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问题探讨

2020-11-02 09:33宋琦
建筑与装饰 2020年28期
关键词:抗震建筑物结构

宋琦

摘 要 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各地区的地理环境各不相同,例如,我国西北地区有干旱的沙漠,东北地区有寒冷的雪山,东南地区有多雨的天气,而西南地区有容易地震的地方,特别是云贵川等地方常年地震。由于地震的不断发生,我国的许多建筑工程师对抗震建筑的研究投入力度越来越大,尽管如此,当前建筑结构中的抗震设计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篇文章就来分析一下我国地震状况并对我国建筑的抗震性提出合理建议,希望对我国的建筑事业有所帮助。

关键词 地震;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地震属于地质灾害,很多情况下,这种地质灾害是难以预测的,这样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给人民带来很大的灾难。这就要求在各方面必须增强抗震效果,以降低地震带来的危害,尤其是对于居住的建筑来说,增强抗震设计是降低地震带来危害的首要方法。

1我国地震状况与建筑结构的关系

自然灾害中地震一旦发生对人们造成的影响是极大的,我国作为地震多发国家,强烈的地震可以迅速地摧毁地震区域以及地震区域周边的建筑物,这对住在房子里的人们来说是一种生命安全的威胁。由于我国长期受到地震的困扰,科学家们对地震中倒塌建筑物以及未倒塌建筑物的材料分别进行了取样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地震区域倒塌的建筑物沒有抗震效果,而未倒塌的建筑物具有一定的抗震效果,在设计上有着独特的结构。这个重大的研究给设计人员指出了一条明路,设计人员将抗震设计与建筑结构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当地震发生时,最小限度地减轻对人们造成的伤害[1]。

2抗震设计所需解决的问题

2.1 地质勘探人员要检查抗震场地选择是否合适

在地震多发的地区建一座房子,首先就得对地理位置进行选择,即使一座房子的抗震设计工作做得再好,若是把这座房子建立在地质环境极差的土壤中,这座房子除了不能发挥抗震作用之外,还会带来其他的威胁人们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问题。比如,一座房子建设在土质较软的地方或者把一座房子建立在出现液化土的地方,当地震还没有到来的时候,先出现了土质疏松以及土壤液化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也会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危害。因此,选择合适的地质来建设建筑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应该把房屋建设在地质比较坚硬的地方,若是已经把房屋建设在了地质较软的地方,或者有液化土的地方,此时最重要的就是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固土质结构。

2.2 设计人员要检查建筑结构体系是否合理

场地的选择对抗震设计固然重要,但是建筑结构体系的选择对抗震设计也十分重要。在大多数情况下,建筑结构体系的选择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建筑物是否安全,第二个方面考虑的是建筑物的经济性。因此,在对一个建筑物进行开工之前,首先得通过设计图纸来了解建筑物的结构是否协调与稳定,以此来排除一些不安全的因素给人们带来的安全隐患。一个建筑物是一个整体,因此,在进行抗震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整体性抗震作用,最好的方法就是严格的让建筑物合理的分配重力,当建筑物的一部分区域出现问题时,也不会影响整体的抗震效果和抗震性能,这就需要设计师们在对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的时候,对各部分所承受的力精准的计算,精准的计算是抗震设计成功的基础。倘若有一部分的数据出现了错误,当地震发生的时候,抗震作用将无法发挥出来,这种情况下造成的损失会更加巨大。

2.3 施工单位要检查抗震设计是否符合规范

由于抗震设计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抗震方案必须要符合国家的规范。作为建筑设计人员,需要对国家的建筑设计规范进行学习;作为施工人员和施工单位,要对国家的各种建筑结构进行了解,对于那些不符合国家设计规范的设计方案,施工单位以及施工单位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可以不予理睬或者直接举报[2]。

3改进建筑结构抗震性的可行性建议

(1)注重抗震场地的选择。想要让一个建筑物具有很好的抗震性,最佳方法就是注重对抗震场地的选择,最佳选择地是地质坚硬的地方,尽量避免那些土质较软或者有液化土的地方。若是把建筑物不慎建在了这个地方,应马上采取措施减少以后可能带来的损失,比如,立即打桩加固地基。

(2)抗震设计体系的合理计算。在抗震设计中,选择合理并且安全的设计体系对于抗震设计体系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对建筑物参数进行计算的时候,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在由专人进行计算,计算之后的结果再由第二个人进行审核。精准的计算对建筑物合理分配承载力来说有重要作用。

(3)选择抗震性强的建筑材料。对于地震多发区的建筑,正常情况下有了合适的设计思路之后,就该考虑建筑材料的选择了,科学家们研究发现,质地较重的建筑材料比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抗震效果要好,其中抗震作用较好的钢筋混凝土就是一个典型的重质地建筑材料。

(4)隔震措施的选择。隔震措施在地震多发区也被广泛应用,隔震措施主要分为四种。第一种隔震措施是地基隔震,在地基隔震措施中最常用的原材料就是沥青,因为沥青在地震发生的时候可以对地震产生的作用力进行吸收以及反射。第二种基础隔震,基础隔震主要就是把地震波隔离在地基以下,防止地震波向上传导,对建筑物造成影响。第三种就是间隔层隔震措施,间隔层在地震中的作用就是吸收地震的冲击力从而来保护建筑物。第四种就是悬挂隔震措施,这种隔震措施在大型建筑物中较为常见[3]。

4结束语

地震给人们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会给人们的财产造成损失,但是我国的科学家们已经在不断地对抗震设防进行探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相信我国的抗震设计必将迈出重大的一步。

参考文献

[1] 肖桂清.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若干对策及改进建议[D].武汉:武汉大学,2019.

[2] 李国强.基于概率可靠度进行结构抗震设计的若干理论问题[J].建筑结构学报,2019(1):186-189.

[3] 戴国莹,李德虎.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的若干问题[J].建筑结构,2019(4):136-139.

猜你喜欢
抗震建筑物结构
桥梁高墩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My Hometown
爆炸过后
当型结构与直到型结构的应用
物质结构规律归纳
半包围结构
火柴游戏
底框结构工程的抗震设计解析
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房屋的抗震设计
汪曾祺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