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种桉树人工林木材纤维特性及变异规律

2020-11-03 07:55陈桂丹郑佳琪蒙芳慧陈少雄王建忠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双壁纤维长度树龄

陈桂丹,郑佳琪,蒙芳慧,陈少雄,陈 艳,王建忠

(1.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广西木材资源培育质量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 南宁 530002;2.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桉树研究开发中心,广东 湛江 524022;3.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东门林场,广西 扶绥 532108)

桉树是桃金娘科Myrtaceae 桉属Eucalyptus的总称,自然分布于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群岛以及菲律宾的部分岛屿。桉树种类多、适应性强、材质好,生产力高,为世界三大速生树种之一,在我国南方已成为人工林种植与加工利用的主导树种,广泛应用于造纸、人造板等行业,对解决我国木材供需矛盾、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地方经济的提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3]。

木纤维是阔叶材的主要组织,约占整个木材解剖分子数量的80%,纤维形态特征直接决定着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影响着木材的加工利用价值,木纤维形态特征的变异规律又是木材材质改良的基础[4-6]。目前,有不少学者对不同品种桉树的纤维特性开展过研究,苌姗姗等[7]对8 个尾巨桉家系木材的纤维形态学参数进行了研究,得出尾巨桉家系木材纤维长度值主要集中800~1 100 μm 之间,且在个体水平上分布范围广;周维等[8]以不同种源6年生大花序桉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大花序桉的纤维长度、宽度、长宽比在种源间存在显著差异,纤维形态(宽度除外)与树高、胸径生长性状在种源内的相关关系不显著;郭冬强[9]对20年生的10 个邓恩桉种源木材纤维特性变异进行了研究,测定出了长度、宽度、双壁厚等纤维形态尺寸,并分析了各指标的变异规律。对细叶桉、赤桉、巨桉、尾叶桉、粗皮桉、大花序桉6 种大径级桉树人工林木材纤维特性进行测定,并从径向和纵向两方面分别分析其随树龄和树高的变异规律,以期为桉树育种策略的制定、定向培育推广、材质改良及木材合理高效加工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样采集

在广西国有东门林场分别采集细叶桉、赤桉、巨桉、尾叶桉、粗皮桉、大花序桉6 个树种的桉树,每个树种选取3 株树进行测试,试材基本情况见表1。在树干离地面0、1.3、3.3、5.3、7.3、9.3、11.3、15.3、17.3 和19.3 m 处分别锯取厚度为5 cm 的圆盘,标记北向,带至实验室进行测试。

表1 试材基本情况Table 1 Basic situations of tested materials

1.2 试验方法

分别在6 种桉树的各高度圆盘沿南北向截取宽度为2 cm 的中心木条试样,用北向的试样做纤维形态测定,其中1.3 m 处圆盘垂直年轮线方向制取各个年轮的小试块,其余高度圆盘分别在近髓心、过渡区及近树皮三个部位截取约10 mm×10 mm×50 mm (T×R×L)的小试块。将小试块劈成火柴杆大小的小试样,取3~4 根放入试管中,加入冰醋酸和双氧水的混合液(体积比1:1),混合液没过小试样1 cm 左右,在水浴中煮沸进行离析,至试样变白为止,然后脱酸、染色、制成玻片,贴上标签待测。采用数码显微成像系统(蔡司Axio Imager Z2)对纤维尺寸进行测定,纤维长度在10倍物镜下测定,纤维宽度、腔径及双壁厚在40 倍物镜下测定,每个试样随机测定50 根纤维[10]。

2 结果与分析

2.1 6 种桉树纤维特性的径向变异

2.1.1 6 种桉树纤维长度和纤维宽度的径向变异

6 种桉树1.3 m 树高处不同树龄纤维特性的测定结果详见表2,纤维长度和纤维宽度随树龄的径向变异如图1~2所示。

从表2可知,6 种桉树中大花序桉纤维长度最大,为1 129 μm;细叶桉最小,为916 μm,6 种桉树的纤维长度平均值均在900~1 000 μm之间,依据IAWA 阔叶材显微特征一览表的规定,上述6种桉木纤维均属于中等级别(900~1 600 μm)[11]。从图1可以看出,6 种桉树自髓心向外木材纤维长度均随树龄增加而增大。前9 a 生长较快,后期缓慢增加,到一定年龄后趋于稳定。细叶桉的纤维长度变异范围为667~1 040 μm,赤桉的纤维长度变异范围为674~1 011 μm,巨桉的纤维长度变异范围为651~1 104 μm,尾叶桉的纤维长度变异范围为643~1 003 μm,粗皮桉的纤维长度变异范围为601~1 124 μm,大花序桉的纤维长度变异范围为748~1 287 μm。其中大花序桉纤维长度在相应树龄上是最大的。

