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合唱与思政教育互动关系研究
——以国庆七十周年广场合唱为例

2020-11-05 01:57谭嗣钰中央财经大学
黄河之声 2020年16期
关键词:音乐大学生

◎ 谭嗣钰 (中央财经大学)

合唱是一种既古老又现代的群体综合艺术,与人类精神生活世界相互作用。在2019年10月1日的天安门广场上,来自于北京41所大中小学校的近3000名学生组成大型合唱团身着鲜艳的演出服亮相,在广场上精神饱满的演唱了近二十首歌曲,让人印象十分深刻。通过这次重大活动,很多参加活动的学生表示受到很大震撼,增强了自己爱国热情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本人结合参加国庆七十周年广场合唱训练和演出经历,通过分析在广场合唱中演唱的部分歌曲,从合唱与爱国主义、协作意识、德育教育、美育教育和心理健康五个方面,寻求高校合唱与思政之间的互动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①表面上看,合唱歌曲是艺术,思想政治教育是育人实践,两者有诸多区别,但是两者也有相通之处。首先,很多合唱歌曲产生于革命年代,代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其次,很多合唱歌曲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一致性。最后,合唱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载体。人通过参加各类合唱比赛和活动,活跃思政教育氛围,提升教育效果。

习近平同志指出,青少年的成长是一个综合过程,既有生理和心理的方面,也有精神的方面。要高度重视对青年一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和形式,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匈牙利著名的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所说,合唱是非常重要的。由集体的努力所完成的音乐作品带来的愉快,培养了高尚品格的人,这种价值是无法估量的。高校合唱活动作为一项综合艺术,不仅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且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积极的影响,同时也促进合唱歌咏运动的水平和发展。

一、合唱与爱国主义互动关系

20世纪初,中国合唱最重要的就是全民歌咏运动,我国合唱音乐应起源于学堂乐歌,其中内容主要是学习西方科学,实现富国强兵,抵御外辱的爱国主义思想。学堂乐歌的出现不仅给予当时青年学生深刻思想教育,更重要的是为中国音乐带来了新的表演形式,为合唱歌咏运动打下基础。20世纪20年代,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出现了许多宣传革命思想的歌曲。30年代一大批左翼音乐家面向广大群众教授革命歌曲。在抗日救亡歌咏运动中,贯穿如九一八等关系到民族存亡的大事件中,各地都成立了歌咏会,人们走上街头自发的开展歌咏活动。一大批爱国主义歌曲涌现出来,如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救国军歌、到敌人后方去等歌曲,将我国合唱艺术推向一个高峰。这一时期的合唱作品的创作和表演,展现了中国合唱是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的特征。劳苦大众为了抵御外敌,高唱爱国主义歌曲,既提升了中国人民抗击外敌的力量和自信心,又极大的普及了合唱艺术,合唱创作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积极推动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朱桂莲表示:“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②新中国成立后,每一个时期都有个性鲜明,能够体现中华民族辛勤劳动特点并鼓舞人心的合唱作品。表现了时代的思想和脉搏,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和内在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内核动力的体现。如在国庆七十周年广场合唱中演唱的歌曲《歌唱祖国》,这首歌曲1951年在人民日报上第一次发表,由王莘作词作曲,是新中国成立后早期的经典代表歌曲。在各类大型活动中都有演绎。“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这首歌曲首先出来就是主音从低向高的连续的三度跳跃,展现出了磅礴气势和胜利的喜悦。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这一段词是整首歌曲发展逻辑起点,也是歌曲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歌词,旋律由高逐渐向低发展,表现了感情抒发后的满足感。

这首歌曲用朴实的语言和音符,展现了人民对祖国的热爱,能够让人们从心底深处受到感染,对祖国的历史和发展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更加深刻的唤起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情感。

在演唱过程中,只有怀着对祖国深厚的情感再结合科学的声乐方法,才可以将这类歌曲唱的打动人心,提高歌曲的艺术表现能力,如果没有这种情感,仅仅是将音唱准,无论他的声乐技巧如何丰富,那歌曲的诠释也是不足的,达不到演唱效果。因此,在大学生合唱此类歌曲时,既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祖国和民族的热爱,在这种感情以及声乐技巧的辅助下,也能够提升歌曲的感染力。也就是说,合唱能提高爱国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情感反过来也能够增强合唱的表现能力,两者互相产生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借助合唱这类音乐活动可以有效的渗透爱国主义情感。大学生通过演唱富有爱国主义精神内涵的合唱作品,了解中华民族寻求民族富强之路的艰辛过程,将爱国主义融入到大学生学风和日常管理中,充分发挥合唱的德育和美育的功能。

