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经贸关系演变特征与发展策略研究

2020-11-02 02:46袁奇炜
对外经贸 2020年9期
关键词:海峡两岸经贸合作

袁奇炜

[摘 要]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关系总的发展趋势是积极向好的。借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相关理论,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新时期下提出了两岸经贸合作发展的策略,即:开拓周边国家市场,为两岸资本拓展新空间;深化两岸经贸合作,推动经贸关系纵深化发展;中国台湾地区应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两岸经贸发展与升级;优化经贸投资空间格局,丰富两岸经贸合作平台。

[关键词]海峡两岸;经贸;合作

[中图分类号] F7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20)09-0034-03

Abstract: The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s is constantly changing due to the attitude of the Taiwan authorities, but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trend is positive. Drawing on the relevant theories of Marxist political economics, based on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 new strategy for cross-strait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development was proposed, namely: opening up markets in neighboring countries and expanding new space for cross-strait capital; Cooperation to promote the deepening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to enhance cross-strait strategic mutual trust, Taiwan region of China should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lt and Road"; adhere to the leading role of mainland China, promote cross-strait economic and trade development and upgrade; platform.

Key Words: Cross-Strait; Economy and Trade; Cooperation

一、引言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指出:实践是认识事物和事物发展的基础[1]。那么,要推动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深入发展,形成对两岸形势的科学认识,就必须从实践中找答案。自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经贸合作进入全面快速发展阶段,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经济合作领域不断深化拓展,经贸产业融合力度日益提升,并焕发强大的内生动力。对此,两岸经贸合作也一直是理论研究热点,已有的研究成果从不同视角展开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纷纷从两岸的贸易产业、人文旅游、农业物流等层面提出了诸多建设性的设想[2]。但自从2016年以蔡英文为首的民进党重新执政中国台湾地区之后,两岸经贸合作关系进入了拐点。那么对海峡两岸的经贸合作及未来发展将产生什么影响。正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理论论述到经济活动是多种要素的跨区域集合[3]。针对两岸经济贸易的发展,既有资金、技术的交流結合,也有制度、政策的交汇影响。基于此,从探析两岸经贸关系历程,结合“一带一路”倡议,探究新形势下的两岸经贸合作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发展演变特征

(一)缓和复苏期。1979—1992年为缓和复苏阶段。“民生”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基础,也是唯物史观解决历史观基本问题的基础[4]。这一时期的两岸关系的政策演变,生动的诠释了“民生”的价值。从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发布《告台湾同胞书》,并出台“和平统一”与“三通四流”(通邮、通商、通航与探亲旅游、学术交流、文化交流、体育交流)的对台政策建议,两岸政治气氛趋缓,经贸关系也出现复苏迹象,这也是符合两岸民众的情感期待。1987年7月,越来越多台湾人民到大陆探亲或进行商贸、探亲等活动,自此两岸经贸交往越发频繁。随后,大陆方面于1988年出台了《关于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规定》,鼓励台湾企业来大陆进行投资办厂[5]。

(二)平稳增长期。1992—2001年,两岸贸易呈现平缓增长态势。1992年大陆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策方针,随即引发又一轮台商赴大陆的投资热潮,两岸经贸合作发展步入了上升期。1994年,大陆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并针对台企投资提出了“同等优先、适当放宽”的政策性原则[6]。对此,中国台湾地区做出积极回应,并也加速开放进口大陆商品。两岸贸易经过十年的快速增长后,虽然后期逐渐放缓了增速,但依然保持稳定的上升趋势,进出口总体增速维持17%左右。

(三)快速发展期。在2001-2007年期间,两岸关系步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两岸经贸合作取得了较为显著成效。这一方面是由于大陆加入WTO以后,在对外贸易政策方面较为宽松,为台湾地区与祖国大陆的经贸合作创造了较好的政策条件。同时,中国台湾地区也做出了较为积极的政策互动,采取了“积极开发,有效管理”的原则[7],两岸经济贸易稳定有序发展。尤其是在2001—2004年间,海峡两岸贸易额的年均增长率超过了30%。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两岸经贸政策及合作行为,都有力的证实了只有合作才能共赢,尤其是只有合作才能增进双方福祉,只有合作才有利于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