表2 6 种桉树1.3 m 处木材纤维特性Table 2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ood fiber in six eucalyptus at 1.3 m height

图1 6 种桉树木材纤维长度的径向变异Fig.1 The radial variation of wood fiber length in six Eucalyptus

图2 6 种桉树木材纤维宽度的径向变异Fig.2 The radial variation of wood fiber width in six Eucalyptus

从表2可知,6 种桉树中大花序桉纤维宽度最大,为19.06 μm;细叶桉最小,为14.86 μm。从图2中可以看出,6 种桉树木材纤维宽度均随树龄增加而略有增加。细叶桉纤维宽度变异范围为14.38~15.53 μm;赤桉纤维宽度变异范围为14.20~16.17 μm;巨桉纤维宽度变异范围为15.26~17.43 μm;尾叶桉纤维宽度变异范围为15.63~18.84 μm;粗皮桉纤维宽度变异范围为14.15~16.98 μm;大花序桉纤维宽度变异范围为16.95~20.23 μm,其中细叶桉纤维宽度随树龄增加变化幅度最小,大花序按纤维宽度随树龄增加变化幅度最大。

2.1.2 6 种桉树纤维腔径和纤维双壁厚的径向变异

从表2可知,6 种桉树中巨桉木材纤维腔径最大,为8.03 μm;赤桉最小,为4.22 μm。从图3中可以看出,6 种桉树木材纤维腔径均随树龄增加而逐渐减少。细叶桉、赤桉、巨桉、尾叶桉、粗皮桉和大花序桉的纤维腔径变异范围分别 为3.04~7.74、3.06~5.85、5.55~10.69、6.03~10.68、4.25~8.56、4.97~9.81 μm。

图3 6 种桉树木材腔径的径向变异Fig.3 The radial variation of wood fiber cavity diameter in six Eucalyptus

从表2可知,6 种桉树中大花序桉木材纤维双壁厚最大,为12.74 μm;巨桉最小,为8.40 μm。从图4中可以看出,6 种桉树木材双壁厚变化规律总体趋势与纤维长度一致,均为从髓心向外逐渐增大后趋于稳定,大花序桉木材纤维双壁厚明显高于其他5 个树种。细叶桉、赤桉、巨桉、尾叶桉、粗皮桉和大花序桉的纤维双壁厚变异范围分别为7.16~11.73、8.61~12.69、5.65~11.51、6.49~12.70、6.77~12.37、7.60~14.49 μm。

图4 6 种桉树木材双壁厚的径向变异Fig.4 The radial variation of wood fiber double-wall thickness in six Eucalyptus

2.2 6 种桉树纤维特性的纵向变异

2.2.1 6 种桉树纤维长度和纤维宽度的纵向变异

从图5~6 中可以看出,6 种桉树木材纤维长度和宽度随树干高度增加总体变化幅度都不明显,基本在一中心线上下波动。大花序桉纤维长度和宽度在相应树高均比其他桉树略大。细叶桉、赤桉、巨桉、尾叶桉、粗皮桉和大花序桉不同树高纤维长度变异范围分别为916~960、903~993、935~1 030、944~987、925~1 028、942~1 056 μm;纤维宽度的变异范围分别为15.03~15.89、13.82~15.40、15.05~16.43、16.58~17.77、15.34~16.66、16.97~19.00 μm。

图5 6 种桉树木材纤维长度的纵向变异Fig.5 The longitudinal variation of wood fiber length in six Eucalyptus

图6 6 种桉树木材纤维宽度的纵向变异Fig.6 The longitudinal variation of wood fiber width in six Eucalyptus

2.2.2 6 种桉树纤维腔径和纤维双壁厚的纵向变异

从图7中可以看出,6 种桉树木材纤维腔径均随树高增加呈减小趋势。细叶桉、赤桉、巨桉、尾叶桉、粗皮桉和大花序桉纤维腔径变异范围分别为:4.88~5.95、3.85~5.27、5.34~8.07、5.69~7.46、5.05~6.28、4.26~6.34 μm。

从图8中可以看出,6 种桉树木材纤维双壁厚随树高增加变化幅度不大。巨桉木材纤维双壁厚在相应树高上均小于其他桉树,大花序桉纤维双壁厚在相应树高均大于其他桉树。细叶桉、赤桉、巨桉、尾叶桉、粗皮桉和大花序桉不同树高纤维双壁厚变异范围分别为9.60~10.81、9.86~10.97、8.33~9.80、10.10~11.38、9.99~10.55、12.37~12.96 μm。

图7 6 种桉树木材纤维腔径的纵向变异Fig.7 The longitudinal variation of wood fiber cavity diameter in six Eucalyptus

