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级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问题及路径探究

2020-11-05 06:02
记者观察 2020年29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深度融合

一、地市级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一)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

与中央、省部级媒体相比,地市级媒体所感受到的媒体融合发展的迫切性稍有不及。但是,随着各级传统媒体不断开展媒体转型工作,而网络新媒体所带来的冲击也愈加剧烈之时,地市级媒体所要承担的压力也就逐渐增大。当这些主流媒体的融合工作发展到某一阶段后,向下级媒体蔓延几乎就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而且随着地市级媒体需要面对来自新媒体的竞争激烈程度逐渐加大,地市级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也就变得非常必要。

(二)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于地市级媒体而言,传统媒体优势仍存,新媒体尚未占据绝对性的发展优势。究其原因在于,地市级媒体所拥有的权威性地位是地市级党委、人民大众、地市级政府部门等共同赋予的,而新媒体则缺乏这方面的优势。但是,随着新媒体发展速度的提升,地市级媒体目前层次较浅的媒体融合难以满足党和人民在信息传播、接收等方面的需求,其在社会群众中的影响力也随之下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地市级媒体需要通过深度融合发展来增强自身的能力,保证自己身为党和人民喉舌的地位不变,这样才能保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从这一角度来看,深度融合发展是地市级媒体确保自身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

二、地市级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媒体融合停留在表层

目前,部分地市级媒体的融合发展仍旧停留在表层,其媒体融合主要就是对各种新媒体技术进行简单的嫁接。通过创办门户网站、微博、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将原来在传统媒体平台发布的信息,通过这些新媒体平台发布出去,投入的人力、物力等并不少,取得的效果却是微乎其微。创建的各种新媒体平台只是为地市级媒体增加了信息传播的渠道,其他方面的作用却并未显现出来。可以说,这些地市级媒体的融合发展不过是徒有形式而已,只是单纯的在物理层面进行了叠加堆砌,却并未在化学层面发生任何内驱质变。这种停留在表层的媒体融合,其实只能被称为“媒体结合”,新旧媒体基本上是两条线运行,这就导致传统媒体未能借助新媒体平台获得稳固发展,而新媒体也未能借助传统媒体平台快速兴起。部分地市级媒体创建的微博、微信公众号关注度非常低,开发的手机APP下载量也非常低,而且用户黏性和活跃度也难以尽如人意,媒体融合的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二)定位不准且服务功能弱

部分地市级媒体虽然建立了网站、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并且花费人力、物力制作了手机APP,但是在起初建设这些新媒体平台之时,并未明确各个平台应当具备的功能。部分地市级媒体只是为了迎合媒体融合的趋势才会建立这些新媒体平台,尚未考虑好要用这些平台来“干什么”就已经开始建设,这就导致这些平台在板块、内容等方面的设置毫无章法,在本身定位不明确的情况下,其服务功能也必然会比较弱,这样就很难吸引某些有偏好的受众群体,以致平台用户的数量少且黏性比较低。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等建设的新媒体平台却并未获得受众关注,不仅造成了经济上的浪费,而且还会对地市级媒体进行深度融合发展的信心造成一定程度的打击。

(三)缺乏专业技术人才

专业技术人才是地市级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从当前情况来看,地市级媒体普遍缺少不仅懂得网络技术,而且还懂得对外宣传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利用新媒体平台做好信息传播、对外宣传工作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问,相关人员不仅要懂得信息传播方面的知识,还要懂得如何利用相关的新媒体技术进行信息传播。而地市级媒体本身的盈利并不算高,这就导致其存在一定程度的人才流失问题。部分地市级媒体在转型过程中甚至会面临一定的亏损问题,从而无法给予综合素质较高的融媒体人才较好的薪资待遇,以及良好的个人发展平台,这些高素质人才为了追求高报酬和更好的个人发展而从地市级媒体流失几乎是必然的。而人才的流失进一步加重了地市级媒体进行深度融合的困难,从而导致其媒体融合停留在表层。