二、合唱与集体协作意识的互动关系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集体主题教育。苏联团中央书记克鲁普斯卡娅曾说:合唱是任何教育工作都不可替代的重要形式。当代学生个性鲜明,自我意识较强,有时会过于关注自我感受,而忽略他人。改善此类意识的有效方法就是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意识。合唱是集体协作意识的集中体现,每个声部都需要有人参与,唱的并不是同样的旋律,而是和而不同,同心协力去完成一个作品。此过程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需要做到声部均衡,音色统一,合唱团员与指挥之间的紧密且有机配合等。此类要求会对合唱团员的态度、思想、素质等方面均会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在合唱团训练之余,也为大家提供了交流的平台。音乐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共同演唱一部作品可以让团员之间的感情得到沟通和联系。合唱有助于培养大学生互相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和集体协作意识。集体协作意识对合唱作品的完成产生着积极的作用,合唱团员集体意识越强与作品完成程度成正比关系。在合唱中要求统一每一个人的发声状态和音色,每个人都要有较高的能够倾听他人的能力,相互配合,达到合唱作品演唱的最佳状态。如歌曲《时代号子》,号子是直接伴随体力劳动,并和劳动节奏密切配合的民歌,能够增强劳动的整体协调性,这是一首模仿劳动号子创作的现代歌曲,分为两个声部。本曲旋律质朴简练,在歌词中加入了嗨嗨的吆喝声,增强了歌曲的力度,赋予歌唱者演唱时的力度。歌曲开头用变换节奏和应句式歌词展开,旋律采用八分音符急进下行。

在演唱中,如果在演唱中协作能力不够,容易出现速度或快,节奏或抢的情况。因此,要顺利完成合唱作品,演唱者及合唱指挥必须有高度的协作感和合作意识。因此,参加合唱不仅可以提升合唱者的协作意识,同时高协作意识的演唱者也可以对合唱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两者相互促进发展。

三、合唱与美育之间的互动关系

音乐艺术相对于其他艺术最大的特点是抽象性,通过对合唱演唱内容表达,对演唱作品的正确理解,学生加深与作品、作曲和作词的情感连接,并利用节奏、旋律、和声以及音色等要素,开拓思维,激发想象力,增强创新意识,使得学生可以认识和体验音乐的美,提升自我审美能力,净化心灵,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当学生在合唱中感悟情感时,便会在自己的内心中形成自我价值观。比如在演唱黄河大合唱时,表达的是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如国庆七十周年广场合唱歌曲《走在小康路上》,歌曲旋律一出来音区就在小字二组的C上,而且有一个强的记号,随后的第七小节中就达到了本曲的最高音,小字二组的G,第十九小节、二十七小节和三十二小节也出现,这些高音歌词落在“新”“路”“描绘”等字和词上,这表现达了对实现新时代中国梦和小康社会的美好愿景和强烈愿望以及必胜的决心。歌词中写到,甜甜的梦想,播种在心田。把梦想的种子播种在希望的田野上,金秋的田野盛开舒心的笑颜。大学生能够充满对祖国未来蓝图的畅想和向往。通过优美的旋律,通俗易懂的歌词,将真理、良善传递给大学生,实现真善美统一。

同时,审美能力对合唱演唱能力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很难想象对美没有感知能力的合唱团演唱出来的歌曲是什么样。学生只有对不同时期和风格的合唱作品分析,深刻理解作品的背景、曲式结构、表达意义等方面,才能提升整体作品演唱感染力。即使在不同声部中,也需要体会到合唱团整体的多声部的和声进行以及情感变化发展的美的体验和感受。大学生经过长期合唱训练,参加各类合唱活动,呈现和展示合唱魅力,形成健康高雅的审美观念。提升大学生审美能力反过来也可以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合唱水平和艺术能力的提升。在国庆七十周年庆祝大会上,3000名大学生演唱无伴奏的四个声部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这历史上是首次,如何保证音准、节奏、力度、速度和情绪的统一是一大难点,特别是在广场空旷的环境中,如何与童声领唱无缝对接进入无伴奏合唱更是难度极高。在正式演出中,通过长期训练,对歌词的理解和审美体验的建立,对谱面的深刻理解,对各类符号的准确把握,对强弱记号的充分表现,使声音和情感融为一体,各声部均衡协调,体现出强大音乐表现力,在国庆七十周年当天,在广场上用歌声表达了青年学生对祖国真诚的祝福和热爱。

四、合唱与德育之间的互动关系

荀子认为音乐可以“广教化,美风俗”,“感动人之善”。代表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精粹的《乐记》云:“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德性是人性内涵的根本,音乐是德性外观的光华。“乐”具备修身养性、教化天下、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等意义。“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乐是人内心的自然流露,是人本能的一种表现,体现出仁者爱人的初心,表现了人之初性本善的哲学含义,所谓德音之谓乐,是说音乐中包含着道德属性,可以说一首音乐作品没有德就不是乐。

在西方也有类似的音乐美学思想。柏拉图说:“我们把教育和引导精神向善的音响作用称为摩西艺术,即音乐。”他认为音乐的价值不在于感官的享受,而在于可以净化灵魂。他认为判断艺术的标准必须是有利于培养人们的美德,能够使人向善的音乐才是好的音乐,这说明音乐确实有使人提升道德的属性。

