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校园融媒体建设的路径选择

2020-11-05 06:03
记者观察 2020年29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中心校园

一、高职校园融媒体概述

高职学校中的融媒体,是指学校中集信息策划、采编、发表、评论、管理等于一体的媒体中心,其不仅结合了新旧媒体,更是将校园文化、校园空间、学科知识、专业技术等方面的内容,融合到了这个媒体中心。在校园融媒体中心中,可以组织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将跨学科知识、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实现有机结合,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实际能力的技术型人才。所以,在高职学校建设校园融媒体,不仅是学校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教学创新的必然,这对于培养全能型的现代化人才,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高职校园融媒体建设现状

(一)缺乏支撑校园融媒体建设发展的机制

从高职办学的角度来看,其宣传工作主要是由党委宣传部门负责。而在一些机构健全的高职学校中,会在党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建立校园新闻中心,并由其来实施新闻宣传工作。但是,从高职校园融媒体的建设情况上来看,不论是党委宣传部还是新闻中心,投入的人力和物力都是有限的,尤其是在高职学校中,使用的媒体技术主要以传统媒体为主,很多学校只是定期出版校报,供师生阅读。虽然在融媒体时代下,一些高职学校建设了新闻网站,或者开通了微信公众号,然而在信息传递的形式上,依旧是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展现形式居多,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比较大。由于高职学校在这方面的人才比较匮乏,很多网站和公众号都形同虚设,这主要是由于高职学校缺乏支撑融媒体建设发展的机制,不能保证其正常运作。

(二)缺少支撑校园融媒体建设发展的人才

在高职学校中,在校园融媒体的建设上,人才缺乏则是最明显的问题,尤其是工作人员专业性不强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校园融媒体建设的步伐。在现阶段,高职学校中的媒体管理人员一般都不是专业的人员,具有外行领导、外行从事专业工作的倾向,这就导致校园媒体中心的工作人员整体新闻素养不高,与社会上专业的媒体机构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从社会媒体的发展情况上来看,社会上已经培养出一批业务精湛、专业能力强的新闻从业人员。然而在高职学校中,媒体中心作为学校的从属机构,从业人员在发展机会上明显存在劣势,这也造成很多高职学校融媒体建设发展人才的缺乏。

(三)缺乏支撑校园融媒体建设发展的团队

从新媒体发展的经验上来看,在媒体运用的过程中,需要组建一支规模性的团队,才能够使其正常运作。在高职学校中,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对于校园融媒体的建设,很难抽出过多的人员来从事校园融媒体工作。所以,从如今校园媒体发展的情况看,很多的媒体工作,都是由学生团体来辅助完成的。另外,由于高职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在培养方面上具有很大的难度,很难支撑校园融媒体的建设和发展。

(四)缺乏支撑融校园媒体建设发展的资金

从社会媒体建设和发展上来看,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撑,尤其是在融媒体平台的建设、专业人才的培训、专业技术的引进等方面,需要耗费的资金更多。然而,从高职学校的办校来看,很多高职学校的资金来源不够稳定,并且会将大部分的资金投入到教学设施、教师队伍、学生管理等方面,对于校园融媒体的建设投入过少,甚至对融媒体中心场所、设备、平台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往往是一拖再拖。校园融媒体在缺乏资金的状态下,是很难运作起来的。

三、高职校园融媒体建设路径选择

(一)重新定位校园融媒体,突出互联网思维

在如今这个互联网时代之下,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转变。然而,新媒体带来的“碎片化”阅读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快节奏的生活,但是其导致网络信息的可信度降低,在新闻报道中经常存在报道失真、非理性表达等问题,这对于辨别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很容易产生误判和质疑。在高职学校中的传统媒体,一向以思想性、政治性作为唯一的准则,这对于大学生来说,很容易产生抵触心理。尤其是在互联网环境之下,当代的大学生喜欢使用互联网思维来分析问题,所以高职学校对于校园媒体的建设,则需要突出互联网思维,重新对校园融媒体进行定位。因此,高职学校需要了解现阶段媒体的发展特点,对校园媒体的发展方向重新进行定位,结合告知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增强媒体的思想性、服务性、娱乐性、互动性,真正将融媒体的作用发挥出来。另外,高职学校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资源和人才优势,所以高职学校就要发挥自身的优势,为校园融媒体的建设提供保障。

