精心创意设计的“凤鸣壶”(见图1)缘起凤凰吟唱,优美的乐声和美好的生活是对于未来生活的温暖向往和憧憬。“凤鸣壶”壶体敦实,底部重心维稳,为宽厚的壶身做了巧妙的平和;壶嘴为鸟形,灵动醇厚,鸟嘴的造型被精心设计成壶嘴的造型,注重了细节的灵动,赋予壶嘴耳目一新之感;壶把呼应壶身创意,耳形的壶把注重了实用价值,飞把的造型飘逸之感油然而生;壶身光洁高雅,丰润的泥色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光彩;壶盖挺秀厚实,几圈涟漪的设计让平实的壶身充盈着传承和创新之味;壶钮如凤之额头,高高扬起国人的精神气质,中间为圆圈,制高处呼应壶嘴,让“凤鸣”之概念融贯全壶,画龙点睛中自有怡然天象;壶肩平和中微有改变,起伏中自有气势。壶体篆刻的“泽心时雨”四字,适当留白,下笔干脆利落,有洒脱之感。寥寥四字,寓意德泽如同春日和风,恩惠好比及时之雨,凤凰鸣唱是天籁之音,更是国富民安的国之盛景,焕发出每个紫砂艺人心中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后期的细节修整中,注重每个部位的衔接和壶钮、壶嘴的细化,让壶体意蕴得到进一步的升华。“泽心时雨”四个字,也是丰富思考过的,不温不热,徐徐流淌的诗意情怀像春日的小雨滋润草木,惠泽心灵;苍穹之下,凤舞四方,生活如暖阳和顺,幸福感滋润心田。成型后的该壶落落大方、洒脱自在,品之于无形之处意蕴悠长,藏之于盛世之下感慨万千。遇见这样的壶,见凤听鸣,诠释技法,已属多余,极尽的是自然之美,传达的灵魂是至简、至静,这是作者赋予紫砂光器的别样风情。

细细碎碎的日常创意,伴随着日复一日的流云来去、四季更迭,紫砂打造着一种朴素而美好的生活。因为心存美好,于是心手之间的创意变得多姿多彩;因为追求美好,我们所有关于未来的愿景,都在心手之间一一实现。所以说,砂本无韵,真水无香。

2创作体会——向美而生 创意为先

向美而生,为美而生,紫砂创作的过程实则是向美扩张的过程,优秀的紫砂作品为我们提供了美好生活的范本。很多紫砂艺人常常在创意中会经历瓶颈期,因为在艺术的载体中,紫砂作为特殊的门类,承载了书画、艺术、美学、历史等多种文化符号和文化元素,在这把“凤鸣壶”中,光器之美被表达、演绎得淋漓尽致,陶刻之韵也在该壶中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于是,关于创意瓶颈一说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我个人而言,光器的创意往往取材于传统壶形作为基础,因为传统即经典,数百年流传至今,而细节的变化肯定要用当下的创意来演绎。这种鲜活、有温度、有生命力表达的生活方式,才是对一把好壶应有的尊敬。

2020年,我们即将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太平盛世、凤凰吟唱,紫砂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呈现欣欣向荣之感,紫砂艺人的春天也恰逢盛世。“凤鸣壶”所承载的不仅仅是创意者本身的所思、所感,更是对伟大祖国美好的祝愿。

猜你喜欢
壶嘴宜兴凤凰
宜兴釉陶
凤凰飞
Reading and Blank-filling语法填空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倒水防分叉及防回溢的双层电热水壶的结构探讨
凤凰精选TOP10
无声的爱
历 练
圆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