合唱音乐对德育的作用离不开合唱中所塑造的形象。通过重唱、重奏、复调手法、主调与伴奏的关系等手法刻画不同情绪的形态的交织、对比、对立、结合,形成具有不同情绪结合的综合体……通过合唱对伟大形象的塑造,使欣赏者在心中激起对崇高道德形象任务的敬仰,对反面人物的愤怒。从而引导人们认识和追求崇高的道德理想,使良好的道德品质得到肯定和发扬,激励人们去追求真善美。优秀的音乐作品都是通过可感受的音乐形式来塑造崇高形象,引导人向善的道德作用。如合唱作品《爱的奉献》这首歌曲,该乐曲用舒缓的旋律,向人娓娓道来一个关于爱的故事,歌曲充满了人间最美的温情,正如歌词中所表达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对大学生有着极大的感染力,大学生之间如果互相都给予一点爱,那么集体就会更加团结,同学之间也会更加友爱。又如《老师,我总是想起你》这首歌曲,表达了一位学生对老师的敬爱,塑造了具有崇高品德老师的伟大形象。在这首表达真情的舒缓歌曲中歌词写到:“每当我得到成功获得奖励,老师我总是想起了你,想起你慈爱的笑容,想起你温柔的话语,从心里默默向你致敬,亲爱的老师,我怎能忘记你,小花儿吐露芬芳怎能忘园丁的培育,你时时刻刻常在我心里,常在我,你常在我心里”。歌词语言质朴,叙述自然贴切,塑造了和蔼可亲、献身教育事业的辛勤园丁的形象,深深的拨动了人的心弦。

有的合唱作品中表达和塑造的是励志和积极向上的形象,如《我们都是追梦人》,歌词中唱到,每次奋斗,拼来了荣耀,我们乘风破浪,举目高眺,心中力量,不怕万万里路遥,再高远的梦呀也追得到。告诉大学生们遇到困难不要轻易放弃和退缩,只要有梦,勇敢就能追到。从旋律和节奏上看,连续的八分音符和连线,增强了歌曲的动力,体现了奔跑时的律动,青春悦动的气息很符合现代大学生的审美。

因此,合唱中塑造的形象对德育的提高有极大促进和感化作用。德育对合唱促进作用也是不可忽视,如在排练中听从指挥,不迟到不早退,排练中主动维护排练秩序和保持排练场地的卫生,这些对合唱演唱效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德育与合唱有着积极的相互作用关系。

五、合唱与生理、心理健康互动关系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栋梁之才,大学四年的过程也是心理极具变化的过程,如何让他们平稳度过这一时期,是十分需要重视的。近几年,在大学校园中,学生有时会有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产生,由于心理造成的各类极端事件也时有发生。针对大学生心理干预的专业做法有很多,比如心理疏导和咨询,开展讲座,建立教师团队辅导。这些措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但对于较为敏感或表达意愿不够强的学生效果不理想。我国的著名钢琴家、指挥家滕矢初认为:歌唱也是一种在释放情感、情绪的过程中解脱自我的过程,而且是一种积极的宣泄,一切烦恼随着歌声烟消云散,换来的是心理上的放松。③合唱作为一种综合类的群体艺术活动,是大学生寻找精神寄托,缓解压力的有效载体。律动感强、活泼欢快的歌曲能使人心情愉快;优美旋律的歌曲能放松人的心情;庄严豪迈的歌曲能让人坚毅,驱散人们的忧愁。合唱对人的生理也有很大的益处,在歌唱的过程中,歌者需要用最积极的状态做好准备,打开共鸣腔体,科学的发声可以保护嗓子,增加肺活量,吐故纳新。合唱过程中所需要的平静、正常的呼吸模式能减轻心跳的变异性。当合唱团成员聚集在一起唱歌时,他们的心跳会逐渐趋近于同步;由于合唱团成员吸气和呼气的节奏一致,其心跳的力度会更强,心跳速度也会随之放缓。合唱还能提高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精神,因为它有助于调节负责情绪和与他人交流活动的迷走神经的活性;通过合唱,人们可以对自己的精神状态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如歌曲《不忘初心》,曲调悠扬,直抵人心,歌词积极暖心,让人重温革命先辈用理想和信念丈量的伟大远征。让人明白只有回归本心,才可以将自己的目标实现,去除了心中焦虑等负面情绪。作曲家在作品开头,用了八分休止符和四分休止符,结合歌词,表现人要驻足回顾初心的音乐形象。两端歌词开头都写到: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树高千尺根深在沃土。

完成一首歌曲的演唱必须要有健康的生理状态和稳定心理状态。在演唱中,很多乐句需要大量气息支持。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身体状态,无法完成作品。因此,合唱与生理、心理健康相互作用,相互支持。

结 语

通过以上赘述,高校合唱活动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平台,创新形式,对大学生思想政治起到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大学生能够在丰富和形象的合唱实践中,身心健康成长。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极大的促进合唱水平的提升。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有机互动融合。

注释:

① 陈万柏,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

② 朱桂莲.爱国主义教育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02.

③ 滕矢初.穿越艺术[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11.

猜你喜欢
音乐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国际大学生节
奇妙的“自然音乐”
音乐从哪里来?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音乐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音乐