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代的藏区融媒体发展

2020-11-05 06:03
记者观察 2020年29期
关键词:康巴藏区卫视

一、藏区融媒体发展的现状

受历史、经济发展等因素制约,藏区的经济发展远远跟不上内地发展的步伐。以西藏电视台为例,西藏电视台作为雪域高原的融媒体先锋,是藏区最年轻的省级电视媒体,于2015年初开始适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进军新媒体领域。然而,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其建立的“一网一端”就难以为继,主要问题在于其租用的云媒体平台难以适用融媒体发展的需要。此后,西藏电视台谋求新发展,全面升级改版“一网一端”,将技术平台搭建在各方面条件符合的四川成都,充分利用当地技术、网络、人才,终于在媒体转型发展上开辟出生路。2018年12月,西藏堆龙德庆区建成首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将藏区融媒体建设工作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二、藏区融媒体发展的症结

(一)基层建设的缺失

藏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被称为雪域高原,其幅员辽阔,地广人稀,这就导致了新闻采访制作难度大、成本高,传统纸媒很难将讯息传播出去。具体体现在“小、少、弱、僵”四个方面。“小”即藏区专门供与媒体发展的带宽规模小,不满足媒体融合发展的带宽需要;“少”是说藏区专门从事媒体工作的专业人员少,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互动少,协作交流少;“弱”体现在藏区媒体技术水平和系统智能性水平较弱,相较于内陆及沿海地区,其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弱,达到的影响力弱;“僵”是指传媒体制机制僵,薪酬体制和激励机制僵,难以吸引优秀人才,难以调动人才积极性、创造力。

(二)创新观念的落后

受限于地区媒体发展的滞后性,藏区融媒体建设一方面需要借鉴内地其他媒体融合发展方法,另一方面需要保留其地域性特色。当前,藏区融媒体创新意识落后主要体现在理念、工作方法、技术的落后上。藏区地广人稀,其媒体融合发展需因地制宜,以点覆盖面。各媒体融合发展相互之间存在着区别和联系,各有着优势和劣势,以传统的理念进行媒体融合,以落后的工作方法指导媒体融合,以过时的技术依托媒体融合,其自身发展必定会受到限制。

三、藏区融媒体发展的出路

(一)媒体融合需搞好基建

1.基础设施建设

融媒体的平台建设应该是多层面的,通过引入微博、微信公众号、手机客户端资源互动,建设网络云平台。藏区的网络云平台建设可以以省台为核心,各县台资源共享,这样一来,可以节省前期投入和运营成本,达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县台可以不用太大,但规模也不宜过小,要满足节目制作和存储的需要。以康巴卫视融媒体中心建设为例,康巴卫视在党和国家的支持下,于2009年10月28日试播,到如今已走过10多个年头,是在藏区的第三个卫视频道,能辐射全国广大电视用户。作为一个新兴的融媒体平台,康巴卫视是唯一一个双语卫视频道,解决了少数民族语言不方便的问题,造就了媒体天然的亲和力。

2.核心技术建设

运用核心技术,打造智能化媒体。技术驱动下的新媒体技术更新快,信息传播呈爆炸式增长。融媒体平台既要先进,又要代表未来发展的趋势。大数据和云计算是最具代表性的新技术,随着各电视传播媒体相关技术IT化、IP化,技术层面采取云架构势在必行。以康巴卫视为例,康巴卫视采用中星9号、中星6B卫星、有线电视等信号接收方式,其辐射范围不仅仅囊括我国四川、西藏、青海、甘肃、云南西部五省,还覆盖了印度、尼泊尔等境外地区。

3.人才机制建设

媒体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融媒体下的人才必须满足内容采集、创意策划、技术开发、管理运作等各种条件。当前,社会对新闻专业人才的要求更全面,除在新闻采集、记录、编辑、广播等方面有要求之外,还需要对网络技术运用和数字化设备操作进行考量。在国家大力鼓励人才参与到西部建设的号召中,藏区要做好人才的接纳工作,通过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和人才保留机制,帮助人才安家落户,驻扎边疆。

(二)媒体融合需革新意识

1.阵地意识

阵地意识是舆论导向的基础,在藏区这块不稳定的土地上,抢占阵地、主导舆论,对藏区融媒体的发展以及对地区和国家的稳定发展举足轻重。融媒体时代背景下,传播渠道更加多样化,各种消息铺天盖地,主流媒体必须利用其权威性抢占阵地,引导舆论。

2.喉舌意识

媒体力量是一股强劲的社会力量,是党和国家的喉舌,媒体必须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党的方针和政策,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藏区主流媒体在融合发展过程中,必须以老大哥的形象带领传统媒体和其他新媒体进行正确的思想宣传、舆论引导。笔者认为藏区各大媒体应该进一步摒弃所谓的“领地意识”“省级覆盖区意识”,从内容、平台、技术、管理等多方面加强交流,促进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牢牢掌握涉藏宣传的舆论主动权,讲好新时代故事,传播好百姓声音!