(四)波折期。在2008-2013年期间,由于受到国际经济形势及全球金额危机的影响,两岸经贸发展也面临诸多不利因素,因此不论是贸易增速还是贸易额度都大幅度下滑。不过,由于前期两岸经贸合作的良好基础,以及在2010年两岸签订了ECFA经贸协议,自2010年开始,两岸经贸释放出了巨大的能量。从当年的贸易额度及增速来看,两岸经贸关系再次步入正常化、稳定化[8]。然而,因为金融危机的后期影响还没有彻底消失,加之周边地区的不稳定,2011年到2013年间,两岸经贸增长速度呈现波动式发展的特点。

(五)转折低谷期。从2014年到现在,两岸经贸合作发展受到诸多挑战。在2014年的两岸经贸额度虽然比2013年增加了0.6%,但从2015年开始连续下降。两岸经贸额度虽然有全球经济形势及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不过,需要肯定的是,民间经贸关系所受影响的程度并不激烈。

三、新时期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发展策略

(一)开拓周边国家市场,为两岸资本拓展新空间

两岸企业通力合作,共同拓展周边国家市场。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不断得到沿线国家的高度认可,这些国家市场空间大、合作前景广、市场潜力大。对此,海峡两岸应当发挥各自经济产业及技术优势,坚持扬长避短原则,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并且进一步巩固与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的经贸合作伙伴关系。东盟国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依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产业结构及其市场需求特点,两岸应携手合作,不断优化产业结构,降低及避免产业竞争的冲突,深化与沿线国家及地区的经贸合作,提升经贸合作关系。同时,两岸企业要紧密合作,通过开展技术、管理、资金等方面的合作[9],为尽快融入沿线国家及地区的经济产业发展、工程项目合作中开展创新性探索。

优化资本结构,拓展投资的空间市场。自2010年两岸签订了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来,两岸经贸合作发展是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当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能源项目等存在巨大发展空间。但沿线国家的这些领域都是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对资本需求规模十分庞大,而依靠建设性贷款及亚投行、丝路基金的资本是无法完成大量的建设项目的。那么,对于台湾地区及其企业而言,一方面可以应用人民币资金储备和在大陆投资办厂的技术经验,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另一方面是台湾地区的企业可以进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寻求商机和投资项目,推动两岸经贸关系的阵地转移,提升经贸合作关系及力度,拓展经贸合作领域及广度。

(二)深化两岸经贸合作,推动经贸关系纵深化发展

深化经贸合作,有助于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10]。尤其是在本世纪初期经过两岸双方的多次磋商沟通,自海峡两岸关系正常对话恢复以来,最为显著的成效就是两岸经贸关系进入了一个较为健康的发展轨道。在2010年,随着ECFA的签订实施,两岸经贸关系的制度性障碍被清楚,两岸关系由以前的“三通”变成了“四通”,从而为通商、通航、通邮和通汇提供了保障。

对于两岸经贸的主体来说,主动推动贸易自由化和资金、技术国际化,才能为两岸经贸合作提供新的动力。同时,福建自由贸易区的成立,为台湾地区的经贸主体与大陆企业协同合作,以便参与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市场中,创造了新的平台和发展机遇。对于两岸双方的产业层面来说,双方推动经贸合作的前提是开展技术、资金等方面的纵深化合作发展,进而实现产业结构优势互补,从整体上提高经贸合作质量与水平。

自1987年以来,两岸文化、经贸、旅游等往来日益频繁。面对中美贸易摩擦对两岸经贸合作可能产生的新变化,精准分析中美经济贸易摩擦对两岸经贸的影响,依据经贸发展形势因地制宜地采取应对措施,通过两岸团结合作与共同努力,化解中美贸易摩擦中的不利因素,推进两岸经贸合作稳中有进,持续向前发展。

在2008年以后,海协会与海基会重启会谈,同时根据ECFA规定,在“两会”架构下成立的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是深化两岸经贸合作的主要平台。从民间层面来说,近年来,两岸民间交往越发频繁,赴台民众数量增长、交流人员层次提高、交流领域拓宽[13],均有助于两岸经贸合作水平的提升。对此,台湾地区应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可以说,两岸可以此为契机,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在区域内乃至世界范围的合作,维护两岸和平稳定与经济发展的大局,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三)促进两岸经贸发展与升级