2.3 纤维特性主要指标方差分析

2.3.1 6 种桉树不同树龄间纤维特性主要指标方差分析

图8 6 种桉树木材纤维双壁厚的纵向变异Fig.8 The longitudinal variation of wood fiber doublewall thickness in six Eucalyptus

6 种桉树不同树龄间纤维长度、纤维宽度、纤维腔径和纤维双壁厚的方差分析详见表3。方差分析表明,6 种桉树纤维长度、纤维腔径和纤维双壁厚在不同树龄间的差异均极显著,纤维宽度随树龄的变化差异均不显著。

2.3.2 6 种桉树不同树高处纤维特性主要指标方差分析

6 种桉树不同树高处纤维长度、纤维宽度、纤维腔径和纤维双壁厚的方差分析结果详见表4。方差分析表明,6 种桉树的纤维长度和纤维双壁厚在不同树高处的差异均不显著;细叶桉、赤桉、巨桉、尾叶桉和粗皮桉的纤维宽度随树高的变化差异也不显著,仅大花序桉的的纤维宽度随树高的变化差异显著;巨桉和大花序桉的纤维腔径随树高的变化差异极显著,尾叶桉和赤桉的纤维腔径随树高的变化差异显著,细叶桉和粗皮桉的纤维腔径随树高的变化差异不显著。

表3 6 种桉树不同树龄间纤维形态的方差分析结果†Table 3 Radial variance analysis of wood fiber morphology in six eucalyptus

表4 6 种桉树不同树高处纤维形态的方差分析结果†Table 4 Longitudinal variance analysis of wood fiber morphology in six eucalyptus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 论

通过对细叶桉、赤桉、巨桉、尾叶桉、粗皮桉和大花序桉6 种桉树在1.3 m 树高处木材的主要纤维特性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细叶桉的纤维长度和宽度均最小,分别为916、14.86 μm;赤桉的纤维腔径最小,为4.22 μm;巨桉的纤维腔径最大,为8.03 μm,纤维双壁厚最小,为8.40 μm;大花序桉的纤维长度、宽度以及双壁厚均最大,分别为1 129、19.06 和12.74 μm。

通过对6 种桉树木材的纤维特性变异规律进行分析,在同一纤维特性指标中,6 个树种随树龄或树高的变异规律基本一致。径向上,木材纤维长度随树龄增加先增大后趋于稳定,该变异规律与柠檬桉[12]、闽楠[13]等木材纤维长度径向变异规律相似;木材纤维宽度随树龄的增加而略有增加,该变异规律与米老排[14]、鹅掌楸[15]等木材纤维长度径向变异规律相似;木材纤维腔径均随树龄增加而逐渐减少;纤维双壁厚的变异规律与纤维长度变异规律一致。在纵向上,6 种桉树木材纤维长度、宽度和双壁厚随树干高度的增加变化幅度不大;纤维腔径均随树高的增加总体呈减小趋势。

通过方差分析,在不同树龄间,6 种桉树的纤维宽度无显著性差异,其余纤维特性指标的差异极显著;在不同树高处,6 种桉树木材纤维长度和双壁厚无显著性差异,纤维宽度指标中,仅大花序桉有极显著差异,其余树种无显著性差异;纤维腔径指标的差异显著性随树种的不同有所区别。

3.2 讨 论

研究表明,6 种树种生长到一定的时间后(基本为10 a 以上)其木材纤维长度和双壁厚均保持稳定不再继续增长,木材材性较为成熟,大花序桉的纤维长度、宽度和双壁厚均明显大于其它5 个树种,相对具有更大的开展实木加工利用的潜在价值。

目前,国内的速生桉采伐年龄较短,多用来加工人造板以及制浆造纸,桉木实木加工利用率不高,产品附加值低,中大径级桉木培育以及实木加工利用相对较少,本研究只选取了6 个大径级桉木树种试样进行纤维特性测试,研究不够全面,今后有必要针对更多的大径级桉树树种开展木材解剖性质、物理力学性质、化学性质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并构建桉树材性方面的数据库,可以为桉树实木用材树种及主伐年龄的确定提供参考,为桉树材性的研究及加工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对桉树产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双壁纤维长度树龄
蒸煮及打浆过程中剑麻浆聚合度和纤维长度的变化规律
双壁管在液化天然气供给系统中的应用
新凌派架起新“双壁”
耒水二桥双壁钢围堰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
双壁钢围堰水上拼装与打捞复位技术研究
干旱荒漠区2个‘早酥’梨品种光合特性与树龄的相关性研究
不同树龄灵武长枣果实主要品质指标比较与分析
随机须丛影像法纤维长度测量仪
南疆棉区打顶时间对棉花产量和纤维长度的影响?
阅读花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