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环境效应

2020-11-02 02:55王欣
时代金融 2020年24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环境效应

王欣

摘要:阐述了在改革开放的宏观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和现代化特征。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中国经济已经逐步实现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并在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问题变得越发尖锐,为了寻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则需要对现行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优化。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时空变化特点及经济发展方式演变的环境效应进行了解析。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 时空演变特征 环境效应 空间计量模型

我国经济发展的起步是在出口导向型粗放式发展的基础之上进行的,这样的发展方式虽然可以在短期内提升经济规模、刺激经济活力。但出口型经济增长模式对于出口的依赖性大,经济发展初期工业基础薄弱,原材料在出口中所占的比例非常高,而原材料的过度开采必然会导致环境的恶化。因此必须要对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进行改革。

一、影响经济发展时空演变的主要因素

(一)发展政策

从宏观层面来看,政策的转变对于经济发展方式会产生非常直接的影响。就我国内部经济发展来看,经济发展呈现出非常明显的政策引导特征。第一是优先发展东南沿海经济,采用“先富带动后富”的方针来提升全国经济,在此阶段国家的经济政策明显向东南地区倾斜,之后就是集中优势力量发展中部经济,也就是“中部崛起战略”,在此期间中部城市在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得到显著提升。此外,还包括“开发西北经济”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都在短时间内对经济的时空演变产生了影响。

(二)区位因素

我们在研究经济发展时所说的区位因素一般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微观层面的地区区位因素,主要是指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受到当地地理条件、交通条件以及气候条件的影响。而第二层是从宏观方面出发,将一个国家作为研究对象,也是从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以及交通条件等因素来进行分析。中国处于亚欧大陆的东端,不仅具有广袤的内陆地区,也存在很多优质的天然港口,在经济发展上具有很大的优势,一方面广袤的内陆纵深有利于资源调配工作,特别是对于工业发展,可以利用内河航运与发达的铁路网络来发展规模经济。另一方面利用众多优质的港口发展国际贸易,当前货物吞吐量排在前十的港口中,有七个是中国港口,在这种背景下,经济发展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三)外部环境因素

外部环境对于经济发展时空演变的影响也十分明显。特别是在全球化逐步深入的今天,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确立。单一国家经济发展的方式受到国际因素影响的比重增大。在过去的10~15年中,经济全球化一直由美国主导,中国则积极参与到了全球化进程当中。这种积极开发的态度让中国的经济的时空演化特征发生了变化。而在2009年左右全球经济危机之后,美国的国际影响力有所降低,加上恐怖主义对于全球安全的影响,全球化进程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二、经济发展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从时间顺序上来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变化特征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一)平稳转变期

回顾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我们将2005~2007这一时间段定义为平稳转变期,在这期间我国的经济发展指数呈现出平稳上涨的趋势,其中IGM从0.54增长至0.57,通过对IGM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这其中产业结构指数增长的速度比较快,而民生指数的增长比较慢。同时,GDP的增长速度从原来的11.3%增加至14.2%。不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速度比GDP的增长速度略高,但是在广大农村地区居住的人民在纯收入的增长方面远远低于GDP的增长速度。因此,在这一时期内,我国经济增长对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情况还不明显。

(二)转变停滞期

转变停滞期是指从2008~2011这一阶段,受到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甚至是倒退的状态中。而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指数则呈现出先下降后上扬的拜年话。在这段时期内,为了降低金融危机对于我国经济的影响,将拉动投资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降低出口对于经济的影响。此外,产业的结构转型指数上升,面对金融危机,准确地抓住了“危险”中所隐含的“机遇”,伴随着“四万亿”计划的推出,我国的产业结构开始了大幅度调整与优化,至2011年底,非农业产业的比重从原来的88.66%,上升至90.38%,其中装备制造业的占比上升至23.54%。在“保民生、促就业”政策的推动下,居民收入在2010年实现了回升。

(三)加速转变期

自2011年至今,这段时间属于加速转变阶段。自2011年开始,我国的经济再次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IGM从0.531上涨到0.712,而GDP的增长速度由原来的9.48%下降至6.70%,我们将这种IGM上升而GDP下降的变化态势称之为“新常态”。在这一时期,经济结构得到优化,消费与出口共同成为劳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同时,生产服务业以及装备制造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三、结论

通过对近20年中国经济形式的观察,总结出以下结论: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平稳转变期、转变停滞期、加速转变期三个阶段,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比较成功。但是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空间指数差距在不断扩大,不利于经济的稳定。而经济发展方式的演变对于环境也产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单位GDP的能耗、固体废物排放、废水排放以及粉尘排放等指标都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经济发展整体向好。

参考文献:

[1]陈万旭,李江风,曾杰,等.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环境效应的空间分异性与形成机理[J].地理研究,2019,38(9).

[2]周亮,车磊,周成虎.中国城市绿色发展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J].地理学报,2019,74(10).

[3]孙久文,李恒森.The Space-time Evolution of China's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中國县域经济发展的时空演变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

[4]卢新海,葛堃,柯善淦.中国城市建设用地结构时空演变特征及机理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8(10):25-32.

[5]XU Weiping,JIANG Hong,LI Yiwen.Study on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Population Agglomeration and Economic Agglomeration in China:Based on Analysis of Provincial Panel Data[J].Ecological Economy,2018.

[6]王晓岭,何枫,朱召君.FDI对京津冀环境质量影响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9(9).

作者单位: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本科,助教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方式环境效应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驱动机制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河流廊道景观的热环境效应分析
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综述
矿山环境效应遥感研究
城市的风环境效应与通风改善的规划途径分析
关于贸易自由化环境效应的文献述评
水稻根表铁膜形成机制及其生态环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