(二)健全融媒体发展机制,突出融媒体管理

从融媒体发展的角度来看,科学的管理则是媒体融合的纲领,在融媒体运行的过程中,必须借助科学的管理手段,才能够确保融媒工作的实施。所以,高职学校必须清楚地意识到这点,对媒体运行和发展的机制进行调整。因此,对于高职校园融媒体的建设,则需要党委宣传部做好指导工作,不仅在媒体运筹、选题策划、导向指导等方面多下功夫,在内容的把关上,更需要工作人员下功夫。在校园融媒体的建设过程中,还需要对校园新闻采编流程进行调整,并建立起统一规划、统一采集、分别制作的运营模式。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选择采编一体、轮岗轮换等方式,形成媒体融合的人力资源合力,打造具有校园特色的融媒体中心。

(三)关注融媒体业务能力,突出人才的培养

在高职学校中,在以往的媒体建设中,对于不同岗位的工作,通常是由一批人来完成,这些从业人员犹如“万金油”,然而这些人员并不具备各种专业能力,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对于融媒体的建设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并且,由于高职学校作为培养技能性人才的重要场所,在人才结构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岗位设置上,缺乏专业化人才。尤其是其管理人员与工作人员,一般都是从其他岗位调过来的,在整体素质上明显欠缺。所以,必须尽快提升这些人员的业务能力。首先,高职学校需要采取“外引内培”的措施,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并对在职员工进行新闻传播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尽快将这些工作人员培养成全媒体人才。其次,高职学校需要对校园的媒体人群进行整合,并将媒体人群进行细分,做好分众服务。最后,发掘师生资源,将广大师生引入到融媒体中心的建设中,强化校园新闻宣传工作的力度,借助微博、贴吧、QQ等平台,搭建有效的融媒体沟通交流平台。

(四)加大建设资金的投入,提升融媒体水平

在高职校园融媒体中心的建设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加深媒体融合的深度,高职学校需要立足本校的实际发展情况,对融媒体建设资金进行合理的规划,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用在刀刃上。首先,在学校层面,则要结合学校新闻宣传工作的经费,对校园融媒体建设的目标与计划进行考查,并建立起对应的财务报账机制。尤其是对于校园媒体融合中的平台开发与建设、人才培训等急缺资金,必须提前做出预算。其次,在工作人员薪酬上,需要改变媒体工作人员无偿工作的局面,设立专项经费予以支持,才能够确保校园融媒体建设顺利进行,全面提升校园融媒体水平。

(五)进行媒体深度的融合,激活校园文化

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校园文化代表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更是一个学校的生命力所在。校园传媒中心作为校园文化宣传的主阵地,其肩负着宣传学校形象、传递校园资讯、传达师生心声的纽带作用。将校园融媒体建设与校园文化活动进行深度融合,则可以有效地激活校园文化。首先,高职学校的融媒体中心需要精心制作专题,凸显校园文化。从高职学校的发展角度来看,传媒中心肩负着记录校园重大活动的任务,并且每个学校一般都会有里程碑意义的活动,其中包含着传媒中心成员的足迹和心血。校园融媒体中心可以精心制作具有纪念意义的校园专题片,传播校园文化理念。其次,策划创新型活动,营造校园文化。在高职学校中,融媒体中心可以借助广播、视频、微信公众号等方式进行宣传,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科技的发展之下,为新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并在新技术的支撑下形成了新的媒体形态,在各种媒体发展的过程中,融媒趋势越来越强。在融媒体环境之下,高职学校也开始对融媒体的探究与建设。高职学校若想有效地将融媒体的正面引导功能、教育功能、渗透功能发挥出来,则需要使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校园融媒体中心的建设问题,将融媒体作为载体,推进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扩大高职学校的宣传力度和影响力。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中心校园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既要靠近制造中心,也要靠近科研中心 人工智能如何“聪明”地行进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熔岩灯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先定中心后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