3.创新意识

这个时代,是创新者进、创新者强、创新者胜的时代。以创新驱动媒体融合发展,能全面提升藏区媒体建设水平和宣传质量。融媒体发展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前提下,需要有足够的创新意识,才能永葆媒体活力和生机。要不断丰富节目形式,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要想永葆活力,就必须不断丰富节目形式,以康巴卫视为例,拍摄了纪录片《天赐康巴》,打造大型纪录片精品项目;创新传播手段,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传播手段,开拓线下、电视频道、网络平台全方位传播手段;坚持原创,提升层次,以全新的面孔展示藏区的内涵,在内容和质量上着力,以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增加观众粘度,发挥媒体魅力。

(三)媒体融合关键在“融”

媒体融合发展,推动了媒体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媒体探索内容、传播渠道、技术平台、运营模式深度融合、相互渗透,从而增加媒体报道方式。媒体融合在于“内容与形式”的融合,将传统纸媒、广播、电视和新媒体网络、数字媒体进行渗透、转化,如在纸媒中开拓微博、微信公众号、手机客户端等,在广播电视中穿插纸媒报道、评论及观点。媒体融合在于“技术与平台”的融合,将以内容为王的传统媒体与以传播渠道及形式取胜的新媒体进行1+1组合,形成两种媒体的优势互补,达到1+1>2的作用。以《人民日报》的“中央厨房”为例,“中央厨房”即是《人民日报》打造的聚合性平台,通过建立这种聚合性平台,把原来分散的编辑力量整合起来,实现全媒体编辑,共享资源,协同作业,使新闻素材可视化提高,价值放大。

(四)媒体融合要跟着党走

1.响应党的号召

藏区融媒体建设发展要响应党的号召,以“治国先治边,治边先稳藏”作为战略方针,以政治意识和社会效益为前提,以市场运营和资金扶持为手段,以政治家的眼光和标准来考量,以宽松的氛围和环境、充足的时间和人才给藏区融媒体发展足够的培育滋养。

2.运用党的政策

在西藏和平解放以来的各个阶段,党中央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不断推动“中央关心西藏,全国支援西藏”的工作,支援西藏主要以经济援藏、干部援藏、教育援藏为主导,辅以物资技术。藏区的融媒体发展要充分运用党的优惠政策。国家的援藏计划充分体现党中央对西藏工作的高度重视,对藏区人民的深情关怀,藏区融媒体发展,离不开党中央的支持,离不开内地媒体的协助。

3.跟随党的脚步

藏区的融媒体发展要紧跟党的步伐。推动藏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党和国家着眼巩固宣传思想文化、壮大主流思想、引导社会舆论的重大战略部署。以康巴卫视为例,在2012至2019共八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康巴卫视都组织精兵强将赴北京,对全国两会进行深入报道。特别是2018年和2019年,该卫视充分运用融媒体平台,开设了“全国两会特别报道专题”,加强宣传报道工作,与党中央一起,畅谈藏区的发展问题,展望藏区美好的未来。

四、结语

藏区的融媒体发展,关系着藏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更牵系着地区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其融媒体发展要坚持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利用好国家对其资金、技术、人才、物质的倾斜,不断将融媒体办成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家园,办成党和政府联系广大藏区同胞的桥梁纽带,传播党的声音,为实现中国梦发挥好喉舌作用。

猜你喜欢
康巴藏区卫视
东南卫视 海峡卫视 美食纪录片《下饭菜》专家点评
康巴村
康巴什的勇气
“二轮剧”霸屏卫视黄金档 新剧仅占1/3
康巴新年话年俗
拧掉水分,康巴什不是“鬼城”
“东方、北京卫视收视飘红” 2016卫视黄金剧场首季收视盘点
手机媒体的使用与藏区稳定研究*——基于迪庆藏区田野调查的阐释
我们的节目从哪里“拿来”
甘孜藏族自治州派出所遭冲击 警察开枪自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