三、地市级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路径

(一)增强媒体深度融合意识

地市级媒体想要获得深度融合发展,必须注意增强自身的媒体深度融合意识。首先,必须树立起“一体化发展”的媒体融合发展理念。在媒体融合发展时,要注意对各项媒介资源、生产要素等进行有效整合,让信息内容、人才队伍、技术应用等都能够实现共享融通,也就是要从组织结构、管理体制乃至于传播体系等方面实现一体化。其次,强化自身的互联网思维,利用各种先进的网络技术手段对传统媒体予以改造。在此过程中需关注新媒体平等、互动等方面的特征,树立起“用户中心”的观念,关注不同用户的应用体验,让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能够获得满足。此外要重视新媒体平台即时、海量的信息传播特征,在信息传播时要注重抢占先机,利用自身优势做到首创、首发、首播,这样才能占据主动和优势地位。最后,要树立起“融”的意识,让新旧媒体在融合过程中形成合力,互相促进彼此的发展。传统媒体平台要利用自身的影响力来辅助新媒体平台的推广,新媒体平台则是要协助传统媒体平台做好内容宣传工作,增强其在互联网上的影响力,各个新媒体平台之间也要建立互通接口,做好内容分享工作,从而让其真正“融”在一起。

(二)明确定位并增强服务功能

无论是媒体发展还是栏目建设都需要有明确的定位,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同样如此。在进行新媒体平台建设之前必须对相关用户的需求进行分析,包括目标用户的范围、平台应当具备哪些吸引用户的优势和特色、用户需要什么样的服务等。在对这些进行调查分析之后,理出新媒体平台建设时的“顶层设计”逻辑,并且兼顾到每个环节的开展细节,为用户提供符合其需求的信息服务。这样才能吸引到相应的受众群体,并且增强平台用户的黏性。为了让新旧媒体之间能够深度融合,地市级媒体要注意让创建的新媒体平台与传统媒体的自办节目之间进行良性互动,让新媒体能够利用传统媒体本身拥有的品牌优势,促进二者的完美融合,并且将自身品牌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延伸,这样才能在全媒体时代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从而保障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三)强化“全媒体人才”队伍建设

地市级媒体想要实现深度融合发展,必然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因此,在其深度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强化“全媒体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引进和培养掌握信息传播、互联网技术等多领域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型人才,建设综合素质较高的编播采译专业工作队伍,以及掌握高水平数字化手段、工作方式等的技术队伍。在引进和培养这类人才时,可以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请进来主要是从社会、高校等各种渠道引进具有全媒体工作能力的综合型人才,为地市级媒体注入新鲜血液,同时也为其进行媒体深度融合提供新的动力。走出去则是要让地市级媒体现有的一些骨干、优秀人才去到外界参加学习、接受培训。

(四)加强制度建设并实现跨界融合

地市级媒体面临来自同类媒体的竞争压力较小,而且其本身的资源也不多,相关的体制机制发展也比较滞后,这些都使得地市级媒体的深度融合发展缺乏动力。因此,相关部门应当注意加强体制机制方面的建设和改革工作。首先,地市级的城市通常并不算大,但是媒体数量却并不算少,在其竞争和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形成资源内耗。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尝试控制地市级媒体数量,通过整合发展来减少竞争内耗,并且集中优势资源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其次,应当制定与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相符的运作机制,确保地市级媒体设置的融媒体中心之类的部门能够充分发挥其在媒体深度融合中的作用。此外,地市级媒体还可以通过跨界融合的方式来实现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所谓跨界融合就是地市级媒体在深度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依托自身原有的传统媒体优势,与一些发展势头较好的新媒体平台进行合作,借助其在新媒体领域的影响力实现自身在新媒体领域的快速发展。

四、结语

总之,地市级媒体想要获得深度融合发展,就必须正视自身在媒体融合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且积极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地市级媒体要不断增强自身的深度融合意识,明确自身定位并增强服务功能,同时还要注意强化“全媒体人才”队伍建设,并且加强相关的制度建设,着力实现跨界融合,为其深度融合发展提供更多的保障。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深度融合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短视频对传统媒体主流价值表达的推动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融合》
破次元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我和这个世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了
传统媒体应对新媒体影响与冲击的策略
传统媒体创新发展方向
传统媒体微信运作六要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