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则神藏”理论对妇科疾病防治的指导意义

2020-11-01 21:25吴宝美,曾祖玲
康颐 2020年10期
关键词:妇科疾病预防治疗

吴宝美,曾祖玲

【摘要】察阐明“静则神藏”的核心思想及其与妇科疾病的相关性,论述“静则神藏”理论对妇科疾病的防治意义,主要体现在宁心补肾、因时养阴、阴药养阴、精神调摄、动静结合。

【关键词】静则神藏;妇科疾病;预防;治疗

【中图分类号】R27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0.203

如今,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变化,生存的压力增大,尤其是女性,在面对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双重责任时,容易引发各种各样的心理与生理变化,从而导致一系列“动”“静”失常,“阴”“阳”失衡的疾病。根据女性这独特的生理特点,立足于“静则神藏”理论,指导中医妇科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1  何为“静则神藏”

人有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过喜则伤心,过怒则伤肝,过忧则伤肺,过思则伤脾,过恐则伤肾。静是要人在一派纷繁的世界里能够独自安静下来。世界是从静寂中产生的,“有生于无”“动生于靜”。人的精神更是来源于某种静寂。心喜静,所以历代养生学家把清心寡欲、调养精神作为养生的主要内容。所谓“静则藏神”“静以养之”,是指神静,而不妄思,也要防止用神太过。因此,心静则神清,心定则神凝,心虚则神浮,心安则神全,有利于身体的健康。静则生阴,只有阴阳协调,才能保养心神。

2  “静则神藏”与妇科疾病的相关性

女子者,阴类也,女子属阴,以阴血为本,在生理上有经、带、胎、产的特点。病之所生,经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因此各种致病因素导致心、肝、肾三脏功能异常所致气、血、阴、阳失调,尤其是心神、肝血、肾精的不足与失养,与妇科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故妇科疾病的治疗以养血养阴为要,提倡静养、以静论治、动静结合,以期阴平阳秘。

3  “静则神藏”,强调宁心补肾

在妇科疾病方面,“静则神藏”的重要意义在于心神的安定,心静则肾亦静,肾静才能有助肾阴癸水的提高。例如,国医大师夏桂成在妇科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强调“心不静,肾不实;心安静,肾乃实”,指出“欲补肾者先宁心,心宁则肾自实”,在治疗上提倡宁心4法[1]:即清、养、镇、舒。清法,即清心火,临证以清心莲子汤为主方加减论治,以莲子心、黄连、紫贝齿为主药,兼肝火偏旺者,入牡丹皮、山栀子、钩藤等;养法,即养心阴,临证以天王补心丹为主方加减论治,以茯神、远志、炒枣仁、柏子仁、珍珠为主药,若兼脾虚者,入人参、白术、黄芪等;镇法,即镇心神,临证以朱砂安神丸为主方加减论治,以青龙齿、牡蛎、龙骨等为主药,镇摄浮动无根之气,若兼肝阳亢于上者,入石决明、钩藤等;舒法,即舒心郁,临证以远志菖蒲饮为主方加减论治,以石菖蒲、远志、合欢皮为主药,若兼肝郁者,入醋柴胡、郁金、玫瑰花等。

4  “静则神藏”,重视因时养阴

因时养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经后期养阴:经后期为阴长之期,此期阴长阳消,气血活动较为平和,此期治疗当以益肾宁心为主,使得阴水渐充,精卵发育,内膜增殖[2]。(2)因时服阴药:按照子午流注的时相规律,对应月经周期的节律,日落酉时(18—19时),由阳入阴,阴始长,相似于经后期,故经后期服用滋阴养血药,应以酉时为佳。(3)规律作息,倡导按时入睡,夜间机体由活动状态转入睡眠状态,阳气渐敛,阴气渐长;若夜间不能按时入睡,则阳不入阴,阴长不足,癸水不充,久之则有经少、闭经之虞。

5  “静则神藏”,重视阴药养阴

妇科用药以滋阴养血药为基础:女子以血为先天,月水全赖肾水施化,阴血、肾水不足常是多种妇科疾病的主要病机,故治疗上常以养血滋阴药为基础,因而四物汤(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被后世医家誉为“妇科第一方”,由之发展来的归芍地黄汤成为妇科补肾养血的基础方。妇科用药以药性平和者为佳,少用峻猛燥烈及外散滑窍之品:女子以阴血为先天,过用动燥之品常易耗伤阴津,迫血妄行,而为血证、津枯闭经之病症,故妇科疾病的平时辨治,尤当仔细辨证,因证施治,以平调为主;但对于辨证属气滞、痰饮、血瘀者又当在固护阴津的同时予理气、化痰、祛瘀之品,但应注意中病即止;于妊娠妇女用药则强调:凡峻下、滑利、祛瘀、破血、耗气、散气及一切有毒药品都应慎用或禁用[3]。

6  “静则神藏”,强调精神调摄

经云:“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强调心脾失调,情郁不抒,所愿不遂是产生妇女病理变化的情志因素。并认为:“心神适恬静而无躁扰”,提倡精神调摄,静以养心。精神调摄[4]的重点是精神内守,不仅关注内心最纯粹的自我,排除五欲六尘的干扰,恬淡寡欲,保持内心的澄明状态,而且关心公益,报效社会。

7  “静则神藏”,强调动静结合

陶弘景认为:“能动能静,所以长生。”生命体存在着“动与静”的变化,阴气主静,是人体的营养根源;阳气主动,是人体的运动动力,人体正是通过这种动静的调节,维持人体阴阳平衡。因此,传统养生家们提出了“动静兼养”的辩证养生思想,指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适度运动锻炼可促进身体的健康。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运动量要适度: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讲求由内而外的微微出汗,而不提倡现代西方竞技体育大汗淋漓的高强度运动方式;(2)动静相宜,形神兼养,例如五禽戏、太极、气功、导引养生术,讲求“刚柔相济、外动内静、动中求静”。

女子一生数伤于血,其常处于“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状态下,故从中医的角度出发,女子当以养血养阴为其防治的基本原则。并将此原则与“静则神藏”相结合,灵活运用于妇科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之上,使得阴得生,神得养,从而维持一个良好的功能状态。

参考文献:

[1]周鸿艳,宋诚挚.中医学视野下的女性生理与病理[J].中医药学报。2007,35(4):3—5.

[2]谈勇,荣魁.夏桂成国医大师调治PCOS经验探赜[J].江苏中医药,2015,47(3):1-4.

[3]谈勇,赵可宁,任青玲,等.坤壶撷英一夏桂成妇科临证心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30,105:146—148.

[4]沈兆芹,许永艳.妊娠病的中医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3):1803-1804.

猜你喜欢
妇科疾病预防治疗
远离妇科疾病这么做才正确
妇科疾病常见误区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在诊治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王少华运用双向疗法治疗妇科疾病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