以价值链的升级来促进两岸经贸关系质量的提升,以经贸质量的提升来增进两岸互信共赢。对于两岸经贸发展,首先就是要坚持“九二共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各项经贸活动及合作要符合市场规律,要有利于增进两岸人民福祉。对于民间经贸交流要深化,提高民间贸易频次和范围领域,推进福建、广东、浙江等与台湾地区近距离的地理空间优势,引导县市之间的合作。

促进两岸经贸产业发展与升级。对于传统落后产业,两岸经济主体要善于依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需求,同时,主动参与国际贸易競争,推动自我产业发展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贸易活动的市场竞争力。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共建具有两岸特色的产业园区。电子信息产业、金属机械工业、化学工业是台湾地区的优势产业,已经具备相对完善的产业链条,但也需要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促进岛内产业的转型升级。因此,为了提高两岸在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水平,推进台湾地区的龙头企业更好地融入两岸经贸产业合作,大陆各省市近年来陆续颁布实施各类对台经济优惠政策与产业合作先行区规划,为两岸经贸产业发展升级提供了有利保障。

(四)优化经贸投资空间格局,建立两岸信息共享平台

结合“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台资企业到大陆中西部地区投资兴业,推动台资企业深度参与“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降低台资企业经营成本,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着力开拓内需市场,拓展台资的市场空间。大陆方面应结合扩大内需,支持台资企业在补短板、增动能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特别是鼓励台商台资企业积极融入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经济、拓展新型消费、促进现代制造业发展等重要领域,在更高层次上投资兴业。同时,推动和引导一部分受贸易摩擦影响较大的台资企业,在出口产品方面由外销转入国内市场,保持台商开展生产经营和实现经济效益的稳定性。

丰富两岸经贸合作交流平台。建立信息共享共用平台,为推进两岸经贸合作、促进台商台资企业开展经营活动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支持。通过定期举办重点产业、重点领域政策发布会,帮助台资企业全面掌握大陆各级政府发展思路和政策举措。此外,积极建设两岸青年高科技产业孵化基地,推动两岸青年交流合作和相关产业科技创新。同时,进一步发挥平潭综合实验区等功能平台作用,对涉及两岸经贸合作的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探索试验,化解经贸合作发展面临的新问题。

[参考文献]

[1]资本论(第1卷)[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4. 197- 198.

[2]王建民.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新变化与新趋势[J].现代台湾研究,2018(3):14-20.

[3][4]马荣辉,黄一,黄森.中美经贸摩擦升级背景下两岸经贸关系检视及深化合作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9):105-106.

[5]邱丽洪,杨逸昕,闫玄.“一帶一路”建设背景下海峡两岸经贸合作的动力与对策分析[J].长沙大学学报,2017,31(6):34-39.

[6]许光伟.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由来及其假说体系[J] .当代经济研究, 2006, (2) .

[7]周小柯.2019年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回顾与展望[J].现代台湾研究,2020(1):18-24.

[8]张明,杜妍慧.新形势下深化两岸经贸合作的路径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22(2):41-45.

[9]盛九元.中美贸易冲突下的两岸经贸合作[J].台湾研究,2019(5):35-45.

[10]白光裕.中美贸易摩擦对两岸经贸关系的影响[J].国际贸易,2020(2):48-56.

[11]周忠菲. 两岸经济交流不能与国家认同脱钩[N]. 团结报,2019-04-04(3).

[12]左武荣.ECFA背景下海峡两岸深化农业经贸合作的研究[J].商业经济,2020(1):136-138.

[13]郭甄薇.“一带一路”背景下两岸经贸关系演进的新格局[J].中国市场,2019(9):16-17.

(责任编辑:顾晓滨 刘 茜)

猜你喜欢
海峡两岸经贸合作
中美经贸摩擦的四种应对措施
中美经贸变局将走向何方
海峡两岸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校地合作促进居民健身的探析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经贸促进
[编读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