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苗家八合拳”的挖掘整理研究

2020-11-03 05:45武吉文
文存阅刊 2020年16期
关键词:挖掘整理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式微,民族传统体育衰落,中央财经大学魏鹏举教授曾指出:“长期以来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复兴和传播存在着‘形式大于内容‘噱头大于实质的问题。在传承传统文化时,应该要追本溯源,回到‘文化之为文化的根本。”基于此,笔者通过实地考察、专家访谈、田野调查等方法,以有效挖掘与整理为抓手,力求还原民族传统文化“苗家八合拳”的真实面貌,找回文化之根,唤醒民族之魂。为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体育特色文化尽一份微薄之力。

关键词:苗家八合拳;挖掘;整理

一、苗家八合拳的起源

苗家八合拳是由清末民初湘西苗族英雄,古丈縣九龙洞苗族武术大师龙廷久和他的伙伴们在祖传苗家小手拳的基础上,吸各派武学之所长而创立的一个拳学流派。向敏在《古丈县“八合拳”生存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2015)中指出:八合拳是以苗拳(小手拳)为基础,撷纳了峨眉拳、武当拳等套路,侧重桩功手法和腿法的具有演练、操习、实战等功能拳术套路与器械套路的总称。[1]八合拳是苗族武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也是中华武术的精华之一。石兴文在《苗族蚩尤拳》(2016)中认为:八合拳是苗族蚩尤拳的优秀套路之一,远近苗族拳师皆称之为大手拳。[2]八合拳作为苗拳的代表之一,拳术形式与特点十分突出,2010年苗家八合拳被纳入湘西州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2年被评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5年被《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收录。

二、苗家八合拳的挖掘与整理

通过实地考察,拜访苗家八合拳传承人,苗家八合拳传习所总教头龙云江,分类挖掘和整理了苗家八合拳的脉络。

(一)苗家八合拳拳学境界。八合拳论首语曰:“苗家八合习以为用,练之以神,采山川之气,纳宇宙之功,内化于身,外化于形,强经舒络,起身犹如猿攀树,行动如同山豹子”。从这段拳论就可了解到,由于历史的原因,湘西苗族在当时生活环境是比较恶劣的。为防范猛兽和匪患的侵袭,练拳不单是为了强身,而且还兼有防身的作用,所以才用了“习以为用”一词。而且要求习练者要达到起身犹如猿攀树,行动如同山豹子的轻灵迅猛的拳学境界。

(二)苗家八合拳的功理、功法。苗家八合拳分为内四合与外四合,其中内四合意指:眼与神合,神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四合意指:前与后合,进与退合,左与右合,上与下合;内外四合共为八合,这也是该拳法的拳学核心,所以定名为苗家八合拳。

苗家八合拳有着自己的一套练功体系,从站桩入手到提桶子(桩功),练套路,走套头,解策手。其手法有:夺手、挑手、平手、砍手、插手、崩手、割手、牵援手。步法有:弓步、马步、剪步、仆步、横堂步、梭步、子午步、麒麟步。

(三)苗家八合拳的技击特点。苗家八合拳在技击上注重大夹小手法,以连防带打,前快后急,远用夺取,近用弹击,进生退死,回环攻击二十四字为要诀,并用八句歌诀把技击特点作了详细的解释,这八句歌诀是:眼与神合是开头,神与意合在心思,意与气合提内劲,气与力合出拳头;前与后合作防备,左与右合打两头,上与下合妙进攻,进与退合防备守。

(四)苗家八合拳拳法套路。苗家八合拳拳法套路分为初、中与高级拳法三类,具体为十六路:

(五)策手。策手又称为套手,共有九路,由于接近实战,在此列举两路,并配有口诀:1.大郎手。口诀:进、退、捎、拿、擎、拿、勾、敬,一手观风。大郎摆下埋伏式,二郎挂下紫竹鞭。三郎闻听麒麟马,四郎番国去逃生。五郎贪生怕死,五台山上去修行。六郎胆大为元帅,私下三关去充军。七郎年青青,七十二箭箭穿心。令公闻听七郎事,唯有独人赶救兵。

2.辕门手。口诀:三上辕门两下开,在右封擒顺风来。猛虎下山心中急,倒挂金钩齐着力,左右插花满脸红,收一箭,放一箭,收箭如弓。

三、苗家八合拳的文化特色

苗家八合拳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九龙村为中心,广泛流传于湘鄂川黔地区,云贵、江浙等省也有学拳者专程前来拜师学艺。其文化特色在技击手法上表现为“大夹小”,继承了苗拳“脚走品,拳打卧牛之地”的精髓,也吸收了武当、峨眉等拳法的“大开大合”,形成了自身“能大能小、能屈能伸”的技击特色。

苗家八合拳是对传统苗拳的融合创新,从清末民初传承到现在已经成为了湘西地区的苗拳代表,也是该地区苗族体育精神的重要图腾。

四、挖掘与整理的价值研究

苗家八合拳传承方式主要以师父的言传身教为主。其拳法招式与发劲联系密切,只观看视频录像很难掌握拳学要领,若没有师父“口传心授”,在技术上往往会造成貌合而神离。所以在师父的教导下,师兄弟们相互监督动作的规范性,习练者肯下苦功,才会学有所成。但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也造成了苗家八合拳在传承过程中的流失。仅套路练习就存在不同地区招式名称相同,但拳法动作不同,甚至招式缺失的情况。

苗家八合拳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使其回归生活是最好的保护,接轨现代是最好的传承,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必然是教育”。[3]

随着时代变迁,苗家八合拳的技击功能逐渐淡化;其强身健体,演武演艺的功能逐渐增强;因此,整理与挖掘苗家八合拳,有利于传承的统一与规范,有利于民族特色体育文化走进小学,走进中学,进入高校,为建立健全符合新时代的传承路径提供参考与借鉴,为“非遗文化进校园”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结语:通过挖掘与整理,以期为促进民族特色体育文化弘扬与传承贡献一份微薄之力,提高民族认同和文化自信。以内外八合为拳学要义,以武德修身心,以习武健体魄,展现独特的民族魅力,从而树立传承者民主、自由、和谐、爱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向敏.《古丈县“八合拳”生存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2015.

[2]石兴文.苗族蚩尤拳[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

[3]贺伟,张小梅,于芳洁.“90后”传统文化缺失与教育问题[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

作者简介:

武吉文(1983-),男,湖南吉首人,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

课题项目: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级一般性社科课题,课题名“全域旅游背景下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的实证研究——以八合鼓武为例”(课题号:SK202016);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课题名“武陵山片区高职院校民传体育特色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课题号:K201712)。

猜你喜欢
挖掘整理
整理小达人
将“再也没有”带向更有深度的思考中
挖掘档案文化资源推进档案文化建设
关注数学思考 提升数学本质
大数据技术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分析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整理房间等
整理“房间”
整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